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冯琳琳,张乐琳,李丽荣,孙晓瑜
(山东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志愿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主要通过志愿服务得以体现,是志愿服务活动在精神层面的高度凝练,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志愿者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在扶贫支教、疫情防控、社会关爱等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1]。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其身心状态、思维模式、学习方法等都需要进行转变以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因此,高校十分重视对大学低年级学生的相关教育[2],志愿精神教育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个体成长与后续发展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首先,志愿精神的利他性可以使高校新生在有效增强和提升自身价值、满足精神需求的同时,不断奉献社会、帮助他人,并在此过程中获取来自利他结果的正向反馈。其次,志愿服务作为良好的育人平台和载体,为高校新生提供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实践机会,高校新生在观察和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沟通组织和合作能力,有助于尽快适应和投入大学生活,也为日后步入社会打下一定基础。最后,高校新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和发展,有助于志愿服务的梯队建设和志愿精神的广泛传播,有助于推动构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社会氛围。然而,志愿精神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引导和干预,也需要各参与主体的协同发力,将高校新生的潜在志愿动机转化为志愿行动,并在志愿行动中进一步领会、践行与弘扬志愿精神。据此,对新时代高校新生的志愿精神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对策,对于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将有助于指导高校新生志愿精神培育工作的开展与创新。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从山东省某高校选取350名“00后”大一新生(即出生日期在2000年1月1日及以后)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8份,有效率为93.71%。其中,男生174人,女生154人,年龄为18~21岁,平均年龄为19.64岁。问卷调查结束后,从中选取13名被试(男生6人,女生7人,均表示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受访者编号为A1~A13),年龄为19~20岁,平均年龄为19.31岁。
1.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的问卷调查工具为大学生志愿精神量表[3],该量表共有24个题目,包括大学生志愿服务认知(10个题目,比如“我认为志愿者是无私奉献、不计回报的人”)、志愿服务情感(7个题目,比如“我认为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大家的行为习惯”)和志愿服务行为(7个题目,比如“我认为很多同学是为完成志愿服务学分或学校下派任务而被迫参加”)三个维度。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1~5分别表示“非常不赞同”“不赞同”“说不清”“赞同”和“非常赞同”,分数越高,表示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整体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0,大学生志愿服务认知、志愿服务情感和志愿服务行为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92、0.93和0.79。另外,本研究还测查了被试的出生日期、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等基本信息。
2.访谈法
本研究还从参与问卷调查的被试中随机选取13名被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提纲主要围绕以下四个维度展开:(1)志愿精神的认知;(2)志愿精神的影响因素;(3)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4)志愿服务活动的评价。研究者在访谈开始前首先跟受访者进行简单的交谈,告知受访者研究目的和保密性原则,在得到受访者的同意后,进行访谈并录音,每人访谈时间为15~30分钟。在访谈过程中,为保证访谈的客观、真实性,访谈者不限制受访者的自由表达,且所有自我报告均得到其许可。访谈结束后,由研究者将全部录音材料转换成文字并归纳整理。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新生的志愿精神现状整体表现良好,但其自我感知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在量化研究之后增加了质性研究,通过混合研究的方法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
1.志愿服务认知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志愿服务认知维度的平均分为4.48分(满分5分),总体来说,高校新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情况表现良好:89.33%的高校新生认为志愿者是无私奉献、不计回报的人,87.5%的高校新生认为提供志愿服务是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87.19%的高校新生认为从事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的权利和义务,84.14%的高校新生认为自己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有一定的理解。
2.志愿服务情感现状
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校新生对志愿服务的接受程度较高,正向情绪较多,但是持续时间堪忧。64.94%的高校新生赞同/非常赞同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大家的行为习惯,然而有23.78%的高校新生表示说不清。在本研究中,高校新生对志愿服务是充满热情的,认为志愿服务能带给自己快乐、获得社会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是,行为习惯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并不仅仅是从几次志愿服务活动中就能反映出来的。因此,如何增强高校新生的志愿服务热情和行为持续时间,将热情和活力转化为实际行动,将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3.志愿服务行为倾向
