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高 勤
(大连大学 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辽宁女子排球一直是中国排球力量的主力军。从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起,排球界迎来了春天。据统计,辽宁女排先后创出了“单脚背快错位背飞”、“背飞背快前后交叉”、“大小飞结合”、“双人背飞短平串”、“平拉开冲进”等几套新打法。1986年,辽宁女排在全国女排甲级联赛中以11战全胜的成绩获得冠军,被国内排球界誉为八十年代的新技术标兵。1987年,她们又创出“短平快错位背飞”、“背双飞变三人飞”、“双飞加楔”、“单脚背飞时间差”等新战术,在第六届全运会以一场未败的纪录获得冠军。当年又参加了第十四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接连战胜多支世界强队,以全胜战绩获得冠军。辽宁女排的这一连串胜利,引起国内外排球界的关注。中国《排球》杂志评价说:“辽宁女排的打法是全世界排坛最先进的战术。”
然而从近几年的全国女子排球联赛比赛成绩上看,自2005-2006赛季获得冠军,进入巅峰之后,辽宁女排成绩一直进入下降趋势(见图 1),在个人奖项方面更是颗粒无收。虽然女排联赛的成绩不能最终说明问题,但是我们能够从中管窥豹之一斑。
此外,从输送各级国家队女排运动员的人数统计来看,只有2012年国家队因为奥运战略的需要征召了辽宁省的 4名队员(见表1),总体来讲老手多,新手少,从侧面反映出辽宁女排尖子选手减少。
图1 辽宁女排全国女子排球联赛排名分布图
表1 2011-2012年辽宁省女排入选国家队队员统计表
辽宁女排的衰落从宏观上讲与国内排球运动整体影响力日益降低有关;从中观上讲与资金投入不足,排球俱乐部运营不够职业化有关;从微观上讲与排球运动普及率较低,后备力量不足有密切的关系。
排球虽然位列“三大球”之一,但其影响力与篮球和足球相比不可同而语。篮球职业联赛与足球职业联赛的上座率要远远超过排球联赛,代表中国女排竞技最高水平的女排联赛上座率平均仅两成,此外辽宁女排比赛上座率在国内也排在后几名。当前一部分球迷对女排的关注与其说是市场意义上的球迷,倒不如说他们更是政治意义上的关注者。这部分球迷所关注的只有国家队的比赛,对本地区排球比赛所知甚少;只关心中国女排能否打败外国球队,而很少关心本地区排球运动所获得的成绩。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对排球技术所知甚少,更谈不上亲身参与,排球消费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几乎为零。辽宁省曾在沈阳市部分中学进行过调查,只有12%的学生表示对排球感兴趣,有大约一半的学生表示没机会接触排球。群众基础的薄弱最后产生的后果就是女排运动后继乏人。
竞技体育的角逐实质上是竞技体育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后备人才的竞争。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规模与质量[1]。根据统计中国排球注册运动员人数只有2600多人,这个数字包括了所有比较经常地从事排球训练和比赛的人员(男排和女排,少年、青年、成年),在这个数字中,包括各省市的十几支专业队伍、一线队球员不足300人。而辽宁省在册女子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数量也不遑多让(见表2):
表2 2010-2012年辽宁省在册女子青少年运动员数量统计表
相较来说,同样作为辽宁省的优势项目,被称之为“无辽不成军”的辽宁篮球,根据有关专家调查青少年球员的注册人数从2003年至2009年一直都有非常显著的增加(见表3):
表3 2003-2009年辽宁省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注册情况[2]
正是这些充足的后备力量使得辽宁省的篮球一直能够在国内取得不俗的战绩。
后备力量不足的窘境也从另外一个方面体现出来。虽然辽宁女排每年都要向国家队输送队员,但人员总是相对固定。这虽然说明老队员一直能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但从另一方面则反映出,能够与老队员相媲美的新队员没有显现出来。这样就不能形成一个梯队层次,一旦老队员状态有所下滑或者受到伤病等因素的困扰时,教练在排兵布阵上就会捉襟见肘,必须会导致全队竞赛成绩的下滑。这也牵涉到下面所提到的影响辽宁女排竞赛成绩的因素。
作为排球运动的基石,国内联赛始终不温不火,联赛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但距离职业化还遥远,改革力度还不够大,排球联赛需要更多的变革。前任排管中心主任徐利曾说,“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和任何文件上,从来都没说中国排球联赛是职业化的联赛。”[3]“只不过专业队利用这个平台,产生了一定的广告价值,获得了一些赞助和社会资金投入,仅此而已。”
