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曹文献
(湘南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郴州 423000)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水产资源非常丰富。湘、资、沅、澧四水纵贯全省,四水顺着地势由南向北汇入全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洞庭湖是长江最大的过水性调蓄湖泊、水生生物重要的栖息地和基因库,也是我国淡水养殖鱼类原种供应地和贮备库,被誉为中国淡水渔业的摇篮[1]。湖南省水域滩涂面积145.45 万hm2,其中,湖泊13.40 万hm2、水库18.85 万hm2、河流32.41 万hm2、坑塘46.72 万hm2、沟渠13.47 万hm2、内陆滩涂20.60 万hm2;此外,宜渔稻田70 余万hm2[2]。水产养殖品种主要有鱼类、甲壳类、贝类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等大宗鱼类种质优良;鳜鱼、黄鳝、泥鳅、鲶鱼、银鱼等地方鱼类特色明显。甲壳类主要有克氏原鳌虾、南美白对虾、青虾、罗氏沼虾、澳洲淡水龙虾和河蟹等品种。贝类主要有三角帆蚌、中华田螺、背瘤丽蚌等品种。其他养殖品种有乌龟、甲鱼、蛙类。近年来,国内学者围绕渔业经济发展、水产品产量影响因素、产量增长特征、产量结构变动特征等方面问题,就全国层面和省级层面做了许多富有见地的分析,得出了一些具有普遍借鉴和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关于渔业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渔业产量增长与结构变化[3-4]、渔业经济产值的影响因素及渔业社会经济效应的灰色关联分析[5-8]、渔业发展对策的综合研究[9]等几个方面。对于水产品产量影响因素和产量增长特征的研究,学者针对水产养殖效率及其影响因素[10-13]、水产品产量波动特征的多维度和水产品产量增长特征规律[14-15],运用相关模型和定量分析方法较为深入地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得出了具有较高政策参考价值的结论。另有学者运用时间序列分析,从生产水域、生产方式和产品种类三个角度,对我国水产品产量结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其结论具有较高的典型性[16]。
目前,针对湖南省水产养殖业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李跃辉等[1]在分析2018年湖南省特色淡水鱼产业特点、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2019年特色淡水鱼产业发展趋势、应重点推进的工作和产业发展建议。陈年静[17]就长沙市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主要局限于水产品发展政策的解读或定性层面的分析,相对于湖南省渔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现有研究成果显得非常不足。针对湖南省水产养殖产量结构变动以及影响水产养殖产量增长因素的分析较少,尤其是从结构变动和产量增长影响因素进行测算分析的研究基本上没有涉及。因此,本研究分析了湖南省水产养殖产量结构变动特征和增长因素,旨在为进一步发挥湖南省宜渔气候条件和水资源丰富优势,大力推进渔业生产转方式、调结构,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运用2006—2020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湖南省水产养殖产量结构变动特征和相关因素对产量增长的影响。首先,按照《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07—2021年)关于不同生产水域水产养殖产量、不同品种水产养殖产量的数据划分标准,采集到分析湖南省水产养殖产量结构变动特征所需各项数据。其次,选定好影响湖南省水产养殖产量增长的各个因子。影响因子的选取一般遵从相关性、完备性、综合性、可得性四个原则,本研究依据这四个原则,从自然资源、劳动力投入、技术创新、基础设施[12]四个方面选择影响水产养殖产量x0(k)的6 个因子:水产养殖面积[自然资源,x1(k)],渔业从业人数[劳动力投入,x2(k)],灾害造成的水产品损失[自然资源,x3(k)],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经费[技术创新,x4(k)],水产技术推广从业人数[技术创新,x5(k)],年末机动渔船拥有量[基础设施,x6(k)]。
本研究在进行结构变动特征和增长因素分析时,以Excel 2007 软件对数据进行运算和处理;并运用Matlab 7.0 软件对水产养殖产量与各增长因素的关联度进行分析,探讨各影响因素对水产养殖产量增长的作用,主要数据来源见表1、表2 和表3。
表1 湖南省水产养殖产量结构(按生产水域分类)单位:t
表2 湖南省水产养殖产量结构(按品种分类)单位:t
