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闽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随着国家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名录的公布,意味着以申报为重心接近尾声,非遗保护进入了“后申遗时代”,今后的主要工作应将转向科学保护和有序传承上来[1],并提出摒弃守旧的原生态思想,树立守正出新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观,以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2]。那么,申遗后,传统体育类非遗发生了哪些变化?实存状况如何?如何应对存续危机,实现其可持续性的传承发展?对以上问题的反思与探索是后申遗时代传统体育类非遗发展的基点和重心。
美国人类学者斯图尔德最重要的贡献在于“认识到环境与文化是不可分离的[3]。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其生存发展同样离不开项目特定的文化生境,田野调查深入项目特定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切合的研究方法。学者研究亦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亦急需高质量的田野调查作业,以期形成研究的时空张力[4]。为真实了解后申遗时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实存境遇,闽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青年教师4人组成了田野调查小组,分别于2016年9月和2017年12月23日申遗6周年庆典期间,前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龙阵项目所在地——漳州市龙文区恒坑村,开展了两个轮次的田野调查。主要围绕申遗前后青龙阵项目所发生的各种变化,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式,去真实感受青龙阵在当下的实存境遇。
青龙阵本是闽南地区享有盛誉的南派太祖拳里的阵法,以太祖拳始传拳师游青龙的名字命名。而南派太祖拳所传教的体系还包括:拳、械、狮。据介绍,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之所以选择“青龙阵”而不是“太祖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名称,是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体系是,采用申报单位自下而上逐级进行申报的,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漳州市武术馆认为太祖拳青龙阵属于集体演练项目,由一名旗手和二十名手持铁棍的武师组成,在阵势排练演变过程中,武师随着旗手挥舞导引,在锣鼓舞乐的相助下,按方位,随阵法,跑跳窜跃,步伐灵活,或上下对练,或左右对练,或内外对练,或转身对练。铁棒撞击、武师呐喊,使得整个阵法威力强劲,气势澎湃,场面壮观[5]。相比,以武术的拳种或舞狮为名称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龙阵更能突出项目观赏性和特色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一章第四条、第五条规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也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内容和形式都应当给予保护。那么,选择青龙阵这一太祖拳里的阵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称的做法是否可取?太祖拳体系里的各种拳械套路与功法、舞狮技艺、阵法演练和中医骨伤科学都是太祖拳的重要组成部分,太祖拳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是不能删减、改变和破坏的,单纯选出某一项作为项目名称,在突出项目观赏性和特色性的同时,我们应该进一步思考,对于项目本身保护而言,是否有利于项目的历史文化的延续,是否有利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申遗前,受传承人文化程度、老龄化、经费不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传承人不会使用电脑,不能把技艺转换为确定的图书音像资料,传承人传习的很多想法实现不了,这就使得青龙阵的传承范围停留在游氏族群这一有限的范围内,传播路径主要通过人际、报纸等,相对单一。申遗后,青龙阵项目的传承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一方面,青龙阵改变了过去自发式的、小众的传承传播方式,而是重新振兴各村社武馆,将传承范围拓宽到了族群以外,现在只要有传习意愿的人都可以广泛参与习练。从当前青少年习练群体来看,青龙阵有一半的青少年习练者来自族群之外,并且女性逐渐增多;另一方面,在申遗成功后,项目得到了广泛关注,不同传播技术给予支持,使得青龙阵的文献资料、传承人和技艺信息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手机等更为多样化的媒介平台上进行传播。可见,申遗后,青龙阵项目的传承范围与传播路径明显拓大拓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中,文化再生产过程实质是传承场域的再生产[6]。