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黄海峰,李立新,张志军
(阳江市中医医院影像介入科 广东 阳江 529500)
急性脑梗死又称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由于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者软化而发生的血液循环障碍,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1]。目前介入手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虽然介入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然而术中需要不断为患者注入碘对比剂,手术过程中为了更加明显地观察患者的病变血管通透情况,术中需要不断为患者注入碘对比剂,但部分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可造影剂会渗出到脑实质与蛛网膜下腔,在进行手术后可发生高密度灶,形成术后出血、血管痉挛或栓塞、造影剂肾病等并发症,还可能并发再狭窄等远期并发症[2-3]。而患者术后一旦发生颅内出血,死亡率较高,因此术后需对患者即刻进行头颅CT 检查,然而由于术中含碘造影剂的应用,使得CT 颅内高密度影像表现复杂,对及时诊断患者是否颅内出血造成一定的阻碍[4-5]。因此本文选取2022 年7 月—2023 年6 月在阳江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60 例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能谱CT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术后脑出血转化与对比剂渗出的鉴别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2 年7 月—2023 年6 月在阳江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60 例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均进行相应介入手术评估后分别采用颅内单侧颈内动脉溶栓术或者颅内单侧颈内动脉或基底动脉溶栓与血管成形术等手术进行治疗。60 例患者中男性31 例,女性29 例;平均年龄(62.19±5.32)岁;发病时间为1~5 h,平均发病时长(3.09±0.64)h;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9~28.5 kg/m2,平均BMI(23.44±1.12)kg/m2。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15》[6]中对急性脑梗死介入术的诊断标准,且经实验室检查确诊者;②无明显脑出血指征者;③无听力或表达障碍以及依从性良好者;④患者知情并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溶栓禁忌,无法进行规范化溶栓治疗者;②存在急性脑梗死病史或合并其他颅脑疾病者;③超过脑梗死急性期(脑梗死时间大于14 d)者;④合并心肌病、重症心力衰竭或先天性疾病史;⑤因各种原因未完成实验者。
1.2.1 术后立即对患者进行能谱CT 平扫 在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后立即对患者进行能谱CT 平扫,仪器选择GE256 排CT(型号:Revolution CT)扫描仪,分别以140 kV 和与80 kV 双能量模式对患者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为颅底到颅顶,将管电流设置为250 mAs,旋转速度设为1.0 s,管电压为120 kV,扫描层厚为5.0 mm,层间距5 mm,扫描野:25 cm,螺距为1.375:1。将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上传至工作站,分析图像,重建病位的CT 图和碘-水基图,选择图像中异常高密度影最大横截面,测量能谱CT 指标,其中包括CT 值、水(碘)基值和碘(水)基值,计算各项指标的相对值=异常高密度影数值/异常高密度影周围正常脑白质的数值。
1.2.2 在术后24 h 对所有患者头颅CT 扫描 在术后24 h 内对所有患者进行头颅CT 检查(仪器为飞利浦Brilliance 256 CT 扫描仪),将Brilliance 256 CT 扫描仪扫描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00 mA,层厚、层间距均为5 mm,矩阵512×512;定位听眦线,然后开始CT 头颅平扫。据血管定位扫描层级,若怀疑大脑中动脉主干发生病变则定位基底节及其以上层面,继续进行扫描。以高压注射器向肘静脉注射40 mL 碘普罗胺非离子型造影剂,注射速率为4.0 mL/s,延时5 s 后行增强扫描,设置球管旋转速度为1 r/s,每秒采集1 次,连续扫描45 s,最后将图像数据传至工作站。
①对脑出血转化和对比剂渗出的诊断。将CT 的图像上传至工作站后进行处理,实施能谱图像工具重建比较常规CT 图像与能谱CT 碘-水基物质对图,由3 名高资历的神经影像科医师对所有患者的全部图像进行诊断。以术后24 h 常规CT 检查结果为标准,结合能谱CT 扫描结果,将术后CT 复查中显示高密度影消失的为对比剂渗出组,显示高密度影无明显变化的为脑出血转化组。记录并分析能谱CT 患者的碘-水基图诊断结果。
②能谱CT 指标的相对值:比较碘对比剂渗出组与脑出血转化组两组患者能谱CT 值的相对值、碘(水)基值的相对值以及水(碘)基值的相对值。③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绘制能谱CT 指标的相对值鉴别诊断ROC 曲线,分析AUC 以及95%CI等数据。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Kappa值≥0.75 表示一致性良好;0.4~<0.75 表示一致性一般;<0.4 则表示一致性较差。绘制ROC 曲线分析能谱CT 对脑出血转化和对比剂渗出的鉴别诊断价值,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0 例患者的颅内均有异常高密度影,碘对比剂渗出34 例,脑出血转化26 例,其结果和术后24 h 常规CT结果完全一致(Kappa=l.0),说明能谱CT 对急性脑梗死介入手术后患者的碘对比剂渗出及脑出血转化诊断效果显著。
碘对比剂渗出组的碘(水)基相对值大于脑出血转化组,而水(碘)基相对值小于脑出血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CT 指标的相对值比较()
表1 两组CT 指标的相对值比较()
以能谱CT 值的相对值、碘(水)基值的相对值以及水(碘)基值的相对值及三者联合诊断为检验变量,1=碘对比剂渗出、0=脑出血转化为效应变量绘制ROC 曲线:CT 值的相对值诊断的AUC 值为0.636,灵敏度70.60%,特异度为50.00%;碘(水)基值的相对值的AUC 值为0.908,灵敏度94.10%,特异度为96.00%;水(碘)基值的相对值的AUC 值为0.928,灵敏度91.20%,特异度为84.60%;联合诊断的AUC 值为0.975,95%CI为0.944~0.996,灵敏度97.10%,特异度为80.80%,见表2、图1。
图1 CT 指标的相对值的诊断ROC 曲线
表2 能谱CT 指标的相对值及三者联合诊断价值比较
目前脑卒中已成为造成我国居民死亡或残疾的第一大原因[7]。急性脑梗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死致残率,被认为是严重威胁人类生活质量的疾病,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均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负担[8-9]。脑卒中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出现昏迷、四肢瘫痪及意识障碍等症状,后期甚至会并发脑疝,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0]。及时开通患者的闭塞的血管,恢复其血流灌注是有效治疗的关键[11]。介入术为常用手术治疗方法,术中需要对患者持续注入对比剂,有利于观察血管的通透情况,然而术后容易发生脑出血转化等并发症[12]。常规的CT 平扫难以鉴别对比剂外渗与出血导致的高密度影,因此可采用能谱CT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术手术后脑出血转化和对比剂渗出进行鉴别[13-14]。
本研究结果表明,能谱CT 和术后24 h 常规CT 诊断结果完全一致(Kappa=l.0),因此能谱CT 对急性脑梗死介入手术后患者的碘对比剂渗出及脑出血转化诊断效果非常好。碘对比剂渗出组的碘(水)基相对值大于脑出血转化组,而水(碘)基相对值小于脑出血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CT 值的相对值、碘(水)基值的相对值以及水(碘)基值的相对值及三者联合诊断的AUC 值为0.975,95%CI为0.944~0.996,灵敏度97.10%,特异度为80.80%。说明能谱CT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术手术后脑出血转化和对比剂渗出具有良好的鉴别诊断价值,能谱CT 扫描可以根据物质对X线的吸收不同,进行物质分离[15-16],因而区分脑实质内对比剂外渗与脑出血,其指标可用于鉴别诊断脑出血转化和对比剂渗出。
综上所述,能谱CT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介入术手术后脑出血转化和对比剂渗出具有良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