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马晓凤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62)
RCEP 即《区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由东盟十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十五个国家共同签署的。 其宗旨主要是区域内的各国之间,通过相互降低关税或者减少非关税壁垒促进各国之间贸易的发展,这也标志着世界上涵盖人口最多的东亚自贸区建设的成功。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机电产品,在中国和RCEP 成员国的贸易活动中,尤其是中国和日本两国之间,机电类产品的进出口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且在近十几年中一直呈现为向好的趋势。 中日作为世界上影响力和经济体量较大的国家,贸易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密,中国还在日本的货物贸易进出口国家中居于首位。 同时从贸易产品来看,机电产品的贸易又是两国货物进出口最多的产品。 本文针对中日两国近年来的机电产品贸易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并为RCEP 签署后中日两国的机电产品贸易发展提供建议。
从贸易方式结构来看,Falvey[1]提出了一种比较特殊的产业内贸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并且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同时他构建了一系列模型对此进行实证研究。 缺陷是没有考虑到规模经济这个因素,但总体上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做出了相对比较成熟的界定。 Cui 和Syed[2]认为在国际分工日渐成熟的背景下,中国正在尝试改变将重点放在简单机电产品组装这样的局面,将从前依赖外国转变成本国生产,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并已逐渐成为机电产业内领军性的国家。 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进出口态势也更加复杂。
对国内已有研究进行整理发现,刘钧霆、彭支伟[3]提出从20 世纪末开始,中国与日本的机电产品贸易特别是零部件的进出口,已经逐渐从行业间贸易转变为产业内贸易,但是机电产品在中国的生产制造仍处于生产价值链的末端,他们认为通过增强研发力度,从而推动产品差异化等一系列举措,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在机电产品生产上的地位。 吴明宇[4]通过实证,认为我国机电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可以促使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获得提升。
已有的文献对RCEP 和中日机电贸易都做了详尽的分析,也研究了在各种国际背景下中日机电贸易的发展概况,RCEP 的签署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成员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但在RCEP签署的新背景下,对中日机电贸易的研究缺乏新的参考对象和内容,所以我们应该从新的视角来研究中日机电贸易的发展。
RCEP 是英文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e Partnership 的简写,中文全称为《区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由东盟十国和中日韩澳以及新西兰等十五个国家历经八年的谈判,于2020 年11 月签署而成。 其最初是在2011 年所举行的东盟经济部长会议上萌生的概念,同年正式筹备开始谈判,是各个国家针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逆全球化”现象所做出的努力,区域内的各国之间,通过相互降低关税或者减少非关税壁垒,促进自由贸易的发展,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RCEP 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在市场准入方面,RCEP 通过逐步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区域内高度自由化;②在货物贸易方面,促进区域内成员国的贸易便利化;③在服务贸易方面,重点是减少限制服务贸易的政策,以此来减少歧视性行为,最终实现自由化;④在经济技术合作方面,主要是承诺对部分技术领域开展合作和援助;⑤在投资方面,RCEP 致力于设置关注投资促进等章节;⑥在知识产权方面,倡导制定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以此来促进投资。
关于机电产品分类的界定,本文参考联合国统计局制定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
1. 主要国家进出口贸易概况
为了更为清楚地展示中日机电贸易规模,在世界贸易组织官网上查到了2020 年世界各国货物进出口贸易相关情况,表1 显示了12 个主要国家的贸易额对比情况。 2020 年新冠疫情暴发,国际货物贸易也受到了影响,2020 年世界贸易总额为353950亿美元,进口额为178121 亿美元,出口额为175829亿美元,结合下文反映近年来中日机电产品进出口额的数据,可见中日机电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表1 2020 年世界各国贸易额对比统计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日两国的贸易体量是非常巨大的。 对中国而言,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近几年贸易地位的提升,使得伙伴国的合作意愿和信心也随之增强;对日本而言,其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以轻工业为战略发展重心,机电产业的贸易额占比较大,与其合作可以彼此互惠共赢,促进两国的机电产业和谐发展。
2. 中日机电贸易在中日两国总体贸易规模中的比重
在机电产品兴起之前,我国主要出口产品是纺织类产品,而当今机电产品早已取代了纺织品的重要地位,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提升能力的一个关键性要素。 而在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中,中日两国之间的机电贸易尤为重要。