青龙阵作为一种武术艺阵,跟其他传统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样,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失去了原有的实践舞台。2010年12月23日,青龙阵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后,市尾武术馆将每年的12月23日作为周年庆典日,由各个村社武馆轮流做东道主,每年举办一届庆典活动,至今已经举办7届。申遗后,青龙阵的申遗庆典日现已发展成为青龙阵项目的最为重要的节日。申遗庆典日保留了先前的节日祭祀活动,即:请神、送神的游神活动。不同的是,申遗后,项目的实践场域发生了变化,在原有的游神活动中,重新整合,以现代运动会的形式,融入了新的元素,为传承群体提供了展示交流的舞台。申遗庆典日当天,各代表方队要走开幕仪式,各队引导员手持队旗,在“双发蹬龙堂旗”、武狮队、女性军鼓队方队、女性踏凉伞方队后,21个代表方队陆续入场。宣布开幕后,各代表队武狮开场,各村社习练者展示太祖拳的拳械套路,十八般武器兼备,单练与对练俱有。最后,青龙阵压轴出场,依次展示“蜈蚣展须阵”、“太阳阵”、“五星阵”、“梅花阵”、“双环阵”、“田螺阵”、“捆仙阵”、“万字阵”,场面十分壮观。全场展演结束后,东道主邀请全员聚餐,吃“卤面”,场面十分热闹,见图1。
图1 漳州太祖拳青龙阵申遗成功6周年庆典现场
申遗后,青龙阵项目的实践场域的进一步拓展,从传统的游神祭祀活动场域,拓展到民俗展演场域,参与人群更为广泛。同时,传承人希望与政府和社会人士共同努力,下一步考虑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龙阵与乡村旅游结合,通过整合地域旅游资源,将青龙阵项目进一步拓展到旅游展演场域。
青龙阵项目所在地福建漳州市,地处全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域内。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多元交汇的社会生活使得该地域的神秘性不亚于少数民族地区。但在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的大环境背景下,人地关系、人际关系、人们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青龙阵项目所在地成为了“城中村”,游氏宗祠和市尾武馆周围高楼林立;青龙阵项目原有的村社社会结构不复存在,宗族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紧密联系的血缘网络关系正逐步淡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融入了更多外来新鲜的信息,造成了青龙阵项目的外部文化生态环境失衡。文化生态失衡导致了青龙阵项目的知识和技艺多停留在中老年一代,在向年青一代传承中受到了代际排斥。
申遗后,青龙阵项目得到了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扩大了项目的知名度;村社的袭练群体的群体文化认同感得到增强;项目展演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多,得到了相关群体的广泛参与;青年传习群体的传习意愿得到一定的提高。由此可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青龙阵项目的文化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建。
作为一种身体文化,青龙阵实现永续传承的关键在于传承人。传承群体数量的多少反映了青龙阵项目传承发展的基本状况,学艺者增多,表明项目生存情况好,相反,学艺者减少,意味着项目的传承发展出现困难。在申遗第六周年的庆典上,调查小组成员对青龙阵的21个村社参与拳械展演队员的年龄情况进行调查,详见表1。
表1 漳州太祖拳青龙阵传承群体的年龄情况
参与调查的传承群体共计147人,其中,年龄最大的76岁,年龄最小的8岁,男性137人,女性10人,平均年龄50.36。表1可以看出,青龙阵项目传承群体的年龄区间最为集中的是46-55岁和56-65岁,共80人,占群体总数的54.4%,25岁以下的传承群体只占总数的17.7%,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青龙阵项目传承群体在青年一代表现出萎缩。
青龙阵传承群体的代际结构直接反应青龙阵项目传承链条的延续性。在进一步调查访谈中,青龙阵代表性传承人就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技艺在青年一代的传承情况进行了介绍:
青龙阵代表性传承人:“现在的小孩喜欢这个的少,娱乐方式多,都喜欢电脑、手机,感兴趣跟我认真学的人少,有的学着学着又要到外地考学,或到外地打工,跟我们那个时候不一样,那个时候是拜师学艺,现在都是请他们来学。目前,也有小孩子被送来学,小孩家长往这儿送是为了锻炼身体,缓解学习压力,减肥。小孩学习任务重,家长又怕孩子苦,周围个别坚持下去的因为家里搞这个能坚持跟我的要求学,其他孩子只要来学我就收,学拳都放低很多要求了。”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发生巨变,青年一代一方面受社会导向的影响,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将大部分精力花在了学习课业上;另一方面受到现代化、城镇化的影响,青年一代可选择的娱乐方式较多,年轻人更钟爱于一些新、奇的娱乐项目。因此,青年一代对青龙阵的文化认同低,袭练人数表现出萎缩,代际传承受阻。
通过对青龙阵项目队员传习意愿的调查发现,各个年龄段的维持长期传习的意愿是不同的,详见表2。
表2 漳州太祖拳青龙阵各年龄组的传习动力
