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助力“新医科”建设三维审视

时间:2024-07-29

孙新红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新医科”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应运而生,“新医科”建设整体上展现出“融合”“整合”的理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医学要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新科技成就;二是医学由“重治疗”向预防、治疗和康养融为一体的方向延展,突出重视生命全周期和健康全过程的理念;三是“医文、医工、医理、医X”交叉多学科融通,融合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等医学新专业成就。《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医者仁心教育,培养具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尊重患者、善于沟通、医术精湛”的高素质高修养的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而在“新医科”背景下,要培养出高素质优秀医学人才,就必须在教学改革上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效融合,协同助力共同培养出医术精湛且具有医者精神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助力“新医科”建设的价值意蕴

“新医科”是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基础上生成的具有新兴医学、智能医学特点的医学教育改革,旨在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德艺双馨医学人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必须在这一背景下,增强科学含量、丰富教学内涵、凸显学科交叉和提升协同效应以满足新时代下医学人才培养要求。

(一)增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科学含量,满足“新医科”建设的科技性需求

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医学飞速发展,并协助医者攻克许多医疗技术难题。随着医学边界蔓延,医学难题的攻克愈发需要新科技的支撑,而医学的进步同样扩大了新科技的应用范围。思政课除了呈现给学生思政理论知识外,应关注医学科技发展现状,将医学技术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例如叙事医学、全科医学、整合医学、循证医学、精准医学和转化医学等医学新专业成就,又如远程手术、器官移植,甚至伟大的抗疫精神等都可融合到思政教学中。而专业课更应注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医学必须借助科技的力量解决难题,因此专业课教师应与时俱进紧随日新月异的医疗科技发展步伐。但同时教师也应强调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的事实,无论科技在医学领域应用到何种程度,医学的根本属性和价值旨归是治病救人。

医学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医生对待每一位患者都应该做到精准诊断、精准医治。救死扶伤在于大爱无疆,康复意味着身体病症的痊愈和心理上的健康,医生治病不仅治疗生物躯体的疾病更应治疗患者心理上的疾病。在医学人才培育过程中,思政课程在“显性”上统领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在“隐性”上补充思政课程的某些“显性”不足,二者共同推进全员、全过程和全课程的大思政育人模式,目标直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丰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教学内涵,适应“新医科”建设的人文性需求

医学观二元论将身体与心理、生物与社会、局部与整体相分离,导致人们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片面化和非系统化。“新医科”重视生命全周期和健康全过程的预防、治疗、康养为一体的医学理念,使得专业课程越来越浸透着人性、人文性、社会性等关怀和追问,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也更加明显和突出。

专业课如何加入思政元素以履行每门课的思政育人功能,思政课如何加入医学知识元素以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都应视具体情况予以考虑。例如,思政课教师在讲到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时,可引用并例证我国中医“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这一论断。专业课教师在讲解临床病症时绝不能忽略患者心理变化,谈到生物机体绝不能漠视环境对人的影响,治疗身体的某处症状绝不能忽视把患者作为整体加以考虑。这不仅解决了专业课教师无法突破思政元素导入点等问题,还一定程度上扭转思政课教师“孤军奋战”的局面。

(三)凸显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学科交叉性,满足“新医科”建设的发展性需求

医学的发展从来不是“单打独斗”,有科技的支持和其他学科的支撑。医学从生物医学模式发展到现代的“生物-社会-心理”模式,不仅要治疗人的生物机体的病症,更要考虑导致病症的社会、心理因素。当今,政治、经济、环境、生活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等因素已愈发超过因单纯病原体并引起疾病,医学必须融合其他学科才能促进自身发展。如新冠肺炎的暴发,背后就隐藏着政治、经济,甚至文化的博弈,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以病毒为借口攻击中国,对我国进行经济制裁,不但拒绝或限制中国公民合法入境,还非正常撤离在中国特定地区的外交人员和侨民,通过“甩锅”行为掩盖其政府在抗疫方面的不积极、不作为,最终谋求其利益集团的政治、经济利益最大化[1]。

医学不是单纯的科学,它富含哲学还涵盖社会学、人学和心理学等,医学教育应突破学科间的阻碍和壁垒,增强人才培养创新性、强化学科专业交叉性、提升新兴科技融合性、加深医学教育人文性,突出医学高等教育的政治性、价值性。在坚定不移地培养医学生正确的三观、大无畏的抗疫精神、优秀的医德医风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透过“病毒种族主义”看其丑恶的实质及有可能带来的巨大的负面影响。

