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合作博弈的现代学徒制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时间:2024-07-29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现代学徒制诞生于二战之后,它以德国的双元制为典型代表。此后,经过欧美多国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国家战略层面的制度管理,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学徒为主、双重身份,培训标准统一等[1]。现代学徒制有别于传统学徒制,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一是招生即招工,首先解决学生的员工身份问题;二是校企共同负责培养,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三是毕业即就业。学生在学徒期间,如果学徒和企业双方满意,即可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学徒毕业后即可正式录用为企业员工[2]。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适应,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相适应,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适应,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2014年8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作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改革模式加以推进。现代学徒制相关机制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关注。郭全洲等[3]分析实施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客观基础之后,提出建立企业主导、政府推动的“准市场”运行机制,张法坤等[4]分析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之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构建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议。郑玉清[5]通过整理分析英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等国的现代学徒制成本分担机制,提出构建我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的建议。大多数的学者都是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后提出建议,缺少相关的定量分析。本文将通过基于博弈模型的分析,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政策保障、互兼互聘、共建共享、共管共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实践为切入点,探索试点运用现代学徒制的成功对策,可供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和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1 现代学徒制协同育人博弈模型

1.1 模型假设和符号说明

根据博弈模型建立的需要,就建立现代学徒制协同育人博弈模型作以下假设及符号说明:

如果高职院校和企业各自培养人才,而不选择合作,那么双方也能各自获得收益,并各自承担人才培养的成本。此时的高职院校收益用表示,学校成本用表示,企业收益用表示,企业成本用表示。

(2)如果校企双方选择合作,共同培养人才,那么双方需要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成本,双方收益和成本都将发生变化,校企双方越努力成本越大。此时的学校收益用表示,学校投入成本用表示,企业因学校投入而获益为,其中0<μ<1。企业收益用表示,企业投入成本用表示,学校因企业投入而获益为,其中0<ν<1。

(3)假设校企双方选择合作协同育人,将会产生与双方投入相关的合作效应,设k为合作效应系数,R为合作收益。

(4)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可能会面临由合作培养人才所带来的风险成本。用S表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育人的风险成本。

(5)假设每一次成功合作,双方都会获得成功经验,使得对下一次合作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使得合作效益增加。设学校和企业第n次合作,每次合作效益的累计系数为δ(δ>0)。

(6)设学校和企业合作时的获益所占总合作获益的比例分别用α,β表示。

1.2 模型建立

(1)合作效益模型

校企双方合作的收益来源于双方在人才培养上的投入,因此,合作收益应为:

其中,若校企双方有一方不合作,则k=0,双方都合作,则k>0。

(2)博弈模型收益矩阵

学校和企业合作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双方都有两种选择,即合作与不合作。这样就出现了校企合作育人的四种收益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校企合作育人博弈模型的收益矩阵

1.3 纯战略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是指每一个博弈参与者在给定其他博弈参与者的战略下都选择了自己的最优战略,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者有积极性选择其他战略来打破这种均衡。而纯战略则是指每一名博弈参与人在给定信息情况下,只能选择一种特定的行动的战略[6]。

纳什(1950)曾经证明,在任何有限博弈中,即参与者与战略集都是有限的博弈中,至少存在一个纳什均衡。这说明了纳什均衡的存在性,也表示纳什均衡并非是唯一的。因此,若希望让(合作,合作)成为多重纳什均衡博弈中的另一个的纳什均衡,那么就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成本和收益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当企业选择合作时,学校选择合作而非不合作。由于假设学校是理性的,这就意味着在企业选择合作的情况下,学校合作收益要高于不合作的收益,即:

(2)当学校选择合作时,企业选择合作而非不合作。由于假设企业是理性的,这就意味着在学校选择合作的情况下,企业选择合作的收益大于不合作的收益,即:

由此可见,只有当校企双方从合作中的获益大于自身额外投入成本和风险时,才会选择合作。而当双方均选择合作,并且合作成功之后,双方的合作经验将会使双方的合作收益逐次增多,从而实现稳定的长期合作。

然而,该博弈的纯战略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合作,合作)与(不合作,不合作)均为该博弈的纳什均衡,若将合作风险考虑在内,校企双方都有可能选择不合作。那么,校企合作中双方若都有一定概率选择合作或不合作,利用纯战略分析就不能得到相应的结论,因此我们考虑利用混合战略分析该博弈。

1.4 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在博弈中,混合战略是指博弈中规定人参与人在给定信息情况下,以某种概率分布随机选择各种战略。假设学校选择合作的概率为p,则选择不合作的概率为1-p;企业选择合作的概率为q,则选择不合作的概率为1-q。学校与企业收益的期望分别用来表示,由校企合作育人博弈的收益矩阵可得

