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院校“内外融通+自我控制”的专业建设评价体系研究

时间:2024-07-29

李文丽

(苏州市职业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专业是高校的基本教学载体,专业建设质量决定着高校的办学质量及就业情况。专业建设评价指标是衡量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绩效的重要工具[1],也是专业建设的控制标准,发挥着专业评价的自我控制、实时调整及预警纠偏等功能。构建具备自我控制管理、内外融通资源等特征的专业建设评价体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提高专业建设质量的必然选择。

1 高职院校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现状与不足

1.1 评价主体单一,多以政府行政监控为主

近些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及《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 2020—2023 年) 》等,对高职院校办学及专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流程主要有:首先,根据政府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形成目标任务和评价指标;其次,执行任务、开展评价;最后,通过统计年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管理系统等向主管部门汇报工作。高校工作重心围绕政府文件,专业建设评价标准也主要来源于政策文件,政府成为制定标准及监控运行的主要行政主体。单一的评价主体导致专业建设内源动力不足,专业自评积极性不高,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更是难以融入学校教学之中。

1.2 评价标准固化,多以事后控制为主

现有的专业评价指标多强调某一阶段的结果,如“招生与就业”一级指标通过招生指标完成率、报到率以及毕业通过率等测算;“师资情况”通过双师比例、职称结构等来测算。这种事后控制方式适用于立项评估、水平评估及等级评估,只是“当下状态”的诊断,对于防患于未然以及改进不足,这种方法不够完善。前期的资源投入、中期的运行机制鲜有在指标体系中体现,难以保证教学过程运行顺畅。另外,指标不够精准,不能对不同区域的不同院校、不同专业进行客观评价,现有“一刀切”评价不能体现专业建设的差别性以及专业发展的动态性。

1.3 评价方法指标化,多以内部封闭评价为主

当前,指标设定一般参照教育部专业水平评估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要求,从建设目标、师资队伍、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改革、科技研发、教学成果等方面设计一级指标[2],每个一级指标再细化设计二级指标,对二级指标中的典型事件进行监控,形成观测点。刘洪彬等[3]基于PDCA循环理论,遵循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逻辑框架设计指标体系。孙佳鹏[1]依据CIPP评价模式,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四个方面构建专业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现有研究大多从高职院校内部的生源、师资、教学及毕业等情况进行封闭式内部评价,使高校与产业、行业、企业及政府等外部组织的需求产生错位,此种评价缺少信服力。

2 现有评价指标引发的专业建设问题

2.1 专业建设内驱力不足,难以及时纠偏

国家行政监控下的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政策指导下由专家确定的控制标准,高校、企业等行为主体参与度不高。这种被动型的专业评价难免导致高校出现应对检查的临时性行为,比如存在不检查时不建设、检查前突击建设、工作不扎实、为了检查而凑材料等现象。另外,高校专业建设实践中还存在部门间及教师间协同性不强,没有明确分工与合作,各自为政,无法发挥教学团队合力等问题。现有的事后评价体系,难以做到立即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专业建设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也会出现不重视专业建设长期规划,忽视专业建设定位、目标的短视行为。为了完成相应的量化指标,出现诸如只重视就业数量、科研数量、获奖数量等急功近利行为。欠缺过程性评价的指标很难准确反映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不能做到实时监控、事事监督和及时纠偏。

2.2 专业建设适应性不强,难以创新发展

高职院校办学的功能之一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经济转型升级快速发展,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成为专业建设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要随着区域产业发展、岗位需求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和优化。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经济领域逐渐催生出许多新模式、新业态及新岗位,这些变化要求专业调整必须具有前瞻性、适应性。现有指标是针对评估及等级考评而进行设置的,固化的指标不能很好解决专业与产业适应性的问题。面对区域经济、岗位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借助企业外力,运用数字化技术融通组织内外资源,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动态,实事求是地围绕人才培养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大胆改革创新,不被固化专业建设指标所羁绊。

2.3 专业建设持续性不好,难以协同内外资源

专业建设需要资源支持和累积,专业的发展需要持续投入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现有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中对资源使用情况评价的缺失,导致专业建设很少关注资源使用效率、学校向外拓展资源意识和能力不强等问题。走访调查中发现,专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优质教学资源匮乏。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及产业教授资源利用不足等,这也充分反映了专业建设中难以协同内外资源问题的普遍性。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需要协同不同专业、不同部门以及校内外资源,现有指标中关于协同激励、协同效果评价涉及很少,这种价值导向助长了高职院校对困难避重就轻、“合格”即可的心理以及忽视长远规划等做法。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及整合资源能力不强,专业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3 重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点与特征

