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王 峰,丁金林,常维康,史森培
(苏州市职业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系,江苏 苏州 215104)
铝合金具有重量轻、散热效率高、抗压性较强等优点,将其应用在中高档超薄型笔记本电脑外壳上,不仅外观漂亮,而且具有良好的防锈、防震、耐磨、抗拉伸和抗氧化等功能。但在笔记本外壳加工过程中,因通过冷压成型的铝制外壳具有一定弹性,当利用加工中心成型及切边时,壳体边缘深度可能会出现加工误差,导致质量不合格[1-2]。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两点:①冷压成型的外壳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壳体底面及边沿出现严重误差,不能用于进一步加工;②在加工中心进行加工时,真空吸盘吸力不均匀,出现底面不水平,导致加工误差过大。在实际生产中,对加工精度的检测由于缺乏有效的手段,通常普遍采用量规人工选点检测,这不仅工作量大,且测量准确度不高,易造成大量次品。据调查,人工选点检测的次品率一般在10%左右,更有甚者达15%,严重影响企业效益。也可采用视觉技术[3]解决这一问题,但视觉技术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在进行边沿高度检测时难度较大。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采用高精度光学传感器进行巡检,不但解决了产品质量检测问题,而且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具有较高好的推广价值。
检测系统的架构主要由PLC控制器、X轴伺服驱动器、Y轴伺服驱动器、变频器、真空吸盘、光学传感器、各种开关按钮及传感器、交换机、触摸屏、网关及工业互联网平台等组成,其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其中PLC是系统的核心:首先,通过变频器控制传送带速度,实现工件的自动送料;其次,当位置传感器检测工件到位后,控制真空吸盘工作,并实现工件的准确定位;最后,通过伺服驱动器控制,使固定在十字轴上的精密光学传感器按照固定轨迹精确运动,在设定的位置点自动采集测量数据,并与标准值比较,判断工件是否合格。在检测现场设置触摸屏,可进行系统调试、参数设置、测量数据显示等功能,实现全自动化检测。该系统既确保了加工质量,又提高了产品的检测效率,适合笔记本电脑外壳经打孔、成型和切边后成品的检测。此外,为了方便产品检测优化及远程检测,利用工业网关采集PLC的控制系统数据,通过MQTT协议发送数据到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可在云端进行组态、数据分析、故障诊断等,实现异地PC和手机APP端的设备监控。
图1 笔记本外壳检测系统架构设计方案
控制系统主电路图如图2所示。主回路采用单相220 V供电,断路器QS1为总电源开关,QS2、QS3、QS4分别为变频器控制、伺服控制及PLC控制回路电源开关。M1为皮带电机,由0.37 k W的施耐德紧凑型单相变频器ATV320U04M2C驱动,M2、M3分别为X轴、Y轴伺服电机,分别由两台0.2 kW的单相运动伺服驱动器LXM28AU02M3X实现位置控制。变压器不仅可实现主回路和控制回路电气隔离,而且可抑制高频杂波传入控制回路;变压器有两路输出,其中一路为交流36 V,为设备提供安全工作电源,用于现场设备照明;另一路为交流220 V,经开关电源转换为直流24 V,为PLC及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源。此外,SA1为控制回路电源开关,合上SA1,电源指示灯HL1点亮,表示系统处于通电状态。HL2为系统工作状态指示灯,由继电器KA1控制;HL3为报警指示灯,由继电器KA2控制,在系统出现故障时点亮;气阀由KA3控制,通过真空吸盘实现柔性工件的固定。
图2 控制系统主电路图