本研究发现,对于“我认为很多同学是为完成志愿服务学分或学校下派任务而被迫参加志愿服务”这一问题,38.72%的高校新生赞同/非常赞同这个观点,32.93%的高校新生持非常不赞同/不赞同的意见,28.35%的高校新生说不清。对于“我认为很多时候是同学都参加志愿服务,自己不好意思不参加”这一问题,30.79%的高校表示新生赞同/非常赞同这个观点,44.52%的高校新生持非常不赞同/不赞同的意见,24.7%的高校新生表示说不清。由此可见,对于大部分高校新生来说,在繁忙的学业之余,志愿服务活动大多意味着与“学校任务”“强制”“学分”密不可分。可见,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不仅仅是帮助高校新生了解志愿精神,使其保持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要考虑高校新生的年龄阶段和心理发展需要,真正从其需求角度出发,调动其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将志愿服务行为落到实处。
1.志愿精神的认知
志愿精神作为个体进行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其基于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不求名利回报的前提下,主动参与日常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积极心理品质,在思想和实践层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志愿服务活动覆盖的范围、服务的类别以及参与者数量都有明显的提高,人们对志愿精神的认知也在不断深化。通过对13名受访者的访谈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多数新生对于志愿精神的认知情况基本正确,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类:奉献精神、帮助他人、志愿收获。其中,受访者提及次数最多的是奉献精神。从访谈结果来看虽然大部分高校新生对于志愿精神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但这种认知具有单一性和片面性,没有真正明确志愿精神的内涵,拘泥于表面层次,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志愿精神培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认知。
A1:“志愿服务应该服务社会,服务大家,应该做一些对社会对大家有利的事情,并且是自己自发性地去做。就不应该是强制性的,就是应该自由,不受活动的限制。”
A2:“首先我肯定志愿服务活动的益处,志愿活动肯定能够帮助很多需要帮助人,或者是说,志愿服务活动能够让自己发挥自身价值,我觉得就这两点,服务社会和发挥自己本身的价值。”
A11:“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而且(这个社会)也需要无私奉献精神,(志愿服务)就是那种为社会做贡献之类的吧。”
2.志愿精神的影响因素
访谈结果发现,志愿精神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社会层面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和推广、学校层面志愿精神相关课程的设置、家庭层面主要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帮助以及个人层面的认知等。当前高校为顺应党和国家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新要求,基于高校自身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培训工作,使更多的高校新生能够结合自身优点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有效提高了高校新生的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在访谈中发现,多名受访者表示其学校已经将志愿精神纳入课程教学环节,设有专门的志愿服务课程进行理论传授和技能指导,且还有志愿服务社团开展志愿活动,为高校新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创设了良好的氛围。高校新生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行为动机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长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同度会深刻影响高校新生志愿精神的形成,在访谈中发现多数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他们的父母对志愿服务活动持赞同意见且经常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认为能够带来积极的精神反馈。由于高校新生还没有对志愿精神形成较为全面的认知,容易受课程成绩、评奖评优等现实利益的影响,因此部分高校新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偏向功利化,这种思想观念促使高校新生更多关注自身利益而非活动本身,影响志愿精神的培育。总体而言,受访者对学校层面、家庭层面和个人层面这三个层面的了解度较高,而对社会层面的了解度不高,有53.85%的受访者不太了解社会层面对志愿精神的推广、对志愿服务的组织等,他们认为社会层面应丰富宣传方式,扩大普及度。
A2:“现在很多做志愿服务的机构,比如说一些官方的志愿服务网、官方的救援队以及比较正规的那种民间组织,他们做这方面(指宣传组织)的活动会比较多一点。但是,目前来讲,我认为大多数普通人了解的不是特别广泛和深入。因此,我觉得普及性做的还不是很够,可能很多人想要去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但是可能没有办法去找到一个好的平台或者一个渠道去做这样的服务活动。”
A10:“(家庭对我的志愿精神的建立)有一点帮助,虽然没有参加过特别正式的那种志愿服务活动,但是平时帮助别人还是有的。我的父母很注重培养这种氛围。助人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论大事小事都要为他人提供帮助,虽然不是很重视(有)质量(的)服务,但是肯定还是奉献爱心。”
A13:“我认为这个课(志愿精神相关课程)要分情况。如果是引导类的我觉得就很值得开设,因为很多人对志愿服务还不是特别了解,通过这类课程能够让我们找到适合自己开展的志愿服务。但是如果和GPA、学分、活动报告之类的内容,或者和必须要完成的几项任务相结合的话,我认为这样就不好了。同时,志愿服务活动(要)摒弃形式主义。”
3.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
