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李成光老中医治疗胃脘痛经验介绍

时间:2024-07-29

陈越琼 海南琼海市中医院

李成光主任中医师,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勤求古训,博览群书,取诸家之长,组药遣方,严谨灵巧,对胃脘痛治疗颇有经验,笔者有幸师从,受益匪浅。今将李老师对胃脘痛的辨治经验简述如下:

李老师在治疗胃脘痛过程中,辨病辨证相结合,辨证为肝胃(脾)不和、脾虚肝郁、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脾胃虚寒等型,分别以疏肝理气和胃、益气疏肝、清热祛湿和胃、养阴疏肝和胃、温胃散寒、行气止痛法治疗,疗效好。

1 疏肝理气和胃 本证属肝胃(脾)不和型,主要表现为胃脘疼痛或胀满不适,多以胀为主,情志不遂时明显,伴嗳气,有的胸闷,嗳气及矢气后腹胀减轻,舌红,苔白,脉弦。肝为风木之脏,性喜条达,主疏泄,脾为至阴之脏,性善静,但又必需依赖肝的疏泄,始司运化,肝木疏泄,脾能升发,运化,胃气才能下降。厥阴之脉,挟胃属肝,上贯膈,布胁肋,冲脉隶于阳明,肝主冲脉,故肝胃之气相通,肝经调畅,胃气和顺。肝郁气滞,木郁土壅,脾胃升降失司,则气机不畅,故见腹胀。李老师予以疏肝理气和胃,方用四逆散加减,痛甚加元胡,郁而化热加蒲公英、黄芩、白花蛇舌草。李老师认为,四逆散组方精妙,刚柔相济,性缓不峻,宜用于肝失条达、木郁气滞所致肝脾失调、肝胃不和及脾胃气机逆乱等。

2 益气疏肝 本证属脾虚肝郁型,主要表现为胃脘隐痛,饥饿痛重,胃纳少,嗳气,乏力,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本型病例病程较长,多在脾胃虚弱基础上发病,虚多于实,方用四君子汤和四逆散加减,益气健脾疏肝。太子参、茯苓、党参、生甘草、神曲各15g,白术、柴胡、枳壳、白芍、佛手、香附各10g,砂仁5g(后下),苏梗10g。李老用药,应用补法时,反对一味滋补,要补中兼疏,一味滋补,易致脾胃呆滞。

3 清热祛湿和胃 本证属脾胃湿热型,主要表现为胃脘胀闷,伴或不伴腹痛,纳呆恶心,口干、口苦,大便不爽,舌红,苔白腻或白厚或稍黄,脉弦缓,脾为脏属阴,性喜燥恶湿,主运化,若脾运化失司,精微不布,蕴而生湿,胃为府属阳,性喜润恶燥,职司受纳,故胃病则气滞不行,郁而化热,则湿热内生,阻滞中焦气机,则胃脘不舒。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清热祛湿,藿香、苏梗、佛手各10g、黄芩、蒲公英、茯苓、神曲、麦芽、薏苡仁各15g,陈皮、黄连、法夏各5g。这些病人舌苔白腻或白厚或稍黄,在应用清热之品时,要适可而止,因为多伴脾胃虚弱,过用苦寒,必损伤脾胃。对脾胃之湿,李老认为多因脾胃虚弱,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气机壅滞、水谷精微反变为湿;胃喜润而恶燥,若过用祛湿,反而损及胃,故要湿除则止。有些病人出现舌苔黄而干,注意津伤的可能,这种病人易出现热伤血络,出现吐血、便血等,宜适当加用石斛、天花粉、赤芍等。

4 养阴疏肝和胃 本证属胃阴不足型,主要表现为胃脘隐隐灼痛,咽干舌燥,口苦唇红,伴有五心烦热,嗳气干呕,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光红或剥,脉细。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若肝阴不足,肝失所养,变柔为刚,横逆而犯脾胃,而见诸症,滋养肝血,肝气才能复其条达,脾胃升降之机才能恢复,如单疏肝、平肝,则犯虚虚之戒,宜酸甘并用,化阴、健脾而柔肝,并少佐疏肝之品,以顺肝之条达,发其郁滞之气,方用一贯煎加减。北沙参、麦冬、玉竹各15g,生地20g,石斛、川楝子、当归10g。若伴大便干结加瓜蒌仁10g,口渴剧加知母10g、石膏30g,腹痛加白芍20g、甘草10g。

5 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本证属脾胃虚寒型,主要表现为胃脘隐痛,缠绵不休,得温痛减,遇寒则甚,口淡不渴,畏冷,舌淡白,苔白,脉细。多见于胃病日久,由实转虚,由胃及脾,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30g,桂枝、生姜、白芍、炙甘草、陈皮、大枣各10g,茯苓15g。若里寒较重,可加附子温肾暖脾。

治疗体会

李老师认为:①在辨证施治过程中,重视观察舌苔变化,因舌为脾胃之外侯,苔乃胃气之所熏蒸。②牢记胃的生理特点,胃为水谷之府,以通降为顺。叶天士认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的病理特点突出于“滞”,邪气犯胃,则为实滞,脾胃虚弱,则虚中挟滞。针对以上生理病理特点,始终贯穿“通”法,疏肝理气和胃为通、益气疏肝为通、清热祛湿、理气安中为通、养阴疏肝和胃为通。③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如李东恒所云:“病从脾胃所生及养生当实元气,……其治肝、心、肾、肺,或补或泄,惟益脾胃之药为切”。故有补后天而养先天,培土生金之法,后张景岳提出“安五脏以治脾胃”的观点,所以五脏之病可治从脾胃。④要药养结合,饮食起居有节,保持情绪稳定。

病案举例

例1 程某,男,43岁,2009年11月4日初诊。反复上腹部胀痛约5年,再发20天,呈阵发性发作,空腹痛甚,嗳气,返酸水,口干,纳差,大便干,小便微黄。查胃镜示:十二指肠溃疡(多发),幽门螺杆菌(+),舌红,苔微黄,脉弦。经西医治疗症状未缓解,今来求治。

辨证:肝胃不和,气血淤滞。

治法:疏肝理气,化瘀止痛。

处方:柴胡、枳壳、白芍、生甘草、佛手、香附、白术、川楝子、海螵蛸各10g,元胡、神曲15g。水煎服,每日1付。服5付。

二诊:2009年11月9日,服药后上症减轻,无嗳气,原方减香附,余不变。水煎服,每日1付。服5付。

2009年12月10日随访:前方连续服15付,症状消失,饮食正常;临床治愈。

中医认为,脾胃功能与肝气疏泄有关,本例临床症状常见于肝气犯胃、肝胃不和,运用四逆散及金铃子散加减,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功。李老经临床应用,凡属于此类型者,常获良效。

例2 王某,女,40岁,2009年12月11日初诊。反复上腹部灼热感伴疼痛约4年,再发半个月,呈阵发性发作,嗳气,口干苦,纳差,大便秘,小便黄。查胃镜示: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舌红,苔黄略厚,脉弦。

辨证:脾胃湿热。

治法:清热祛湿和胃。

处方:藿香、苏梗、佛手各10g,黄芩、蒲公英、茯苓、神曲、麦芽、薏苡仁各15g,陈皮、黄连、法夏各5g,大黄5克(后下)。水煎服,每日1付。服5付。

二诊:2009年12月16日,用药后上症减轻,大便易解。上方去大黄,继续服10付,上述症状消失。

本例属脾胃湿热型,运用藿香正气散化裁加减清热祛湿和胃,疗效确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