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汪铁强
畜禽水产
当前猪瘟发病特点及免疫防控
汪铁强
猪瘟的防控,一直受养猪业主高度重视。但现实是频繁的疫苗免疫及大量的药物预防,并没能阻挡住猪瘟的肆虐,直至今日,猪瘟依旧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疫病,并表现出许多新特点。本文就当前猪瘟发病特点及疫苗免疫防控谈些个人看法,希望对同行有所裨益。
1、猪瘟依然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疫病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2006—2012年,我省滦县发生50多起免疫猪群猪瘟发病病例,给养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有的猪场甚至因为爆发猪瘟损失巨大而倒闭,场主不得不改行另谋生路。而据2007年陈涛等对河南省周口地区27户散养猪户和3个规模猪场65份样品调查,猪瘟病毒阳性率为70%。这也能佐证以上地区猪场发病严重的主因。
2、种猪隐性感染是猪瘟多发的根源
妊娠母猪自然感染低毒力株或中等毒力的猪瘟病毒可引发隐性感染,造成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使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弱仔。据有关报道,母猪带毒综合症在妊娠母猪的感染率高达43%。由于带毒种猪表现为隐性感染,不呈现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易被人们忽视。
带毒母猪妊娠后可将猪瘟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垂直传播,使其所产仔猪发生先天性感染,这类仔猪对猪瘟疫苗的免疫不产生免疫应答,出现免疫耐受现象,最终导致疫苗免疫失败。
带毒种猪也能经水平传播将病毒传染给其他的健康猪只。
这样,由于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同时在一个猪群反复交替进行,形成了猪瘟感染的恶性循环,造成猪场隐性感染长期存在。
3、与免疫抑制性疾病混合感染多发
临床上常见猪瘟与蓝耳病、伪狂犬、圆环病毒2型一种或几种混合感染,造成病情复杂,而后又常常继发链球菌、肺疫、伤寒等常见细菌病,更使猪病防控难上加难,不可收拾。蓝耳、圆环病毒2型等免疫抑制性病严重损害肺部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引起T和B淋巴细胞发生改变,破坏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疾病多发。
4、免疫猪群发病越来越多
除了猪瘟疫苗质量、注射操作熟练程度、免疫时间、剂量、应激等因素发生差错外,由于先天性感染猪瘟病毒仔猪的免疫耐受,和猪群近年免疫抑制病高发造成的对猪瘟疫苗免疫应答低下、免疫质量不高应该是免疫猪群发病的主要原因。
5、临床上典型猪瘟病例增多
近几年临床上典型猪瘟有所增多,高死亡率和喉头出血、脾脏条带状梗死、回盲瓣出血、淋巴结大理石样出血等典型病变常常见到。如果按照既有理论“强毒株引起典型病例,高死亡率;中等毒力株引起持续感染,部分死亡;低毒力株引发非典型、温和性和慢性猪瘟,不出现死亡”来判断,猪瘟病毒毒力似有增强趋势。
目前猪瘟疫苗主要有二种:猪瘟兔化弱毒脾淋组织疫苗和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前者系用猪瘟兔化弱毒C株经耳静脉接种健康家兔,采集兔的脾脏和淋巴结磨碎后加稳定剂制成的乳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小猪每次肌注1头份,大猪肌注2头份,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保护期18个月。更适用于猪瘟的加强免疫与紧急预防接种。后者采用猪瘟兔化弱毒C株接种细胞培养,收获细胞培养物,加稳定剂后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小猪每次肌注4头份,大猪6头份,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保护期1年。
仔猪:25日龄首免,肌注细胞苗4头份;65—70日龄二免,每头肌注脾淋苗2头份。
后备种猪:购入后立即补注疫苗一次,每头肌注脾淋苗2头份;配种前15天加强免疫一次,每头肌注脾淋苗2头份。
生产母猪:产仔后7—10天免疫一次,每头肌注脾淋苗2头份。
种公猪:每年春秋各免疫1次,每头肌注脾淋苗2头份。
1、封锁发病猪舍,全面彻底消毒。与病猪同舍的猪只,未表现出临床症状者,立即添加药物预防;等疫情稳定后,再补注1次疫苗。未与发病猪接触的非发病猪舍立即注射疫苗,细胞苗:仔猪每头12头份,中猪16头份,大猪每头20头份;脾淋苗:小猪2头份,大猪4头份。注射苗5天后,仍应添加药物7天,以防复发。
2、对于有价值的珍贵种猪,可以考虑采用高免血清治疗。方法为: 抗猪瘟高免血清,小猪每头每次40—60毫升,中猪每头每次80—120毫升,大猪每头每次120—160毫升,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2天。注射高免血清的同时,可配合其他抗病毒药物如黄芪多糖进行治疗。
(作者单位:滦县畜牧水产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