时间:2024-07-29
丁春晖
泰兴市中医院内科,江苏泰兴 225400
慢性阻塞性肺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性的气流受阻为特征的疾病,该疾病可以被治疗或者预防,如不采取措施,气流受阻会进行性发展。致病因素与患者生活习惯长期吸烟、环境感染、蛋白酶-抗蛋白酶平衡失调等因素高度相关,病程发展缓慢,如果未得到有效诊治,将致使其病情迁延不愈,引发多种临床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状态和劳动力使其生活质量直线下降,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因此合理选择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尤为关键。为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的有效治疗方法。 该研究选取2016 年1 月—2019年1 月期间60 例老年慢阻患者开展治疗,报道如下。
选取老年慢阻肺患者60 例纳入临床研究, 采取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30 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感染治疗,其中男性18 例,女性12 例,年龄40~80 岁,平均(52.5±3.5)岁,病程3~10 年,平均病程(6.5±3.8)年;观察组患者接受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方式,其中男性19 例,女性11例,年龄45~85 岁,平均(65.5±3.5)岁,病程4~10 年,平均病程(6.8±3.6)年。 两组患者诊断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排除存在有严重肾脏功能性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在30 d 内无糖皮质激素治疗史, 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该次研究,且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其卧床休息,接受基础检测,开展全程生命体征监测,同时给予化痰、吸氧、平喘等治疗方式,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抗生素药物治疗,选择药物头孢呋辛钠(国药准字H20063772),可采用肌内注射与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途径,由医生酌定具体给药流程。 肌内注射:0.25 g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加1 mL 注射用水或0.75 g,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加3 mL 注射用水, 混匀制成混悬液。静脉注射:0.25 g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添加2 mL 注射用水,溶解为黄色澄清溶液。 静脉滴注:将1.5 g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溶于50 mL 注射用水中。0.75~1.5 g/次,3 次/d。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 加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方式, 选择药物40~80 mg 甲泼尼龙(国药准字H33021207,规格:5 mg/1000 s)加入在100 mL 生理盐水中稀释,静脉滴注,1 次/d,疗程5~7 d。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 其中包括显效、有效与无效,显效:经治疗5~7 d 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缓解,咳嗽咳痰缓解,气急消失。 有效:经治疗5~7 d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基本改善,咳嗽气急减轻,肺部啰音减少;无效: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存在持续恶化的趋势[1]。 同时记录其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数据应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n(%)]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s)进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5~7 d)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头晕头痛2 例(6.67%)、恶心呕吐1 例(3.33%),腹泻1 例(3.33%),不良反应率为13.33%; 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 食欲不振3 例(10.00%)、恶心呕吐3 例(10.00),腹泻2 例(6.67%),不良反应率为26.67%,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28,P=0.001)。
慢阻肺疾病同肺气肿、支气管炎等疾病存在密切联系,一般来讲,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每年会有多达90 d以上的咳嗽、咳痰时间,且最少已经持续两年时间[2]。肺气肿则是指肺部经末细支气管远端气管出现的异常、持久性的扩张,该种扩张同时会伴随肺泡壁、细支气管的损坏,但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纤维化。 而当这两种疾病患者出现了气流受阻的情况后,才能够诊断为慢阻肺。 慢阻肺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近年来该症在临床上发病率有所提升,因多见于中老年群体,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其发病率正处于持续性上升的趋势,现已成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3]。
老年慢阻肺高发于秋冬季节,一般前期会出现咳嗽,如果加重会导致咳嗽逐渐频繁,患者咳嗽多呈间歇性,夜间有阵咳或排痰,一般为白色黏痰或泡沫痰,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众多病症表现中,以气短、呼吸困难为主要病理表现, 此类症状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呈持续性,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 继而导致肺病加剧或引发头痛、头晕等全身性症状,增高CO2潴留的风险,甚至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等症状[4]。根据临床研究调查发现,引发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因素较为复杂,该症多见于吸烟患者,对患者气道上皮细胞组织存在严重的损伤效果,因此,随着烟龄史的增加,纤毛运动将持续减退,最终导致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引发支气管粘液腺肥大、杯状细胞增生,粘液分泌增多等后果[5]。 而长期处于粉尘和化学物质环境中的从业人员,呼吸道及肺组织受到化学物质的影响较大,因长时间处于一定浓度的粉尘污染中,造成与吸烟无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针对老年患者而言,空气污染、感染及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时导致其病发的主要因素, 因老年患者免疫机能较弱,在面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气体时,很容易出现气道黏膜损伤[6],从而损伤其纤毛清除功能,造成粘液分泌增加,最终造成细菌感染风险,同时,细菌与病毒均为导致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加剧的重要因素,其中病毒多见于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而细菌感染多源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莫拉菌。 根据临床用药经验得知,抗生素在抑制细菌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功效,诸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等药物,虽然抗菌作用显著,但近年来在临床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滥用现象,从而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 造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复发作,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抗生素单一治疗难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7],该次研究通过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提升免疫应答抑制效果,强化抗毒抗炎作用,在抗生素药物的基础上,阻止细胞因子的进一步合成与释放, 加速患者上皮损伤细胞的修复进度,从而取得降低气压道高反应性的目的[8]。
据游燕[9]研究,对80 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肺阻急性发作总有效为95.00%,单用抗生素治疗总有率为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价值显著。根据该次实验结果分析,在总效率方面,观察组(96.67%)均较对照组(83.3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肺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是13.33%,对照组是26.67%,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的应用,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显著,能够在有效改善患者气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