(四)提升课程思政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满足“新医科”建设的人才需求

恩格斯指出:“现代的自然研究,时代的英雄们还没有成为分工的奴隶,而分工所产生的限制人的、使人片面化的影响,在他们的后继者那里,我们是常常看到的。”[2]医学的科学性、人文性注定进入医学领域的人也应“具有成为全面的人的那种性格上的丰富和力量,那是一些在思维能力、激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2]。培养新时代的医学人才,需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例如,在“免疫学”课程教学中,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临床案例,分析免疫细胞功能过强和不作为导致疾病的原理,激发学生对学科发展的辨证态度和质疑精神[3]。在讲解DNA双螺旋结构时,“通过举例华大基因的国际地位和市场份额,引出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展水稻、家蚕基因组计划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4]。

医学教育具有学制长、学业重、实验实训强和就业门槛高等特点。推进“新医科”建设,必须培养出助推“新医科”建设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医者精神培育方面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引领最为重要。而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中之重,在于培养其具有精湛医术的同时要具备伟大的医者精神。通过挖掘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离不开思政理论课的价值引领。大学生应具有宏阔的视野、锐利的眼光、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立场,才能在新任务新形势新挑战面前更好地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助力“新医科”建设的机制体制维度

“新医科”背景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建设,高校领导重视是关键,应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进行一场“课程革命”,并从学校层面、学院层面和教研室层面统筹安排,分工合作。

(一)学校顶层设计,统领整体方案

从学校层面讲,应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成立协同联动专项工作机构。***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的辩证法:“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5]而且明确讲到,高校办学若不尊重这一办学规律,就办不好学[5]。因此,只有高校党委意识到“新医科”背景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的重大意义,才能发动各相关部门,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地投入该项活动中。

为避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形式化、空泛化,必须完善优化制度顶层设计,使思政课与其它课程都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理念,切实做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融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相融合,将立德树人制度化、规范化。党委应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出台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融合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将成效纳入课程评价体系,设立教科研项目及组织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集体备课等制度和文件,将融合真正落实、落地、落细。具体到教学管理制度,应围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的现实需求,统筹协调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学质量评价等各方面、各环节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避免出现制度的“碎片化”“分散化”及“相互掣肘”的情况。

(二)学院布局统筹,推进方案实施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的目的是育人,融合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的研究取得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是针对“新医科”背景下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方案尚未形成,在融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将一些好做法、好经验上升为制度,打通两者融合的“断点”和“堵点”,切实将管理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制度化、常态化,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从学院层面讲,各学院教务教学管理机构统筹实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应主动对接其他学院,打通学院壁垒、架起沟通桥梁、搭建教研平台,可以指定思政课教师定期到其他学院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协助专业课教师、公共基础课教师在提升自身政治素养的同时,努力挖掘所授课程的思政元素。其他学院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课程及学生特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研室主任主动学习思政课建设标准、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深刻领悟“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意义[5]。定期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接,寻求理论支持和支撑,同时应举办多层次、多渠道课程思政建设培训,为打造覆盖面广、类型多样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融合的课程体系奠定基础。

(三)教研室具体到人,有效践行方案

“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一种态度和立场,也是一种素质和能力。”[6]***总书记指出:政治能力是党员干部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不敢讲政治,认为自己所授课程挖掘不出“政治元素”,这与其政治能力不强有很大关系,要提升政治能力,就要锻造政治意识,政治意识的形成是在学经典悟原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政治实践历练得来的[6]。这需要引导教师把马克思主义原理视为自身的看家本领,督促教师全面系统、联系实际地读原著、学原文和悟原理,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智慧滋养,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等能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培养和专业能力。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思考,思政课教师才能“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专业课教师才能自愿、自觉地从专业课程中深挖思政元素。

《道德经》里曾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教研室应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战斗堡垒作用,教研室主任要深入教师内部、了解教师心声、解决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方面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引领教师从思想和意识上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的深远意义,从行动上主动学习国家颁发的相关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深入领悟文件要求。其中教师党员或预备党员应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坚决贯彻国家推出的思政课程建设项目,积极引导正在向党组织靠拢的发展对象、积极分子。专业课教师可在思政课教师协助下,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阅读经典著作,思政课教师要使思政教学更接地气和具有针对性、亲和力,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时融入相应的医学史、医德医风教育内容,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进度。

