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改革论

时间:2024-07-29

刘曙光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北京100871)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改革论

刘曙光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北京100871)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的改革与发展,是期刊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既给高校文科学报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性质决定体制,高校文科学报应划归公益性的文化事业,由国家有关部门给予财政支持。只有把高校文科学报作为非营利性的公益性事业,才能让高校文科学报免费向社会提供学术成果,以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文科学报数字化、国际化的难题。高校文科学报的主管、主办制度造成了学报所谓全、小、散、弱的特点,规模化、集团化是否是学报改革方向值得认真研究。包括高校文科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是对整个国家学术水平、学术状况的一种生动、客观的反映。要提高高校文科学报质量,就需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文科学报;文化事业;数字化;期刊发展规律

毫无疑问,包括高校文科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的改革与发展,是当前期刊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有关这一话题的学术研讨和研究论文已为数不少。但是,由于期刊类型、体制不同,研究者的立场、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有较大的差异,甚至针锋相对。即使是同一类型、同一体制中的期刊,由于研究者的视角、方法及材料等方面的差异,也可能产生不同的看法,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这里,我们仅就当前高校文科学报的改革谈几点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机遇还是挑战?

当前,包括高校文科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机遇和挑战都是多方面的。其中,既称得上是难得机遇又称得上是严峻挑战的是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文化体制改革,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提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与此相关,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等文件,并开始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政府相关部门对学术期刊进行财政补贴,以解决办刊经费短缺问题。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中国科协的“精品科技期刊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术名刊建设工程”、教育部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名栏工程”。新闻出版总署拟启动“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和建设“国家学术论文数字化发布平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启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期刊”申报。因此,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给包括高校文科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学术期刊必将大有作为。

当然,上述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包括高校文科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是文化体制改革。高校文科学报属于非时政类报刊。关于高校文科学报体制改革,中央19号文件提出:“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非独立法人科技期刊、学术期刊编辑部,另行制定具体改革办法”。到底会出台怎样的具体改革方法?高校文科学报将被列入公益性还是经营性?进而是被作为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来看待?由于高校学报市场竞争力弱,难以做到自负盈亏,体制改革直接关系到高校文科学报的前途命运,必然成为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

二、高校文科学报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指出:把中国文化分成公益性和经营性的,进而衍生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是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过去我们一讲文化就出现两种倾向,一种以文化的特殊性否定它的一般性,完全不敢按照市场规律去生产,结果造成了文化生产力的桎梏,发展不起来。另一种是用一般性否定特殊性,把文化当成一般的商品,否定文化内容上的意识形态特性,所有文化都要推向市场,这就倒到另一个方面去了。把不可能市场化的文化事业推到市场,等于置其于死地,谈不上发展。在文化方面,国外虽然没有企业和事业的分别,但有盈利性和非盈利性之分。“盈利性的就要向政府缴税,非盈利性的不但不缴税,国家还有大量的基金去支撑它的发展。”[1]

高校文科学报到底是该划入公益性还是经营性、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改革的思路应该是这样的:性质决定体制,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活力。笔者认为,高校文科学报的改革不是孤立的,而是与高校的改革密不可分的。在改革中,如果高校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则学报当然也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反之亦然。

学报是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报的功能是高校功能的分化或者说具体化,同样包括相辅相成的四个方面:培养人才、研究学术、服务社会和传承文明。其中,研究学术是其基本功能,其他功能则是其延续和引申。在不同的时代,随着高校的发展变化,学报的具体功能会有所变化,但这四方面的功能是一以贯之的。

高校文科学报毫无疑问是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品,应纳入非营利政策性出版事业,作为公益性事业来管理,其价值不能仅从发行量及其自身经济收益来衡量。既然作为学术载体的高校文科学报是高校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下公器”和公共产品,是公益性事业,那么,政府就不能把它混同于企业,就不能把它推向市场,就不能把经济效益(发行量多少、盈利多少)作为衡量高校文科学报的指标,而应当注重其社会效益,应当通过国家财政拨款来解决学报办刊经费问题。[2]

从高等学校文科学报自身发展的历史来考察,它与出版社不同,从诞生之日起,高校文科学报就作为高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依靠学校拨款或部分自筹经费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一旦对高校文科学报进行体制改革,把它完全推向市场,停止经费支持,实施“断奶”,其后果可以想见:要么是高校文科学报难以自负盈亏,陷入生存危机而停办;要么是把它当作文化产业来经营,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而置学术于不顾,使学报学术功能进一步异化、偏离乃至丧失。这对高校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将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十二五”期间,国家有关管理部门拟对重点学术期刊予以大力扶持,这是很有远见的。