此时的学校和企业合作博弈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可表示为图1。

图1 校企合作育人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2 博弈模型结果分析

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可以发现,影响校企合作育人的主要因素包括校企合作成本,合作效益以及企业的风险成本等。因此,本文从风险、成本和收益三个方面,根据博弈模型对现代学徒制育人的过程进行分析。

2.1 合作风险

从企业方面来看,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人才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风险。当风险成本S很大时,混合战略中企业参与合作的条件就很难满足,因此,就出现了企业不愿意参与到校企合作育人中的情况。另一种情况是企业虽然参与到校企合作育人中,但会尽可能减少风险成本,企业往往在校企合作中只提供一些低端的或初级的操作性岗位,校企合作教育常常停留在表面而无法开展深层次、高水准的实训,这样就使得学校和企业双方合作效益的降低,双方都不能从合作中得到应有的收益,从而使得合作名存实亡,容易破裂。

2.2 合作成本

通过上述博弈模型可以看出,学校增加合作成本的投入,会增加企业参与合作的可能性,但是会降低学校本身参与合作的可能性。这是因为企业希望通过合作教育获得更多的学校资源,但过多的资源投入会使本来财政投入就不足的职业院校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增加企业合作成本的投入,可以增加合作收益,使得学校合作可能性增加,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合作的可能性。企业与学校不同,它的主要获利依赖于产品,并非依靠人才培养,因此,如果合作需要企业消耗大量资源投入,就会削弱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2.3 合作收益

校企双方的合作育人能够成功进行,主要依靠于校企双方从合作中的收益多少。显然,收益越大,校企双方选择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双方合作的积极性就越高,合作越稳定长远,不容易破裂。通过上述博弈模型可以看出,校企双方的合作收益是与双方投入的合作成本有关,但不完全决定于合作成本。首先,合作效应系数k越高,校企双方通过合作的收益总和就越大,那么双方获得的各自的收益也就越大。其次,校企双方合作收益的分成α,β也会影响双方合作积极性,因此校企双方收益的分配问题能否处理好也将关系校企合作育人能否成功。但是大多数校企合作教育项目并无货币收益,而是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的提高,企业通过招录优秀的实习生以获得潜在人力资源,学校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就业率、提高声誉,这些收益很难直接用货币衡量,实际情况中α,β也很难量化,从而导致学校和企业产生矛盾。

3 构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

综合模型分析结果,我们可以明确构建现代学徒制协同育人机制的方向——“两降一升”即降低合作风险,降低合作成本,提升合作收益。创新构建一套校企均认可的协同育人机制才能保障现代学徒制育人工作常态化,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尤其重视在合作的起始阶段降低企业方的风险和成本,保障企业方的收益。通过构建“产教融合”的政策保障、实践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协同育人过程“共管共评”来达到“两降一升”的目的,基本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为现代学徒制试点提供成功的实践探索与经验。

3.1 “产教融合”的政策保障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提出“政校企合作、内涵式发展”办学战略,积极引导地方政府合作办学,自成立由市长为理事长的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政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以来,牵头福州市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支持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合作办学的实施意见》以及《政校企合作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明确规定了合作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与专业课程开发、“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性教学、教学过程监控与教学结果评价等方面的职责权益和具体要求,从政策上鼓励和引导相关行业、企业主动承担合作办学任务,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同时,学院与福建金科集团联合成立金科网络技术管理学院,制定了董事会章程,实行了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2015年出台了《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扶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若干意见》,从政府到学院层面给予了充分的政策保障。

3.2 实践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实践教学是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环节,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性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所掌握的技术技能适应未来岗位的需求,需要制定实践教学体系,开发工学结合实践项目,建设实习实训基地,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资金、场地、设备的投入。校企双方通过“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来降低成本、分散风险,约定“共享”建设成果来保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完成后运营过程中双方的收益。通过校企“共建共享”,使实践教学资源既能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需要,又能满足企业员工培训以及技术与社会服务的需要。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与福建金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校中厂”即生产性实训基地即为成功案例之一。2012年5月学院与金科公司签订共建“金科网络技术学院”协议,金科公司投入500多万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和设备改造升级,设备所有权归企业方,通过配套管理办法保障双方合作收益。为加强学院校企合作共享型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按照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明确合作双方责、权、利,充分发挥共享型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提高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和项目运行的实际效果,学院制定了《校企合作共享型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办法(修订)》。

同时,学院通过有效利用政府财政专项资金、利用学院现有资源以及购买设备等途径降低了企业初期投入的成本以及合作风险,最后以配套的管理办法来为合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利益分配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实施“共建共享”机制,学院目前校企合作共建的多个实践教学基地都走在全省的前列,其中“金科网络应用与服务实训基地”已成为网络专业省内高校一流生产性实训基地,“网络工程与互联网应用公共实训基地”入选福建省首批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培育项目,来自全国的15所高职院校参训教师都对“思科实践与创新中心” 下属的“实践指导师培训中心”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3.3 校企双方人员“互兼互聘”