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助力“新医科”建设的路径协同维度

医学高校应在充分理解“新医科”内涵基础上,坚定“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围绕“仁心仁术”这一培养目标,按照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明晰课程目标、优化课程设计、丰富教学活动、规范教学评价,以达到“全员、全程、全课程”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融合。

(一)全员参与:重在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公共基础课教师、辅导员的协同配合

全员是指全体教师都应承担思政育人的重担,这需要思政课教师协同其他课程教师,共同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融合。第一,加强思政课教师和校内专业课教师的协同。长期以来在医学高等院校形成一种分工格局,那就是思政课教师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师(含实验实训课教师)负责学生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的教育,这种格局好似深入人心并长久存在,其结果导致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较难形成协同育人的共识。因此,这两支队伍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协同育人的意识和能动性,同时二者可以互进课堂,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专业知识融合起来以构建“大思政”格局。第二,加强思政课教师和临床课教师的协同。医学教育有很强的实践性,本科生有1~2.5年的时间在医院进行实习和见习教育。临床教学基本采用医院的临床医生作为带教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方式。带教教师一方面要完成繁重的诊疗和研究任务,另一方面还要完成学生的带教任务,工作繁杂且压力大,但他们却是真正引导学生步入医学殿堂,开启医学之门的导师,他们在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学校应加强思政课教师与临床教师对接,辅助临床教师在带教过程中渗透思政理念、挖掘思政元素、浸染思政情怀,为完成立德树人任务添砖加瓦。第三,加强思政课教师和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协同。公共基础课程一般包括外语、体育、计算机、文学、艺术和心理教育等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课程,主要以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目的,课程本身就蕴含德育元素。但公共基础课教师并未全面掌握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定程度上需要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协助和思政元素的补充。第四,加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协同。思政课教师主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辅导员主要负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支队伍分别从“主渠道与主阵地、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7]。但思政课教师擅长理论教育与研究,缺乏对学生日常思想行为的了解;辅导员擅长学生思想行为教育工作,缺乏理论支撑的相应研究,难以用理论解释学生的思想行为问题。因此,两支队伍在学生思想道德“知”与“行”教育方面形成互补。学校应抓住这一契合点,促使两支队伍参与对方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两支队伍的有效协同和融合。

(二)全程连续:重在校内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和临床教学的连贯性

全程旨在课程思政建设渗透医学教育教学全过程,不论在理论教学还是实验实训教学,不论是第一、第二课堂教学还是第三课堂教学,不论是在校教学还是医院临床教学,每个过程都应注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与协同。 第一,在教师内心根植“新医科”“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等理念和内涵,进而潜移默化地在学生中树立“大思政”“大健康”理念。校内学习阶段应挖掘课程内在的思政元素,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线上线下充分发挥每门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为学生进入临床见习、实习阶段奠定良好基础。第二,医学教育最鲜明的特点之一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专业课程理论讲解后都配有相应的实验实训课程,在医学实验课程中不论是穿插“白大衣授予仪式”活动,还是在解剖实验课前向“大体老师”和实验小动物鞠躬致敬,类似的实验教学课程都充满着思政元素的展现。第三,“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把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医风建设作为公立医院党组织重要任务”[8],本科生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的学习与培养,医院毅然承担着思想政治工作与医德医风建设的重任。医院和学校要建立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纳入医学教育后期临床教学中,建立完善医务人员政治素养提升制度,将医德医风表现与医学生见习实习合格认定直接挂钩。重要的是转变带教教师的思想观念、提升带教教师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督促临床带教教师围绕课程思政建设,自主学习、拓展视野,将临床专业知识与技能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起来,在带教过程中将“仁心仁术”“医患沟通技术”“法律法制常识”等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三)全课程协同:重在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融会贯通

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针对医学教育的独特性,构建“思政课+专业课+公共基础课+临床教学课”的课程体系,扭转思政课程“孤岛效应”的现状,让思政教育融入各门课程之中,营造“全课程育人”的大思政格局。第一,思政课程应不同程度地融入医学元素,使思政课在理论性、思想性的基础上更具实践性、亲和力和感染力,逐步形成具有医学特色的课程体系。第二,专业课程应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体现“悬壶济世”“大医精诚”等思想,培养具有新时代担当、仁心仁术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医学实验实训课程突出培育学生医学人文关怀精神和仁爱精神,体现“敬畏生命”“人道主义”等思想,医疗保障和急救技能等课程,重点提升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和职业胜任力,培育学生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第三,临床教学是医学生重要的学习阶段,使学生真情实感地接触到患者,真实体会医院环境和医生诊疗过程,对医学生来说是最真实的案例教学,而带教教师的政治素养、思想品格和人格魅力在医疗诊治、医患沟通和床旁教学方面,对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敬业精神、慎独自律和沟通情怀等优良品质尤为重要。第四,公共基础课程应突出培育学生的敬业精神、慎独精神和团队精神,体现“精益求精,临病胜于临敌”“独居自律,省察克制”“通力合作,共克时坚”等思想,培养具有坚守执着、恪守职业良知的优秀医学人才。