表3 湖南省水产养殖产量及增长因素的原始数据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由华中理工大学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首先提出的一种系统科学理论。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一种判断因素之间关联程度的方法,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一般地,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关联度越大,反之越小[18-19]。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可以找到主要特性和主要影响因素,该方法计算关联度的步骤如下。
1.2.1 确定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
参考序列指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见下式
比较序列是影响系统行为的因素组成的数据序列,见下式
式中,k=1,2,…,n;i=1,2,…,m。
1.2.2 无量纲化处理
对原始数据采用均值化变换作无量纲化处理,得到均值化序列x0(k)和xi(k)。
1.2.3 计算关联系数
将每个序列与参考序列相减,得到绝对差值:
Δi(k)=|x0(k)-xi(k)|,并且从中找出最小绝对差值Δmin和最大绝对差值Δmax:
di=Δmin=min[minΔi(k)]
Di=Δmax=max[maxΔi(k)]
关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ρ 为分辨系数,取0.5。
1.2.4 计算灰色关联度
计算公式如下
然后,根据各影响因素对系统行为特征的关联度及年度关联系数进行排序,并进行评价分析。
2.1.1 水产品总产量、养殖产量和捕捞产量的变动特征
湖南省作为一个内陆省份,水产品产量主要来源于淡水养殖和淡水捕捞两种生产方式。因此,湖南省淡水养殖和淡水捕捞产量分别等于养殖产量和捕捞产量。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07—2021年湖南省水产品总产量、淡水养殖产量和淡水捕捞产量三项指标的数据,可以计算出2006—2020年全省养殖产量和捕捞产量各自所占比重,绘制变化曲线(图1、图2)。
图2 2006—2020年湖南省不同生产方式下水产品产量占比变化趋势
由图1 可知,湖南省水产品总产量从2006年的1 846 579 t 增加到2020年2 589 158 t,年均增长2.44%。同期养殖产量从1 678 070 t 增加到2 564 638 t,年均增长3.07%。由图2 可知,2006—2020年,全省养殖产量占有重要地位,占比一直保持在90%以上,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90.87%,上升到2020年的99.05%;水产品总产量与养殖产量上升趋势呈现出基本一致的特征,二者之间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期的捕捞产量占比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从2010年开始保持在5.00%以下,到2020年已经由2019年的3.18%下降为0.95%。
总体来看,2006—2020年,养殖产量增加是水产品总产量增加的主要来源。因此,湖南省作为内陆省份,分析水产养殖产量的结构,能够反映水产品和渔业生产发展的结构性问题。
2.1.2 不同生产水域下水产养殖产量结构变动特征
根据表1 的数据,分别计算出2006—2020年池塘、湖泊、水库、河沟、稻田和其他水域养殖的产量占水产养殖产量的比重,并绘制出变化曲线(图3)。由表1 原始数据可知,全省水产养殖产量从2006年的1 678 070 t 增加到2020年的2 564 638 t,增加了886 568 t,增幅为52.82%。由图3 可知,池塘产量占比基本保持在70%以上,池塘养殖对水产品产量的贡献最大,在各类水产品产量中一直占主导地位。说明池塘养殖在湖南省水产养殖生产中的地位极其重要,池塘养殖在保障水产品市场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池塘以外的生产水域占比较小,除稻田养殖外,绝大部分年份占比保持在10%以下。
由图3 可知,稻田养殖产量在2016年后占比显著提升,而池塘养殖、湖泊养殖、水库养殖、河沟养殖和其他水域养殖则不同程度下降。从各水域养殖产量占比来看,池塘养殖产量占比在2015年以前呈波动中缓慢上升的趋势,而在2015—2020年则出现下降趋势,由2015年的76.34%下降至2020年的68.89%;湖泊养殖、水库养殖、河沟养殖和其他水域养殖的产量前期变化平缓,2017年后均呈下降的趋势。稻田养殖产量占比在2006—2014年缓慢下降,但此后出现上升态势,尤其是2016年后的各年大幅增加,从2016年的3.80%增加到2020年的17.81%。以上各水域养殖产量的变动趋势与其养殖面积的增减呈现出变化一致态势。尤其是稻田养殖面积从2016年的181 934 hm2增加到2017年的221 524 hm2,此后连续3年增加至2020年的331 434 hm2。这也是稻田养殖产量占比从2016年后快速上扬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
