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腔外生长胃底间质瘤1例

时间:2024-07-29

阮红平 郑四喜 代焱新

(湖北云梦县城关镇卫生院 432500)

胃间质瘤很少见,可位于黏膜下向腔内突出,也可位于浆膜下向胃腔外突出或位于肌壁间。我们曾收治1例腔外生长胃底间质瘤患者,通过积极治疗获得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66岁,黑便3天,于2010年10月17日入住我院内科。既往1个月前出现左上腹隐痛,进食后胀满不适,食欲缺乏。查体:心率76次/分,血压140/90mmHg,结膜未见苍白,锁骨上及左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腹平软未及肿块,无压痛,肠鸣音可。给予对症及保守治疗1周,黑便消失。期间行二次胃镜检查示:胃底巨大溃疡并出血,胃底腺瘤?胃间质瘤?两次均未取材活检;彩超检查:未发现胃底肿块。初步诊断:胃间质瘤并出血。转入外科拟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中在胃底近贲门左侧约6cm处有3.0cm×3.5cm大小的圆形实质性肿块,位于浆膜下向胃腔外生长,确定为胃间质瘤,探查未见贲门周围、食管裂孔处及大弯侧存在肿大淋巴结,遂行距肿块2cm远的楔形切除,术后恢复顺利。术后免疫组化检查:CD117(+)、DOG1(+)、SMA(-)、S-100(-)。最后诊断:胃间质瘤。术后服用伊马替尼400mg/d。近期随访无不适,复查亦未见复发。

2 讨论

胃间质瘤(GIST)是一个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探讨肿瘤发病机制的成功例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肿瘤的研究进入了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的全新时期,研究发现GIST含有活化的C-kit突变。进一步的免疫组化检测显示,GIST组织对CD117(C-kit蛋白)呈阳性反应,CD117就成了GIST的高特异性的标记物。至此,GIST的诊断才真正步入标准化的阶段。

GIST切除治疗时,术前应给予多学科评估,行全面严格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超声、内镜、超声内镜等检查。针对检查结果可评估完整切除的概率,手术完整切除是唯一的根治性治疗手段。2008年4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修订的共识意见,增加肿瘤破溃作为独立的高危因素,故GIST是不推荐术前进行活检的。本例术前未确诊间质瘤,也未行全面的影像学检查,过于草率。

GIST手术必须遵循无瘤、非扩大、完整、无破裂原则,合适病例经腹腔镜手术亦无不可。本例行楔形切除,效果良好。GIST目前没有确定的良恶性划分标准,多以肿瘤大小和核分裂象共同划分其恶性危险度。本例受条件所限未能行核分裂象检测,按2008年Joensun提出的改良NIH恶性危险分级,至少应为中危。对中高危险分级的患者而言,伊马替尼的使用能很好地改善预后。本例术后服用伊马替尼,近期随访未见复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