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RIPK1在克罗恩病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时间:2024-07-29

卢 虹 李 辉 魏玉龙

克罗恩病(CD)是一种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1-2]。CD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等,或伴有发热[3]。目前C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其与遗传、感染、肠黏膜免疫缺陷及环境等因素有关[4]。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是RIP家族中的一员,主要负责调控细胞凋亡、坏死性凋亡和炎性反应[5]。有研究指出,RIPK1可通过抑制肠道上皮细胞凋亡和坏死,维持小鼠肠道稳态[6]。由此推测,人体肠上皮组织中的RIPK1可能参与了CD的发生及病情进展过程,但目前RIPK1在CD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关系的报道较少。本文对此开展研究,以期阐明RIPK1与CD患者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巴彦淖尔市医院就诊的89例C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CD的诊断标准参照《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7]。纳入标准:(1)患病年龄>18岁;(2)接受结直肠镜检查;(3)首次就诊并接受治疗。排除标准:(1)入组前服用抗炎药物;(2)合并急性感染性肠病;(3)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4)合并除CD以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89例CD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35例,年龄为20~56岁,平均年龄为(37.20±4.21)岁。所有入组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临床资料收集

收集入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病变位置[回肠末端型(L1)、结肠型(L2)、回结肠型(L3)、上消化道型(L4,不合并L1~L3)]、上消化道受累情况、肛周病变、疾病行为[非狭窄非穿透型(B1)、狭窄型(B2)、穿透型(B3),若合并腹腔内瘘管、炎性包块或脓肿则为B3型]及治疗方案等资料。

1.3 RIPK1蛋白水平检测

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CD组织中的RIPK1蛋白水平[8]。滴加RIPA裂解液至盛有CD组织的试管中提取总蛋白,定量,滴加匀浆缓冲液,4 ℃环境中3 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电泳100 min,缓冲液平衡,转膜,PBS洗膜。加入一抗,4 ℃孵育过夜;PBST漂洗,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偶联的二抗,室温孵育1 h,PBST漂洗,曝光显影。应用ImageJ软件进行光密度分析。

1.4 治疗随访及预后评价

参照《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7]治疗CD患者。所有CD患者均给予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营养支持、肠黏膜保护等措施,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针对性给予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等。

于CD患者出院1周后开始随访,了解其3年内的预后情况。将发生并发症(肠瘘、复杂肛瘘、肠穿孔、消化道大出血、腹腔脓肿、肠梗阻)、行肠切除手术及CD相关死亡视为预后不良[9]。若CD患者就诊后3个月内出现上述情况,则不纳入本研究进行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RIPK1评价CD患者预后的价值

89例CD患者中37例(41.57%)预后不良,其中并发肠瘘3例(3.37%),复杂肛瘘4例(4.49%),消化道大出血2例(2.25%),腹腔脓肿3例(3.37%),肠梗阻2例(2.25%),行肠切除手术22例(24.72%),死亡1例(1.12%)。预后不良组RIPK1蛋白表达水平为1.85±0.34,高于预后良好组(1.31±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22,P<0.001)。RIPK1蛋白水平评价CD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7(95%CI:0.826~0.968),最大约登指数为0.718,其所对应的最佳截断点、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67、75.68%和96.15%。见图1。

图1 RIPK1蛋白水平评价CD患者预后的ROC曲线

2.2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在年龄、性别、吸烟史、病变位置、上消化道受累和首次治疗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疾病行为、肛周病变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影响CD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将可能影响CD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上消化道受累、疾病行为、肛周病变和RIPK1蛋白水平作为自变量(纳入标准α≤0.1),将CD患者预后作为因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疾病行为、肛周病变和RIPK1蛋白水平与CD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P<0.05)。见表2。

表2 影响CD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2.4 CD患者预后模型的构建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由疾病行为、肛周病变和RIPK1蛋白水平三者联合诊断CD患者预后的模型(模型A),F=-0.653+0.598×疾病行为+0.304×肛周病变+0.406×RIPK1蛋白水平。模型A评价CD患者预后的AUC为0.931(95%CI:0.878~0.98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0%和85.06%。见图2。

图2 模型A评价CD患者预后的ROC曲线

3 讨论

RIPK1在细胞凋亡、坏死性凋亡中起着关键作用[10]。已有多项研究指出,RIPK1可通过调节炎性反应、细胞凋亡、坏死性凋亡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结肠癌、肝细胞癌等的发生、发展过程,还可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等[11-16]。肠道黏膜屏障由物理屏障、生物屏障、化学屏障及免疫屏障组成,主要包括肠黏膜上皮、肠黏液、肠道菌群、肠道淋巴组织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等。当机体任一屏障受损时,均可导致肠道稳态失衡,进而引发相应疾病。肠道细胞的生长、死亡和增殖三者间的平衡对于肠道稳态至关重要。有研究指出,RIPK1可通过调节核因子-κB抑制细胞死亡,也可通过调节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8参与细胞凋亡,还可通过调节RIPK3和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参与细胞坏死过程[5,17]。由此推测,RIPK1蛋白可能通过上述机制调节肠黏膜炎性反应及细胞凋亡,从而参与CD的发生、发展。

本研究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CD组织中RIPK1的蛋白水平,发现预后不良组患者的RIPK1蛋白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提示RIPK1蛋白水平可能与CD患者的预后有关,检测其水平有望预测CD患者的预后情况。本研究进一步构建了RIPK1蛋白水平预测CD患者预后的ROC曲线,结果显示其AUC>0.8,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但敏感度较低。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疾病行为、肛周病变和RIPK1蛋白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首次治疗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已被国外学者认为是CD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18],与本研究结果存在差异,这可能与纳入样本的不同、例数不同等有关,今后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分析首次治疗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否与CD的预后不良有关。此外,本研究构建了由疾病行为、肛周病变和RIPK1蛋白水平组成的联合检测模型A,结果指出模型A评价CD患者预后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31、100.00%和85.06%,提示其评价CD患者预后的效能较高,可较准确地判断CD患者的预后情况。

综上所述,CD组织中若RIPK1蛋白水平较高,则提示患者的预后不良风险较高。检测CD组织中的RIPK1蛋白水平有助于判断CD患者的预后情况,而联合疾病行为、肛周病变情况评价CD患者的预后,可弥补RIPK1蛋白水平单独评价的不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