关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情况,受访者对“为什么想去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这一问题,主要有两种描述,一种是自己发自内心想去做,另一种是被动参加。关于受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后的收获体验以及更希望得到什么奖励这个问题,多数受访者表示其是自发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参加后普遍感觉非常开心和满足,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些人多数更希望得到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志愿证明或小纪念品甚至不求任何回报。但也有部分高校新生由于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不同,存在着功利化倾向,更希望得到学分的奖励或者“漂亮”的履历。志愿服务活动既能够锻炼高校新生实践能力、发挥专业才干,又能够给他人或群体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是个人和社会的双赢,但部分学生带有功利性的目的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选择投入时间少、反馈多的活动形式,甚至将其变成谋取利益的工具,其出发点与志愿精神相背离,没有真正落实志愿精神。
A1:“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本身就会带来快乐,然后特别有成就感。并且在活动中会发现他人的不同点,还能结交几个朋友;也能学到学校学不到的东西,比如与人交流的技巧。”
A3:“自己内心比较向往,想去尝试更多的东西,尽自己的能力去回报社会吧。”
A12:“我内心是希望物质方面多一点,如果是有纪念意义的奖励或者学分加成,那就更好了。”
当受访者被问到更倾向于参加哪种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受访者表示更倾向于与人沟通交流类型的活动,比如去敬老院、支教、大型比赛或会议等,较少受访者表示可以接受机械类工作。受访者认为,简单重复的机械类工作毫无意义,甚至非常无聊,既不能长见识,也不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当受访者提及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时,受访者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前期宣传、策划准备、应急预案设置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从受访者的访谈内容可知,部分志愿服务活动不考虑实际情况,未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有“走过场”“形式化”的倾向,缺乏可持续性和实效性,这也会对高校新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
A8:“(志愿)服务时间较少,行程很仓促,有一点形式主义和形式化。(我)建议把这个服务时间延长一点,让我们真正地投入进去。”
A9:“我感觉可能根据我个人性格方面或者是特长方面的话,我可能更擅长一些与人交往交流这一方面的,或者是一些艺术方面的,比如说去养老院去为爷爷奶奶们办一个晚会之类的,类似于这种志愿服务活动,从我的性格和特长来说感觉这些志愿服务更能适合我。”
A13:“能够帮到别人的那种活动,或者是大型的活动,比如担任冬奥会志愿者,可以让我长见识、帮助到我。我对一些站岗、指挥交通类的服务活动不是很有兴趣,(我)认为这并不需要我们去参加,反而是一些组织志愿者去帮扶、帮助同学的事情,我认为是可以参加的。”
4.志愿服务活动的评价
关于志愿服务活动的评价,受访者主要是从志愿服务的宣传工作和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动机态度两个角度展开。对于志愿服务的宣传工作,部分受访者认为宣传方式过于死板,无法吸引大量的年轻人;同时,应当扩大范围,不要只停留在大学生层面,整个社会都应该接受志愿精神的教育。还有一部分受访者认为,优秀的宣传是志愿服务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如果宣传手段单一、宣传方式单调,则无法让大学生很好地深入了解志愿活动。虽然当前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志愿精神,但是在实际宣传工作的开展中并没有落实到位,宣传过于形式化、表面化,缺少内涵。通过访谈发现,部分高校新生表示学校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工作集中于“学雷锋”活动月,而对校、院级团日活动或是评奖评优活动没有进行具体的组织宣传。此外,高校进行志愿精神的理论宣讲也多由思政课老师、辅导员等承担,没有常态化的宣传机制和专业的宣传队伍,缺乏长期稳定的志愿精神培育氛围,不利于高校志愿活动开展和志愿精神的培育。
A4:“虽然志愿服务活动一定程度上服务了社会,但是更多的偏向形式(主义),因为很可能志愿者只服务一次,无法长期地或者实质上做出什么改变。而且很多学生是为了学分或毕业条件才去做志愿服务的,而不是出于兴趣或者为了帮助别人。”
A11:“我觉得现在很多大学生去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它更多的是一种应付,为了拿学分,而他的真正的动机并不是想单纯地帮助别人。”
A13:“首先我觉得是得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这个事情,让大家愿意去付出。同时,要扩大志愿精神的培育范围,让大家都愿意去接受这样一个事情,扩大的范围不仅在大学生层面,整个全体社会都应该接受志愿精神的培育。”
高校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部分,其知识文化层次较高,思维活跃,对于社会所倡导的志愿精神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和热情。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保障,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需要和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成为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方面,高校新生也不例外。本研究中,虽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校新生对志愿精神有着正确的认知和较高的热情,但是,访谈结果也发现,高校新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带有一定的个人主观性。一方面,在他们的主观认知中,志愿精神的核心内涵在于“奉献”,即对国家、社会、他人的奉献,其中,提及最多的是对社会和他人的奉献,较少谈及个人对国家的付出;另一方面,“友爱”“互助”“进步”等关键词在访谈中并不常被谈及。志愿服务活动不应是“单打独斗”,高校新生只有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与人交往中达成从“助人”到“互助”的观念转变,才能收获个人能力的进步和思想境界的升华。认知作为认同的基础,要想培育高校新生志愿精神,应当进一步加深高校新生对志愿精神的正确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高校新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和认同,最终体现和贯穿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因此,各参与主体应当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搭建有效的实践平台。
