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螺旋CT诊断价值研究

时间:2024-07-29

侯祥霓,王 宁(通信作者)

(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影像科 山东 济宁 272114)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丰富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腰椎疾病的发病率愈发显著。椎管狭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的合并疾病,该病症会引发局部疼痛,导致人体的躯干出现感知障碍,削弱运动功能,严重时还会引发排便功能的异常等[1-2]。目前针对该合并疾病,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3]。但在治疗之前,如何运用有效的检查方式对该病症进行准确的诊断,并帮助临床尽早对患者开展治疗干预,是临床医师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4]。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被临床用于检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方式中,无论是MRI还是螺旋CT,有关研究指出,均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和依据,有助于减少误诊情况,提高确诊率[5-6]。螺旋CT据有关研究报道在检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方面,可较为清晰地对椎管内的情况进行反映[7-8]。基于此,为了进一步地探究和明晰螺旋CT在诊断该合并疾病方面的确诊价值,本文对2019年1月—2022年3月来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3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其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60.50±4.56)岁;患病时长1~30个月,平均时长(14.50±3.43)月。

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资料完整;②手术结果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者;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既往接受腰椎手术治疗患者;②肝脏、肾脏以及心功能障碍的患者;③意识障碍,依从性差患者。

1.2 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螺旋CT检查,指导患者保持平躺姿势,采用螺旋CT扫描机(GE公司的Revolution CT),参数设置为:管电流240~300 mAs,扫描层厚度设置为5 mm,扫描完毕将图像信息上传至工作站,工作站后处理椎间盘后,由2名本科室经验丰富的影像和骨科医师对处理后的扫描信息进行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确诊标准:①腰痛、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疼痛;②棘突间或者旁压痛伴有下肢的放射痛;③直腿抬高试验度数和仰卧挺腹实验为阳性;④下肢伴随感觉性功能障碍,肌腱反射的减弱或消失;⑤腰段脊柱是侧弯,腰部各方位活动受限制;⑥X线正侧位提示腰椎侧弯生理曲度的变直或者消失;⑦经CT或者磁共振确诊椎间盘或者L4-L5或者L3-L4、L5-S1存有椎间盘突出。合并诊断标准:腰椎体的边缘存在十分明显的骨赘,该组织边缘的后方以及中间部位,有较为突出的与椎间盘密度不相上下的限制软组织;椎管已经出现明显的狭窄;椎间盘出现钙化和游离,且已经脱离椎管组织;神经根部存在清晰的体积和位置变化;硬膜外的脂肪及其硬膜囊出现移位。

1.3 观察指标

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价值,对比手术结果诊断详情,确诊率=确诊的例数/本次受检者×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间管狭窄的检出率

螺旋CT检出7例L2-L3,9例L3-L4,26例L4-L5,36例L5-S1,合计检出79例,检出率为97.50%,漏检1 例L4-L5和L5-S1,检出率与手术诊断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漏诊1例L4-L5和L5-S1,原因在于患者均合并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ar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FLLDH),影像学异常者未必有临床症状,患者自述剧烈下肢放射痛,经影像学检查椎管内未必能发现与症状相符合的突出椎间盘。

表1 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间管狭窄的检出率对比

2.2 螺旋CT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手术结果具体分布情况比较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螺旋CT检出情况,其检出的韧带肥厚、椎间孔狭窄和硬膜囊受损例数和手术诊断例数一致,确诊率均为100.00%,侧隐窝狭窄和椎间盘部分脱出与手术诊断均相差1例,其确诊率分别为87.5%和97.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计确诊78例,总确诊率为97.50%,与手术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 螺旋CT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手术结果具体分布情况比较[n(%)]

