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齐玉清 张伟云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俗称蜱虫病,是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胃肠道症状、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重症病例常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该病自2010年被定义以来,全国各地多有报道,病例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疫源地仍然存在扩散趋势[2]。2018年山东省SFTS发病数居全国首位,济南章丘区是高发地区[3]。现对山东章丘区2016—2020年SFTS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山东章丘区2016—2020年SFTS病例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用Excel表格进行整理。
共报告SFTS患者137例,其中死亡4例(2.9%)。
2.2.1 地区分布
从表1可见,患者来自16个街道(镇),病例数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官庄街道、文祖街道、垛庄镇、曹范街道、普集街道,均来自南部山区,合计109例(79.6%),地区分布明显。
表1 章丘区2016—2020年SFTS发病地区分布 [例(%)]
2.2.2 人群分布
男75例(54.7%),女62例(45.3%),男女比1.2 ∶ 1。职业分布:农民130例(94.9%),离退休人员6例(4.4%),学生1例(0.7%)。发病年龄14~88岁,主要集中于51~<71岁,占比90.5%(124/137)。患者年龄分布详见表2。
表2 章丘区2016—2020年SFTS患者年龄分布 [例(%)]
2.2.3 时间分布
SFTS发病有明显季节性,报告病例集中于4—10月,8月达发病高峰,其他月份处于发病静息期。患者发病月份详见表3。
表3 章丘区2016—2020年SFTS病例发病月份分布 [例(%)]
SFTS自首例病例报告以来,山东省长期处于全国报告病例的前列[4]。本文资料显示,章丘区2016—2020年SFTS病例数下降趋势不是很明显。李佳宸等[4]对SFTS病例进行空间聚类分析后确定了全国4个地理集群,位于鲁中的泰山周围地区是其中之一。章丘区地处泰沂山区北麓,长城岭绵延于南,长白山矗立于东,自南而北依次为山区、丘陵、平原、洼地。
本文资料显示,79.6%的病例来自官庄街道、文祖街道、曹范街道、垛庄镇、普集街道,均位于章丘区南部及东南部,与泰山集群报道相吻合。该区域内以山地、丘陵为主,植被茂密,春夏秋三季杂草丛生,有利于蜱虫繁衍生长。人们在田间地头劳作休憩时有随地而坐的习惯,而蜱虫于杂草中不易被发现,被叮咬后有时不觉,发病后不能及时溯源,为及时治疗增加难度。从时间分布来看,SFTS发病均集中在每年4—10月,6月开始逐渐上升,8月达发病高峰,随后逐渐下降,11月至次年3月无病例报告发生,疫情发展呈明显单峰现象。这与汪金生等[5]、施旭光等[6]及刘洁楠等[7]报道的南方省份时间分布高峰位于5—6月不同,与陈翠霞等[2]及高尚等[3]报道的高峰期位于8月份一致,与山东省境内疫情分布高峰相吻合。可见由于气候、环境、温度等方面差异,南北方SFTS发病时间上呈现不同。与北方相比,南方春季及初夏温度高,湿度大,利于蜱虫繁殖,所以引发疫情高峰约提前两个月,但南北方发病均呈明显季节性特点一致。
从章丘区情况看,8月正值南部山区花椒成熟采摘,农民田间劳作频繁,加之夏季穿着暴露,增加了被蜱虫叮咬机会,导致发病达高峰。人群分布显示,SFTS发病年龄在14~88岁,男性略多于女性,主要集中于50岁以上人群,发病情况与以往报道[8]基本一致。时下农村特别是山区青壮年多数外出打工或进城工作居住,劳动力普遍以中老年人为主。近年来,章丘区SFTS平均死亡率2.92%,低于全国10%的病死率[9],与济南(2013—2018年)的12.73%[3]、浙江省(2015—2019年)的10.39%[6]、河南省(2017—2020年)的10.43%[10]相比,呈明显较低水平。分析原因,可能与章丘区多年来持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群众普遍对SFTS有了认识,一旦发现被叮咬及时就医的意识大大加强有关。
总之,SFTS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中老年人群多见,地区差别明显。临床医生对SFTS的认知水平在持续提高,随着诊断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治愈率得到很大提升,及时和科学的诊治为减少死亡赢得了时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