从表2中可以看出,各个年龄段对传习青龙阵项目的传习动力表现出不同,46岁到66岁以上的老艺人年龄组,传习青龙阵的动力排在第一位的是出于单纯对青龙阵项目本身的热爱与崇拜,另外家族责任也是主要传习动力;36岁到45岁年龄组,传习青龙阵的动力排在第一位的是出于家族责任,其次为对项目的本身的热爱;35岁以下的两个年龄组传习青龙阵的动力排在第一位的转变为锻炼身体;由此可以看出,青龙阵项目各年龄段的队员对于从事青龙阵传习活动的动力表现出不同,老龄组到青少年组,传习动力发生了改变,已从对项目的单纯热爱与崇拜,逐步往家族责任,再到锻炼身体的传习动力转变。
在城镇化进程中,青龙阵所留存的“原生态”记忆空间场域只剩下了现存的武馆和游氏祠堂,周围高楼林立,青龙阵昔日赖以生存的村社传承空间不复存在,为了留下过去的文化记忆,青龙阵项目所在区域应挖掘现存良好的青龙阵传习典型区域,作为项目未来发展的突破点,建立传习中心或重点传习保护区域,培育区域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将区域的历史、文化一并进行整体性保护起来。下一步保护工作应该将青龙阵项目的保护发展作为区域规划一并纳入整体环境建设,深入挖掘21个村社区域环境中,有关联的文化空间,收集整理好相关实物和文化空间,打造特色青龙阵文化,将青龙阵的项目展演切入到区域旅游发展中去,以促进项目的更好发展。
青龙阵项目产生发展于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在传统农耕社会发挥着教育、娱乐等重要的社会功能,到了现代社会,社会的经济文化发生的巨大变革,青龙阵项目似乎没有了实践领域,失去了原有的传统社会功能。其实不然,青龙阵仍然可以继续保持传统社会中所发挥的教育、娱乐功能,与此同时,还可以延伸到社会的其他领域,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的社会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加强对新媒体传播、数字化留存、资源产权等创新手段的应用[7]。只是青龙阵原有的存续形式与发展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变革,需要对项目进行形式与功能的创造性转换,以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继续发挥重要的教育、强身、防卫、养生、娱乐等重要的社会功能。青龙阵项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现代化的转换发展:(1)创造性的转换传承传播方式,走向真正的开放性传承传播。传承人应该本着项目延续发展的理念,不在只将技艺封存于流派内部或宗族内部,而是以开放的胸怀,将“绝技”传授给那些有意传袭的人,让所有人都能靠近技艺的核心。另外,要关注当下女性广泛参与非遗传承,让女性发挥在青龙阵项目传承传播中所能够创造的独特优势。(2)创造性的拓展传承路径。青龙阵项目应进一步挖掘周围生产生活中能够切入进去的各个领域,对青龙阵进行深度包装设计,让其深入到区域社会发展,如:区域的学校体育教育、群众体育活动、民俗事项、旅游展演活动、产业发展等等中。(3)拓宽传播渠道。青龙阵项目的传播不在仅限于村社内部人与人、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应迎合读图时代的发展,拓宽新的传播渠道,引入网络、手机等现代媒体的传播方式,可以结合项目自身的蕴意,以文字、影音和动漫等多种方式出现在现代媒体平台中。(4)创造性的发展机制。探索出一条地方政府部门主导保护,传承群体成为保护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扶持的保护发展蓝图。保护工作要进一步细化保护条例,明确各方的责任义务,统筹各方积极参与,建立管理和培训制度,广泛进行项目宣传,为项目的存续争取到更多的力量和更多的资金支持。
青龙阵项目之所以在青年一代表现出传承萎缩的困境,主要是由于在青年一代,人们迫于生计,而保护青龙阵项目有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个人发展与项目保护存在矛盾造成的。
为了应对代际传承萎缩这一危机,建议建立青龙阵传习补偿激励制度,对那些为了保护青龙阵项目投入大量精力,损失个人产业发展机会的传承人,给予认可和奖励。具体制度的设计可参考自然生态环境补偿[8],需要在明确补偿激励主客体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补偿范围估算标准,可参考自然界生态补偿激励的做法,对传承人用于传习投入或损失进行补偿,但不可以完全按照自然界的生态补偿做法,因为文化生态并不像自然界生态一样可以清楚地估算,传承人保护投入或损失的同时,文化生态环境还可以创造价值,因此仅作为补偿激励的参照。
可采用机会成本法[9]对补偿激励标准进行范围估算。估算时应主要应考虑到:传承人所失去发展其他第一二三产业的损失;传承人所在地域的经济发展基础水平;项目存续的实际状况。在以上三点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传习补偿激励区间,对传承人进行各种方式的传习补偿激励,这里可以选用的方式主要有:政策补偿、资金、场地补偿和实物补偿。
申遗成功后,青龙阵项目发生了名称选择,传承传播方式改变,文化实践场域变迁,文化生态环境重建,传承意愿转变的改变。站在后申遗时代,青龙阵项目保护应着眼于科学化和制度化保护。建议青龙阵项目以特色文化生态保护场域为契入点,进行整体性保护;对项目的形式和功能进行创造性转换,继续在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中发挥重要的社会功能;为了应对代际传承萎缩危机,建议青龙阵项目思考建立传承人传习补偿激励制度,对传承人的个人保护投入或损失进行适当的补偿激励。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