如果脱离高校体制的配套改革,孤立地进行高校文科学报的改革,不仅将会造成学术期刊品牌的流失,更会造成人才的流失。人们常讲,有什么样的编辑,就有什么样的刊物。尤其是主编的素质、眼界和学养,直接关系到文科学报的质量和品位。目前,大多数高校领导对文科学报建设都非常重视,往往选调精兵强将充实学报编辑部。主编一般由学术造诣高、办刊经验丰富的学者担任。主编、编辑之所以比较安心学报工作,是因为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学报编辑部人员是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应列入教学科研编制,享受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的待遇。”[3]如果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改变高校学报的事业性质,无疑会在学报界引发一场强烈地震,许多学报工作者将会回到原来的院、系(所)、中心,人才的流失将会使学报的发展蒙受极大损失。

非时政类报刊的改革采取分类分批、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不搞“一刀切”,特别是另行制定高校学报的改革方案,这也说明国家对改革的复杂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对高校学报改革的态度相当慎重。

三、高校文科学报是数字化还是被数字化?

只有把高校文科学报作为非营利性的公益性事业,才能让高校文科学报免费向社会提供学术成果,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文科学报数字化、国际化的难题。正是因为在利用数字技术整合学术资源方面政府管理部门的缺位,使得相关媒体企业、数字化出版机构才有机可乘、有利可图、“大有作为”,它们以极其低廉的价格购买各高校文科学报的内容,却以极其高昂的价格向高校图书馆、研究机构以及个人出售数字产品,垄断数字学术资源。这对各学术期刊是极不公平的,也不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长远发展。

(一)数字化出版——期刊未来出路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利用网络来了解信息、获取资讯;现代化的信息检索、浏览方式,使读者无需再到图书馆利用卡片目录或检索工具查找自己所需的期刊资料,而通过联机检索,可以直接提交期刊文献的传递请求。这就使纸质版期刊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成为了必须。数字化必将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成为未来出版的主导形式。中国出版界理应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主动利用好数字化技术,探索将传统出版形式与数字出版形式有机结合的途径。

由于期刊本身千差万别,各自需求不同,面对数字化的挑战,各方反应不一,积极推进者有之,消极跟进者亦有之。大众刊物当属前者;而绝大多数的学术期刊当属后者。面对数字化浪潮的冲击,大多数的文科学报为什么不是勇立潮头而是选择被动渐进或者说是在“被数字化”呢?

作为传统媒体的绝大多数高校文科学报编辑部,一般分属不同的主办单位和主管单位,一般都是非赢利性机构,他们把自己的工作视为一种公益性事业。学术乃天下之公器,社会一般也承认其公益性质。长期以来,学术期刊编辑部大多是由主办单位按年度划拨办刊经费,而且规模小,人手少,一般5~7人,致力于内容制作尚且力不从心,更无暇顾及经营发行,加上读者群受局限,一般发行量不大,不收或很少收版面费,难以自负盈亏,不具备作为市场主体的条件。这种状况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条块分割,小散弱”。

虽然学术期刊已经开始感受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投稿、约稿、审稿(特别是利用反抄袭剽窃软件审稿)、编辑等环节上的便捷(即实现了编辑现代化);虽然学术期刊知道数字化在学术传播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虽然学术期刊也知道信息化、数字化是期刊未来发展方向,潜藏着巨大的商机;虽然学术期刊也在不遗余力地推进数字化发展。但是,和媒体企业、电子出版机构不同,学术期刊从一开始就没有以赢利为目的;在数字化发展中,它们显然有些力不从心,或者说,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数字化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客观上要求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而这都是一般学报编辑部所不可能做到的。他们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实力开发一个独立的、直接收费的数字出版平台,即自己实现数字化出版。一般的学术期刊都只建有一个小规模的数字出版平台,内容包括刊物介绍、编辑部简介、投稿须知、现刊和过刊的目录或内容等,一些科技期刊和极个别的文科期刊开始尝试网络优先出版。这种网站只是以扩大学术传播为目的,而决不是为了赢利。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学术期刊的自建网站都是向读者免费开放的。这样小规模的数字出版平台,只能淹没在数字化的汪洋大海之中,而不可能与业已形成的集约化、规模化、专门化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机构抗衡,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赢利。

