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苍溪县水稻旱育抛秧技术局部推广受限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4-07-29

向腾远/苍溪县石马镇农技站



苍溪县水稻旱育抛秧技术局部推广受限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向腾远/苍溪县石马镇农技站

摘要:水稻旱育抛秧技术在苍溪县推广多年,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该技术局部推广受限,没有发挥其技术效应。因此,更深层次研究水稻旱育抛秧技术,分析其推广受限原因并研究对策,对其较大面积推广和运用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水稻旱育抛秧;局部推广受限;对策

水稻通过旱育抛秧技术种植具有很多好处。一是省工省力。二是返青快、分蘖多、抛秧伤根少、分蘖起步早、发生快、低位分蘖多、群体有效穗多。三是叶面面积大,株型松散,叶片张角大,田间叶片分布较均匀,中下层叶量所占比例较高,群体光和能力较强。四是根系发达,根系分布浅而集中,有利于土壤肥力的吸收和利用,秧苗长势健壮。五是旱育抛秧分蘖早和分蘖节位低,容易形成壮苗,穗大粒多,达到高产。但该技术在苍溪县局部推广受限,因此,笔者对受限原因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1局部推广受限原因分析

1.1旱育秧技术操作不到位

1.1.1苗床选择不合理

一是选择了过沙或过粘的土壤作苗床,土壤酸碱度不合理;二是苗床光照不强;三是苗床排水不畅;四是土壤熟化不够;五是苗床地势过度倾斜。

1.1.2苗床没有培肥或培肥不够

旱育抛秧的成败关键在于苗床培肥,目前存在个别地方旱育抛秧苗床没有培肥或培肥不够,导致秧苗长势不壮和秧苗病害严重。

1.1.3苗床整地作厢粗放

幼苗生长与土壤是否精耕细作关系密切,整地粗放会引起稻种出苗率低、出苗细弱,影响秧苗早期分蘖。

1.1.4苗床底水浇灌不够

底水浇灌不够会影响出苗,导致秧苗前期不易管理。若在秧苗前期补水,容易降低苗床温度,影响出苗。

1.1.5稻种准备不足

稻种准备不足会使秧苗在抛栽时基本苗不足,影响产量。

1.1.6稻种未进行包衣处理

未进行旱育保姆包衣的稻种会导致以下情况发生。一是病害严重;二是秧苗长势弱;三是抛栽前拔秧带土少,不利于秧苗扎根立苗。

1.1.7苗床病虫害防治不到位

一是在稻种播种时没有将防地下害虫的药物施足量;二是秧苗前期没有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病虫危害导致缺苗和死苗,影响大田抛栽密度。

1.1.8播种密度过大

旱育秧苗床播种密度过大导致以下情况发生。一是受秧龄限制,秧龄稍长就不利于抛栽;二是在抛栽拔秧时秧苗不能带土抛栽,影响抛栽质量。

1.2抛栽技术不到位

1.2.1拔秧时未带土分苗拔秧

抛栽秧苗未带土或带土较少,抛栽之后容易浮苗,不易扎根立苗。

1.2.2抛秧田无水源保证

因旱育抛秧在抛栽时需用浅水抛栽,在抛栽后3~7 d需再灌1次浅水。旱育抛秧若选择在无水源保证田进行,一是不利于秧苗立苗,二是不利于稻田杂草和螟虫的化学防控。

1.2.3抛秧田施肥方法不合理

因抛秧田长出的秧苗分蘖早而多,抛秧田施肥方法与普通栽秧施肥方法不同。施肥不当会使秧苗出现过多无效分蘖,如追肥过多或过迟均会影响秧苗分蘖。

1.2.4抛栽基本苗不足

由于抛栽时秧苗基本为倒苗,不像非抛秧田秧苗栽插后保持直立,会使抛秧操作者视角中有秧苗较“密”的感觉,而当秧苗扎根立苗后,就出现了“稀”的现象,导致基本苗不足,进而影响产量。

1.2.5秧田水深未掌握好

抛秧田水的深度很重要。秧田水过深会导致浮苗多,易产生漂移,不利于扎根立苗。秧田水过浅会导致秧苗不能迅速生根,影响其早生快发,若遇阳光暴晒秧根和秧苗甚至会导致秧苗脱水死亡。

1.2.6抛秧未选择在合适天气

抛秧季节常遇大雨或暴雨等天气状况,此时抛秧大多数秧苗会浮于水面,需在雨停后实行人工栽插,不仅增添劳动成本,而且不利于秧苗生长。

1.2.7稻田耕整后未及时抛栽

抛秧稻田在耕整后要及时抛栽,可以利用耕整稻田过程中未沉的泥水在秧苗抛栽后沉下的薄泥土中将秧根与田土黏合,有利于扎根立苗,若在短期内遇雨可减少漂浮秧苗。

1.3抛栽后管理不科学

1.3.1抛栽后过早灌水

抛栽后过早灌水,不利于秧苗扎根立苗,导致漂秧率高。

1.3.2螟虫防治不够重视

抛秧稻田在季节上早于常规插秧稻田,这时螟虫危害大,若防治不够,会导致严重后果。

1.3.3控苗工作未做到位

旱育抛秧秧苗分蘖能力较强,当分蘖达到要求指标时需控制无效分蘖,以促进有效分蘖健壮生长,达到穗大粒多。若控苗工作未做到位,则导致无效分蘖增多、田间光照不足、通透性差、浪费营养,最终影响有效分蘖生长。

