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师转制阶段、方式及办学类型的历史考察

时间:2024-07-29

廖军和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200062; 2. 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安徽 淮南232038)

中等师范学校的任务是为培养合格的小学师资。一百多年来,中师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20 世纪末,随着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原来的师范教育“三级师范”体系已难以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结构调整势在必行。1998 年12 月24 日教育部颁发的《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要求: “2010 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提升到专科层次”[1]。1999 年3 月16 日,国家教育部又颁行《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文件,提出“到2010 年左右,新补充的小学、初中教师分别基本达到专科和本科学历”,以实现由三级师范( 高师本科、高师专科、中等师范) 向两级师范( 高师本科、高师专科) 过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新体系的目标[2]241。这意味着作为师范教育体系中最低一级的,承担小学教师培养任务的中等师范学校,在历经百年后逐渐退出中国教育的历史舞台。

那么,这些中等师范学校是以什么样的形式退出中等师范教育的舞台,它们又去向何方了呢? 我们搜集了除港澳台之外30 个省( 市、自治区)247 所中等师范学校的转制情况,对中等师范学校的转制方式和转制后的办学类型进行考察。

一 样本学校的选取

时下,大部分的中等师范学校都已面目全非,要搜集到数量足够的学校作为样本,是一件量和难度都比较大的工作。我们采用线索追踪的方法,从前人研究中所提到的、已经出版的地方志和教育志、师范学校校史等作为搜寻基点,利用百度( www. baidu. com) 、搜搜 ( www. soso. com) 等网络搜索引擎寻找线索,再利用搜索到的学校网址进行印证,或与相关出版物印证。我们搜集了近300所中等师范学校,由于其中有些学校无法获得可以印证的确切信息,本着客观可信的原则将其筛除,最终选取确认了这247 所原中等师范学校作为样本进行考察。

从表1 和图1 可以看出,我们所搜集的学校在省区的数量分布上存在不平衡的情况,但是从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和样本的总体数量来看,在统计学上还是有意义的①。

表1 各省选取中等师范学校数

图1 样本学校在三大经济区分布情况

二 中等师范学校转制的阶段进程

需要说明的是: 世纪之交所进行的中等师范学校转制消失这一事件的主题,是我国师范教育结构调整,从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向两级师范教育体系发展,而这一中师转制升级工作可追溯到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1984 年进行的五年制大专程度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试验。从那时算起,中等师范学校的转制消失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一) 自发试验探索阶段(1984 -1991 年)

这一阶段,经济、教育发达地区的几所办学条件较好的中等师范学校率先试水,翻开了我国培养专科层次小学师资的新篇章。从1984 年南通师范试办五年制大专起,1985 年有北京第三师范学校、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无锡师范学校、广州师范学校和上海第四师范学校加入探索五年制大专层次的小学师资培养的探索实践中。1985 年,上海市还将第四师范学校升格为上海师范专科学校,第二年获国家教委正式批准( 1992 年定名为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成为全国第一所专门培养专科层次小学师资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3]。1987 年5 月17 -23 日,国家教委师范司在江苏省召开了培养专科程度小学师资试验科研课题研讨会,上述6 所学校均派代表参会。这次会议在总结交流各校试验的经验基础上,研讨了小学师资专科班的培养目标、办学方针、教学计划、学校体制等问题; 认为应建立一个联系小学实际的新的专科教育模式; 并强调试验学校要加强协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4]。

图2 中师转制的的时间进程

( 二) 进一步探索不同模式阶段(1992-1998 年)

在前一阶段试验学校摸索积累的基础上,本阶段专科程度小学师资培养的试验由国家教委师范司直接领导,增加了试验学校的数量,结合各地各校情况,进一步探索不同的专科程度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从图2 可以看出,1992 年和1995 年有两个小波峰,是因为:

1.1992 年1 月中旬,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和计划建设司在北京共同组织召开了“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试验工作会议”。会议明确: 在国家教委领导下,“八五”期间进行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的试验,可以在“七五”期间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有计划地、适度地扩大试验规模。但试验规模不宜过大,北京、天津和上海三个直辖市的速度可适当加快; 会议建议在学制方面可以试行“五年一贯制”( 招收初中毕业生,学习五年) 、“三二分段制”( 招收初中毕业生,学习三年后择优再学习两年) 和“两年制”( 招收中师毕业生或经高中会考志愿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学生)[5]。4 月,国家教委发出通知,批准京津沪等十七省( 直辖市) 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29 所中师①《国家教委批准部分省( 市) 进行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试验工作》文件通知: “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江苏、山东、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陕西等十七省( 直辖市) 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29 所中师进行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的试验。这些学校是: 北京三师、上海师专、天津二师、哈尔滨师范、大庆师范、长春师范、沈阳师范、辽宁省艺术幼师、大连师范、唐山师范、太原师范、无锡师范、晓庄师范、南通师范、济南师范、青岛师范、福州师范、厦门师范、郑州师范、武汉二师、湖南一师、广州师范、东莞师范、中山师范、深圳师专、成都师范、重庆一师、西安师范和华北石油学校”。进行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的试验[6]。

