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产教融合背景下“引企入教”改革研究

时间:2024-07-29

郭彩芬

(苏州市职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用10年左右时间,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总体形成,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完善,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基本解决,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强。《意见》指出,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

由此可见,国家推行产教融合的政策宗旨就是要企业全面参与学校的各项改革,使行业企业与学校的教学活动深度融合,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用工实践实现并行工程,并逐步提高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并行度,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对企业创新引领与产业转型的贡献度。

1 教师素质的提升

在产教融合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是学生深入企业学习与实践的桥梁和纽带,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也是考量学生学习能力与实践获得的考评官。因此,要做好产教融合这篇大文章,教师要提升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1) 师德是第一要素。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人物跟新一代的中介,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他的事业表面看来虽然平凡,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之一。[1]”教师承接着培养人类接班人的重任,因此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真正实现“身教胜于言教”,成为学生的榜样和标杆,在学生中树立崇高的威信,这样才能令行禁止,全面掌控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活动。

2) 教师的职业素养是第二要素。首先要有负责任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在充分认识产教融合重要性的基础上,在校企融合路径规划、项目建设、任务实施等方面集思广益,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育人”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要投入自己的大量情感,关心爱护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解决学生“为谁学习、如何学习”的困惑。教师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与专业素养。“学无止境”,多数教师曾经都是各所名校的高材生,曾经有引以为豪的过去和荣誉,但过去不代表现在和将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在充实自我的过程中提升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能力。教师也要不断地深入企业进行实践,一方面感受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在为企业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在企业的实践活动会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改革的任务和思路也会进一步明晰。此外,教师还要教育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挑战教师和书本,敢于挑战权威。唐代伟大的文学家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教师要教育学生对看到、听到的任何事情,要多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用一种逆向思维的逻辑去反问、怀疑,直到发现真理。

2 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

2.1 企业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之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基础,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办学水平。因此,专业规划建设在满足国家的大政方针的要求和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前提下,一定要紧密契合企业创新引领和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突出专业特色,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

建立“行业+企业+学校”三方联动的专业建设机制,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与管理骨干组成专业指导机构,参与指导学校专业设置。这样可以避虚就实,重点明确,在国家着力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和彰显国家实力的产业方面建设特色专业,在企业急需人才的专业给予设施、资金和人才方面的倾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办好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人才的要求。

2.2 企业参与学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

学校的课程设置环节要完成的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课程结构合理,二是使课程内容合理。合理的课程结构设计是使开设的课程合理、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合理并做到衔接有序,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群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合理的课程内容指课程内容安排符合知识发展的规律,即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特殊到一般,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科技发展的要求与前沿。大多数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继承性较强,有的课程内容已经明显落伍,有的课程内容已被淘汰或处于被淘汰的边缘,有的课程内容偏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距较远。

因此,在产教融合的政策背景下,对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在企业和同类院校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课程结构,同时使课程内容重点关注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等在企业生产一线的应用。

2.3 企业参与课程标准制定

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课程概述、课程定位、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素养目标)、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教与学的策略(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使用与开发及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等。

企业导师使各门课程定位更接近企业的实际需求;课程要达到的能力目标是全面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的学时分配更侧重于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分组分析讨论环节;教学资源的使用与开发要更加合理地利用企业资源,变企业资源为学生创新创业的金山、银山;考核评价机制更侧重考核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2.4 校企联合开发教材

专业课教材是加快推进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前提,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要素,也是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抓手和纽带。有了有效指导的企业导师及广泛参与利用企业资源的前提,校企联合开发教材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校企合作教材要体现以下特点:

1) 教材要彰显“技能”特点。校企合作教材将技能作为教材的核心目标,教材内容要在“实用”“必需”“够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理论知识。教材中更多地引入企业实际的生产案例,突出教材的工学结合特点,侧重启发及引导式的教学案例设计,将更多地企业生产数据引入教材,而不再是利用不切实际的虚拟数据和案例。