1.3.4中后期补肥未加强

旱育抛秧施肥方法应是重底早追。因此,在秧苗生长的中后期易出现脱肥现象。若中后期不视苗情适度补肥,很难达到高产。天气。

6)稻田耕整后及时抛栽。抛秧田在耕整后要及时抛栽。一般要求沉泥较慢的烂泥冬水田,在稻田耕整后1~2 h开始抛栽,在3~5 h内抛栽完;沉泥较快的两熟田或沙质田,在耕整后马上进行抛栽,在3~4 h内抛栽完。

2.3.3抛栽后

1)灌水。抛栽后秧苗长出3~5条新根时灌水,不宜过早。

2)防治螟虫。要高度重视螟虫防治,按照预测预报把握好时间、准备好药物进行彻底防治。

3)控苗。在抛栽后25 d左右适时排水晒田7 d左右,控制无效分蘖。

4)补肥。抛秧后7 d进行第一次追肥,孕穗期进行第二次追肥。在孕穗期,视苗情补施粒肥,一是采取撒施,二是采取根外施肥方法,并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

2旱育抛秧局部推广受限对策研究

2.1加强技术宣传

利用乡镇各种会议、板报、技术资料、广播和新闻媒体等方式对旱育抛秧技术进行广泛宣传,以达到户户明白、人人会做。

2.2加强现场技术指导

对推广受限的村组进行旱育抛秧技术全程现场技术指导,认真分析其推广失败的原因,将成功经验传授给农户。

2.3规范技术指导

2.3.1抛栽前

1)合理选择苗床。选择pH值在5.5~6的偏酸壤土,并向阳、背风、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方便管理的菜园地作为苗床。

2)培肥旱育秧苗床。一是在上年秋季栽菜前将圈肥按30 t/hm2标准均匀翻入园内;二是在旱育秧播种前15 d结合苗床翻挖施肥,翻挖前将堆制好的腐熟细圈肥按15 t/hm2标准均匀翻入土壤中,翻挖后再按67.5 t/hm2标准将优质腐熟稀肥泼施于床土表面进行播前培肥。

3)旱育秧苗床精细整地。一是做好四周排水沟,沟深50~60 cm;二是厢沟深度20~25 cm;三是按2 m开厢,厢面保持1.4~1.5 m,厢沟宽50~60 cm;四是床土要细而平。

4)苗床底水浇灌足。苗床底水浇灌一般要求浇透土壤15~20 cm,并使其达到充分饱和状态。

5)稻种准备充分。按23~30 kg/hm2的标准准备稻种。

6)稻种进行包衣处理。必须用旱育保姆对稻种进行包衣处理。方法是将浸好的稻种捞出,沥至其不滴水即可包衣;将种衣剂置于一容器中,将沥干的稻种慢慢加入容器内进行滚动包衣,即边加种子边搅拌,直至种衣剂全部包裹在种子上,稍微晾干即可播种。

7)苗床病虫害防治到位。一是在稻种盖种后撒施防地下害虫药物;二是在秧苗前期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8)播种密度合理。一般要求30~35 d秧龄抛栽按20~25 g/m2播种。实际作业中需视抛栽秧龄长短灵活考虑播种量。秧龄短的播种量需稍多一点,秧龄长的播种量需稍少一点。

2.3.2抛栽时

1)带土分苗拔秧。拔秧时要分苗带土拔秧。拔秧前一天用清水浇透苗床,以利于拔秧时秧苗带土。

2)抛秧田的选择。抛秧田要有足够的水源条件以利于灌溉。因为在抛秧后3~7 d需灌溉1次;分蘖后期晒田控苗时需灌溉1次;遇夏旱或伏旱需确保有足够水源灌溉。

抛秧田底肥要施足。抛秧田施肥原则是重底早追,视苗情适当施好粒肥。一般底肥用量占70%,追肥占30%。

3)抛栽基本苗。抛栽时基本苗一般要求在22.5万~27.0万苗/hm2。

4)抛秧田水深。抛秧时要求抛秧田水深3~4 cm,且田面平整,无干泥区和深水区。

5)抛秧时的天气。抛栽较早,气温较低,秧苗新根长得较慢,扎根时间较长;相反,抛栽较迟,气温较高,秧苗新根长得较快,扎根时间较短。因此,一般要求在抛栽后3~7 d无大雨和暴雨

3体会和建议

影响旱育抛秧技术局部推广受限的原因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找准原因,针对性解决好导致的问题,旱育抛秧技术的推广应该不会受到限制。

旱育抛秧技术推广受限除了技术方面原因外,还有当地一些客观原因,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导致水源问题等,影响了大面积旱育抛秧技术的推广。因此,政府应加大边远山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以保证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

旱育抛秧技术要落实到千家万户,要把技术的每个环节指导到位。一是乡镇农业科技服务人员要充足;二是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安排村级农技推广员,以保证农业技术落实。

4 小结

旱育抛秧技术是一件省费效宏的技术。作为基层农技工作者,要深入实际进行研究和探讨,找出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问题,进而不断总结经验,将成功的方法和技术千方百计地指导到位,保证旱育抛秧技术更进一步推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文章编号:2095-3615(2015)03-0022-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S2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