2.1994 年又批准36 所中师进行试验。这样,全国共有23 个省市自治区的65 所中等师范学校举办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的大专班。[6]1995 年起,上海市中等师范教育全面转制,在校师范生并入高校,其中普通师范学校并入上海师范大学,建立初等教育学院。此后上海小学师资的培养,全由高师院校承担[7]。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国家教委对中等师范学校培养专科层次小学师资的试验还是采取审慎稳妥的态度进行的,在此期间陆续颁布的《国家教委关于进行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试验工作的通知》(1991 年7 月31 日) 、《国家教委关于继续搞好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试验工作的通知》(1993 年3月15 日) 、《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在中等专业学校举办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班和高等职业技术班试点工作管理的通知》(1995 年7 月14 日)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996 年12 月5 日) 等文件对参加试验的中师资格审批条件作出明确规定,并严格限制各省( 市、自治区) 的自行审批权,强调我国师范教育体系仍应稳定在中等师范学校、专科和本科三级培养体系。1996 年9 月,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在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指出,现阶段师范教育的层次结构仍应稳定中师、师专和本科三个层次,适度发展本科,按需发展专科,调整加强中师[8]。

( 三) 深入扩展提高阶段(1999 年至今)

1998 年8 月29 日,中央政府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1998 年12 月24日颁发《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1999年3 月16 日颁发《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可以看作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性文件。在这一阶段,不仅中等师范学校大批量地转制、消失,而且本科层次小学师资培养模式也开始探索,并不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八条规定“高等教育由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实施”[9],这使得中等师范学校举办专科层次的小学教师教育违背了法律规定,迫使各省( 市、自治区) 调整做法,将举办专科层次小学师资培养的学校主体名实相符。后两个文件,尤其是《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应对措施,要求各地可将条件好的、成熟的学校“并入高师院校”或“通过联合、合并、充实、提高组建成师范专科学校”[2]165以进入高等教育序列。因此,1999—2005 年的7 年间,中等师范学校出现了调整转制的热潮,转制学校数占了全部样本数的62.35%,之后,中等师范学校转制呈现基本平稳的状态,名实不符的中等师范学校彻底消失。

三 中等师范学校转制方式的考察

《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中要求中等师范学校的转制应积极稳妥地进行,并建议了四种转制方式:

“继续办好一批中师,为经济和教育欠发达地区培养小学教师; 部分中师可并入高师院校; 少量条件好、质量高的中师根据需要,可通过联合、合并、充实、提高组建成师范专科学校; 其余中师可改为教师培训机构或其他中等学校。”[2]241

各省( 市、自治区) 基本都是按照中央文件

精神,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

况,采取各自不同的转制策略,呈现多元化的方式。我们对所搜集的247 所中等师范学校的转制方式进行整理归类,绘制出一幅中等师范学校转制方式及所占比例图:

图3 中等师范学校转制方式及所占比例

( 一) 继续办好一批中师

各地遵循教育部的建议,对重视的调整转制采取积极稳妥的政策,虽然对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很高,但一直遵循着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相协调的原则,等到条件成熟再进行大幅度变革。如,河南省政府2001 年,甘肃省、福建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2003 年,海南省2004 年,江苏省2005年,山东省2006 年……陆续颁布实施相关师范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文件。

( 二) 并入高师

根据教育部统计,从2000 年到2006 年,有19所中等师范学校直接并入高师院校。①根据教育部《1990 年以来高校合并情况( 截止到2006 年5 月15 日) 》整理获得,http: //www. moe. gov.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 1680/201005/xxgk_ 88440. html,2013 年7 月5 日。

( 三) 以不同方式升格成师范专科学校

如图3 所示,许多中等师范学校通过挂靠、合并等方式进行升格。如,江苏省则在2005 年将省内12 所中等师范学校( 包括3 所幼师) 升格为高等师范学校,挂靠在江苏省教育学院,进行专科层次小学师资培养[12]。

