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蔡梅娟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蔡梅娟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对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与迫切性的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应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以双向调研为前提,确立“类型能力”培养目标;以课程建设为依托,确定能力培养内容;以可行性为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能力培养形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培养体系;类型目标;培养内容;培养形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学校设置率最高的基础专业之一,全国所有的师范类大学、综合大学以及多数多科性大学都开设这一专业,这无疑反映了教育界对这一专业重要性的共识。但近几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却引起了我们的高度警惕,据最具公信力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调查,在2007~2009年连续三届就业率最低的五个文科专业中就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该机构2011年的调查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被列为就业“黄牌专业”。这固然与该专业设置较多有关,但最重要的原因是该专业在学生能力培养上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我国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坚持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方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1年工作要点》中也强调“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2011年6月,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能力为重”,要求着力增强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可见,“能力培养”已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时代关键词,且已上升到国家高等教育纲领的高度。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在“能力”的内涵与外延上都极具弹性的人文学科,在学生能力培养上存在着“能力”含义上的难以界定、培养目标指向上的难以明确、培养方式上的难以操作以及培养成效上的难以短期直观等问题,因而使其能力培养体系的建构成为一个鲜得关注的问题,很少有人以“体系化”意识来观照与探讨这一专业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困境与出路,这使得这一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体系的建构问题成为一个既具迫切性又有极大探索空间的时代命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体系的建构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社会需要类型化人才,这取决于社会分工的不同。不同的社会工作岗位,必然对人才类型有着不同的需求。大学所培养的人才类型与社会需求的类型对应度越高,其被社会所认可和接纳的程度也就越高,反之则会被社会所淘汰。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大方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1年工作要点》中提出的“着力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就体现着培养类型化人才的大思路。培养类型化人才必须从培养学生的类型化能力入手,因为从根本上说,能力类型决定着人才类型。汉语言文学专业长期存在着人才能力培养目标上的模糊性与笼统性,其人才培养目标多被雷同化地表述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学基础、能够胜任语言文字工作的人才”,由于缺乏类型化的能力培养目标,因而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便遭遇到空前的挑战。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要走出人才培养的低谷,就必须首先确立人才“类型能力”上的培养目标,即明确培养哪几类具备什么能力的人。
确立能力类型目标必须以搞好双向调研为前提。所谓“双向调研”是指面向社会的调查研究与面向学生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一直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中的薄弱环节,相对于经济学、管理学、商学、社会学、法学、音乐、美术等专业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显得更加封闭,越来越成为“课堂上的专业”或“孤岛上的专业”,对人才的社会需求状况、人才培养质量状况以及学生个体状况的了解不充分,直接导致了其人才培养上的战略性失误:不仅使该专业的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失去了准确定位的依据,也未能使“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难以落实。该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或继续深造上大多是自生自灭式的自行选择、自行分流,施教方未能很好地发挥其引导选择、协助选择与促成选择的作用,既未能充分凸现对学生进行类型化培养的外力效能,也未能使学生进行自我培养的内在潜能得以充分发掘。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把双向调研上升到战略性的高度来予以重视,并在此前提下确立人才能力培养的类型目标。
首先,要在搞好社会调研的前提下确定人才“类型能力”的培养方向。这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转变对专业人才类型的认识,扩大调研视野。人们一般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应培养的人才类型不外乎文秘型、记者型、教师型、编辑出版型、组织宣传型、文学创作型等,事实上,除了这些类型之外,还有管理型、服务型、综合型、自主创业型等多种“业外类型”,这是由该专业的基础性学科特征决定的。因此,办学者的社会调研首先要正确认识“守业”与“业外拓展”的关系,既要关注狭义的专业人才类型,又要放宽视野,树立广义的人才类型理念,将人才类型的弹性空间收入视野之内,弄清该专业的毕业生究竟能够干什么、都在干什么以及干得怎么样,从而为打破该专业人才培养路子越走越窄的尴尬局面奠定良好基础。二是要了解社会对各种类型人才的能力期待。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长期的封闭化、学究化的办学模式,使其人才能力培养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脱离社会现实境遇的一种自认自定的标准,办学者并不了解社会对各类人才究竟有着怎样的能力期待,因而补上这一课也成为其必需的选择。三是要把社会调研纳入人才能力培养的常规机制中,不仅要注重事前调研,还要注重事后调研与跟踪调研,尤其要重视周期性调研成果的总结,并根据调研所获信息及时调整培养目标。