本研究中,高校新生对志愿服务活动和志愿精神的认可程度、支持程度较高,但志愿服务行为倾向性却并不高。访谈结果发现,有的高校新生受家庭环境影响,父母害怕孩子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受到意外伤害,从而选择不支持。而思想理念较为开明的父母,则支持孩子从小助人为乐、乐善好施。从父母的教养方式到一个家庭的家风、家训,投射到子女身上,会演化成子女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倾向。另外,家庭志愿服务的兴起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通过推动“志愿家庭”的形成,提高全社会的志愿服务参与率。此外,需要通过各方主体共同协助,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高校新生志愿服务工作。对于每位高校新生来说,需要采取实际行动,将志愿精神动力转换成行为倾向并付诸实践。
从我国志愿服务实际出发,志愿服务的运作模式是“党团主导,专门机构发动,单位协助,大众支持”[4],但大众对志愿服务运作模式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本研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有的高校新生希望志愿服务不要与学校学分、成绩排名绑定,少一份被动,多一份自由选择的权利。第二,还有的高校新生希望志愿服务多传递一些实际的、有用的知识信息,摆脱形式主义,建构自己的志愿活动品牌。对于刚进入高校环境的新生而言,仍有一部分新生无法很快地适应大学生身份和完成逻辑思维能力的转变,不能自觉地将个人行为与国家的崇高理想有机统一。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号召、宣传大学生投身志愿服务,在社会实践中奉献青春力量之时,也应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动态,处理好志愿服务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以及管理者与大学生志愿者的关系,同时要注重创新宣传手段和方式方法,使用网络新颖的宣传方式,比如公众号文章、短视频等形式,从而吸引大学生兴趣,以实现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
我们在培育高校新生志愿精神时,可以将志愿服务理解为一种习惯和方式[5],培养高校新生的志愿参与习惯,需要充分利用好家庭、社会、学校的力量,形成信任、合作、互惠的参与网络[6],共同在实践中育人。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教育也是个体教育的开端[7]。在家庭中,父母的行为习惯和价值理念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学者通过分析家庭志愿服务,充分肯定了家庭志愿服务对促进家庭情感、加强社区生活质量等的积极影响[8]。首先,家风作为培养道德和人格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高校新生志愿精神的重要手段。家风的“风”字蕴含着“上以风化下,下以风讽上”的意思,是指人们以高尚的德行影响教化别人[9]。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施惠无念,受恩莫忘”等有关志愿精神里的优良家风,应当在新时代传承下来,并发挥其教化作用。一个家庭有了良好的家风才能和睦团结,千千万万个家庭有了良好的家风,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因此父母在培育子女志愿精神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家风的重要作用,意识到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发展,更有可能做出亲社会行为。当前,全国各地正普遍开展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家庭志愿活动工程,致力于夯实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丰富志愿服务的发展类型。因此,可以借鉴相关经验提升家庭教育功能,打造特色家庭志愿服务。
对于高校新生而言,随着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改变,其心理和身体也都面临着变化。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对高校新生的学习、生活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五育并举,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重点推进育人工作,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育德”与“育心”协同发展,为我们培养什么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相较于其他年级,高校新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较强,传统说教模式只能做到将道理灌输“入耳”。如何做到“入脑”“入心”,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者协同发力,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依照个体心理发展阶段特征,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性施教,共同在大学生思想指引和心理发展过程中做好长远、可持续的服务保障工作。同时,大学生也需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学会认识和接纳自己,管理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正视心理需要,达到心理与身体发展同步。研究表明,志愿行为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获得感与幸福感[10]。只有认识到志愿行为的积极效应,大学生才能更好地投身到社会实践中,以更好的姿态加入到志愿服务中。
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个体的社会利益优先价值取向能够有效提高个体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11]。因此,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含义,有助于其把握好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以志愿服务为重要的实践方式,完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
培育高校新生的志愿精神,号召高校新生投身志愿服务事业,有待家庭、学校、社会等主体之间密切合作,尽其所能,尤其是高校层面,高校的目的是培养人,培养符合发展要求的“时代新人”。这是一个“过程-结果”的关系,即结果以过程为前提,过程为结果而积累的动态历程[12]。学者指出,当前我国的教育基本属于“重目的型”形态,容易导致志愿服务实践发展出现偏颇[12]。因此,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过程趋势应是符合教育目的的、可预见性的,与教育结果相互渗透、内在统一,最终实现大学生志愿精神新境界的铸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