机电产品作为第一大进出口商品,其贸易金额和进出口数量占比都非常高,平均占货物贸易的比例也从20 世纪的30%左右逐渐上升到21 世纪的50%以上。 在出口方面,机电产品的贸易额年增长率高达16.8%,在中国商品出口总额中占比常年保持在20%以上,并且从2008 年开始一直呈增长趋势;在进口方面,机电贸易额在短短近20 年间增长了10 倍以上,年增长率高达13.9%。 图1 和图2 显示了2016~2020 年中国向日本就机电产品的进出口金额和中日两国进出口商品总额变化。 从图1 中可以看出,中国向日本进口机电产品的金额不断上升,虽然2019 年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但总体上还是呈现上升趋势。 图2 显示中国对日本机电产品的出口金额也在上升,2019 年并没有明显下降,只是提升速度有所减缓,占总的产品出口额的比例还在上升。 所以对中国来说,机电产品的进出口额占进出口商品总额相当大的比例,在中日贸易中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未来很有潜力。
图1 中国向日本进口机电产品贸易情况
图2 中国向日本出口机电产品贸易情况
本文采取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分类),相关分类标准见表2。 表3 则更直观地反映了中日机电商品结构。
表2 SITC 第七类各章商品构成
表3 2020 年中日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额(按SITC 第七类各章商品计算)
综上,可以看出在SITC 分类下,中日两国之间机电产品(第77 章“电力机械、器具及其电器零件”)贸易进出口金额都位于前列,而其他种类诸如特种工业专业机械、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等也占了相对比较高的比例,还可以看出中国的工业专业机械、陆路车辆等类别商品在贸易中逆差较大。 虽然中国机电产品对日本总体表现为逆差,但是对日本机电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机电产品的贸易仍然是我国增强贸易竞争力的主要发展对象。
虽然对机电产品有着不同标准的分类,但就机电产品这个大类来说,不论是国内消费和利用,还是用于国际贸易,都占着极大的比例。 中日两国都是制造业大国,对于机电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都有着比较大的需求,但由于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以及资源利用能力的不同,中日两国的机电产品贸易规模巨大,有着非常可观的发展前景和较高的研究价值。
中日两国的大多数机电产品在分类上属于产业内贸易,近年来中国的经济水平不断增长,贸易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所以增强产业内合作成为必然的道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升我国机电贸易地位:第一,加大对中日机电行业贸易企业的政策支持,促进直接投资的增长;第二,利用中国自贸试验区所积累的经验和优势,引导两国的产业合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技术效应;第三,建立中日机电企业信息交流网络,促进技术交流和合作便利化,同时对合作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上的优惠和鼓励。
在我国机电行业发展进程中已经成立了各类行业协会,所以增强各个协会之间的资源和知识共享是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当下我国正缺乏这样的服务平台,所以在国内可以构建技术资源共享的服务中心。 首先,可以通过政府、企业、高校三方的合作,设立研发空间,建立覆盖一个资源网络体系。 其次,建立人才保障体系,为机电行业技术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配备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以及专职工作人员,为其提供人才后备军,同时建立培训机制,对行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增强其专业知识储备,提升我国机电行业从业人员的素养,为中日机电贸易奠定人才基础。
一国产业强劲与否取决于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当前我国面临的诸如机电产品的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对我国贸易条件优化和高质量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第一,增强研发投入是重心,我国机电企业迫切需要增强机电产品生产制造的研发力度,可以开展校企合作并建立研发中心,尽快促进技术研发和应用,使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生产效率的有效提高。 第二,机电企业应该把引进新的技术作为战略重点,提高核心竞争力,利用当代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建立数据分析网络,将数字化作为提升企业发展质量的切入点,增加数字资源的投入和利用程度,提升我国机电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市场分析能力。 第三,给予我国机电外贸企业一定程度上的补贴,提升中日机电贸易活力,同时增加重点培育企业试点和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领作用,为我国中小企业和成长期企业提供政策支持。
机电产品是中日两国贸易中占比最大的产品,按照协定的目标,两国大部分机电产品的关税将逐步降低至零关税。 这会使得中国增加日本机电产品的进口,同时有利于日本向中国出口机电产品。RCEP 成员国涵盖了中国的一些重要贸易伙伴,所以协定的签署与生效有利于拓展中国在这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贸易发展空间。 它给机电产品贸易营造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更有利于机电产品的升级优化,但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我们应该看到新环境下衍生出的新变化,为此做好相应的对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