其次,要在调研学生的前提下确立“类型能力”培养的对象。能力培养目标的确立并非由施教者单方所决定,作为受教者的学生同样是其决定性因素。离开培养对象的培养目标实际上仅是一种抽象的目标,因而在确立类型目标时必须对学生的个体状况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并据此对学生进行能力上的分类培养。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基础、性格、爱好与特长,可通过灵活多样的调研方式以及教学实践中的发现与总结,确定不同的学生在哪些方面具有能力发展潜力,从而引导他们及早确立能力发展的主流方向,进入对自己的定向培养。另一方面,要依据学生类型确立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如对于热爱某类课程并具有研究兴趣的学生,可着重培养其会学习、深思考、善发现、勤钻研的能力,为其考研深造打好基础;对于具有语言表达特长的学生,可着重培养其在播音、主持、演讲、教育等方面的能力;对具有写作特长的学生应培养他们向着文秘、记者、编辑、作家的方向发展;对那些有“转行”意向的学生则应重点培养其综合能力。值得强调的是,要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各种类型能力培养目标,把抽象的能力创新具体化为类型能力的创新,否则创新能力将流于空泛。
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应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因而课程建设是专业能力培养的最基本的支撑点。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建设上长期存在思路狭窄、挖潜力度不够等问题,课程建设往往局限于对师资、教材、教案、教法、考核等环节的建设,而对课程设置、课程内涵的挖掘以及课程群建设关注相对较少,尤其是未能形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价值导向,导致其课程设置长期徘徊于维护专业知识谱系的价值区域而呈现老化与僵化态势,能力培养的课程途径被遮蔽,课程群效应也未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要使该专业能力培养内容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上来,就必须拓宽思路,加大对课程挖潜改革的力度。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增加能力培养型课程的权重。早在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要“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在课程设置上首先实现能力培养型课程由“边缘化”向“中心化”的转移,打破原有的知识谱系型的课程设置模式,增设能力培养型课程。本着维护专业特点与能力培养兼顾的原则,该专业可普设文秘写作、新闻写作、应用写作、文学写作、评论写作、学术写作、播音与主持、演讲与口才、编辑与出版、公关与礼仪、阅读与理解、文学研究、语言研究、语文教学方法与实践等能力培养型课程。值得强调的是,能力培养型课程的设置必须与人才培养的类型目标相一致,将这些课程科学分配到人才培养的方向性课程中去,从而实现培养内容与培养目标的相辅相成。
其次,要拓展“课程能力”的培养空间。对课程所蕴含的能力培养空间的开发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能力”即各门课程所应分担的能够体现本课程的特点与职能的那一部分专业能力,是专业能力的分解与具体化。课程能力培养是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石,也是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实施课程能力培养的首要问题是弄清“课程能力”的内涵,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为例,其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类、文学史类、语言类与基础技能类,基础理论类如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美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马列文论等,它所应承担的专业能力培养任务显然不仅仅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以及运用理论去分析具体的文学现象、语言现象、美学现象、文论现象的能力;文学史类课程如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应重点培养学生从史性知识中去寻找与发现文学发展的规律,进行文学个案与文学史的互释,在史性思维中将文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进行贯通思考等能力;语言类课程应侧重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语言问题以及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而基础技能类课程则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单项基本能力。
再次,要凸现课程群效应。课程群效应无疑就是课程的群体效应。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认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也就是说,当构成人的心理的各个部分聚合在一起时,人的心理生产成果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能够通过各部分的相互作用,产生“大于局部之和”的整体效应,而这就是人进行思维创造的奥秘。以这一理论来观照课程群效应,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组成课程群的各门课程在能力培养上不仅是一种“互补、互证、互释”的静态关系,更是一种能够互相激发、互相创生的动态关系,而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正需要在这种课程间的交融、碰撞与激发中得以提高。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根据类型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形成多个方向明确的课程群,以课程群效应来带动专业效应。课程群的设置,关键在于找到课程之间在能力培养上的内在关联性与逻辑性,一要体现“同向互补”原则,即能够为同一培养方向服务的课程才能构成一个课程群,各门课程之间既要避免在能力培养上的简单重复,又不能出现断裂地带;二要体现“渐进”原则,即在组成课程群的各门课程的设置上要体现先修与后修关系,形成渐次递进的态势。这样,课程对课程群、课程群对专业均能完成能力培养上的有效分担。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能力培养上一直存在着操作难问题,其原因除了人文学科的特殊属性之外,关键的问题还是思想解放力度不够。我国高校教学多年来奉行“规范化”的核心价值标准,各级教学评估也以此作为首要指标。由于“规范”与“创新”在本质上有着某种对立意义,加之许多教师乐于轻车熟路的懒惰思想,导致了包括汉语言文学在内的文科专业教学的因循守旧、积习难改。因此,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施教者,都必须加大思想解放力度,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出发广开人才能力培养途径,其中用好“三个课堂”便是可行之路。
