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融合与提升

时间:2024-07-29

吴 隽

(苏州市职业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高校美育育人的关键在于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润物无声地浸润到大学生思想和行动中,这是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观,通过艺术教育的“车”载上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这是美育育人理想的承载方式,也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路径。

1 美育是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aesthetics”(美学)一词源自希腊语,意味“感知”,是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鲍姆加滕于18世纪中期首次提出的[1]。席勒于1775年提出了“美育”一词,学界将其《美育书简》尊称为“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黑格尔将“美”划归进艺术的范畴中,认为美是社会意识,而不是自我意识和个人意识,伟大的艺术作品必须有深刻的思想、深沉的人类命运担当,而不是沦为狭隘的感受抒发和技巧展示。

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2]。艺术与审美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它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指出,“实践的唯物主义”与费尔巴哈的“直观的唯物主义”的重要区别,在于人与自然界里的动物不同—因为人有“本质力量”;德国古典哲学把“人的本质力量”理解为“精神的力量”,而按照中国哲学的说法,这就是“初心”[3]。法国画家杜尚指出,艺术不仅要为生活服务,同时也要为思想服务,只有感性美,没有思想,不算真艺术,艺术里面要有思想性。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观

中国是具有深厚美育传统的国家。就其实质而言,中国的美育是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互融互通,也是培养适合中国古代儒家关于“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想的人,即“人格教育”。按照儒家的文化传统是礼乐教化,传统的诗教、乐教是这种人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在20世纪初,中国社会混乱,人心涣散,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纷纷寻求救国之道。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选择了可称之为“无用之学”的美学。他们对美学的热衷,倒并不完全是单纯地喜欢美的创造和欣赏,而是另有原委,那就是拯救人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人生修养与事业的“三境界”,突显了“境界说”的美育意蕴。朱光潜提倡“人生的艺术化”本身就是美育的目标,认为人心的净化首先是人生的美化。蔡元培在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说中,提出了美育代宗教的社会理想与文化主张,指出“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之桥梁。”[4]美育即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情感为目的。

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美育就成为重要的宣传手段。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育观。***总书记强调:美育中的核心价值观“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形成‘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之势”。[5]由此,根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最新论述,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国务院发布的第一个学校美育文件,“坚持立德树人,遵循美育特点,加强美育工作”这三个工作方略首次集合出现。2016年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了包括审美情趣在内的九大学生核心素养。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高校美育的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探索建立并逐步完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校园文化建设、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融合机制,构建面向人人的美育育人体系。

3 马克思主义美学是艺术教育和美育育人的基石

笔者认为:哲学性的思辨是基于美育在过去、当下和未来的历史阶段性中所发挥的内在联结,也是基于艺术的多元化、丰富化、隐喻化和情感化的外在表达。一方面,美育不是简单地等同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实施的主要途径和有效方法,是不能代替美育全部的。艺术教育在感化过程中会形象、直观地感知审美,但美育是更高规格的情感人格教育,已包含在人类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强调全民性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并最终解放自身的表现。正如杭州师范大学校长杜卫所说:美育传统对于当代的艺术教育具有借鉴价值。第一,艺术教育应该明确人格教育的价值指向,不能仅满足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第二,人格教育应该注重让学生把正确的思想意识内化于心,做到知行合一。第三,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多地关注全民族文化素养的提升,为普及和提升美育的有效性做出贡献。简言之,诗文中有韵律之美、数学有曲线之美、天文中有星相之美……理工农医、社会生活,都有美在等待我们去发现。另一方面,美育是对人的生物学属性的社会规范,涉及哲学上的“感知”,即真、善、美的相互关系。艺术不是复制我们看见的东西,艺术是让我们“看得见”。只有美育是对人的生物学属性的彻底改造,是教育最重要的基础。近年来,高校积极开展和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研习和传承,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文化游学之旅、非遗文化研习体验、传统戏曲鉴赏视听等活动,将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和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有效结合,使广大学生欣赏了祖国的自然美,追求了人格境界的道德美,弘扬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神美,感知了新时代中国梦的理想美。