数字化出版,卖的仍然是学术(内容)。在学术期刊数字产业链条中,内容提供者当然是各个学术期刊编辑部。他们不仅承担组稿、审稿、编稿等大量的前期劳动,而且,还负责与作者签订版权合同,向作者支付稿酬,等等。也就是说,数字化出版的内容是由各学术期刊编辑部来生产的。虽然大家都说应该以内容来主导数字化,但如何以内容来主导数字化,却让人感到很是困惑。

数字化出版的盈利模式基本上是阅读付费、广告等,这也决定了学术期刊难以在数字化进程中把握主动权。学术期刊如果不想成为数字化的“弃儿”,就不得不忍疼割爱出卖自己赖以安身立命的内容资源,而与媒体企业、电子出版机构合作。这也是国内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采取的最普遍的方式。而在这种合作谈判中,由于众多的学术期刊编辑部分属于不同的主办单位,社会影响、学术声誉差异较大,难以采取统一的联合行动。各媒体企业、电子出版机构则集技术服务商、广告商、运营商、发布商于一身,数字产品的盈利直接进入他们的账户。学术期刊编辑部与电子出版机构、媒体企业的合作,地位并不是对等的,分配方式、分配原则也不是按劳分配或按生产要素分配。各期刊编辑部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他们不能介入数字技术的设计和研发,不能直接从产品的销售中获益,不能监督电子出版机构、媒体企业的收支情况,也不是按一定比例分成,而只能通过各自与电子出版机构、媒体企业签订独家或非独家协议来分得一杯羹,获得微薄的收益。而且,由于媒体企业、电子出版机构并不直接给论文作者支付稿酬,这点微薄的收益中往往还包括电子出版机构、媒体企业应该支付给作者的稿酬。即使不扣除他们已预先垫付的给论文作者的稿酬,从媒体企业、电子出版机构那里获得的这点少得可怜的收益与当初他们所付出的成本很不相称。曾有不少人抱怨说,学术期刊与媒体企业、电子出版机构的关系,与其说是“合作”不如说是前者给后者“打工”。他们也知道自己所生产的产品在出让时的价格与其本身的价值是不相符的,是卖得太“贱”了。可是为了扩大自己刊物的影响,为了在以被下载量衡量办刊质量的评价机制中不使自己的刊物吃亏,他们也就“认”了。

学术期刊数字化的目的是把数字化作为学术传播的手段,以拓展刊物的发展空间,扩大所刊发论文的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而不是为了营利,所以,学术期刊大多数情况下会“一女多嫁”,同时加入多个数据库;而媒体企业、电子出版机构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收费服务来营利。学术期刊直接向作者支付稿酬,而媒体企业、电子出版机构很少直接向作者支付稿酬。这也是论文作者往往状告媒体企业、电子出版机构侵权而很少状告学术期刊的主要原因。当然,这并不是说学术期刊就不存在侵权的问题。学术期刊并没有取得所有现刊、过刊作者的授权,就把期刊论文的网络发表、汇编的权利转让给媒体企业、电子出版机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作者的著作权。即使学术期刊与作者之间签订了合同,这种合同也存在一些霸王条款,作者为了论文能发表,也就不得不让渡自己的权利。根据合同的霸王条款,即使作者把自己的论文发布到自己的博客上,这也是不允许的。

(二)利用好数字化出版这把“双刃剑”

从理论上说,数字化出版和传统出版是相互补充、相互包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实际上,正像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样,数字化也是一把双刃剑,或者说,具有双面性。

一方面,数字化使学术传播方便、快捷,中国学术期刊正是借助数字化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众所周知,数字化出版必然使学术期刊的纸质发行量持续下降,使各学术期刊编辑部的发行收入持续减少。在传统出版模式下,部分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术期刊纸质发行收入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冲抵办刊支出费用。而在数字化转型中,他们在传统出版市场失去的多,而从电子出版机构、媒体企业那里分来的收益却极其有限。

目前国内的几大媒体企业、电子出版机构,虽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但并不是政府主办的。企业的根本目的是营利,而不是学术的传播(虽然他们客观上促进了学术的传播),当然,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媒体企业、电子出版机构,并不像学术期刊一样,具有公益性事业的性质。他们搞的是市场经济,是自负盈亏,而不是靠政府拨款,作为一家企业,如果不能营利,那就只有倒闭。

