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校企合作模式下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以苏州市亨通集团教学实践为例

时间:2024-07-29

张 贺,韦 冬

(1.苏州市职业大学 思政部,江苏 苏州 215104;2.江苏亨通智能物联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000)

高校思政教学为塑造大学生的三观发挥着主导作用,而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教育效果已然出现弱化的趋势,且时代价值观的转变也要求探索新的思政教学模式。传统思政教学以单一教师的理论授课为主,说教式的思政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因此,打造课程思政模式,将思政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能够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增加学生体验度,取得良好的思政教学效果。

1 课程思政的理论内涵及当代价值

1.1 思政的理论内涵

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政教学模式,其内涵可分为两个维度:其一,在专业课教学当中融入思政教育。专业教育以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传授为主,其中思政教育维度则相对较少。课程思政则是要求专业教师在专业知识讲授当中融入思政元素,使专业知识同时兼具专业和思政教育功能,发挥专业课在专业和思政两个维度的双重作用[2]。其二,对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创新。打破传统说教式的单一思政教学,进行跨专业授课、校企合作授课等,以此增加思政教学的时代性、代入感和趣味性,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发挥思政教学在当代的育人作用。

1.2 课程思政的当代价值

思政教学改革是发挥思政教育在当代作用的重要手段。新时代下的价值观、学情、教学环境等都已发生较大的变化,因而需要与时俱进的推进思政教学模式、手段等不断创新[3]。课程思政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从理论维度而言,课程思政是思政教学理论的一次探索、丰富和创新,它打破了传统思政教学单一教师在课堂中理论授课的窠臼,实现跨专业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实施走出教室、学校的思政教学,扩大了思政教学的领域和维度,并逐渐形成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理论。从实践维度而言,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的双师授课,增加了课堂的多元互动,既有教师之间基于专业差异的互动,也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从而打破了传统单纯思政维度的互动,发展成为专业+思政,专业教师与学生、思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模式。

2 思政教学进亨通集团的案例分析

第一作者在讲授“改革开放”这一内容时,通过和亨通集团的专职讲师韦冬(本文第二作者)联系,确定了学生进亨通集团,双师联合共上思政课的方式。合作上思政课的实践过程如下。

2.1 课前参观实践

思政教学进入亨通集团的教学流程按照参观、教学、总结展开。首先,学生进入亨通集团之后,参观了企业的导览图,企业人员详细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程。出生于2000年后的学生,对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环境等都比较陌生,而参观企业后形成了实际的感知,有助于他们加深对改革开放的理解。其次,学生参观与专业有关的光缆生产过程,获得了专业知识的实践认知。

2.2 双师授课

在参观结束之后,学生进入企业培训教室,由第一作者和亨通集团讲师共同授课。首先,第一作者先请学生谈进入亨通集团参观的心得体会,课前对亨通集团的了解,并请亨通集团讲师对集团的发展历程以及重要的发展节点作详细的介绍,使学生形成对企业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这一历程的整体感知。

其次,亨通集团讲师从专业视角授课。亨通集团讲师长期在企业从事研发和生产工作,对通信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和前景、专业实践遇到的问题等有亲身的感知,在授课时,能够从实际经历出发,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讲解。从实践角度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借助集团的生产车间,配以企业讲师的实际经历和企业实际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从多维度完成了一次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在亨通集团讲师进行专业知识讲解过程中,第一作者按照课前设计就关键知识节点进行提问。如企业发展初期在面对困境时如何一步步走出谷底,如何实现扭亏为盈,以此使学生了解我国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境况;在讲解集团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发展状态时,第一作者与亨通集团讲师针对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和环境对亨通集团的影响这一论题,组织学生展开对改革开放的讨论。经过了解亨通集团发展历程,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对我国企业、经济、社会等发展的重要意义,比单纯的理论教学获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讲解亨通集团的发展对于亨通集团中个人发展的助推作用时,第一作者与亨通集团讲师展开了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二者关系的讨论,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从业观,既立足于个人,同时也面向企业发展,进行个人未来就业的定位和思考。

3 课程思政实施的经验及反思

思政课程具有发挥大学生思想保障作用,而学情、教情和教育环境的改变要求思政教学需要不断地探索,课程思政的开展即是基于这样一种维度的考量。

3.1 课程思政的经验

1) 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课程思政的开展虽然是对话式的,具有开放性教学的形式,但是并不完全是随意性的课堂教学,反而是经过严密的教学设计。在进行亨通集团教学之前,对学生参观路线、学习内容、课堂讨论等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正。

2) 专业和思政的有机契合。课程思政是专业+思政的教学模式,即专业中融入思政,思政为专业提升的模式,而这种模式的教学就需要找到专业和思政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并由此展开课堂教学。如在亨通集团的课程思政教学,就是以“改革开放”为二者之间的契合点。

3) 思政教师的有意识引导。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是思政教学,是结合实际感受的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4]。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牢固地把握思政教学的大方向,在课程思政中既要发挥对话、课堂组织的作用,又要发挥思政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思政教学魅力。在亨通集团的思政教学中,第一作者根据专业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展开多角度的思考,将思政教学贯穿课程思政的全过程。

3.2 课程思政的反思

1) 教学的普遍适用性反思。课程思政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普遍适用性问题,即能否较大范围地展开或推广。相比传统课堂思政教学,课程思政对授课时间、地点以及授课教师等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大规模展开的成本相对较高。

2) 双师合作的反思。企业教师和学校思政教师双师联合授课,对教师本身而言也有更高的要求。双师之间的配合程度以及相互提问过程中都有更高的要求,而一旦双师配合之间出现了问题,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此外,双师合作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备课。

3) 对专业学习的反思。课程思政是将专业知识和思政知识融为一体的思政教学模式,这就需要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契合点。但是专业知识和思政知识都有专业的要求,需要专门的教师进行系统的教学[5]。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需要专业和思政二者在专业性上的某种“让度”,这对于专业知识学习而言是一种专业性的消减。因此,如何保障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思政专业的教育二者之间的平衡,是课程思政需要思考的问题。

4 结语

开展双师授课、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课程思政教学是对于思政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和尝试,我们在亨通集团开展的双师授课的课程思政经历对课程思政这一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反思。思政教学不仅需要关注思政的授课,也要关注其教学效果。对当前国内外环境、学情等进行综合考量,不断探索思政教学的新模式,既是思政教学本身的要求,也是思政教学效果持续保持的诉求。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