4 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育人的共性

美育所具备的社会意识属性直接对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构建产生影响。马克思主义美育强调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性,即美育要达成的繁荣人类精神生活的目标,是不与当下的物质生活的繁荣成比例关系的。[6]

近年来,在我国日益频繁的对外交往和文化交流活动中,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大量地传入中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高校学生中青年人数占据绝对优势,高校成了西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目标,青年学生成了西方势力争夺的对象,它们想尽一切办法对青年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和价值信仰渗透。据调查,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思潮在青年学生中影响相对较大;历史虚无主义近年在国内影视剧、文学艺术作品创作中也颇有市场。这些西方社会思潮的流传,与青年学生自身主体意识较强、思想活跃,接受外部文化思想渠道较多、吸收信息较快,喜欢追求个性自由,标新立异的群体特点是相契合的。

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打开意识形态大门的金钥匙。艺术的意识形态性主要以音乐、美术、舞蹈、摄影、戏剧、影视等形式的艺术作品为载体体现出来。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艺术不是享乐、安慰或娱乐;艺术是一桩伟大的事业。艺术是人类生活中把人们的理性意识转化为感情的一种工具。”[7]因此,将艺术教育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艺术的渗透将人的审美情感内化为道德情感,并作用于人的道德行为,可以使大学生不仅从理智上认同教师所讲的道理,而且激发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认同,以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实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例如:南京艺术学院于2018年开展了一场关于“艺术教育是非观”的讨论,讨论聚焦“何为美、何为大美、如何深美”、“应如何成为‘人民艺术工作者’”等话题。近年来,该校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将思政工作放在艺术人才培养规律中去审视,将“大美教育”播撒课堂内外,不断构建美育涵养品格、审美怡养品性的德育教育磁场,鼓励学生讴歌人民,用正能量作品感染更多人,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民艺术工作者[8]。又例如:中国美术学院将“艺术传承、育人无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涵容于大学精神、校园文化、主题创作和艺术实践之中,倡导以“构筑校园美境、实施校园美育、塑造校园美心”的“三美”理想。开设“美师讲习所”,对全校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开展集中轮训,加强青年教师思政教育;开设“良友讲习班”,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师生的文艺思想观教育。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美育育人的灵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青年的基本遵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要发挥其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价值观的养成好比穿衣系扣,衣服的第一粒扣子一旦扣错,剩余的扣子都将扣错。正确的价值观不仅有益于指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更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9]。***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并特别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9]

在意识形态体系中,艺术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特殊意识形态”[10],核心价值观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形式中道德的范畴,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并和经济基础关系非常密切的一般意识形态。在201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就提出了要“坚持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

大学是立德树人的地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引导和规范着艺术在高校美育与思政工作中的正确方向和精神目标,对艺术的创作与生产具有根本价值指引。同时,艺术中的移情和愉悦价值能够更好地延展核心价值教育模式,让大学生的情感获得美的感染,实现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认知与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等审美价值结合起来,通过美育育人与思政教育的相互融合,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记忆,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体记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记忆,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记忆,使大学生更加具备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使其更加透彻地认识真善美。

苏州市职业大学艺术学院与思政部于2018年联合开展“课程思政”联合授课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突出艺术素养课程和思政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促使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让思政课变得更有“艺术范儿”。例如:两个学院联合授课“赏析吴中组歌、传承灿烂文化”,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教学主线,从“克莱恩国力方程”导入指出了物质国力和精神国力的同等重要性,文化的力量是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的;引申出苏州是吴地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构成了苏州历史文化的整体;着重赏析了流传于江南水乡用吴语演唱的民间歌谣,从吴歌的文学特点、演唱特点、曲目种类等方面叙述了吴中乡村原生态民歌的雅俗并进;总结强调了文化是中华民族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又例如:联合授课“跟随音乐的脚步、探寻爱国的情怀”,以爱国主义为教学主线,从《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的音乐赏析为导入,介绍了该作品诞生前后的时代背景及其发挥的作用,分析了爱国主义从感性阶段升华至理性阶段的三个层次;通过师生互动,聆听辨析了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歌曲,解读了冼星海、刘炽等词曲作者“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家国情怀,共同探讨了爱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巨大作用;通过讲述各个年龄阶段中华儿女在当代爱国主义实践中的凡人善举与英雄故事,指出爱国主义的本质源于不忘初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基因。它既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也是凝聚各方力量的纽带,更是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上述思政课与艺术专业课的有益尝试,进一步将艺术与历史相结合、与信仰相结合、与时代相结合,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提炼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共同绘制了“课程思政”的同心圆。