2) 教材编写要符合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教材要分门别类拆散职业资格标准,将其合理地分解到各门专业课教材内容中去,实现教材内容对职业资格标准的全覆盖,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无缝对接。

3) 教材要突出企业需求。教材内容要体现企业实际生产需要,要在涵盖企业生产实际问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等在企业生产一线的应用。教材要突破传统,立足创新,充分体现“教、学一体”“做、学一体”的教学特色,通过学生的主动自觉参与“做中学,学中做”,达到训练与提高学生能力的目标。

3 企业深度参与实践教学环节

3.1 企业导师参与实践教学的指导

引入企业技术与管理骨干担任实践教学团队骨干,企业导师的指导时间可以灵活多样,如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利用学生深入到企业实践的时间;企业导师的指导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利用电话、QQ、E-mail、微信、面谈等,将企业导师的实践智慧和技能深深融入到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

企业导师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应是蜻蜓点水,而应是深入到学生中,深入到项目任务中,在参与过程中对项目任务、实践环节进行设置,对学生考核方式等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使企业导师的参与出实效、有特色。

3.2 团队配置

首先是配置教师与企业导师优势互补的实践教学指导团队。导师阵容要在年龄层次、从业时间(或执教年龄)、专业素养、学术能力、特长等方面平衡匹配。在老教师的带领下,学校要鼓励更多的年轻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参与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和新工艺的创新设计,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输入更多的新鲜活力。

其次是配置学生团队。在学生入学初期,不提倡学生自由组合,可以按照入学成绩将学生进行平衡组队。因为此时教师对学生不够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也没有时间和机会得到充分展示。经过一个学期左右的了解,开展实践环节时,可以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协调和修正,保证每组同学在智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和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基本平衡。

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的机会和时间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应该鼓励“尖子生”脱颖而出。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又不存在过多思维模式和条条框框的束缚,容易产生创新的火花。在一定数量“尖子生”智慧的撞击和激辩中,创新的火花会喷涌而出。

3.3 任务设置

力推工学结合,逐步形成了“师生+专业+公司”“学校+项目+企业”“教、学一体”等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任务设置模式;着力构建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学生参与模式[2]。任务设置以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为主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在每个任务的设置上还可以附加拓展环节,增加工程实践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析,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强化了所学专业认识的理解与运用;学生看到了理论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能提高其后续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与企业导师和工人接触,加深了对社会和企业的认识,能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参加实际工作,学生提高了适应环境与社会的能力;在现场接受企业导师的指导、经受职业训练,学生了解到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知识面,增长见识;学生通过实际工作的锻炼,提高了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能力和特长的认识,从而合理选择自己的就业领域和岗位,提高就业率[4]。

3.4 答辩考核

在产教融合模式下,课程考核不再是一考定终身(传统的期末笔试),也不是简单的三七开(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未笔试占总成绩的70%)或四六开,而是按过程分阶段进行。

现场授课项目的考核以课堂纪律、讨论发言情况及课后练习作为评分依据(条件成熟将改为网上练习),缺课不得分,此过程主要是以授课教师和企业导师的评价为主[5]。

实训项目的考核以训练过程中的态度、结果和所撰写的实训报告为评分依据。实训报告填写完整、内容正确的为合格(60~70分);符合上条并在训练中态度认真、结构设计正确、美观大方的为良好(71~85分);符合上二条并在训练中提出创新性、建设性的问题和建议的为优秀(86~100分)。缺课不得分,在训练项目中有弄虚作假情况或实训报告有抄袭行为的不及格。此过程主要是以授课教师和企业导师的评价及学生之间的互评为主。

项目知识点的考核以笔试和问答形式进行,主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此过程主要是以授课教师和企业导师的评价为主。

4 结语

在国家产教融合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在行业、企业、学校的全方位主动参与下,产教供需双方将实现高效有活力的对接,企业的育人主体作用更加凸显,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将硕果累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