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盛 晗 朱志红 费叶萍 杨思兰 张明敏 张沈雅 沈月玉 鲁林花
我国每年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量约50 万例[1]。该导管可留置1 年,维护频率5 ~7 d/次,日常维护的需求缺口很大,其中大量为居家的慢性病患者[2]。虽然现行的“互联网+”PICC 上门服务可提供维护,免去了患者奔波,但医院常受限于服务距离而难以覆盖远距离的社区。若盲目拉大服务半径,势必增加患者服务费用和等待时间,“互联网+”医疗资源地区间不平衡的问题也日渐突出。RE-AIM 评价模型由GLASGOW 等提出,常应用于实施科学研究的评价,包括覆盖度(Reach)、有效度(Efficacy)、采纳度(Adoption)、 执 行 度(Implementation)、 维 持 度(Maintenance)5 个方面,是一种兼顾项目内部和外部有效性的评估方法,能反映实施过程中其他复杂要素(如政策、环境)对实施的影响,利于推进措施的转化性评价,便于临床决策。本研究希望通过改良服务模式,构建区域“互联网+”PICC 护理服务网络来实现更大限度的护理服务传递,并采用RE-AIM 模型去检验实施效果。
选取我院2021 年6 月至2022 年7 月新留置PICC的患者744 例。纳入标准:年龄≥18 周岁,留置PICC时间小于3 个月。剔除标准:病情发生变化或死亡,计划内的PICC 拔除或重置,再次住院。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LS2020-290)。应用便利抽样法将2021 年6—7 月新置管患者402 例设为对照组,2022 年6—7 月新置管患者342 例设为观察组。
两组患者(或其代理人)离院前均接受“互联网+”流程培训并完成线上注册。本研究使用的PICC 和维护材料、使用规范统一。对照组:在市卫生健康委统一的云嘉平台上单点“互联网+”PICC 上门服务,基层医院不提供。观察组:应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管理框架[3]搭建区域“互联网+”PICC 上门服务自建平台。总部为本院,参与的医院为王店人民医院、七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 家三甲医院+1 家二乙医院+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1+3”模式。具体如下:
1.2.1 结构维度建设
确立“网格长/副网格长-组长-组员”三级管理架构,下设管理小组,采用矩阵法设置上门服务、多学科诊疗(MDT)专家、质量管理和对外联络4 个功能组,管理框架、各小组分工及关系见图1。
图1 三级管理框架、各小组分工及关系图
1.2.2 过程维度建设
① 由点及面,网络化管理。以医院为中心,周边医联体单位为卫星网点的协同管理机制。选择有我院护士前往帮扶的医联体单位作为网点,合作期1 年。通过上下联动,纵向整合资源,所有订单在平台完成,信息共享,全程留痕。② 因地制宜,就近派单。根据时间、费用成本核算,以网点为核心的10 km 服务辖区。总部和网点交叉的服务区域为共辖区,根据订单位置测算选择最短出行距离。③ 灵活机动,平行转诊。若患者有变故需要离开服务辖区,不必取消订单,通过系统优化网络可实现辖区内转移,上门护士之间跨辖区服务接力。④ 一人上门,专家齐诊。上门护士若遇到疑难病例可启动MDT 专家组(由静疗护士、放射科、超声科、血管外科及药剂科医生组成)。⑤ 多层培训。由MDT 专家组专项负责。准入培训包括PICC 维护标准、并发症及意外情况预防等,还包含上门服务制度、服务流程等。上门服务组成员学习、考核达标后方可开展工作。对已开展上门的护士进行再教育培训。⑥ 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组每月抽查反馈,作为改进与考核依据。服务监管包括护士资质、服务预约管理、患者评估、操作流程、服务记录、健康教育、医疗废物管理、费用结算8 个方面。
1.2.3 结果维度建设
由对外联络小组负责,对服务评价不高的订单进行双随访,包括患方的导管局部情况和满意度,以及护方的导管相关并发症、不良事件、维护依从性记录情况。
观察两组覆盖度、采纳度、维持度、有效度、执行度。采用RE-AIM 评价法评定上述指标,其中覆盖度依据最大服务半径,采纳度根据订单量与护士开诊量,维持度依据患者申请“互联网+”PICC 上门服务≥2 次,有效度依据导管相关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执行度应用“互联网+护理服务”PICC 维护质量评价表[1]。该量表建立了3 个一级指标(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14 个二级指标和58 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中结构质量条目数为20、过程质量为28、结果质量为10,总质量共58 条;由研究人员在订单完成后进行调查,合格率越高表示维护质量越好。导管相关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在上门服务两周后采用电话问询,其余数据可从网站后台查询。
应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最大服务半径10 km,总接单26 例(6.5%),其中取消订单5 例(19.2%);实际服务患者21 例(80.8%),其中平行转诊1 例(4.8%),持续服务申请2 例(9.5%);护士开诊3人(平台注册护士4 人)。观察组:最大服务半径25 km,总接单65 例(19.0%),其中取消订单1 例(1.5%);实际服务患者64 例(98.5%),其中平行转诊4 例(6.3%),持续服务申请8 例(12.5%);护士开诊5人(平台注册护士6人)。观察组总接单率、实际服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27.06、33.23,P<0.01);观察组持续服务申请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13,P>0.05)。
对照组平均年龄62 岁,带管时间2.4 d;观察组平均年龄64 岁,带管时间2.0 d。两组患者在性别、诊断及用途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基线可比,详见表1。
表1 两组服务患者基本情况 [例(%)]
项目实施后,观察组在总质量、过程质量及结果质量方面的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执行度比较 [条(%)]
两组均未出现非计划拔管。对照组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和不良事件6 例(28.6%),其中维护>7 d 3 例,局部感染、静脉炎、敷贴过敏各1 例;观察组发生3 例(4.7%),其中维护>7 d、局部感染、导管移位各1 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17,P<0.01)。
有医疗机构应用微信群或移动健康技术组建“互联网+”PICC 维护网,各家分院定人、定点、定时错时开设PICC 门诊,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此法仍需患者前往就近分院就诊,很多居家慢病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诊疗依从性不佳,多处于难以下床的终末期、高度残障、肿瘤化疗期。据统计,我国城乡居民应就诊人数中的48.9%未及时就诊,而护理进家庭有利于病情早发现、早干预,可降低33%的住院率、22%的医疗成本[4]。本研究聚焦PICC 上门服务的需求短板,通过系统优化、扩大服务半径、反向上门、服务接力、规范维护等方法增加居家患者的医疗接触和有效性,结果显示PICC 导管相关并发症及不良事件显著降低,表明“互联网+”PICC 上门服务网络有利于提升院外PICC 的管理规范,助力导管的全周期管理;且多网点的设置再度延伸了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范围,缓解偏远地区医疗资源缺乏的问题,有效提升护理服务的可及性,助力患者最多跑一次。
本研究采用RE-AIM 模型对项目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覆盖范围扩大一倍,取消订单行为大大降低,总质量、过程质量及结果质量方面的执行合格率高,表明观察组覆盖度、采纳度及执行度均优于对照组,但在维持度方面,患者持续服务申请的表现不佳,大部分患者没有保持再服务的意愿。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价格昂贵,报销机制尚未建立;另一方面,患者大多为老年人,对工作模式的感知易用有所欠缺。一部分老年人对线上下单存在技术焦虑[5],且难以完成线上的部分程序,如面部难以配合系统程序扫脸认证(如眨眼)等,提示需要进一步对系统进行适老分析,可行性有待加强。
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PICC 维护网初建只纳入3 个网点,信息系统适老功能上也有待优化,由于系统壁垒未能推进社区护士上门服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