6 校地联合共建是美育有效服务社会的增长极

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维度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感性的维度,该维度关注美育对于心与身的和谐统一的作用;二是审视的维度,该维度强调人的感官的接受性与主观能动性在美育当中的地位;三是实践的维度,该维度强调的实质是人类生产生活全过程中美育的存在状态;四是生活的维度,该维度“美是生活”的观点与现在流行的生命美学都指向了人的现实主义生存状态下的美育观[11]。

美育育人既是高校服务社会的“增长极”,也是回答好“如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问题的突破口。一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高校美育要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引导高校美育教师和学生强化服务社会意识,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另一方面,在校地合作的共建过程中,地方政府在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展演、乡村振兴建设、城市公共设计、学习型城市建设等领域对高校抱有很大的合作期待。因此,苏州市职业大学近年来积极传承与构建校园文化特色,整合地方文化资源优势,挖掘地方美育资源[12],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创新的美育工作,也培养了一批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师生。

6.1 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延展美育教学

学校以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吴文化园”为载体,建设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建设基地“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结合传统书院制教学方法开设石湖人文讲堂,邀请四方文人坐而论道;组建大学生书法研习社、文学创作社等第二课堂,品味吴地高雅文化;汇聚社会贤达形成石湖智库,为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站位和决策战略提供咨询建议;充分发挥管理学院吴文化研究院的文化研究作用和教育与人文学院的丝绸应用技术研究所的技术开发作用,将美育学科建设与助力产业发展有效衔接,合作开发了《姑苏繁华图》《吴地文化三千年》等一系列姑苏文创产品;出版了《吴文化概说》《苏州城墙》等通识教材和专著,形成了丰富、立体的美育教学资源库和文化研究体系。

6.2 整合多方教育资源,活化美育课堂

学校以政校行企为多方合作平台,将美育从校内延展至校外,从课堂拓展至社会,成立了“吴门花鸟画艺术研究院”,汇聚了吴民先、张继馨、蒯惠中、戴云亮等一批书画名家,每周都有画家亲自指导学生作画;借助琴棋书画等传统文化艺术,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周和才艺展演,编创作品参加省市“繁星奖”“文华奖”“紫金奖”等;开展吴中区乡土技能人才发展调研活动和传统技艺技能大赛,建设吴中区在高校的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引入苏州工匠园的非遗传统技艺课程;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的校地合作中,将美育研究成果运用于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推进“党建+美育”双通道模式,与吴中区越溪街道形成区域党建联盟共同体,在非遗文化传承项目“江南船拳”中开发校地课程资源,在群众文化演出中编创了吴歌作品;与“中国工艺雕刻之乡”光福镇共建环太湖党建带乡土工艺人才发展联盟,引领和助力乡村振兴。

6.3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凸显美育成效

学校以国家级双创基地“太湖众创空间”为载体,培育孵化了一批具有美育特色的双创项目。苏州非遗元素和民间风俗融入漆画创作、陶艺设计、剪纸艺术等,体现了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师生共同参与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以红色文旅产品开发为题材,形成了一系列的大学生思想文创产品;与苏州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寒香会社共建大学生阳光助残文创基地,与姑苏区残联合作开发在线课程,帮助残障人士学习、制作和售卖文创产品。转换和发挥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交流和展示效能,将艺术课程资源和美育作品鉴赏合为一体,形成“作业—作品—产品”的教学与双创的互通链路,有效对接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创作设计和企业的市场设计,将美育育人的双创成果活化和物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