媒体企业、电子出版机构的非公益性质,也决定了他们之间的竞争从一开始就是非良性的,甚至是恶性的。他们总想使自己的公司能居于垄断地位,能一家独大,能最大限度的占有市场份额。因此,他们也总是想方设法打压对手,限制竞争对手的发展壮大。某些媒体企业、出版机构希望与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期刊签订独家协议,多少带有要进行市场垄断的意味。我们认为,学术期刊不应为数字化垄断市场的形成推波助澜。

正因为数字化出版潜藏着时代赋予的难得的商机,甚至连邮政发行部门也想参与其中。他们利用大多数学术期刊没有自己的发行渠道的弱点,2011年在签订代发合同时,竟然要求学术期刊无偿地为他们提供电子版。这也引起了学术期刊的强烈不满。有人指出,多家媒体企业、电子出版机构的出现,就像同质的工业企业,是一种重复生产,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增加了信息检索的难度。政府相关部门,应加以正确引导,避免恶性竞争。也有人提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政府来建构公共网络服务平台。

令人欣慰的是,新闻出版总署拟依托人民出版社特别是《新华文摘》杂志社搭建一个公益性的、数字化出版平台——国家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布平台。

四、规模化、集团化是否高校文科学报的改革方向?

有人认为,目前高校文科学报的状况是全小散弱,资源利用不合理,要进行资源整合,使之规模化、集团化、集群化,使之做大、做强。

第一,不管是学报管理部门还是主办者,都知道高校学报分属不同的主管、主办单位,难以进行有实质性的相互协调、合作。主管主办制度造成了高校文科学报目前的格局。不改革期刊的主管主办制度,不改革高校管理体制,就难以形成高校文科学报的规模化、集团化经营和运作,就难以改变所谓“全、小、散、弱”状态。

第二,学报是高校主办的,不具备市场主体的条件,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其运作方式受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制约,高校的多样性决定了学报的多样性。高校文科学报依托大学,其存在根据无可质疑,其贡献有目共睹。与高校的办学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相适应,不同高校的学报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文明传承等方面也各有分工。一般来说,一家学报的学术水平直接取决于该校师生的研究水平。各种层次的学术都需要自己的传播管道或者说载体。在学术园地里,只有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才能装扮出美丽的学术春天。对高校文科学报这个期刊群落,不能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应该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报的功能定位进行具体分析。

第三,高校文科学报的性质决定了它不是文化产业,改革的目标可以是结构型转型,可以是提高期刊影响力,但不应是做大做强。不管是大学还是科研机构,不管是高校文科学报还是其他文科类学术期刊,都是学术共同体而不是企业。做大做强是企业的目标,不能用企业的逻辑来要求高校文科学报,来对高校文科学报进行改革。

正因为如此,有的论者建议,出版管理部门在深化出版体制改革过程中,充分考虑学术期刊适度分散办刊更适合科学研究规律和学科分布特点,集团化、集约化、市场化的产业经营模式,不是学术期刊的最佳选择。[4]

五、高校文科学报如何走出困境?

包括高校文科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是对整个国家学术水平、学术状况的一种生动、客观的反映。将目前学术界令人难以满意的现状完全委过于学术期刊,特别是委过于高校文科学报,有失公允。事实上,要提高高校文科学报质量,就需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否则难以取得实际成效。

学术生态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改革完善现行高校运行机制及科研管理与评价体制、教师职称评定与考核体制、学术期刊的评价体制密切相关。

第一,科研管理与科研评价体制必须进行改革。学术管理的缺位、越位、错位现象严重。其一,是学术管理层对学术活动、学术研究过多干预。在高校系统,“计划学术”、“审批学术”(科研项目、课题、基金、研究基地、成果奖、学位点等都需审批)越来越强化,导致行政权力完全取代学术权威,学术活动异化成行政工作。学术管理行政化,不利于学术自由和学术创新。其二,学术管理层对学术评价“过分”重视和依赖,造成了过度的量化评价[5]。对毕业答辩、职称评定、课题结项、博士点申报、基地评估、重点学科建设,等等,无不需要硬性的论文指标作为必要或参考条件;学校排名、科研评估、奖金发放也把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追求科研论文的数量而不是质量,追求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资金量,规定职称评定和研究生论文答辩中论文的数量和刊物的级别,诸如此类违背学术发展一般规律的做法,表面上是重视学术,实际上严重破坏了学术生态,催生了学术泡沫、学术垃圾、学术不端乃至学术腐败。其三,缺乏惩处机制。科研奖励措施很多,但学术失范的惩戒措施缺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奖励有余而惩处不足,使得学术失范回报高而风险小。学术失范背后有着深层的物质利益原因。学术失范的防范就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一个利益调节问题。