控制电路PLC I/O接线图如图3所示。控制器选择施耐德TM241CEC24T,其具有丰富的通信端口,包括2个串口、1个以太网接口、1个CANopen接口,可满足系统与伺服驱动器、变频器及其他系统的以太网通信。模拟量输入选择2通道电流输入型扩展模块TM3AI 2H,用于采集光学传感器信号,进行水平及边缘测量。SB1、SB2分别为启动、停止按钮;SB3为系统复位按钮,可进行PLC及变频器、伺服驱动器的故障复位;SA为急停开关;光电开关SQ1选用OMRON的ESZ-LS81,当检测到皮带上有工件时,变频器工作,皮带运行;SQ2、SQ3、SQ4为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工件是否正确放入吸盘;SQ5、SQ6、SQ7为X轴伺服的上下限位及原点传感器;SQ8、SQ9、SQ10为Y轴伺服的上下限位及原点传感器。外壳高度检测选用CMOS激光传感器HG-C1030,其精度为10 um,可满足公差范围为0.05 mm的测量需求,其模拟量输出连接TM3AI2H,外部控制输入端由PLC控制,使用方便,可精确测量物体表面的平面度及工件的高度。继电器KA1驱动状态指示灯,可通过不同闪烁表明系统目前工作状态;KA2驱动报警灯,KA3驱动气动电磁阀,当工件到位后继电器得电,真空吸盘工作,通过真空负压固定工件,为后续测量做好准备;KA5、KA6控制光学传感器1和2的工作状态,KA4和KA7为备用继电器。其中,单相变频器与PLC通过Modbus RTU通信,两台伺服驱动器与PLC通过CANopen通信,触摸屏与PLC 通过Modbus TCP通信。
图3 PLC I/O接线图
主程序由SFC编程语言搭建,设计流程图如图4所示。每一个方框表示一个子程序段,各个程序段的执行顺序: PLC上电后,执行Init初始化程序,然后直接跳转到并行分支,包括Input、Calculate、OpMode、Motion、Inver ter程序段,在一个扫描周期内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执行。其中Input为输入程序,Calculate为数据采集及计算程序,OpMode包含选择分支Manual和Auto,分别为手动运行程序和为自动运行程序,Motion为伺服运动程序,Inverter为变频器程序。双击程序框,即可进入对应程序段,编写程序代码,完成笔记本外壳检测系统程序设计。
图4 主程序设计流程图
表1 变频器Modbus通信参数设置表
PLC通过变频器实现皮带调速及正反转控制,进而实现系统自动上料。本研究中PLC与变频器采用Modbus RTU协议通信[4-5],其中PLC为Modbus主站,变频器为Modbus从站,使用标准网线连接TM241CEC24T PLC的SL1和ATV320变频器的RJ45网线接口,使用集成显示终端,对变频器参数进行设置,设置参数及参数路径如表1所示。设置变频器频率给定方式为集成的Modbus通信,控制模式设置为组合模式,可通过网络启动,从站站号为1,通信速率为19 200 bps,串行数据格式为8个数据位、1个停止位、无检验位。
打开SoMachine软件,进行变频器组态及编程。首先,在串行线路 SL1上添加设备,进行通信接口设置,其参数与变频器设置一致。其次,进行变频器程序编写,将变频器的内部变量通过IOScanner映射到PLC本地变量,通过对PLC变量进行读写,来完成对变频器的监控。ATV320变频器实现Modbus通信所用的控制状态字、控制字等相关变量如表2所示。可通过对控制字CMD的写操作控制变频器,读取状态字ETA获取变频器的当前状态,根据变频器的内部操作状态表创建FB块进行PLC编程,通过触摸屏控制变频器,监测变频器实际工作频率和电机电流。
表2 ATV320变量表
PLC通过伺服驱动器控制光学传感器在X、Y水平面运动,实现对笔记本外壳在设定的位置点自动循迹和采集数据,实现产品的自动巡检。
在本研究中,PLC与X轴、Y轴伺服驱动器采用CANopen协议通信[6-8],其中PLC为主站,X轴、Y轴伺服驱动器均为从站,伺服驱动器参数设置如表3所示。X轴站号为1,Y轴站号为2,其通信速率都为1 Mbps,并定义原点及正向、反向限位等,确保其正常工作。在So Ma c h ine中进行CANopen通信组态及相关编程,首先,设置CANopen端口通信速率和伺服驱动器一致,添加2个Lexium28伺服轴,进行X、Y伺服轴硬件组态,并配置X轴、Y轴伺服齿轮比,电机每转脉冲数11 000个,即1个脉冲对应位移为0.001 mm。其次,定义相关BOOL型操作变量以及DINT型数据变量,编写X轴、Y轴控制程序,建立POU程序组织单元,调用针对伺服控制的使能、原点设置、绝对定位等相关功能模块,实现X轴、Y轴伺服使能、原点设置、正向点动、反向点动、相对定位和绝对定位等精确控制,进而可实现传感器在工件水平面的自动循迹控制。
