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术交流是学会的立身之本

时间:2024-07-29

□朱 英(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四川成都,邮编610066)

学术交流是科学劳动过程中提供、传播和获取学术情报、学术成果、学术思想的总过程。学会是群众性的学术团体,除了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等一般非营利性组织的特点外,还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学术性,其具体表现在学会的学术交流上。学会与学术交流可以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1 学术交流是学会的命脉

1.1 学术交流是学会的天然属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工作者为了一起探讨学术问题而进行交流,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而进行交流。这样的交流需要一种组织化的实现形式,这种形式就是学会,学会的主要功能是学术交流,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最合适、最自由的学术交流场所。学术交流是学会的天然属性,没有丝毫强求或者利诱的成分。

1.2 学会是学术交流的主渠道

据统计,中国科协系统县级以上学会,每年举办学术会议2万余次,发表论文40多万篇,参加会议的科技工作者约300万人;同时主办科技期刊2 000多种,占我国自然科学杂志的数量2/5,每年发表论文40多万篇;每年编著论文集、科技专著2 100多种。这些数字充分显示了学会作为学术交流主渠道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1.3 学术交流是凝聚会员的主要手段

据中国科协调查,科技工作者之所以愿意参加学会的学术交流活动,一是因为通过学术交流能够了解同行的学术情报和信息,拓宽视野,培养才干,启发科研思路,二是可以面对面地与同行讨论问题、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获得同行的评价。

1.4 学会的学术交流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

第一,“学术自由,平等民主”是学会的传统,这种宽松、自由、平等的气氛为科学技术的自由生长提供了环境。第二,在学会的学术交流中,遵循的是同行认可和社团认可,追求的是学术价值。第三,学会学术交流是科技工作者共同体的交流,具有跨部门、跨地域、跨学科的显著特点。第四,学会荟萃高层精英,为学术交流提供了高规格、高品位的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

1.5 学会的学术交流成果是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

学术交流对行政决策的影响力已在日渐增强,学会组织的许多前沿论坛、高峰论坛等,其主题都是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广泛被采纳、运用。如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通过学会平台组织了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对如何体现“新北京新奥运”和“人文奥运”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在奥运场馆建设中得到了具体应用。

2 搞活学术交流,使学术交流和农机事业协调发展

2.1 学术交流与业务工作应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农机学会以及各专委会每年在制定学术活动计划时,都要征求农机业务主管部门的意见,尽可能使学术交流的内容紧贴农机业务工作的重点。为了提高学术交流对行政决策的支持效益,学会还要对学术交流中提出的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形成文字材料报送农机业务主管部门。

2.2 区分对象,提高学术交流活动的针对性。区分对象地组织农机学术交流,一方面有助于农机学术交流活动的参与者形成互动,激发创新性思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农机学术交流成果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农机学会既要面向政府部门、学术研究人员,又要面向农民、农机大户、农机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满足不同对象的个性需求。

2.3 树立品牌,使学术交流获得良性发展。学术交流中要体现出“高”、“新”、“活”三个特点。第一,学术交流内容要有高标准,即学术交流内容要体现出理论的前瞻性、问题的针对性、技术的先进性、成果的创新性。第二,组织学术交流要有创新性,针对农机化发展过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学术交流主题要不断创新,学术交流内容要不断出新,学术交流形式要不断更新。第三,学术交流形式要有灵活性,一要根据会员需要安排学术交流形式,二要不断拓宽学术交流的群众基础,三要在学术交流活动的组织上不拘一格。

3 紧跟热点,让学术交流具有时代性

学术交流一定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围绕当前的热点问题,从科学技术的层面去探讨,使学术交流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农机化发展的每个新时段,每个新节点,农机学会都要去及时把握,提出课题,使学术交流跟上时代的节奏,拥有崭新的内涵,呈现出勃勃生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