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助力“新医科”建设的师资共建维度

“新医科”建设的有序推进需要“德艺双馨”的医学人才,而医学人才的培育一定程度上需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频共振,更需要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同向同行,互相学习贯穿整个融合过程。

(一)悟思想、提素养: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在思想上应高度一致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师的教育教学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六个方面下功夫[9]。所谓“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5],“身正为范”“亲其师,信其道”,要使学生“亲其师”,专业课教师应将提升自身政治素质摆在首位,在提升业务素养的同时,必须夯实自身的思政修养,不仅拓展业务知识,更应针对性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人文社会科学及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相关内容,为提升思政育人能力奠定基础。

***总书记提出思政课教师应具有“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大标准[9]。思政课教师要理直气壮讲思政,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真学、真悟、真懂、真用,不但要讲政治,更要有情怀,要有爱党、爱国和爱民的情怀。培养的医学生将要面对的是身体有疾病的人,思政课教师应提醒学生在输出医疗技术技能的同时更多传递给患者关爱、关心和关注。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三宝’——语言、药物、手术刀。”若没有悬壶济世、普救众生的情怀,就无法成为一名全身心付出的“良医”。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提升知识积累、强化理论素养、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在实践中沟通顺畅、同频共振。

(二)拓眼界、厚学术: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应互进课堂

通过调研获悉,对课程思政教改有一定了解的专业课教师占比63.0%,认为所授课程适合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师占比为71.9%,表示会选择加入思政元素教材的教师占比77.1%,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一定融合的教师比例为51.0%,有46.9%的教师认为所授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难度非常大。以上数据显示,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只是知晓、理解和部分接收,没有完全达到主动运用的程度。专业课教师应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拓展视野,应深入思政课堂,通过听课的方式不但有助于提升自身政治素养,更为所授课程加入思政元素找到突破口。

“思政课教师要有知识视野,除了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之外,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9]医学高校的思政课教师还应进入专业课堂,一定程度上学习了解医学专业知识,及时关注医学发展前沿及社会医学问题,这样才能使思政课教学更有针对性和亲和力。同时,部分思政课教师未真正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的研究和探索,对思政课的针对性与亲和力提升并未进行深入地探讨,思政课教师“孤军奋战”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学科间的壁垒与教师间缺乏交流现象依然明显,全员、全程和全课程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仍不完善。

(三)强修为、笃信行: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可互相监督

恩格斯曾说,“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2]。***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10]。党员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当前,在“两个大局”之下,各种思想文化碰撞交流交锋,意识形态斗争更具严峻性,高校党员教师须带头承担起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重任。面对一切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我党的领导、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否定党史国史及英雄模范的错误思想,应表明态度、敢于直言、勇于反驳、坚决斗争;在抵制“低级红”“高级黑”“伪忠诚”“假忠诚”“两面人”的同时,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以高度的自律和君子人格为学生树立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榜样。

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通过互进课堂、互看教案、共同备课等途径,不但检验对方“思政元素”“医学知识元素”融合课程的情况,同时也是对自身的一种提升。特别针对专业课教学的意识形态关注尤为重要,教师自身必先信马克思列宁主义,才能在教学中融合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坚决杜绝“专业课堂几句话推翻学生正确认知”的现象发生。“新医科”背景下,人文与技术的相互包容,多学科相互融合把对人的关怀推向了新高度。如果是科技与人文构成医学的两翼,那么思政教育就是医学的大脑。医疗卫生工作者若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立场不正确,将影响一个民族、一个种族的命运和前途。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并非生搬硬套地将思政内容加入专业课程中,而是立足专业课程、选好切入点、将专业知识之“术”与思政元素之“道”有机地融合衔接。而思政课融入“医学知识元素”并非机械地套用医学知识或常识,而是依据知识内容用相应的“医学知识元素”加以阐释。例如,在讲到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时,人的意识、心理因素能够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这正契合中医所论述的“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之说。因此,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不但需要机制体制作基础,明确路径选择,还应重视加强师资共建这一维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