3.1 重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点

3.1.1 解决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内驱力问题

构建“内外融通+自我控制”专业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多元主体全过程参与到调研、指标设计、指标确定以及实施流程中。这里的参与主体是指涉及所有与评价相关的组织或个体,如政府、企业、高校、教师、学生、行业专家等。了解各类主体的内在诉求,权衡各类主体需求关系,围绕人才培养及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确定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学校从被评价者,转变为指标设定参与者、建议者和智慧贡献者。专业建设评价指标的作用也从原来的评价任务完成度,转变为预测情况、防范问题、诊断评价、纠正偏差等。知情权、建议权及参与权能够调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积极性。随着高校专业建设内驱力增强,评价指标的功能也从状态评价转变为自我控制,使得专业建设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由“标签”变为“造血”的重要工具[4]。

3.1.2 解决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适应性问题

专业建设评价指标适应性问题的解决方案,除了从各类主体获取信息、协商问题、形成共识外,还需要高校建立专业的监控管理部门,负责专业观测、评价、预警及应对工作,及时了解产业发展动态及最新岗位需求,将最新变化传递给专业建设团队,保证组织内外信息通畅。以各类主体间的需求契合点为纽带,逐步扩大校内外资源集成优势。监控管理部门扮演好信息传递者、资源协调者的角色,部门的设立、基本职能、运行机制及工作完成度等也要融入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内外融通需要借助数字化平台去完成,平台建设情况、使用情况以及使用效果也要在指标体系中有所体现。

3.1.3 解决指标体系的资源协同问题

组织内外资源协同需要体制机制的保障。高职院校各个部门需要构建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制订相关的管理办法,保障资源获取、优化配置以及有效运行。重视专业建设的过程性考核,通过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及反馈控制的综合运用,保障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如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指标中,除了考核各类课程占比、教材情况、上课方式以外,还要考核课程内容能否随着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而进行优化。课程调整与优化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要将动态调整课程内容的优化机制融入专业建设指标体系中,如产教融合指标、强化校企合作机制等能很好保障专业优化效率。提高专业建设中对资源质量的重视程度,使二级指标及观测点中能够体现出资源利用效果。

3.2 重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特征

3.2.1 自我控制管理

重构后的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相结合,既考虑普遍性,又考虑一般性;既有目标和任务,又有评价尺度。指标清晰、界定清楚、全面客观,每位教师及管理者都能对应找到自己的目标和任务。高职院校对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产生极高认同度后,指标就成为自我激励的目标及自我监督的标准。如教师队伍指标中,设立了学历、职称、双师以及学生、同行及督导评价、获奖、竞赛等指标。这些指标直观且可控,可以作为自我管理的依据。

3.2.2 内外融通资源

为保障专业建设的效果,专业建设所有的活动过程,都要强化资源支持作用,将资源“获取—整合—输出”贯彻到整个指标体系中。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研成果、实践基地等指标中,尤其要体现校内外资源融通情况。资源获取中要强调从企业、政府部门等获取的异质性优质资源,如顶岗实习、产业教授、设备材料等。资源整合中要强调部门协调、管理规定办法、运行机制及管理平台等。资源输出中则可以通过教学活动效果体现。

3.2.3 分层管理机制

按照高校专业整体发展规划要求及专业重要程度,将专业划分为核心专业、重点专业及一般专业三类,不同类别专业各指标分数占比不同,如核心专业的科研指标占比高,一般专业的占比低。设定不合格、合格、中等、优良等级,按照指标体系对专业建设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赋值打分。对于优良等级专业,要稳定管理机制及保障核心优质资源的投入,提升竞争力,引导其持续发展;对于中等等级专业,要打造亮点,形成特色,引导其拓展专业发展增长点;对于合格等级专业,要组织专家团队,对其发展进行诊断,资源政策要有一定倾斜支持,同时设立预警机制,对急需改进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否则将进入准淘汰名单;对于不合格专业,要给予一段整改期,整改效果不好的专业将坚决淘汰。

4 重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价体系

4.1 构建原则

4.1.1 “动态差异”原则

专业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技术更迭、产业升级、人才需求等环境的变化,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也不断进行完善和丰富。用于自我监控的指标与申请、立项及等级评定指标会有很大差异。不同地域的学校、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也要有所不同。围绕培养目标,根据不同情况,动态调整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保证不同情境下评价工作的准确性。

4.1.2 “多元全面”原则

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高校及政府、企业等用人单位多元参与,体现多元主体价值,且在信息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形成的。指标要涵盖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体现专业建设的全过程,既要有专业建设的量化指标,也要有专业与产业适应度、人才培养对社会贡献度的定性指标。多元主体参与的综合性指标保障专业建设评价工作的全面性。

4.1.3 “规范可操”原则

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形成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又要有实践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包络分析法等定量研究方法对指标进行验证,避免指标内涵模糊以及指标间重叠和交叉。不同类型指标在设计时,要做到客观,易测量;评价主体清晰,有据可查。规范可测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增加评价的客观性、可操作性。