辽宁省的女排职业化也不例外。没有职业化市场化的排球联赛,其状况一直就像“鸡肋”,排球联赛虽然号称职业联赛,但俱乐部之间几乎没有人才流通,犹如一潭死水,也导致排球联赛的市场化推广停滞不前,主要体现在:一缺少本地和外地大型企业资本的持续投入;二缺少排球经纪公司与经纪人制度;三与其他联赛球队之间球员和教练员缺乏流动;四排球俱乐部教练和球员的收入无法与“职业化”的名号相匹配。
除了个别进入国家队的队员外,其他队员参加的比赛场次过少,而且越到基层,得到赛事磨练的运动员越少。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辽宁省青少年运动员参加正式赛机会过少,一年只有十几场比赛机会,入选省青少年队的运动员也仅仅可以多打几场全国比赛[4]。根据笔者统计辽宁省青少年队每年均参加全国青少年女子 U20排球锦标赛、联赛、冠军赛,每项比赛的参赛场次平均在15场左右;每年参加全国青少年女子U18排球锦标赛,比赛场次在12场以上;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训基地训练营(教学对抗赛10场以上)。
由于比赛太少,使得训练效果无从检验。对运动员掌握技战术情况,需要加强的地方,训练计划的修订等,教练很难把握和及时纠正。这些问题造成省内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在实战技术运用能力方面始终存在不足,而到成年队时再进行强化对于运动员的有限运动生命来说有些太迟。
体育后备人才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充足的体育后备人才资源是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前提,对于辽宁女排的今后发展来说也不例外。当代的中国社会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大幅增加,这既造成适龄青少年总人口呈下降趋势,导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可选择总量在减少;也使得这样的家庭对子女的培养就更加具有功利性,竞技体育的高淘汰率、高投入低产出、职业的不稳定性等都是家长要面对的问题,多数家长是不敢冒让孩子既练不出来又念不成书又无工作可选的多重风险[5]。特别是在中国还有“穷养儿,富养女”的观念,这使得女排选拔人才的范围更加缩小、后备力量更加薄弱。这就要求我们体育工作者想方设法对女排运动进行推广,突破传统观念的固囿。笔者认为辽宁省女排后排力量的培训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工作。
3.1.1 政府层面
首要做的是加强宣传和资金的支持。虽然排球位列于“三大球”之中,相对于篮球和足球的群众基础却更加薄弱,在中国女排“五连冠”的感召之下,我国曾经掀起过全民爱排球的热潮,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人们趋利的本能,使得市场的自由调节对排球运动的冲击是最大的,虽然排球联赛已经建立起来,但是上座率一直不高,这固然与排球联赛整体水平不高相关外,与宣传匮乏更是息息相关。在三大球中,排球是对场地要求最低的,相较与篮球与足球的强烈对抗性,排球的身体与身体之间的接触最少,相较来说安全系数增加,这也符合这一时期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身体安全问题的关注。如果加强宣传,笔者认为排球运动的普及性会大大加强,群众基础增加了,女排运动员的来源自然也不成问题。辽宁省可以利用自身女排基础相较雄厚的优势,投入部分资金,解决运动员家庭的后顾之忧,除了明星球员之外,还要针对其他球员进行退役后生路的辅导。
3.1.2 社会层面
吸收社会资金成立各年龄段的社会培训基地。参考NBA篮球训练营的模式在女排运动开展较好的沈阳、大连等有条件的地区,举办各种形式的青少年女排开放训练营。除了让专业运动员参加外,更要吸引广大排球爱好者参与进来,使排球运动吸引更广泛的人群参与。笔者认为青少年女排开放训练营是一种很好的将排球精英化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的有效渠道。根据调查,许多青少年对于女子排球运动不是不喜欢,而是没有接触的渠道和运动的场所,以及专业教练的指导。通过举办女排训练营既可以增加宣传女排运动的机会,又可以在参与训练营的青少年中发现适合的运动苗子,扩大选拔人才的面。
3.1.3 学校层面
笔者认为应该真正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在辽宁省形成一个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完整女排培养链条。打破学校中只有文化课成绩不好的人才参与运动的迷思。中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体制使各校“重文轻武”思想较为严重地制约了体育运动的开展。因此,实行教育局给政策,体育局给组织,学校给人才的三家互助合作形式。