第二,加强科研工作者的自律。当前的学术管理和评价体制以及各高校、科研机构对获取现实利益的诸多规定与条件,在客观上使得作者不是为了学术而写作,而是有意无意地推动他们为了功利、为了迎合评价体系、为了追求评价指标,为了学术的物化价值——职称、学位、奖金、学术资源、身份、地位——而写作。科研人员偏离、放弃职业操守,学术行为失范,学者的道德和品格遭到贬损,具体表现有二:一是学风浮躁,沽名钓誉,丧失学术情趣和学术良知,急功近利,难以潜心学术;二是科研人员数量“过分”膨胀,因为在现行体制下,学术研究很容易被当作是攫取名利的有效手段,甚至被个别官员当作是可以装点门面、附庸风雅、表现自己“学者”身份的行为。

第三,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必须把关和坚守。(1)实行同行审稿制度,拒绝人情稿、职称稿、学位论文、学术赝品、学术垃圾。(2)改革期刊评价体制,依靠行业协会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高校文科学报要遵循学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要被各种各样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机制牵着鼻子走,始终坚持期刊的学术本位。(3)在略显浮躁的学术氛围中,学报工作者要坚守学术阵地,保持一颗平常心。同时,学报工作者也要向主管主办单位呼吁,争取足额的办刊经费。(4)严守学术规范,熟练运用反剽窃抄袭软件,及时回复稿件避免人为造成一稿多投,通过对学者的他律引导其自律,捍卫学术的尊严与纯洁;通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学报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与良性互动,逐渐形成全社会的良好学风,为学报功能的回归、为高校学术功能的回归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四,整个社会的学术生态必须改善与优化。文科学报功能的异化有着复杂的、多方面的原因。学报功能的回归,关键在于制度的创新,在于整个高校学术功能的回归,在于整个社会学术空气的净化。高校是个学术组织,应当“以学术为本”、以学术安身立命。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市场经济浪潮的强烈冲击,高校似乎越来越不以学术为本,学术似乎越来越功利化。

高校文科学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受制于并影响着学术生态环境,而学术生态环境受制于并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态环境。在社会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特别是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和高校文科学报的功能发生某种程度的异化、偏离,实属正常。优化学术生态,加强学术主体自律,建立科学、合理、公正的学术管理和评价体制以及期刊评价体制,促进高校、高校文科学报与学术生态的良性互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责无旁贷。

[1] 柳斌杰.关于文化的两种错误认识[N].北京日报,2011-11-28(17).

[2] 尹玉吉.学术期刊商品论质疑[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的通知(1998年4月1日)[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664262.htm.

[4] 翁贞林.高校学报多功能特征与出版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5).

[5] 余三定.三个“过分”破坏了学术生态平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1-19(5).

On the Reform of Journals of Social Sciences in Universities

Liu Shuguang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Peking University<Philosophical&Social Science Edition>,Beijin 100871,China)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journals of social sciences in universities has been a topic under heated discussion.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has brought journals of social sciences in universities both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Since the system is decided by its nature,the nature of social sciences in universities must be made clear first.Journals of social sciences in universities should be the nonprofit cultural undertakings,which are under the fiscal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Only in this way will it be possible for the journals of social sciences in universities to offer society academic achievements free,and thus solve the tough problems,once and for all,for the journals of social sciences in universities to be digitalized and internationalized.The old systems of sponsor and supervision have caused the journals to be comprehensive in content,lower in status,weak in competition.However,whether it is a right direction for journals to develop in large scale and in group operation also deserves a good study.All the journals,including journals of social sciences in universities,best present objectively the academic level and state of a country.To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the journals of social sciences in universities,a sound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is in need.

journals of social sciences in universities;cultural undertakings,digitalization;journals’development regularity

G23

A

1672-0040(2012)04-0073-06

2012-01-16

刘曙光(1968—),男,湖南华容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常务副主编、编审,哲学博士,主要从事编辑学和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 齐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