校企双方人员“互兼互聘”是指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企业能力为宗旨,校企合作双方互相选派人员、双向兼职、双重身份,企业聘请学院选派的骨干教师兼任技术负责人或部门领导,学院聘请经验丰富、具有教学能力企业技术专家兼任专业带头人或教研室主任,做到兼职人员有岗位职务、有工作职责、有具体任务、有相应待遇、有锻炼提高。通过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的组合优势,为培养“双师”素质和建设“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创造良好氛围,促进双方良好互动,有利于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从2015年开始试行校企双方人员“互兼互聘”,为了做到“两降一升”,激发企业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院为企业兼职人员发放津贴,并通过出台相关配套管理办法以及相关考核来保障双方合作收益。

第一,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学院在市财政人才专项经费支持下,学院为每位企业兼职人员按月发放津贴,同时为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教师到企业兼职的津贴暂时不由企业承担,由学院给予相应的待遇。

第二,出台相应管理办法。在试行之初,为切实加强校企人员“互兼互聘” 管理工作,学院就制定了《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人员“互兼互聘”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在一年的试行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2016年专门召开校企兼职人员座谈会,征求双方兼职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后,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

第三,实施年度考核。为确保“互兼互聘”工作成效,学院产学研与实训中心等相关部门会同企业方考核组成员完成2015-2016学年校企人员“互兼互聘”的考核工作,并将考核结果反馈回各个教学系,将考核中发现的高效工作方式、方法推荐给各位兼职人员,同时也将考核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和不足指出来,希望各位兼职人员引以为鉴。依据考核结果以及兼职人员的具体情况,对企业兼职人员进行部分调整。部分兼职人员考核结果为不合格,或因岗位变动无法继续兼职的由校企双方协调后下一学年度更换兼职人员。

通过一年多的试行探索,“互兼互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29名合作企业高管、实践专家兼任二级学院院长、教研室主任或专业带头人,有137名企业能工巧匠、技术人员成为兼职骨干教师,有30多名专业骨干教师兼任合作企业的部门经理、项目经理,每年有100多名专业教师下企业顶岗挂职,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86%,实现了校企“人员互聘、职务互兼”的良性格局,学院专业教师的技术与社会服务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3.4 协同育人过程“共管共评”

为了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达到双方互利共赢,促进企业深度、持续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目的,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实施双方“协同共管”是很有必要的。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合作的项目涉及方方面面,例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共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标准,共同编写校本教材和实习实训指导书,统筹安排学生实习实训工作、校企双方联合进行科研立项等,在合作过程中由校企双方共同实施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有利于企业树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中的主体地位,让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产出的效益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也有利于校企双方进行良好沟通协调,为长期、深入地合作奠定基础。

学院通过定期召开校企联席会议和联络员会议,共同安排并承担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共同实施教学过程的管理与监控,及时协调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合作育人工作有序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此外,有些企业在和学院开展协同育人过程中,看到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对企业的切实帮助,极大提升了企业协同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学院与福建金科集团合作过程中,为了使人才培养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专门派出专家团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开展教学管理,实施全程参与、深度融合,产生了明显成效。

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10位同学完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强化的学习与训练并于2016年获得思科公司最高等级CCIE(网络工程专家)的认证,参加H3C的专业课程的第一批40位学生已顺利通过H3CNA的认证考试,目前拥有这些证书的学生都已顺利高薪就业。

4 结语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构建“政策保障、共建共享、互兼互聘、共管共评”等协同育人机制,主动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做到“两降一升”,帮助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树立主体地位,有效地提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有118家企业主动参与合作办学,有27名合作企业技术或管理专家兼任专业带头人或教研室主任。在合作办学过程中,金科集团、安博集团、福建迅达、东南汽车等企业主动投入900多万元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与阿里巴巴、慧科集团联合成立全国首家阿里巴巴大数据学院。企业参与育人全过程,《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完全依市场、依企业需求制定,培养目标明确,项目实战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比率从86%提升至96%,学院连续五年获得省级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学生连续四年参加国家级技能大赛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20个。毕业生连续三年初次就业率达98%以上,签约率达85%以上,对口率达83%以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超过90%,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率在95%以上。基本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成果汇总荣获2014年教育部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以网络专业为试点的“现代学徒制”项目已经成为教育部备案试点项目。我们将继续探索并尝试解决实践教学资源“共建”完成后如何提高“共享”效率、发生人事变动时“互兼互聘”工作发生人事变动时如何实现无缝交接,如何将成功经验在其它专业得以推广,2020年争取实现工科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全覆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