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深化认识 加快推进四川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时间:2024-07-29

□任永昌(四川省农业厅,四川成都,邮编610041)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基地强县写入了2010年四川省委一号文件和省政府工作报告,是全省农业工作的重点。这次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现场会,我们用了3天时间,分两个片区参观了8个市、18个县(区)的28个基地现场,主要目的是考察、交流、学习这些地方推进基地建设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深化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深入分析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清思路重点、明确工作责任、强化措施落实,全面加快推进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会前,我们给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做了专题汇报,钟勉副省长要求通过召开现场会,深入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竞争淘汰机制。四川省委副书记李崇禧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对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1 进一步深化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

1.1 深刻理解现代农业的科学内涵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不断引进新的生产要素,用现代经营方式、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手段和现代物质装备条件武装的新型农业形态。

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以下“七化”:一是生产技术科学化,广泛应用优良品种、先进科学技术,从而有效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二是生产过程机械化,充分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三是增长方式集约化,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发展品牌农业,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四是农业经营产业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五是生产组织社会化,建立起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开发服务体系及运行机制,按专业化分工组织生产,走开放式经营的道路。六是农业发展可持续化,农业环境建设生态化、农业资源利用循环化、农业经济发展科学化和农村社会高度文明化具有可持续性。七是劳动者智能化,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具基础作用、最有活力的因素。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既是现代农业的目标,也是实现目标的可靠保证。

与传统农业比较,其主要区别表现在:一是生产形式上,现代农业表现为高度商品化经济,传统农业表现为自给自足型经济。二是经营目标上,现代农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传统农业主要是满足自身生存需要。三是组织形式上,现代农业表现为生产的规模化、产业的组织化,传统农业表现为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四是技术含量上,现代农业表现为集约经营,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广泛应用,科技支撑作用明显,传统农业表现为粗放经营,靠天吃饭。五是生产方式上,现代农业表现为使用机械、电力、化肥、农药等进行现代化生产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传统农业表现为靠人畜力和简陋农具、农家肥等手段传统作业,农产品只能进行初级加工。

1.2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是四川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实践

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和西部地区最重要的省份之一,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是四川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任务,对促进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四川经济发展新跨越有着重要作用。四川省政府立足四川现状,提出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基地是四川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抓手和载体,出台《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09]21号,以下简称《意见》),召开高规格的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是四川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实践。

一是区域布局优化。《意见》提出要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区域特色,按照有进有退的原则,引导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和若干产业集中发展区。二是集中连片发展。《意见》要求打破行政区域界限,集中成片规划、连片建设,对不同产业达到基地强县提出了明确的规模要求,基地强县要建设1个万亩核心示范区,产业基地集中连片种植面积要3万亩以上。三是基础设施完善。《意见》提出要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重点,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基地路网、供电网络,实现田成方、土成型,田网、水网、路网、电网配套;发展设施栽培,推广新型农机具,推进产后处理设施建设。四是统一标准生产。《意见》要求建立集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病虫防治、加工、储运、销售为一体的产业标准体系,完善病虫监测和检疫网络,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建立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过程记录、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五是强化科技支撑。《意见》提出要开展新品种引进和品种改良,分作物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基地,形成省、县、基地三级协调配套的良种繁育体系;建立与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相衔接的四川创新团队,强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六是推进产业化经营。《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联结的利益分配机制,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战略,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2 准确把握四川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现状

2.1 基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2009年以来,四川各地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川府发[2009]21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省新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6.83万公顷,改造提升基地8.71万公顷。2010年一季度,通过基地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实现全省农民人均增收28元以上。这次会议安排参观的广安、南充、成都、眉山、资阳、内江、遂宁等市部分县(市、区)基地建设现场,体现了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率推进的建设要求。这些地方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建设了一批现代农业特征明显的产业基地,一方面,说明各级党委、政府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领导力度大、工作力度大、投入力度大,农民群众参与基地建设的热情高、干劲足;另一方面,也充分证明以基地建设为载体和抓手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是正确的。总结各地在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进程中探索出的许多可借鉴、可复制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注重”:

一是注重科学规划设计。各地根据《四川省特色效益农业产业规划(2008-2012)》,结合地方资源气候特点、产业基础、市场前景,科学编制基地建设规划,制定详细实施方案。邻水县聘请中国柑桔研究所专家编制了优质脐橙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了柑桔产业基地强县实施方案;旺苍县邀请四川农业院校专家高起点规划了4个万亩茶叶生态示范园区;岳池、彭山、船山、广安、青神、蒲江等县(区)均邀请科研院校专家编制了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及基地建设规划。

二是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田成方、土成型、路联网、渠配套”的要求,整合项目资金,完善基地基础设施。岳池县围绕优势产业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打造,已完成田土调形366.67公顷,渠系配套9公里,新建机耕道11.3公里、田间作业道9.2公里。蒲江县在规划建设的产业基地内新建机耕道234公里,硬化道路140公里,整治大小沟渠514公里。泸州市江阳区在基地内实施“村村通”工程,健全核心区路网,硬化干道302公里,修建耕作道113.3公里。泸定县完善基地村组的村级公路和基地内配套的机耕道,因地制宜地建设三面光水渠和滴喷灌设施。

三是注重项目资源整合。据统计,2010年以来,四川省60个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整合涉农项目资金12.4亿元,投入基地建设。苍溪县预算安排600万元,整合农业、水利、农机、畜牧、交通、扶贫开发、以工代赈等涉农项目资金3.5亿元,带动龙头企业和业主大户投入1.6亿元,发展现代农业。广汉市设立600万元基地建设专项资金,整合农业灾后恢复重建、农业综合开发、新增农资综合补贴田间渠系建设等项目资金3 700多万元,用于基地建设。乐山市中区打捆农业科技推广、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金土地”工程等项目资金2 800多万元,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基地建设。茂县整合农业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资金、牧民定居项目资金940万元,用于青脆李、甜樱桃等特色水果产业基地建设。

四是注重传统基地改造提升。各地在加快新建产业基地的同时,注重对传统基地的改造提升,通过推广技术集成应用,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提升原有传统基地生产技术水平。成都市龙泉驿区通过实施土地综合整治、设施农业建设、核心示范园建设“三大工程”,有力提升了传统基地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优势农产品品牌、产业互动发展“四大水平”,实现农民人均水果收入3 500元以上,优质果品率由原来的60%上升至80%。洪雅县通过现场培训、以会代训、科技赶场等形式培训茶叶安全生产技术,将2 133.33公顷传统茶叶基地改造成安全高效生产基地,全县茶叶抽检合格率达到99.6%。南溪县通过完善大棚、温室等栽培设施,将2 066.67公顷传统基地建成标准化设施蔬菜基地,带动全县早春蔬菜加快发展,蔬菜总产量、总产值较2009年同期分别增长22%和25%。

五是注重产业功能拓展。各地把基地建设与商贸会展、观光旅游等相结合,通过举办赏花节、采果节、采茶节,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实现产业互动。仁寿县在枇杷产业集中区发展休闲农业,新建休闲活动广场5个、农家乐50多户,带动周边2 000多农民就业。峨眉山市通过举办首届“峨眉山茶”采茶制茶大赛和首届中国乐山“峨眉山茶”斗茶大赛,宣传“峨眉山茶”区域品牌,提升“峨眉山茶”知名度。金堂县通过举办“脐橙采果节”、“油菜花节”等乡村旅游节,挖掘产业“叠加效应”,拉动休闲购物游,释放消费潜能,探索产业复合发展新路径。

六是注重建设机制创新。一是创新激励机制。岳池县对从事蔬菜规模种植的业主,县财政按照当年合同签定的实际租金标准的2/5给予补助。达县出台钢架大棚建设评分标准,对业主建设大棚按每分200元进行补贴。二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金堂县运用产权制度改革成果,通过“股份合作、基地带动、租赁经营、互换重组、托管经营、组织代耕、转让经营”等土地流转模式,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会理县积极推广大户承包、土地银行、股份公司等土地流转模式,采用转让、承包、租赁、合资等方式加速“五荒”土地流转,助推土地向种植能手和大户集中。三是创新管理机制。南充市高坪区引导农民将柑桔果园托管给乡果蔬协会,收获后按比例分成,有效破解了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造成的果园弃管难题。安岳县把项目区建设的水利设施和机耕路作为村集体资产入股,股金收益用于村级公共设施管理和维护,有效保障了公共设施正常运转。米易县摩挲沟四季豆专业合作社通过推广“畜—沼—菜”生态循环生产模式,走出一条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种养循环互动、推进特色蔬菜产业化的发展路子。

