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高峰
汉普顿正在丛林里录制自然的声音。
一早被闹钟叫醒,上下班路上被各种汽车喇叭催促着,施工、夜生活的喧嚣让你无法入睡,噪音裹挟着浮躁,让人们的内心无法平静了……你会不会有一种强烈的愿望——给耳朵片刻的安静!
为了寻求来自自然的寂静,一个叫戈登?汉普顿的美国人,读研究生时就辍了学,走遍全世界记录大自然的美妙声音。30多年过去了,这个曾经的小伙子成了六旬老者,也早已是世界知名的环保主义者。而中国公众则在最近,随着《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这本书的畅销,才开始了解他。
曾有人好奇地问汉普顿:什么是自然的寂静?他是这样回答的:“自然的寂静并不是没有一点声音,它是完全听不到人为的声音、只留下大自然以其最自然的方式发出的声音。寂静是万物不受干扰的存在。”
在《一平方英寸的寂静》中,对自然的寂静更有着诗意的描写:“是昆虫拍打翅膀在午后明媚阳光中飞行的柔和曲调,是斑衣蜡蝉收起美丽的内翼降落在我光洁的地板,是清晨喜鹊和蝉令人惊讶的大合唱,也是大雨在茂密枝叶上震撼人心的演奏,也是清风拂过脖颈的柔和细语。”
对于自然,汉普顿从小就有深刻的体会。他1954年出生于夏威夷,在那个梦幻般的自然天堂生活了4年,“我的所有朋友都能装在口袋里——它们都是昆虫,那嗡嗡嘤嘤的声音真是美妙极了。”搬到美国本土后,他也喜欢亲近自然。“我尤其喜欢滑到水底,摒住呼吸时的感觉,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寂静,就像悬在停滞的时间里。”
在大学,汉普顿主修植物学,后来又开始读植物病理学研究生。一有时间,他就会跑到户外观察研究各种植物。有一次,汉普顿开车从西雅图前往麦迪逊,天黑后他一时兴起,决定在路边的玉米地里过一夜,这样还能省下一晚上住宿费。“我躺在那里,听到了蟋蟀的鸣叫和各种自然的声音。半夜时分,雷声响了起来,暴风雨也紧随其后。不过,我没躲回车里,虽然浑身湿透了,我依旧躺在那里聆听风声、雨声、雷声……突然之间,一个问题击中了我:为什么我已经27岁了,却从没注意到自然界的声音这么美妙呢?”
这次经历改变了汉普顿的人生轨道。他索性辍了学,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记录自然声音的工作中,“我认为学校里学的东西比不上那一晚真实的体验。虽然我不知道这条路通向哪里,但我知道把什么甩到了身后:学生贷款和一个不那么吸引我的生活。我只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倾听者!”
从那以后,汉普顿就开着一辆1964年产的大众牌厢式货车,行走各地,开始了“听风者”的生活。“无论到哪儿,我都带着麦克风、录音机和测量音量的仪器,记录下各种声音数据。麦克风是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它不会漏掉任何声音。当我将录音重放时,经常发现自己错过了许多东西。”
除了记录大自然的声音,汉普顿还与旅程中邂逅的人交流对寂静的认识,并将对话也记录下来。他还拜会当地官员,呼吁他们关注噪音污染问题。
作为一个辍学学生,汉普顿没什么稳定的经济来源。他曾申请银行贷款资助自己的计划,结果“只得到了银行官员的嘲笑”。他只好骑自行车当快递拼命赚钱,赚够一次路费时,他就再次上路。这样坚持了10年,林白基金会终于关注到了汉普顿以及他工作的意义,提供了第一笔赞助,此后美国艺术基金会也向他伸出了援手。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完成了对美国的“声音普查”,有媒体将其称为“美国声音心电图”。
1992年,汉普顿执导的纪录片《消失的黎明大合唱》获得艾美奖“杰出个人成就奖”,他所做的工作才开始被世人注意。与此同时,声音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也开始得到重视,声音生态学研究所和声音生态学世界论坛先后成立。许多著名的媒体以及机构如史密森学会、美国国家地理和探索频道等都找上门来,请他提供原始声音素材。
过去30多年里,汉普顿曾三次环游世界,记录了除南极以外各地的声音。“自然的寂静如交响乐般美丽动听,充满了丰富信息。在一个寂静的环境里,你不会感到孤单:你能听到几英里外的鸟鸣声,还能感受到旁边一棵大树散发的温暖气场。”
遗憾的是这些寂静的资源正在迅速消失。1983年,汉普顿在华盛顿州找到了21个寂静的地方——它们不受噪音干扰的间歇可以达到15分钟以上;可是到2007年只剩下了3个。“设想一下,你要找一个地方:在那里你可以端坐20分钟,听不到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这样的地方在美国不超过12个,欧洲则一个也没有。”
按照汉普顿的调查,在美国荒郊野外和国家公园,白天没有噪音干扰的平均时间间隔已经缩短到5分钟以下。“黄石公园的雪地摩托、夏威夷火山上空的直升机,都是噪音的来源。每年,有将近10万架次的飞机飞过大峡谷国家公园的上空。”汉普顿警告说,像碳排放、水源污染一样,噪音污染也是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的一大威胁。他呼吁美国航空管理局重新规划飞行航线,除了紧急救援行动,飞机应该避免经过国家公园上空;他还建立网站,引导大家如何享受寂静,保护声音生态环境。
汉普顿把家安在了华盛顿州乔伊斯镇,距离奥林匹克国家公园非常近。这个公园占地3600多平方公里,有300多种野生动物,汉普顿把这里称为“倾听者的天堂”。站这里,他录下了很多动听的鸟鸣。2005年“地球日”那一天,他在公园里选了一个地点,安放了一小块红色石头,那是北美印第安奎尔尤特部落的一位酋长送给他的礼物。他把这个地点作为“一平方英寸寂静”的焦点,“就这么一平方英寸的一小块地方,如果我们能保护好它,说明地球还有希望!”
在汉普顿看来,自然的寂静不仅仅是一种声音,更是与自然、与自己交流的途径。“寂静滋养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明白自己是谁。等我们的心灵变得更乐于接纳事物,耳朵变得更加敏锐后,我们不只会更善于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也更容易倾听彼此的心声。寂静就像炭火的余烬,能够传播。要体验寂静,一定要先听得到它。”
汉普顿很喜欢引用西雅图一位老酋长的话,150多年前,这位酋长在写给总统富兰克林?皮尔斯的信中说:“如果在夜晚听不到夜莺优美的叫声或青蛙在池畔的争吵,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