图3 2006—2020年湖南省不同生产水域水产养殖产量占比变化趋势
为了满足水域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全省的河流、大中型水库等公共水域将退出人工养殖功能,以及非饮用水水源——水库、湖泊和河沟等水域适当降低鱼产力的要求,池塘和稻田养殖将是进一步开拓发展水产养殖的重点领域。在这方面,湖南省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据统计,2019年全省池塘养殖水产品产量为6.75 t/hm2,单产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56%,比湖北省、江西省分别低28.96%和25.15%;按照池塘养殖单产增长20%计算,全省具有每年增产35 万t 水产品的潜力。2019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31.01 万hm2,水产品产量1.25 t/hm2,单产较湖北省、江西省、安徽省分别低28.80%、14.45%和13.90%,预计今后5年内湖南省稻田养殖面积可提高到38.67 万hm2以上,具有每年新增16 万t 水产品的潜力[2]。
2.1.3 不同品种水产养殖产量结构变动特征
湖南省水产养殖产量按品种来源可分为鱼类、甲壳类、贝类和其他类。由表2 原始数据可计算出不同品种水产品产量占养殖产量的比重,并绘制不同品种水产品产量结构变化曲线(图4)。
图4 2006—2020年湖南省不同品种水产养殖产量占比变化趋势
由图4 可知,2006—2020年,在不同品种水产养殖产量增长中,鱼类的贡献最大,绝大部分年份占比都保持在90%以上。不同品种水产品产量占比在2006—2015年间比较平稳;2016—2020年出现鱼类和贝类下降、甲壳类和其他类上升的趋势;到2020年,鱼类占比为82.26%,甲壳类由2015年的1.40%上升至2020年的15.00%,表现为全省水产养殖产量主要由鱼类和甲壳类组成的态势,二者占比之和已经达到97.26%。
近年来,名特优水产品及生态健康养殖效益明显高于常规大宗淡水鱼。尤其是小龙虾在国际、国内市场比较受消费者欢迎,湖南省环洞庭湖区无论是小龙虾养殖还是消费,都逐步呈现出增长趋势。随着水产新品种和养殖新技术的推广,名特优水产养殖的高效益和水产品市场大的需求量,致使养殖户压缩了普通水产品的养殖面积或减少了投苗量,转产或兼养小龙虾、螃蟹等特种水产品。
根据以上分析认为,为了确保水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养殖户持续稳定增收,应大力发展水产生态养殖,提升水产品良种水平,增加名特优水产品比例,发挥水产养殖发展潜力。
根据前述建模机理,本研究首先对表3 中湖南省水产养殖产量及增长因素原始数据作均值化无量纲处理,得到均值化无量纲处理结果(表4),然后运用Matlab 7.0 软件计算湖南省水产养殖产量与6 个主要因子的灰色关联系数,结果见表5。
表4 2006—2020年湖南省水产养殖产量与增长因素原始数据的均值化处理结果
由表5 可知,2006—2020年不同增长因素对水产养殖产量的平均关联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水产养殖面积、渔业从业人数、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经费、水产技术推广从业人数、年末机动渔船拥有量、灾害造成的水产品损失。对表5 中6 个影响因子与水产养殖产量的灰色关联系数进行排序,得到湖南省水产养殖业增长因素的年度关联系数排序情况(表6)。
表6 湖南省水产养殖增长因素的年度关联系数排序
综合分析不同因素对湖南省水产养殖产量增长的影响(表5),结果表明,水产品产量与渔业从业人数的关联度绝大多数年份在0.8 以上,有6 个年份在0.9 以上,表明水产养殖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的数量对水产品产量的影响较大。水产技术推广从业人数和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经费与水产养殖产量的关联系数在2006—2014年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2015年后逐步下降,这也表明科技对水产养殖的推动作用仍然需要加强,以便提高养殖效率。
表5 2006—2020年湖南省水产养殖产量与增长因素的关联系数
2006—2020年各年末机动渔船拥有量与水产养殖产量的平均关联度名列第5 位,且在2020年末机动渔船拥有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其关联系数为0.472 6,位于当年各影响因素的第6 位(表6)。这是由于机动渔船主要用于渔业捕捞,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进步,养殖业逐步成为渔业的主导产业,捕捞业在渔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导致机动渔船的数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灾害造成的水产品损失与水产养殖产量的关联系数除了2011年为0.337 5,在大多数年份在0.7 左右,表明水资源环境优劣对水产养殖产量的影响较大。
