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石棉县加强联户路、生产便道建设

时间:2024-07-29

□李 纪(石棉县农机局,四川雅安,邮编625400)

石棉县位于雅安南部,县内群峰耸立,沟壑纵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交通不方便、农民出行难、农村发展缓慢、农业机械发展滞后,长期影响石棉县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因此,加快乡村机耕道、联户路、生产便道建设对改善当地群众出行条件,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及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联户路、生产便道建设基本情况

石棉县于2001年11月开始乡村机耕道、联户路、生产便道普查工作。2004年开始启动联户路硬化,石棉县委、县政府将联户路、生产便道硬化的建设和管理任务归口到农机部门负责实施。2005年初,“石棉县中高山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将联户路、生产便道建设纳入了整体规划,同年制订了“石棉县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进一步将“乡村机耕道及联户路、生产便道硬化”部分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县委、县政府规划。2002年至2009年连续8年先后新建改造了乡村机耕道537公里,硬化了乡村机耕道213.7公里,硬化联户路、生产便道1 251公里。自2005年实施联户路、生产便道项目以来,石棉县财政逐年加大对联户路、生产便道建设的投入力度,补助标准由每公里2 500元调整为8 000元。截至2009年12月底,已在石棉县蟹螺乡俄足村、美罗乡狮子村、迎政乡前进村、挖角乡新桥村、擦罗乡福龙村等72个村的209个组投资3 326万元,其中石棉县财政投入650万元,硬化联户路、生产便道1 251公里,改善了全县72个村209个组的基础设施条件,解决了25 000余人的出行问题,直接为农民带来经济收入1 370多万元。

2 联户路、生产便道建设的体会

石棉县农机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省市农机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农民行路难问题,认真实施“惠民行动”,深入基层服务“三农”,以乡村机耕道、联户路、生产便道建设为抓手,有力地促进了石棉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联户路、生产便道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1 领导重视是取得成果的根本保证

石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有限的财政收入中拿出专门资金解决农村行路难,连续几年制定了“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扶持奖励政策”,每年都把联户路、生产便道硬化作为利民惠民重要内容来抓,同时根据部门工作职责,建立了部门对口联系贫困村机制,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建设联户路、生产便道的高潮。

2.2 农机部门履职尽责是项目实施的关键

1)加强领导。成立了以石棉县农机局局长为组长的乡村机耕道建设和联户路、生产便道硬化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专门股室和专人负责乡村机耕道建设和联户路硬化工程建设工作,制定了农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原材料发放程序、项目验收内容和评分标准等,确保通村公路和联户路硬化工程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2)质量把关。石棉县农机局主要负责人带领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建设工地第一线,对每一条通村公路、联户路进行多次实地勘察,认真做好基础工作,制定最佳设计方案;在施工中,严把质量关口,每天巡回于各施工工地,每实施一个项目,县农机局工程技术人员都要进行实地检查,每年全局职工平均下乡不少于180天。对不符合工程质量的坚决要求返工、停发材料或不予验收,确保了乡村机耕道建设和联户路、生产便道硬化建设质量。通过石棉县农机局全体职工艰苦努力,石棉县乡村机耕道建设和联户路、生产便道硬化建设得到了群众认可和县委、县政府的肯定。

3)完善标准。农机部门在2004年开始试点时,联户路、生产便道硬化的建设标准为60厘米宽,6厘米厚,只能单人通行,现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完善和调整建设方案和建设标准。

4)加强宣传。石棉县农机局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形式多渠道对乡村机耕道建设和联户路硬化工程建设予以宣传,在全县范围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调动了农民群众投入到乡村机耕道建设和联户路硬化工程建设中的积极性;通过对先进典型的宣传,鞭策后进,凡是有项目的地方,就有石棉县农机局工程技术人员和负责宣传报道的工作人员的身影,形成了工程质量争先、工程进度争先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2.3 乡村组干部全力投入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以“村民自治”和“一事一议”的形式,以工程建设质量为核心,充分发挥村民在项目建设中的主体意识。为此,农机部门与乡镇加强沟通和配合,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干部分村抓,村、组干部一线抓,发动村民动手干的工作格局。主要做法就是:“实现四个转变”,“把好三个关口”,“开好两个会议”,“培养一种意识”。

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乡党委政府在行政理念上实现从“为民当家”到“辅民做主”的转变。坚持“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发挥“一事一议”的作用,让农民在“当家作主”中体现自身利益、保护自身权利、发挥自身潜力。乡干部在联户路、生产便道建设中实行“两不”政策,即“不拍板、不摸钱”,加强公共服务能力,指导村组干部和村民议事会议,提高决策能力,辅助农民决策而不代替决策。二是在决策程序上实现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转变。把农村联户路、生产便道建设的决策权交给农民,修不修路由农民说了算。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使农村联户路、生产便道建设项目实现了农民意愿与政府规划的高度一致,达到了选项准确、实施顺利、效果良好的目的。三是在管理模式上实现从“项目单干”到“项目整合”的转变。根据各村联户路、生产便道在项目投资构成、建设等级需要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建设管理方案,充分发挥项目功能。比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和农房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等项目打捆,高标准修建联户路、生产便道。四是在工作方式上实现从“大包大揽”到“引导帮助”的转变。政府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制定规划、争取项目、宣传动员、监管资金和质量监督,而不是行政命令或者包办代替,实现政府的惠民政策与农民的主体作用相互结合,强有力地保证了农村联户路、生产便道建设中群众支持、质量一流和建管到位。

把好三个关口:一是把好材料的采购和收发关。村民一事一议成立的材料采购小组由于受市场信息和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采购材料时难免在质量和价格方面把握不准,还有在材料收发上不排除有“滴漏”现象。所以,各村按照要求,乡、村严把质量和价格关,并施行材料收发实名登记制度,杜绝发生材料“滴漏”现象。二是把好联户路、生产便道建设质量关。要求各乡镇严格按照石棉县农机局下发的修建标准,安排懂技术、公道正派的干部到工地对村民质量监管小组进行技术指导,并开展不定期检查,保证了面宽量大的农村联户路、生产便道建设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三是把好项目资金关。严格按财政、审计部门下发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操作,资金在建设专户中封闭运行,确保使用联户路、生产便道建设项目资金安全廉洁。

开好两个会:一是开好村民大会。发动广大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参与热情。二是开好村民代表的一事一议会。有的乡镇将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安排到协调小组,将会理财、公道正派的同志安排到资金监管小组,将懂技术、敢管理的同志安排到质量监管小组,做到分工合理,各尽其才。同时涉及的每项开支都经村民代表会议来决定,并经全村公示后生效执行。

培养一种意识:就是培养广大群众新农村建设主体的意识,坚决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充分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只有当农民真正认识到自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角,才能自觉地发挥主体作用,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