( 四) 改为教师培训机构或其它中等学校

这种转制方式非常多样。如图3 的数据,在247 所样本学校中,21%转成中学,8%转成中等职业学校,5%直接转成教师职后教育培训机构,3%转成幼儿师范教育机构。

除了《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所建议的四种转制方式,在我们的考察中发现还有一些转制情况需要说明:

1. 在转制过程中有的师范学校停办撤销,在原校址上开办新的学校,如安徽省泗县师范学校1999 年停办,泗县中学高中部迁入该校址办学,成立安徽泗县第一中学。因为缺乏更多更详细的此类学校数据,因此我们没有专门列出“撤销”的分类,都归入相应的办学方式中。

2. 虽然图3 显示转成教师职后教育的学校数量不多,只占样本学校的5%,但这只包括实际更名为教师进修学校或教师教育中心的学校; 实际上,中等师范学校转制后的本专科、高职、中职和中学,大都还承担着当地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的任务。即使是东部沿海省份,它们在师范学校布局调整中也多将一些县办师范合并或单独转型成教师进修机构。如,2000 年,浙江省在中师布局结构调整中将黄岩、乐清、奉化、锦堂、安吉五所师范学校改为县( 市) 教师进修机构[11]。这个特点在“转向多类型多层次办学”的归类中表现得也较为为典型。①如: 安徽省黄麓师范学校现在是“巢湖学院黄麓教学点、巢湖市教师进修学校、黄麓职业学校”三块牌子,三位一体办学; 山东省金乡师范学校现在还是济宁教育学院、济宁金育高中; 陕西省丹凤师范学校虽然没有更名,但2002 年以来,承担着师范教育,高中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重庆市綦江师范学校现更名为綦江实验中学,现在学校实行一套班子四块牌子的综合性办学模式,职前教育方面是高中与师范并存,以高中为主; 职后教育方面是进修学校与电大并存,等等。

3. 东部省( 市) 师范学校结构调整工作因经济比较发达、教育资源相对丰厚,所以开始时间较早,在转制的方式上也显得较为统一。如上海市1995 年将中等师范教育全面转制,师范在校生并入高校,其中普通师范学校并入上海师范大学,建立初等教育学院[12]; 广州市为应对1999 年始的高等教育扩招,将广州市的中师学校( 幼师除外)全部改普通高中[13]。中西部地区省份调整转制工作时间起步较晚,大都在21 世纪以后开始; 转制的方式也呈现多元的状态。如,河南省、甘肃省、福建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海南省等陆续颁布实施了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意见相关文件,对转型要求的共同之处就是根据本省( 自治区)各市县的具体情况,对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将中师学校或升格、或合并、或转职教和中学等等。

四 中师转制后的学校办学类型考察

中师范学校的转制调整,目的是使处在中等教育层次的小学师资培养升格到高等教育层次。如前所述,这些中师学校通过独立升格、合并升格、挂靠办学、转向多类型多层次办学、转中等职业教育、转教师职后教育、转向远程开放教育、转办幼儿师范和转成普通中学等方式转制后,原有的中等师范学校又以什么样的类型存在呢? 我们对247 所样本学校进行考察,转制后产生214 所不同类型的办学机构,它们的办学类型主要有普通本科院校、普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高职) 、广播电视大学、中等专业学校( 中职) 、教师进修学校和普通中学等7 种。

图4 中师转制后学校的办学类型

由于东中西部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差异,不同地区新产生的办学机构在类型和数量上也体现出差异。

从上表的数据比较来看, ( 1) 东部地区通过各种方式转制而提升到本科层次小学师资培养的学校比例为26.9%,明显高于中西部 ( 16.3%、10%) ,体现东部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优于中西部,本科层次小学师资的培养已经打下较为深厚的基础。(2) 转制成中职和高职学校的比例在三个地区比较接近,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转制而成的中高职学校大都专门开设师范教育专业继续承担专科程度小学教师或中专( 大专) 层次幼师的培养任务。(3) 西部地区转制成教师进修学校的办学机构比例为14%,明显高于东部(1.3%) 和中部(2.3%) ,这进一步印证了西部地区承担教师职后培训任务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优化整合高等院校和地方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的资源,做好这项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不少省市曾开办过高师预备班,施行以高中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具有师范预备教育特点的三年制“专业高中”教育,以培养学生升入高等师范为主要目标,但是不包升学,进行选别淘汰。如北京从1990 年开始,市教育局在门头沟区大峪中学试办高师预备班; 取得成效后,1991 年选取东城55 中、海淀101 中等六所重点中学面向全市或一定区域办高师预备班。