从老女排成长的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运动员都是9-14岁在中小学期间进行启蒙训练,然后通过各级体校打好基础后再进入省市队最后经过挑选进入国家队[6]。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样的培养模式需要进行改进,借鉴国外的培养模式,除了体校外,还要在中小学和大学中普及排球运动。体育与教育的有机结合,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既能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又可以根据个人特长来挖掘自身的运动才能,在运动领域表现自己的价值,即使退役后也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工作和岗位。我国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竞技教育是相互脱节和分离的,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运动员,主要集中在体育局系统所属的运动队,虽然有较高的运动水准,但是长期脱离科学文化教育,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和训练环境,运动成绩下滑不可避免[7]。
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当今世界,体育训练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给传统训练观念和模式带来巨大冲击,这也对运动员的文化知识水平、思维判断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不仅成为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训练水平的现实需要。”[8]以辽宁著名国手张越红曾经加盟过的日本女排俱乐部东丽俱乐部来说,虽然没有自己的梯队,但俱乐部和东京、九州地区等很多所高中都挂钩,这些中学的队伍不定期会到俱乐部来集训学习,好的苗子会被俱乐部挑走。像日本的学校队,一般都有20多名队员,全日本加起来,这个数字就很可观了。而有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女排专业队员才不过400多人,基数远不如日本。此外在日本,几乎每个高中和大学都有自己的女排队伍。以同年龄段相比,日本青少年女排队员的水平并不比中国高,身体素质也没有中国的好,但是形成了规模,容易形成后发的优势。这些女排后备力量的培养模式都值得借鉴。
3.2.1 加大联赛营销力度
国内联赛是辽宁女排运动崛起的基石。破解当今女排联赛上座率低迷的方式,就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女排俱乐部,充分利用“明星效应”加大联赛的营销力度。在“眼球经济”时代,明星就是俱乐部的无形资产,对联赛和所在俱乐部的发展都可起到极为重要的影响,其中包括:有利于联赛品牌营销、活跃球市、吸引媒体、招揽商家、激励后备人才成长等[9]。辽宁省女排俱乐部可以借鉴美国职业篮球品牌营销策略,打造具有辽宁女排特色的品牌群,其中包括:精心打造球队品牌、塑造明星品牌。辽宁省女排俱乐部要把培养、打造和包装世界一流球星作为首要的任务,加大与省内外媒体的合作力度,吸引各种形式的媒体宣传,宣传联赛、宣传女排明星,公众只有了解联赛,才能喜爱联赛,才能被球星的魅力所吸引。此外,球星积极参加公益、慈善活动,增加曝光机会,引进高水平外援等措施也可起到加快联赛“明星效应”开发和利用的目的。
3.2.2 建立排球经纪制度
经纪公司和经纪人是女排俱乐部和联赛迈向成功的桥梁。目前我国的体育经纪人主要集中在篮球及足球等项目之中,涉及到排球项目的经纪人几乎没有。而事实证明,体育经纪人的存在可以更加有效地挖掘一个项目的潜力,对市场进行推广,而有经验的经纪人甚至会成为星探,对有资质或潜力的新人进行发掘。辽宁省可以利用体育大省的地位先行一步,培养本省的排球经纪公司和经纪人,可以对一部分基层的教练进行培训,使之具有经纪人的资质,使之利用做教练之便充分挖掘青少年当中具体潜质的排球苗子。经纪公司和经纪人可以通过与俱乐部共同培养明星球员的方式获得利益。
3.2.3 建设人才交流机制
人才是俱乐部的生存之道。建立人才交流机制,不但包括运动员,也包括教练员;既有国内,也有国外。开放眼界,不做井底之蛙,虽然中国是排球运动特别是女排运动的强国,但也存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女排球星匮乏的短板。特别是在辽宁省女排俱乐部中,只是依靠本省一些老球员参加联赛,缺乏外界“鲶鱼”的竞争,使辽宁省女子排球比赛吸引力逐年下降。笔者认为除了留住本省的人才外,更要将外流的人才吸引回来,将外省的人才吸引过来,将外国的人才引进过来。特别是辽宁省距离排球强国俄罗斯较近,而且俄罗斯选手的身材与技术、打法与辽宁省女排相近,更有利于球员之间的磨合,笔者认为可以充分依靠这棵大树,引进俄罗斯的明星球员盘活辽宁省的女排运动。
笔者认为人才交流既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早在90年代后期,中国女排球员就有出国打球的例子,而近几年出国打球的人反倒是少了。运动员出去打球既能提高个人的收入水平,地方队还可以分成,辽宁省体育局应该争取国家的一些鼓励和优惠的政策,提高俱乐部支持运动员出国打球的积极性。