由表6 可知,在各个影响因素中,水产养殖面积与水产养殖产量的关联系数排在第1 位的年份有7 次,排在第2 位和第3 位的年份分别有3 次和5 次,足见水产养殖面积的扩张对水产品产量的拉动作用,表明渔业面积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非常强。与此同时,2013—2016年以及2017—2020年水产养殖面积呈增加态势,而水产养殖面积与水产品产量的关联系数表现为下降,说明养殖效率有待提高。
综合表5 和表6 的测算结果认为,水产品产量与各增长因素平均关联度较高,且大多数年份各个增长因素的关联系数较高,说明选定的6 个因素对养殖产量的变化都有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从水产养殖产量结构变动特征和增长因素两个方面对湖南省水产养殖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与以往学者对于湖南省水产品产量乃至渔业发展的相关研究相比,本研究更加注重数理统计分析。通过对2006—2020年湖南省水产品产量结构变动数据的统计分析,揭示了水产品产量结构的变动趋势,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对水产养殖产量增长作用的大小,以期通过该研究为湖南省下一步更好地推进渔业发展,有针对性地转方式、调结构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从不同生产水域水产养殖产量来看,目前,池塘生产仍是湖南省水产养殖产量的主要来源,稻田养殖产量占比呈现大幅增加的态势。随着长江流域全面禁渔,湖南省作为内陆省份,传统捕捞渔产品将逐步退出水产品市场,淡水养殖在水产品生产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本研究结果与现实情况发展变化基本一致。从水产品品种来看,当前,鱼类和甲壳类是湖南省水产品产量的主要品种,说明湖南省渔业生产在顺应市场对名特优水产品需求增加、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方面主动求变能力较强。
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一是研究方法上还应进一步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以使结论更具说服力,这也是本研究今后的着力方向;二是在数据的处理上还要做到科学合理,如水产苗种对水产品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以及水产品加工贸易等因素如何对水产品生产发挥作用,这些都需要进行研究方法和指标设计的优化。
本研究分析认为,湖南省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应在国家政策支持的框架内寻求养殖面积的扩大,并通过水产品生产技术的创新、养殖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等途径提高水产养殖效率,促进养殖产量增加;同时,要在降低自然灾害对水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不利影响方面进一步优化应对策略。
综合分析湖南省水产养殖业发展情况,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湖南省要顺应长江流域生态修复的政策要求,主动作为,进一步将池塘和稻田养殖作为水产养殖开拓的重点水域;同时,规范稻渔综合种养,实现种养生态平衡,拓宽水产养殖发展空间。二是在稳定大宗鱼类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进一步加强良种繁育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护水产品种质资源。另外,要提高水产养殖组织化程度,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打造湖南省渔业发展新业态,加快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迈进,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三是要在扩大稻渔种养面积的同时,创新和推广水产养殖新技术、新模式,发展池塘精细渔业、设施渔业和智慧渔业,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率。同时,要改进渔业基础设施,加强水环境因子监测,降低灾害对水产品生产的影响,提升水产品品质。最后,要加强淡水渔业养殖技术培训,提高渔业从业人员养殖技术水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