表2 东中西部转制后办学机构类型和比例

“高师预备班的招生和录取工作,由有关的中等师范学校负责,纳入中等师范学校的招生计划。学生入学后在规定的市重点中学上课,课程安排与普通高中相同,同时增加一些教育理论课的学习和教师基本功的训练。高师预备班的学生从自愿做人民教师、品学兼优的初中毕业生中选拔录取。学生在校期间享受中师生的待遇: 农村户口可以转为非农业户口,享受中师生助学金等。学生报名前要征得家长同意,入学前要同有关区( 县) 教育局签订协议; 毕业后仅限报考高等师范院校。在高等师范院校毕业后回原区( 县) 任教或由市教育局统一分配。高师班毕业后没有考取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由原招生的中等师范学校进行教育理论、教材教法培训后,分配做小学教师”[14]。

高师预备班的开办,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步入市场经济改革后,高师院校生源数量和质量下降的问题,但效果众说不一。①郝礼明、王祖泽等(1990 年) 认为这是优化生源的好办法,详见管德明,谢若望主编《中国农村教育改革新格局》,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 年,第164 页。王泽普(2001 年) 则认为这种做法收效甚微,详见王泽普著《中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68 页。从历史发展的时间角度考察,我们更认可王泽普的说法。总的来看,应是一时之举。

五 结 语

从1999 年开始的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对中等师范学校来说,主线是将小学师资培养的层次提升到专科,以培养学历更高的、更符合我国教育发展要求的小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国东中西部不同经济区域间,中心城市和基层县镇的经济、教育发展差异比较大; 在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布点过多,办学层次重心偏低,布局结构不尽合理,规模效益、质量不高和投入不足并存”[2]241,因此,就提升培养层次而言,国家采取的是先在经济社会和教育发达地区的少数学校试验,不断进行研究探索和积累总结经验,再逐渐扩大范围的稳步推进措施。在此进程中,随着师范教育资源的调整与重组,结合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情况,通过撤、并、转等方式对原来的中等师范学校进行转制改革; 同时将小学师资培养的办学模式改革与教师教育改革相结合,打通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发展各办学机构的教师培训职能,为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条件。

综上,回顾20 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等师范学校改制消失的进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过程发展的阶段性,转制方式的复杂性和新办学机构的多元性。对中等师范学校的转制消失,我们应始终把握其目的和出发点,就是培养更多符合社会与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小学教师。通过转制而消失的应是“中师”这个办学层次,而不是百年中师所应传承的、优质的小学师资培养“遗产”。从今天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看,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EB/OL]. (1998 -12 -24) [2013 -07 -02].http: //www. moe. edu. cn/edoas/website18/37/info3337. htm.

[2] 何东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 ( 1998 -2002) [C]. 海口: 海南出版社,2003: 36.

[3]惠中. 教师教育新视野——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初探[M]. 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2.

[4]苏师. 国家教委师范司举行培养专科程度小学师资研讨会[J]. 师范教育,1987 (8) : 36 -39.

[5]钟伟. 国家教委召开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试验工作会议[J]. 师范教育,1992 (3) : 11.

[6]斯凡. 国家教委批准部分省( 市) 进行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试验工作[J]. 师范教育,1992 ( Z1) : 26-28.

[7]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上海职业技术教育志·中等师范学校教育[EB/OL]. (2008 -08 -03) [2013 -07- 07 ]. http: //www. shtong. gov. cn/node2/node2245/node76660/node76671/index. html.

[8]朱嘉耀. 中师断想录[J]. 教育家 ( 人物) ,2011(9) : 6 -10.

[9]尹鸿祝,毕全忠. 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落实师范教育优先发展战略[N]. 人民日报,1996 -09 -10: 5.

[10]江苏教育.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名单[EB/OL]. (2007 -12 -20) [2013 -07 -05]. http: //www. ec. js. edu. cn/art/2007/12/20/art_ 4560_31388. html.

[11]孙凤山,李岩. 当代教师论丛[C].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8 -9.

[12]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上海职业技术教育志·中等师范学校教育[EB/OL]. (2009 -08 -04) [2013 -07 - 05]. http: //www. shtong. gov. cn/node2/node2245/node76660/node76671/index. html.

[13]新浪网文化教育. 广州市中师学校将全部改普通高中以策扩招[EB/OL]. (2000 -07 -24) [2013 -07-05]. http: //edu. sina. com. cn/edu/2000 -07 -24/8536. shtml.

[14]北京市在市重点高中举办高师预备班[J]. 人民教育,1991 (10) : 12 -14 ﹒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