首先,要实现第一课堂教学方法上的突破性改革。“第一课堂”教学即通常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堂教学长期存在着价值双重错位的问题,一是“教”和“学”的价值错位,二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价值错位。多数教师认为“讲完就是教完,教完就是完成教学任务”,且把知识点的讲授作为教学的核心价值,不管学生能否将知识内化为能力,更不管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实际上,离开了“学”的价值,就无所谓“教”的价值,而“学”的价值又需要以其将知识内化为能力为价值标准,无视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活动只能是一种“无效劳动”或“低效劳动”。因此,必须彻底扭转那种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实现教法上的突破性改革:以“让学生多参与并得到有效锻炼”为价值标准,多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如讨论式、辩论式、问答式、互评式、发言式、书面训练式,并把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计入结课成绩。教学管理方要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改革的自由空间,同时要对教师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做出硬性规定,并将之纳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考评带动教法的实质性改革。
其次,要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第二课堂”即校内课外培养平台,由于大学生课余时间相对充裕,因而这一平台具有极大的利用潜力。以往高校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往往流于学生管理部门组织的“学生活动”,没能很好地与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因此,教学管理方首先要强化第二课堂的利用意识,以制度来保障第二课堂的利用率,如可对每门课程的课外教学环节做出量化要求,通过“课程责任制”来有效实施第二课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则要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以及所任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有落实地对学生实施第二课堂的能力训练,如布置阅读、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小论文撰写等硬性作业,进行语言、文字、写作、研究等方面的单项技能训练,组织学生评论文学作品、研讨前沿科研成果,组织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讲课比赛、辩论赛以及社团活动等,师范专业还可增加对学生“三字一话(毛笔字、硬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的训练。近几年,山东理工大学文学院把组织学生演出经典文学名著纳入学生能力培养环节,这与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所做的“通过经典文学名著的演出来强化学生对经典文学名著的了解与理解以提高学生素质的尝试”[1]具有同工之妙,不失为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一条可行途径。
再次,要开拓第三课堂培养空间。第三课堂即“社会课堂”。社会实践不仅能培养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内化社会知识的能力(即在社会生活中从他人身上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能力)”。[2]中国青年报2009年组织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有51.6%的人认为,学校应根据专业需要合理安排实习时间;64.8%的人认为,应有目的性地选择实习单位;72.1%的人认为,实习的目的是“积累社会实践和工作经验”;63.6%的人认为实习与第一份工作有关系;54.2%的人建议实习生不要轻视打杂工作。[3]可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已成共识。社会实践主要包括实习、见习的方式,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利用专业内涵富于弹性、人才的社会需求面广等专业优势,采用更加多样化的形式拓宽实习、见习途径,除了集中实习、见习,更应重视“化整为零”的方式,将社会实践环节贯穿于日程教学的各个时段,包括学期内外、课程内外,逐渐形成一种“社校互融”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值得强调的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效果的检验需要一个周期性的过程,除了日常训练过程中的短效考核、一个训练单元结束时的长效考核,更需要以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状况作为硬性参照,因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能力培养是一个需要长眼光、大运作的系统工程。
[1] 王德明.名著演出: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种经典阅读与体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堂+舞台”实践教学新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8).
[2] 江新华.大学生应该发展哪些基本能力[J].人才开发,2008,(3).
[3] 王聪聪.63.6%的人认为大学生实习经历影响就业[N].中国青年报,2009-11-26.
H19
A
1672-0040(2012)04-0101-04
2012-03-18
本文系山东省高等教育改革重点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骨干课程群‘学生能力培养体系’研究”(2009233)的阶段性成果。
蔡梅娟(1961—),女,山东莱州人,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 李逢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