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顾友付, 曾晓辉
(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 基础部, 江西 萍乡 337042)
对于线性矩阵方程的各类约束极小范数最小二乘解的讨论,一直是数值代数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研究领域.有很多专家和学者针对一些特殊的线性矩阵方程,给出了某些约束极小范数最小二乘解,如文献[1]、[2]利用矩阵的奇异值分解及矩阵广义逆分别对矩阵方程AX=B,XC=D,AXB=D和(AX,XC)=(B,D)进行了研究,得到其对称正定解、对称解的充要条件,并在有解的条件下,给出了通解的显示表达式;文献[3]利用了QSVD研究了矩阵方程(ATXA,BTXB)=(C,D)的反对称解;文献[4]利用了GSVD研究了矩阵方程AXB=C的中心对称解及其最佳逼近;文献[5]同时利用SVD和GSVD,研究了矩阵方程ATXB+BTXTA=D的极小范数最小二乘解;文献[6]同时利用SVD和GSVD,研究了矩阵方程AXAT+BYBT=C的对称和反对称极小范数最小二乘解;文献[7]同时利用CCD和GSVD研究了矩阵方程AXB+CYD=E的极小范数最小二乘解;文献[8]利用矩阵的Kronecker积和Moore-Penrose广义逆,研究了矩阵方程AXB+CYD=E的极小范数最小二乘对称解.
然而,文献[3]、[4]、[6]、[8]考虑的是某些线性方程的特型极小范数最小二乘解,本文将根据三对角矩阵明显的几何特征,利用矩阵的Kronecker积和Moore-Penrose广义逆,巧妙地将线性矩阵方程
(1)
的三对角极小范数最小二乘解转化为无约束的矩阵方程Ax=b的极小范数最小二乘解问题,从而比较轻松地解决如下两个问题:
问题1对于给定的Ai∈Rm×si,Bi∈Rsi×n,C∈Rm×n,求Xi∈TDRsi×si(i=1,2,…,t)使得
(2)
(3)
问题1是研究线性矩阵方程(1)的三对角最小二乘解,问题2是研究线性矩阵方程(1)的三对角极小范数最小二乘解,本文所用的符号与文献[8]相同.
为了研究问题1的解,给出如下定义和引理.
定义1设矩阵A∈Rn×n,若其元素aij满足aij=0,|i-j|>1,i,j=1,2,…,n,则称矩阵A为三对角矩阵,所有的n阶三对角矩阵构成的集合记为TDRn×n.
定义2设矩阵A=(aij)n×n∈Rn×n,记a1=(a11,a21),a2=(a12,a22,a32),…,an-1=(an-2,n-1,an-1,n-1,an,n-1),an=(an-1,n,an,n),令vecS(A)=(a1,a2,…,an)T∈R3n-2.
引理1对于X∈Rn×n,则X∈TDRn×n⟺vec(X)=KnvecS(X),其中
显然,Kn∈Rn2×(3n-2).
证明先证明充分条件.
如果X∈TDRn×n,则由定义1可得
=x11(e1,0,0,…,0)+x21(e2,0,0,…,0)+x12(0,e1,0,…,0)+x22(0,e2,0,…,0)+
x32(0,e3,0,…,0)+…+xn-1,n(0,0,0,…,en-1)+…+xn,n(0,0,0,…,en).
将等式两边拉直有
参照充分条件的证明,易证必要条件.
引理2设矩阵A∈Rm×n,b∈Rm,则线性方程组Ax=b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A+b=b,
(4)
这时方程组Ax=b的通解为
x=A+b+(I-A+A)y,
(5)
其中y∈Rn是任意的[9].
引理3设矩阵A∈Rm×n,b∈Rm,则不相容线性方程组Ax=b的最小二乘解为x=A+b+(I-A+A)y,其中y∈Rn是任意的[9].
用如下的定理可求出问题1的解.
HL={X|vec(X)=WP+vec(C)+W(I-P+P)y},
(6)
其中y∈Rn2是任意的.
证明由引理1知
vecS(X)=P+vec(C)+(I-P+P)y,
(7)
时,将式(7)的两边同时左乘一个W,得到
vec(X)=WP+vec(C)+W(I-P+P)y,
(8)
其中y∈Rn2是任意的.
推论1条件和符号与定理1相同,则矩阵方程(1)有三对角解的充分必要条件为PP+vec(C)=vec(C).在有三对角解的条件下,记它的解集合为HE,则HE={X|vec(X)=WP+vec(C)+W(I-P+P)y},其中y∈Rn2是任意的.
对于问题2,给出如下定理.
定理2记号与定理1相同,则线性矩阵方程(1)的三对角极小范数最小二乘解为
(9)
W(I-P+P)y=2)(其中y∈Rn2是任意的).
y=(W(I-P+P))+(-WP+vec(C))+(I-(W(I-P+P))+)W(I-P+P)z,
(10)
其中z∈Rn2是任意的.
将式(10)代入式(8)得到线性矩阵方程(1)的极小范数最小二乘三对角解为
(11)
推论3若线性矩阵方程(1)有三对角解,则一定存在一个极小范数三对角解,且可表示为
线性矩阵方程(1)的极小范数(最小二乘)三对角解的算法为
1) 输入Ai,Bi,C,s,其中s=(s1,s2,…,st);
3) 计算P+与(W(I-P+P))+;
例1设矩阵
例2设矩阵
例1与例2说明算法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袁永新. 关于矩阵方程AX=B,XC=D及AXB=D的对称正定解[J].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0,14(6):9-12.
[2] 袁永新. 关于矩阵方程(AX,XC)=(B,D)的对称解[J].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1,15(4):82-85.
[3] 邓远北,胡锡炎. 线性矩阵方程(ATXA,BTXB)=(C,D)的对称解[J]. 工程数学学报,2003,20(6):65-68.
[4] 彭振贇. 线性矩阵方程AXB=C的中心对称解及其最佳逼近[J]. 工程数学学报,2003,20(6):60-64.
[5] 袁永新,戴华. 矩阵方程ATXB+BTXTA=D的极小范数最小二乘解[J]. 高校计算数学学报,2005,27(3):232-238.
[6] 廖安平,白中治. 矩阵方程AXAT+BYBT=C的对称与反对称最小范数最小二乘解[J]. 计算数学,2005,27(1):81-95.
[7] LIAO A P,BAI Z Z, LEI Y. Best approximate solution of matrix equationAXB+CYD=E[J].Siam J.Matrix Anal. Appl.,2006,27(3):675-688.
[8] 袁仕芳,廖安平,雷渊. 矩阵方程AXB+CYD=E的对称极小范数最小二乘解[J]. 计算数学,2007,29(2):203-216.
[9] 戴华. 矩阵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