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CT 联合MRI 对肝硬化肝脏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时间:2024-07-29

安 琪,张志军,陈 旭

(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影像科 北京 102400)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慢性进行性肝病,其发病率较高,且治疗难度较大,而在肝脏修复及损伤过程中,部分肝脏组织易形成不典型增生性结节,甚至发生癌变,对患者的预后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由此可见,加强肝硬化肝脏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均是肝脏病变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中CT 具有扫描范围大、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且增强扫描对病灶内血供敏感度较高[2-3]。MRI 优势在于可多方位、多序列成像[4-5]。鉴于此,本研究选取80 例肝硬化背景下肝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CT 联合MRI 对肝硬化肝脏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收治的肝硬化肝脏结节患者80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 例,女32 例;年龄38~75 岁,平均年龄(56.36±7.12)岁;病灶部位:肝左叶37 例,肝右叶43 例;结节直径3~24 mm,平均直径(12.05±3.36)mm。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伦理准则。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肝硬化临床诊断标准[6],且经实验室、影像学等检查确诊;②均为肝脏单发结节性病变;③均行CT、MRI 检查,临床资料完整;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部位原发性恶性肿瘤者;②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存在功能性障碍者;③CT、MRI 检查禁忌证或图像质量不佳,影响判断者;④合并严重精神系统疾病,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

CT 检查:选择GE Discovery 750HD 大宝石能谱CT扫描仪,嘱患者检查前保持空腹状态8 h,并训练屏气呼吸要领,检查时保持仰卧位,头部先进,先行常规CT平扫描,设置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70~300 ms,层厚1.0 mm,重建层厚0.625 mm,螺距1:1.375,扫描时以剑突为定位中心,扫描线与身体纵轴垂直,从膈顶开始扫描至肝肋下缘,覆盖全肝脏。常规平扫结束后,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经肘静脉高压团注80 mL 碘佛醇(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896),注射速率3.0 mL/s,分别在注射后30 s、60 s、120 s 行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全肝部位扫描,扫描结束后将数据上传至ADW4.6 后台处理工作站进行多期、多平面重建技术处理,观察肝脏结节的形态学特征及强化方式。

MRI 检查:选择GE 3.0T 磁共振扫描仪,8 通道体部表面控阵线圈,嘱患者检查前保持空腹状态8h,并训练屏气呼吸要领,检查时保持仰卧位,头部先进,先行常规MRI 平扫描,包括肝脏横轴位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e,T1WI)、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e,T2W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设置扫描参数:T1WI:TR/TE=160 ms/2.6~3.0 ms,层 厚5.0 mm,间 隔2.0 mm,视野40 mm×30 mm,矩阵192×256;T2WI 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加脂肪抑制序列,呼吸触发技术:TR/TE=6 000 ms/90 ms,层厚5.0 mm,间隔2.0 mm,视野40 mm×30 mm,矩阵192×192。DWI 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echo planar imaging,EPI)序列扫描,TR/TE=6 800 ms/70 ms,层厚4 mm,层间隔0 mm,矩阵128×128,弥散敏感因子b 值分别50、400、800 s/ mm2。之后经肘静脉高压团注20 mL 钆喷酸葡胺(生产厂家:北陆药业,国药准字:H10960045,规格:20 mL),注射速率为2.5~3.0 mL/s,无间隔动态重复扫描20 期,扫描过程中嘱咐患者保持均匀呼吸,扫描结束后将数据上传至后台处理工作站进行处理。

1.3 评判标准

采用双盲法由本院2 名影像学资深医生共同阅片,对CT 扫描原始图像及MRI 图像进行诊断,以双方共同诊断意见作为最终结果,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 联合MRI 检查对肝硬化肝脏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联合诊断标准:CT、MRI 诊断任一结果确诊,则定义为联合诊断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 和MRI 对肝硬化肝脏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情况

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纳入的80 例肝硬化肝脏结节患者中,共检出肝癌32 例,肝硬化结节25 例,局灶性结节增生16 例,肝腺瘤7 例;CT 联合MRI 对肝硬化结节的检出率高于单独CT、MRI 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CT、MRI 及联合检查对肝癌、局灶性结节增生、肝腺瘤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T 和MRI 对肝硬化肝脏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情况[n(%)]

2.2 CT 和MRI 诊断肝硬化肝脏良恶性结节与病理结果对照

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CT 联合MRI 诊断肝硬化肝脏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6.88%、95.83%、93.94%、97.87%、96.25%,均高于单独CT诊断的81.25%、83.33%、76.47%、86.96%、82.50% 和MRI 诊断的87.50%、89.58%、84.85%、91.49%、88.75%,其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CT 和MRI 诊断肝硬化肝脏良恶性结节与病理结果对照 单位:例

表3 CT 和MRI 对肝硬化肝脏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比较[%(n/m)]

2.4 典型病例分析

患者,女,62 岁,因腹痛就诊,病理证实为肝癌。见图1。

图1 典型肝癌患者CT 图像及MRI 图像

3 讨论

在肝硬化背景下,肝细胞坏死及纤维化可导致肝脏密度、形态等发生病理改变,并可因再生结节受纤维组织包绕后大面积破坏而形成肝脏结节,而部分肝脏结节在修复和损伤过程中又可能发生癌变[7]。孟金霞等[8]研究证实,肝硬化是肝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尽早明确肝硬化肝脏良恶性结节的性质十分重要。目前,病理学检查是临床诊断肝癌的最有效手段,但其属于有创操作,且取材难度较大,不适用于病灶的早期筛查诊断。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CT、MRI 已逐渐成为临床诊断肝脏病变的主要影像学方法,且诊断效能已得到临床实践广泛证实[9]。但也有研究表明,CT、MRI 等检查多依赖于病变形态和增强表现诊断,缺乏量化指标,这也是其造成一定误诊及漏诊的主要原因,仍有较大提高空间[10]。本研究结果显示,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CT联合MRI对肝硬化结节的检出率高于单独CT、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T 联合MRI 对肝硬化结节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门静脉是肝硬化结节的主要供血来源,与正常肝脏组织相似,故其动态强化特征与肝脏实质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可用于临床鉴别诊断。另外,本研究中单独CT、MRI 及联合检查对肝癌、局灶性结节增生、肝腺瘤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原因主要与肝癌、局灶性结节增生、肝腺瘤的CT 及MRI 征象均呈快进快出强化特征具有相似性有关[11]。

本研究结果显示,CT 联合MRI 诊断肝硬化肝脏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6.88%、95.83%、93.94%、97.87%、96.25%,均高于单独CT 和MRI 诊断,其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原因在于:CT 扫描覆盖范围广,可以清晰显示肝脏结节的解剖结构和形态学特征;而MRI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通过T1WI、T2WI、DWI 等扫描序列准确评估肝脏结节密度,同时增强MRI 扫描可反映肝脏动脉新生血管形成时引起的动静脉失衡情况;两者联合可优势互补,进而解决肝脏良恶性结节声像学表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助于明确结节性质,进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CT 联合MRI 可提高肝硬化肝脏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有助于病灶性质的早期鉴别。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