表3 X轴及Y轴横移轴参数表
人机用户界面选用7英寸触摸屏HMIGXU3512,通过Modbus TCP协议与PLC通信。可在触摸屏设置变频器工作频率,控制皮带运行速度;通过对X轴、Y轴伺服参数设置,实现水平面上的精确运动;同时实时监控各个采集点位置数据及高度数据,进行产品质量的判断。
使用Vi j e o De s i gne r Bas i c创建HMI项目,选择Ta r ge t的常规菜单,设置触摸屏以太网IP地址为192.168.12.30;进行从站PLC通信参数配置,设置PLC以太网IP地址为192.168.12.11。触摸屏界面包括1个主界面及6个子界面,其中系统主界面如图5所示,按下相应按钮可切换到对应的子界面。其中,系统参数设置界面可进行变频器、X轴、Y轴等参数设置;监控界面可实时监测工作状态、工件数量及合格率等;通信设置界面可进行触摸屏IP地址及通信参数设定;故障诊断界面可自动进行系统故障监测并给出故障解决方案提示;数据分析界面可显示当前工件12个采点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在组态完成后,下载触摸屏程序并运行,进行基本功能调试。首先进行手动调试,并建立伺服X轴和Y轴坐标系;然后进行自动控制调试,先将画面切换到如图6所示的监控界面,设置产品名称及计划数量,然后点击“运行”按钮,系统则自动启动,使皮带运行,带动工件到达指定位置并控制真空吸盘动作;同时,十字轴按照设定轨迹运动,在指定位置进行产品测量,并实时显示检测数量、合格数量、合格率以及当前工件的采集点数据等,判断产品质量,并进行报警,提醒用户处理。
图5 组态系统主界面
图6 监控界面
为了更好地进行设备远程监控及数据分析,利用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9-12],将系统工作过程中的运行数据通过工业网关上报到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和呈现,方便对现场数据的实时监控及参数调整和优化,实现在异地的PC和手机APP端进行设备监控。
使用XEdge客户端软件进行网关配置。建立3个连接,前两个连接为网关采集PLC数据做准备,其中连接1为网关通过Schneider MODBUS_TCP与PLC通信,主要用于非位变量添加;连接2为网关通过标准的MODBUS_TCP与PLC通信,主要用于位变量添加;连接3为网关通过MQTT协议与云平台通信。在建立连接后,进行监控点配置及云服务配置,实现云平台与网关的通信。
登录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后,进行基础数据配置,添加网关绑定设备。系统监控在线后,进行云端采集点配置,确保可实时显示生产数据。进行云组态界面设计,关联采集点,完成工业APP的发布,监控主界面如图7所示。云端显示产品名称、完成数量、合格率等统计数据,并能实时监控皮带转速、采点坐标及当前采点测量数据,当数据异常或出现故障时可对本地设备生成报警,通过短信服务通知相关人员。同时,可通过手机APP登录工业互联网平台,对笔记本外壳检测系统进行监控。
图7 云平台组态显示
针对笔记本电脑铝合金外壳加工中质量检测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笔记本外壳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具有丰富通信端口的施耐德PLC作为控制器,进行基于Modbus RTU通信的传输皮带控制设计,实现自动进料;通过真空吸盘及传感器实现工件的精确定位;进行基于CANopen的十字轴轨迹控制设计,实现光学传感的自动寻迹及自动测量;并利用工业网关将现场数据上传至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云端监控、设备管理、数据分析、故障诊断与系统维护。该系统不仅可有效检测笔记本外壳的加工质量,降低废品率,而且实现了设备上云,便于远程维护及管理,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