2.2 基地建设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各地在基地建设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市、县对现代农业的概念不清,对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重要性认识不够,个别地方连川府发[2009]21号文件内容都不甚了解,对待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谈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二是工作措施不到位。到目前为止,部分基地强县培育县基地建设目标不明、责任不清,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合力,资金没有有效整合,发展停留在嘴上、政策落实在纸上,还没有实实在在的行动。三是设计标准不高。部分县没有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规划设计产业基地,标准不高、设计不科学、方案不具体,还未真正落实到村、到户、到田块。对老基地的改造提升研究不足,缺乏有针对性的改造方案和技术措施。四是建设进度差异较大。各地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进度参差不齐,部分县基地建设质量不高、进展缓慢,大规模的基地建设还未完全展开。五是管理水平亟待提升。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力度不够,质量监管不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够,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带动周边农户作用较差,基地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3 加快推进四川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要求

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四川省委、省政府召开两次工作会议,巨峰省长、崇禧副书记、钟勉副省长到会并作重要讲话,省财政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基地建设,农业部也启动了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并给予资金支持。可以说,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机遇难得、形势逼人、责任重大。目前,全省已掀起基地建设高潮,一些非基地强县培育县积极性高、工作力度大,基地发展势头好。各地特别是基地强县培育县都要有危机意识,切实采取措施,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3.1 进一步明确基地建设重点

一抓核心示范区建设。明确基地建设要求,科学规划、连片建设,集中精力抓好万亩核心示范区建设。二抓良种推广应用。通过引进新品种,在60个县建设30个良种繁育基地,确保优质、高产新种苗供应,提高良种覆盖率。三抓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建设田网、水网、路网、电网配套的高标准农田,发展设施农业和循环农业,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推广应用适用新型农机具,提高基地耕、播、收机械化水平。四抓标准化生产。强力推进基地标准化,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五抓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积极推行产地采后商品化处理,大力打造农业知名品牌。

3.2 进一步强化标准园创建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规模开展标准园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部把大规模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和大规模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确定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四川有44个单位进入全国首批标准园创建名单,农业部安排了专项资金支持创建活动,明确要求标准园创建要“责任落实到园、标准普及到园、统一服务到园、管理制度到园、标牌树立到园、宣传引导到园、资金整合到园”。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都要建好1至2个标准园,促进产业基地单产、质量、效益的大幅提高。

3.3 进一步整合农业投入

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需要整合中央和省、市有关项目,需要地方财政加大投入。要按照项目资金渠道、性质、用途不变的原则,将涉农项目打捆使用,坚持基地建到哪里,资金项目就安排到哪里。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直接补助、贷款贴息、参股、担保、以奖代补等手段,引导龙头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基地建设。

3.4 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责任主体是地方党委、政府。按照四川省政府要求,各地政府要把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放到重要位置,明确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和工作责任,建立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并把基地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管理,重点做好基地规划编制、组织实施、配套政策落实等工作。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中的牵头作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搞好协调服务,确保产业基地建设取得实效。

3.5 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

四川省农业厅将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督查。各市(州)要把实施方案制定水平、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实施质量等作为检查督促的重点,定期检查基地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县(市、区)要重点抓好项目实施,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实施过程的检查、督促和指导,及时交流和总结经验,确保基地建设任务保质、保量、高效完成。

3.6 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

要广泛宣传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政策,大力营造社会广泛关注、部门大力支持、企业积极参与、群众真心实干的浓厚氛围。核心示范区要树立标牌,确定目标任务、技术要点和责任人,方便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基地内要设置宣传标志和宣传标语。要及时总结基地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大宣传力度,特别要加强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典型的宣传。

四川省政府2010年将命名首批20个产业基地强县,并作为省级现代农业试点县。这批产业强县将在60个基地强县培育县中产生。各培育县要按照省农业厅下发的基地强县评选标准积极申报,市(州)初评后将符合条件的县报送省厅,省厅组织专家评审后报省政府审定命名授牌。按照省领导要求,2012年产业强县命名将在全省范围内产生,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末位淘汰。各地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大工作力度,注重工作创新,抓好措施落实,全面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四川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