3 讨论

作为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发病率。该病为多因素联合导致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且以突出的髓核经刺激或者压迫神经导致以疼痛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是当下引起人们腰腿疼痛的显著因素之一[9]。对于青壮年及老年群体而言,前者在体质强健的基础下,很容易在无意识下做出不合理使用腰部的行为,在用力不当时,时间长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者则可在机体组织功能衰退下和骨密度的流失中引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办公形式的变化,久坐人群不断增多,联合缺乏运动可促使腰部肌肉薄弱,提升腰椎间盘突出症概率。坐骨神经痛、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等是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病情表现严重者合并椎管狭窄,该合并症在发作时可引起显著疼痛,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造成严重干扰。因此,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尽早诊断并接受积极有效的治疗,对于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0-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发作部位为L4-5和L5-S1。临床上,依据突出的组织差异可将其分为髓核突出和纤维环突出。当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发展至严重程度时,会引起退行性病变而产生腰椎管狭窄,但不排除有部分患者是外伤导致。既往有研究表明[12],经腰椎X线检查很难满足临床的检查需求,该检查方式虽可对腰椎形态进行比较清晰的反馈,但在检查腰并发椎管狭窄方面的检出率比较低,临床必须要为该病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检查方法。得益于与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目前的检查技术相对以往可谓是有了质的飞跃。伴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升级,螺旋CT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借助螺旋CT的直观性,可以直接反映患者椎体后方突出的软组织肿块,具体表现为新月形、半月形或丘状,其典型影像学改变为密度较高和边缘不规则的影像。患者腰椎间盘位于偏侧,主要表现为侧隐和椎管狭窄等以及髓核间接或者直接受到压迫,经髓核的移动引起的神经根位移,致使神经根和马尾神经广泛受压[13]。螺旋CT检查中的X线球可以对人体做出连续的旋转扫描,其可保障所获得的信息是连续的,因而可避免断层CT扫描中,检查者因为呼吸运动而造成的扫描差异。另外,在现阶段的临床检查中,螺旋CT也因为其探测器使用的差异,可分为单层和多层螺旋。其探测器也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在检查和扫描过程中的速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既往实验研究表明[14-15],螺旋CT对于单部位的检查,其用时最多不会超过12 s,腰椎疾病患者可在屏住呼吸的状态下,迅速完成检查,尤其适用于病情相对危急以及肺活量较低的人群。

本次试验对接受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检查和治疗资料进行了总结和整理。结果显示,在检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方面,螺旋CT检查出了5例L2-L3,7例L3-L4,30 例L4-L5,36例L5-S1,合计检出78例,检出率为97.50%,漏检1例L4-L5和1例L5-S1,检出率和手术诊断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说明该检查方式在检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有着较高的检出价值。在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方面,将螺旋CT的检查资料和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螺旋CT确诊21例韧带肥厚,其和手术结果完全一致,其影像学表现为韧带的厚度增加,即在正常人的2 mm基础上,异常增加了5 mm;确诊10例椎间孔狭窄,其影像学图像表现为椎小关节出现明显的增生,其增生部分已经对椎小关节造成了十分明显的压迫;确诊7例侧隐窝狭窄,和手术结果相差1例,具体表现为侧隐窝的大小严重低于正常水平范围;确诊25例椎间盘部分脱出,与手术结果相差1例,具体表现为椎间盘的后缘部分的稍低密度影,约有一半以上已经完全从后缘脱出;确诊15例硬膜囊受损,其影像学表现为硬囊膜的脂肪层与正常的解剖形态相比,其层面的分布不规律且伴随有消失的情形,神经根已然出现推压和位置移动。计算所有检查例数,可发现螺旋CT合计确诊率了78例(97.50%)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与手术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

结合本次试验检查和手术病理数据,总结得出:在检出和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方面,螺旋CT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发生漏诊和误诊的概率较低,精确率较高。该检查方式具有以下两点优势:其一,其图像重建功能可以从不同方位,清晰地显示椎管内的结构形态,有利于临床结合硬囊膜和椎小关节以及椎间盘的变化,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其二,螺旋CT的扫描速度极快,可迅速地完成扫描工作,对于腰椎不耐受的患者也可迅速开展扫描,适用率较广。另外,该检查方式还可高效去除呼吸伪影的存在,且受心率干扰小,有利于减少造影剂用量。价格总体而言相对实惠,不会过多地增加患者的经济支出,接受度较高。

综上所述,将螺旋CT应用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检查和诊断中,可借助该检查方式的清晰图像反馈,让临床直观地了解患者的腰椎组织以及椎管内的变化,可为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但该方式也存在着误诊情况,这就要求临床在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诊疗工作时,或可结合科室实际情况,选择其他检查方式进行联合诊断,以求可进一步提升确诊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