有一流的教练员才能训练出一流的运动员。教练员是运动员训练的总策划师,是训练过程的管理者和控制者,运动员训练水平的高低及成才与否教练员是第一责任人。没有一批注重钻研、了解项目特点和训练规律的高水平教练员是不行的。教练员特别是主教练,是运动队的领导核心,是对运动队的各个方面最具有影响力的人。教练员作为运动队的领导,教练员对于运动员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10]。他的性格和气质决定整个团队的性格和气质;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决定整个队伍的发展前景和路径;他的协调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和手段决定整个运动队的人际关系和氛围;他的敬业精神决定整个运动队的奉献精神和利他主义。
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各级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包括专项训练能力与理论水平,以及科学管理、科学训练、科学研究的能力。加强与其他省份、国家强队之间的交流,提高基层女排队伍教练的认识水平与训练水平,使他们既了解中国排球,也熟悉世界排球,特别是对竞技排球运动的新趋势、技战术特征、制胜规律等均应有较深的认识,并能切合实际付诸于训练之中。及时掌握与学习先进的技术打法,并能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改造与创新,并能站在世界排球和中国排球发展的高度来训练队员、培养队伍[11]。
体育的胜利并不是一时的胜利,而是无数胜利的累积,是在一个项目上的持续的优势,而非昙花一现。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辽宁女排成绩的下滑也不是一时之势造成的。另有名言说“罗马城不是一日建成的”,女排成绩的重新崛起也不是喊口号就可以成功的。笔者认为辽宁女排的重新崛起应该打破竞赛体制“重运动成绩、轻发展潜力”倾向,建立起明确的选材计划和评级指标体系,提高选拔女排人才的科学程度[12]。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起支撑女排运动发展的科研体系,引进各路人才,使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促进、辅助,形成一个完整的运动体系,共同成就一个项目的辉煌和发展!
[1]张兴林. 我国排球后备人才现状调查[J]. 体育文化导刊,2011, 8: 42-44/48.
[2]邢金明. 辽宁省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6(2): 57-60.
[3]叶嘉利. 女排要老精神更要新思维[EB/OL]. (2013-04-26)[2013-04-29]. http://www.chinavolley.org/html/19263.html.
[4]张大庆, 孙德瑞. 辽宁省排球后备力量选拔、训练及比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25(2): 95-97.
[5]徐向军, 刘建通, 席凯强. 对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33(7): 111-114.
[6]张大庆. 辽宁省排球后备力量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学位毕业论文, 2003: 6.
[7]李艳, 黄亚玲, 王伟. 对中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比较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32(12): 82-86.
[8]刘延东. 在全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EB/OL]. (2012-07-03)[2012-12-28].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467/n3076638/309820 2.html.
[9]梁卫军. 全国排球联赛“明星效应”研究[D]. 开封:河南大学学位毕业论文, 2009: 19-36.
[10]李安娜, 王清忠, 刘海燕, 等. 辽宁省优秀运动队管理的研究[EB/OL]. (2009-05-05)[2012-12-28]. http://www.sport.gov.cn/n16/n1152/n2523/n377568/n377613/n377733/39156 8.html
[11]黄依柱, 彭建肆. 古巴女排长盛不衰的隐性因素分析[J].体育学刊, 2002, 9(4): 139-141.
[12]冯欣欣, 张博, 李达伟. 基于辽宁竞技体育优势地位巩固与提升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 31(5): 27-2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