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毫针散刺咽部淋巴滤泡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慢性咽炎效果观察

时间:2024-07-29

郎 翔 王云松 汪晓静 施岚珺 蔡 融 朱敏杰

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慢性炎症,多见于成年人。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的“慢喉痹”[1],虽无严重不良后果,但各种咽部不适症状导致部分患者焦虑,甚至影响正常生活工作,也有患者疑虑为肿瘤而产生恐惧感。本文采用常规针刺基础上联合毫针散刺咽部淋巴滤泡治疗慢性咽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取我院2021 年7 月至2022 年8 月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60 例。纳入标准:符合慢性咽炎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大于18 岁。排除标准:咽部无淋巴滤泡增生,近两周内使用过抗生素,正在使用抗凝药物治疗,妊娠期或哺乳期。本方案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伦理批件号:2021LLKY030),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 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常规针刺治疗,隔日1 次,共治疗10 次。① 取穴:太溪、照海、列缺、鱼际。②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取穴部位皮肤常规消毒后,以一次性针灸针(0.25 mm×40 mm,华佗牌毫针)采用快速进针法进针,太溪、照海、鱼际穴均直刺,列缺穴向上斜刺,得气即可,留针30 min。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毫针散刺咽部淋巴滤泡:治疗环境光线明亮,患者面对施治医生端坐于治疗椅上,自然张口。施治医生左手持一次性压舌板和医用小型手电筒(医用小型手电筒压在一次性压舌板上,便于医生单手操作)轻柔按压患者舌中部位,右手持0.35 mm×75 mm 一次性针灸针,嘱患者大声发“啊”音,同时快速散刺患者咽部淋巴滤泡处10 次,使之有轻微点状出血。隔日治疗1 次,共10 次。

1.3 观察指标

① 慢性咽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由同一位医生判定患者咽痛、咽痒、咽部灼热感、咽部异物感、咽干、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后壁黏膜充血的症状及体征评分。每项评分0~3 分,评分越高表示症状或体征越严重。② 心理症状评分: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评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越严重。<7 分无焦虑或抑郁,≥7 分可能有焦虑或抑郁。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依据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率进行评定。治愈:咽部症状消失,体征检查正常,积分下降率≥95%;显效:咽部症状明显减轻,局部体征显著改善,积分下降率70%~<95%;有效:咽部症状和体征减轻,积分下降率30%~<70%;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积分下降率<30%。治愈与显效合计为总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年龄、病程、中医证候积分、HAMA 评分、HAMD 评分)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性别、总有效率等)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或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本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脱落2 例,完成本次观察共28 例:男6 例(21.4%),女22 例(78.6%);年龄26 ~76 岁,平均(49.7±12.8)岁;病程5 ~60 个月,平均(31.1±15.7)个月。对照组患者脱落3 例,完成本次观察共27 例:男4 例(14.8%),女23 例(85.2%);年龄31 ~75 岁,平均(49.8±14.1)岁;病程4 ~54 个月,平均(23.3±15.7)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0.40,t= 0.03、1.84;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心理症状评分比较

由表1 可见,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HAMA 评分、HAMD 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上述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心理症状评分比较 ()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心理症状评分比较 ()

组 别 例数 中医证候积分 HAMA 评分 HAMD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8 15.7±3.1 3.5±2.2 8.1±3.9 3.8±2.5 11.0±4.9 6.0±3.2对照组 27 15.6±2.5 7.2±3.6 7.8±3.4 5.5±2.5 11.0±4.4 8.4±3.7 t,P 0.13,>0.05 4.62,<0.01 0.30,>0.05 2.52,<0.05 0.001,>0.05 2.58,<0.05

2.3 两组疗效比较

由表2 可见,观察组总有效率71.4%(20/28)高于对照组的37.0%(1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2.59,P<0.05)。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我院针灸科从事针刺治疗咽部疾病已有70 余年历史,为余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笔者受《针灸大成》咽喉门记载“以细三棱针藏于笔尖中,戏言以没药调点肿痹处,乃刺之”和《重楼玉钥》针刺治疗咽部疾病的启发,结合实际治疗慢性咽炎的经验[2-4],使用毫针散刺咽部淋巴滤泡辅助治疗慢性咽炎。

中医经络理论中,咽喉部为人体经脉循行的重要部位,十二经脉中,除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厥阴心包经间接通于咽喉部外,其余十条经脉皆直接循行咽喉部,任何一条经脉发生病变,都可能产生咽后部气血瘀滞,局部黏膜暗红充血、淋巴滤泡增生,导致患者咽部的各种不适感。散刺法又称豹纹刺,指在病变局部及其周围进行连续点刺,常以局部病变处少量出血为度。最早记载于《灵枢·官针》篇“凡刺有五,以应五脏……豹纹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传统的刺血疗法工具主要有锋针(三棱针)、梅花针、铍针等,因患者咽反射敏感,在针刺咽部淋巴滤泡时,要求动作精准、快速,尽量减少患者恐惧感,故笔者选择毫针散刺。与其他烙法、手术弯刀等局部外治法相比较,毫针散刺法具有定位准确、减少损伤、手法轻巧、易于患者接受等优点[5],且毫针是针灸医生最常用的针具,便于医生快速掌握使用。毫针散刺咽部淋巴滤泡,直接作用于咽后壁病灶,具有疏通经络、去瘀生新、泻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6]。咽部的各种化学、物理刺激,特别是炎症刺激咽后壁的神经末梢,导致患者咽部各种不适感[7]。而毫针散刺咽部淋巴滤泡使局部少量出血,具有抗炎、改善微循环的作用[8],符合慢性咽炎的病因病机和局部病理改变。

本文结果显示,毫针散刺咽部淋巴滤泡辅助治疗慢性咽炎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焦虑、抑郁状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