4.2 设计高职院校“自我控制+内外融通”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遵照构建原则,基于江苏省41所应用型试点高校指标体系的高频指标,通过对江苏省第一轮20所“双高计划”入选高等职业院校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并参考高职教育专家和行业专家的建议,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形成了从背景评价、资源投入评价、资源整合评价、资源产出评价四个维度构建“内外融通+自我控制”的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高职院校“内外融通+自我控制”的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背景评价是指对专业建设的目标、定位等内容的价值判断,主要关注专业建设规划是否健全、客观、合理,是否有指导性、可行性及前瞻性,以及对专业与产业、岗位、人才需求的匹配度进行测量。

资源投入是指用于专业建设的资源条件,从教师资源(人)、经费资源(财)、教学条件资源(物)及资源管理四个方面支持专业建设。教师资源指标除了教师基本情况(双师比、职称、年龄、学历、产业教师比、获得省级以上荣誉教授比例等)外[5],教师授课质量成为教师资源的重要评价指标。经费资源指标主要指投入教学中的资金水平,主要用专业建设到账经费、合作企业投入经费、合作企业捐赠等指标来衡量。教学条件资源指标主要指实训实习中心、虚拟仿真中心、名师技能大师工作室、研发中心等校内外实习实训的场地、设备等。资源管理指标主要考察校内外资源共建共享的保障情况,主要从校企合作管理部门、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健全情况,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教学资源共享共建情况,共享平台管理情况来衡量。

资源整合指标主要是用于衡量专业运行情况,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建设来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指标通过1+X证书制度试点、现代学徒制、产业学院等新型人才培养方式体现。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指标中的教学内容通过教材及资源库研发情况体现,课程设置指标通过课程设置结构进行体现。教学方法与手段指标通过信息化教学情况、各种教学方法使用情况、产业专家授课情况进行衡量。教师队伍建设指标主要考量教师成长性,从教师的企业实践经历、师德培养、专业负责人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及其他人才培养改革情况等方面进行衡量。

资源产出评价指标是指对专业建设绩效的评价,从人才培养质量、教师培养质量、服务社会情况来体现。人才培养质量主要用招生指标完成率、报到率,课程考试及毕业通过率,毕业生就业质量,用人单位、家长满意度来衡量。教师培养质量主要通过教科研及教学质量来体现。服务社会指标主要通过技术服务情况,专利转化情况,社会培训情况,技能大赛或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情况,新闻报道情况来观测。

4.3 “内外融通+自我控制”的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建议

“内外融通+自我控制”的专业评价指标体系要实现资源融通、自我控制目标,避免出现高校“过高自我评价”、政府的“水平评价”以及企业的“居中评价”等问题,在实践中需要重点把控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4.3.1 领会指标内涵,调动全员参与建设

专业建设的前提是让执行者领会指标内涵,明确指标达成的真正目的、意义及价值。认同目标的团队才能够方向一致、凝神聚力。学校要善于运用专业建设评价指标凝聚人心、分解任务。通过研讨会、专家讲座、参观学习等方式,强化团队成员对指标体系的精准认知。执行专业建设任务不仅仅是一线教师的工作,学校其他部门也应该做好相应支持保障工作,制定有利于目标达成的激励措施。同时,要将社会、企业需求引入评价体系,调动校内外及各部门全员参与专业建设,给每个人搭建专业建设的“舞台”。

4.3.2 完善过程资料,强化过程性监控

仅仅强调结果,会导致短视行为、长期发展受阻及团队协作差等问题。要发挥指标体系的预警、诊断、评价及工作改进等功能,不能忽视过程性指标的设立和执行。在日常工作中,应重视过程性工作,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偏差,避免出现建设效果与建设目标不匹配的现象。完善教学和专业管理档案、专业信息分析、反馈备忘录、同行评价及自评报告等过程性资料,将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求融入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专业建设向好发展提供保障。

4.3.3 常态化控制,重视分层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不是应对检查的工具,是专业建设日常工作的导航。日常工作和评价指标体系融合发展,是指将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专业建设日常发展的导引,日常评价工作要以专业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进行细化和分解,使评价工作常态化发展,形成专业自律机制。按照核心专业、重点专业及一般专业类别,结合学校自身发展情况,分别赋予不同权重和分值,实事求是地发展专业,给予每个专业晋升和发展的机会。

5 结语

高职院校“内外融通+自我控制”的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提供融通资源的依据及自我控制的标准,为高职专业建设提供了新型评价工具。专业建设评价是个系统工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需要体现政府、企业等多元主体诉求,多元评价、动态评价、第三方评价是专业评价发展的趋势。“内外融通+自我控制”的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