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 线平片、CT、MR 影像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时间:2024-07-29

岳彩真

莘县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 莘县 252423

股骨头缺血坏死为骨科常见疾病,一般发于30~60 岁人群[1],其发病原因可分为非创伤性与创伤性,非创伤性包括其他疾病、过度饮酒、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等,创伤性包括挫伤、髋部扭伤、外伤性髋关节脱位、股骨颈骨折、髋部外伤等[2]。 股骨头为人体组成重要部分,连接者上下肢,所以如果发生缺血性坏死,就会给髋关节造成损害,若发生塌陷变形,会给髋关节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致使患者残疾等[3]。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可以选择保守治疗,若发展为晚期只能选择过人工髋关节置换,因此及早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可帮助患者控制病变发展,维持髋关节功能[4]。目前临床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方法包括X 线平片、CT、MR 影像,该研选取该院2015 年1 月—2017 年1月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40 例为研究对象,就探讨三种诊断方法在其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跛行、髋部疼痛等其中男24 例,女16 例;年龄45~80 岁,平均(62.47±3.66)岁;病变侧:36 例(90.00%)单侧病变,4 例(10.00%)双侧病变;发病原因:8 例酗酒,12 例激素药物使用,17 例外伤,3例其他原因;病情分期:23 例(57.50%)Ⅰ期,12 例(30.00%)Ⅱ期,5 例(12.50%)Ⅲ期。纳入标准:①符合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③未合并其他股骨头疾病者。 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该组40 例研究对象均行X 线平片、CT、MR 影像检查:①X 线平片检查:选择普爱PLX9600 型DR 拍片机,0.8~1.2 m 焦片距,帮助患者选择仰卧位,使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床面形成90°,将双下肢伸直,使双足尖朝上,并拢双足第一趾,摄影范围为下缘包括坐骨,上缘包括髂嵴,中心线与耻骨联合下缘连线中点至两侧髂前上嵴连线中点对准,与床面相垂直,然后射入[5];②CT 检查:选择日立Eclos16 层螺旋CT,帮助患者选择仰卧位,行股骨头横断位容积扫描,扫描范围下缘包括粗隆,上缘包括髋臼,矩阵:512×512;层间距:3 mm;层厚:3 mm;通过软组织窗和骨窗进行观察,窗位:250~300 Hu,必要情况下可选择多平面重建进行全方位观察[6];③MR:选择3.0 T 的GE 核磁,进行股骨头横断位或冠状位T1、T2 和T2 抑脂像扫描,选择TSE 序列,参数:T1:间隔时间:23 ms;回波时间:23 ms;T2:间隔时间:23 ms;回波时间:23 ms;T1:间隔时间:3 000 ms;回波时间:85 ms;视野:380 mm;层厚:3 mm;层间距:0.6mm;偏转:150°;采集次数:平均2 次。

1.3 观察指标

对比3 种诊断方法股骨头缺血坏死不同分期的诊断符合率。

1.4 统计方法

选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疗效比较采取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完成组间临床指标的比较,设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T 检查组与MR 检查组Ⅰ期诊断符合率42.50%、55.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27 0,P>0.05);CT 检查组与MR 检查组Ⅰ期诊断符合率42.50%、55.00%明显高于X 线平片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8 5、18.750 0,P<0.05);X 线平片组、CT 检查组、MR 检查组Ⅱ期诊断符合率、 Ⅲ期诊断符合率25.00%、25.00%、30.00%,7.50%、10.00%、12.5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0 0、0.627 0、0.627 0、0.391 4、1.388 9、0.313 0,P>0.05);MR 检 查 组总诊断符合率97.50%明显高于X 线平片组、CT 检查组57.50%、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78 1、18.285 7,P<0.05);CT 检查组总诊断符合率77.50%明显高于X 线平片组5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6 8,P<0.05)。 见表1。

表1 三种诊断方法股骨头缺血坏死不同分期的诊断符合率对比[n(%)]

3 讨论

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原因有很多,会致使其骨髓造血细胞、骨细胞因骨成分、活性死亡[7],导致股骨头变形、碎裂、塌陷,及早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以帮助患者及时选择治疗方案, 控制器发展趋势,维持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临床需要选择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8]。 X 线平片、CT、MR 影像均为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其中X 线平片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费用低等优势,因此使用较为广泛,但因其分辨率较低,在坏死结构常有重叠现象,因此X 线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表现不明显,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不常用X 线平片[9]。

CT 扫描可以发现各处病变的异常表现, 比如关节面塌陷、软骨骨折、骨内微小囊变、骨小梁结构的席位等状况,但若患者伴有关节囊积液、渗出、水肿等体征时,CT 扫描的检出率就较低,虽然具有一定的限制,但大多数情况下诊断率还是较为满意,因此得到医学临床的广泛应用[10]。 MR 为核磁共振的简称,是继CT后又一个进步,安全性高,在局限性炎症反应、关节积液等方面具有X 线平片和CT 扫描不具有的优势[11],因股骨头缺血坏死病变处多为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反应带, 所以使用X 线平片和CT 扫描检出率较低,而使用MR 则可以发现T1WI 线性低信号和双线征,只有当缺血时间长达数月后,CT 扫描才可以发现,且MR 还具有多方位、多参数的成像优势,影像图形丰富,因此检出率高。

该研究结果显示,CT 检查组与MR 检查组Ⅰ期诊断符合率42.50%、55.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27 0,P>0.05);CT 检查组与MR 检查组Ⅰ期诊断符合率42.50%、55.00%明显高于X 线平片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8 5、18.750 0,P<0.05),因此CT 与MR 优于X 线;X 线平片组、CT 检查组、MR 检查组Ⅱ期诊断符合率、Ⅲ期诊断符合率25.00%、25.00%、30.00%,7.50%、10.00%、12.5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0 0、0.627 0、0.627 0、0.391 4、1.388 9、0.313 0,P>0.05);MR 检查组总诊断符合率97.50%明显高于X 线平片组、CT 检查组57.50%、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78 1、18.285 7,P<0.05);CT 检查组总诊断符合率77.50%明显高于X 线平片组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6 8,P<0.05),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见,CT 检查组总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平片组,而MR 检查组总诊断符合率高于又CT 检查组,由此说明MR 诊断检出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学者吴承学[12]比较了X 线、CT 和MRI 检查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发现,MR的整体诊断率93.37%,显著高于CT 诊断率79.59%及X 线诊断率6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P<0.05)。

综上所述,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均能通过X 线平片、CT、MR 影像进行诊断,CT 检查总诊断符合率高于X 线平片,而MR 检查总诊断符合率高于又CT 检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