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陈立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放射科 广东 梅州 514700)
胃间质瘤和小肠间质瘤均是起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合称为胃肠道间质瘤,好发于50 岁以上人群。临床上,胃、小肠间质瘤患者早期多无明显临床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食欲不振、呕血、便血、腹部包块等症状,且胃、小肠间质瘤生物学行为良、恶性均有可能,若为恶性,晚期还可出现远处转移征象,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及安全[1]。因此,胃、小肠间质瘤患者早期诊断并判断其危险程度以对其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以往,临床用于诊断胃、小肠间质瘤的手段多为常规内镜、病理活检等,准确性较高,但其属有创检查,且多数患者自觉症状就诊时方用该类检查方法,此时多已错过最佳救治时间[2]。现随着各单位体检的普及和影像技术的成熟,临床多采用CT 检查对体检人群进行胃、小肠间质瘤筛查,且有学者提出[3],多层螺旋CT 观察胃、小肠间质瘤征象效果最佳。为进一步提升多层螺旋CT 的诊断价值,本研究学者对多层螺旋CT 对胃间质瘤和小肠间质瘤的CT 征象和病理特点进行研究,以为临床提供指导。
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5 年1 月—2021 年2月收治的70 例胃间质瘤和小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0 例,女性30 例,年龄48 ~71 岁,平均年龄(54.36±8.22)岁,病程3 ~59 个月,平均病程(11.26±3.14)个月。本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我院关于胃、小肠间质瘤诊断标准[4],且经病理学证实;②均具备多层螺旋CT 检查条件,接受CT 平扫和三期增强CT 的患者;③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器官恶性肿瘤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脾肾等基础器官疾病者;③合并严重精神障碍、心理疾病者;④有肝转移、腹腔植入转移患者;⑤急腹症患者,如胃肠道穿孔、既往肿瘤病史或其他腹部病变;⑥化疗后再次手术和复发后再次手术患者。
病理风险分级标准及分组主要依据已发表的指南《中国胃肠道间质瘤诊疗共识指南(2017 版)》对SBGISTs的风险进行分级。检查前进行常规肠道准备,首先,在检查前60 ~90 min 内分阶段口服1 500 ~2 000 mL 2%等渗甘露醇溶液(180719B24,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中国成都),然后在检查前15 ~20 min 肌肉注射20 mg盐酸屈他维林注射液[7CE07A,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中国上海]。患者取仰卧位进行肛门插管。然后,通过肛管注入800 ~1 000 mL 的2%等渗甘露醇溶液。
所有患者均进行西门子64 排螺旋CT 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过程如下:指导患者禁食4 h,清洁肠道1 d,扫描前喝500 mL 水充盈胃肠,接着指导患者取仰卧位,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时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以3.0 mL/s 速度注入碘海醇1.0 mL/kg。应用智能技术触发扫描,设置触发阈值为100 HU,设置感兴趣区域为主动脉,患者深吸气屏气后扫描,得动脉期图像,延迟1 min 后到静脉期图像。使用工作站行后期处理,1.0 mm 层厚重建冠状位以及矢状位,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等,判断病理特点。
①观察胃、小肠间质瘤患者多层螺旋CT 征象;CT影像由两名具有5 年以上消化系统疾病影像诊断经验的医生独立完成。诊断采用双盲法。意见不同时协商一致。除术中资料外,肿瘤的位置、大小、范围、形状、边界;肿瘤是否合并坏死囊变、溃疡、出血;钙化、平扫密度和均匀度;增强后各期CT 值和最大CT 值;对增强模式、病灶周围的结构变化、淋巴结或腹腔转移进行评估。病变密度基于同一层的肌肉。CT 值测量将感兴趣区域(ROI)置于病灶实性部分和强化最明显的部分,避开血管、钙化、坏死和边缘。不同阶段的ROI 被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使用相同的大小和形状。对于增强 CT 进行测量,将ROI在每个阶段放置在同一水平,并公式计算 CT 增量。
②分析多层螺旋CT 征象与病理分级的关系,CT 征象包括最长径、形状、边界、生长方式、平均密度、强化情况、转移等;病理分级根据美国卫生研究院相关标准[5]进行,包括极低、低度、中度以及高度四个危险等级。
③计算多层螺旋CT 鉴别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符合率:恶性诊断标准:肿瘤出现近远期脏器转移或呈浸润性;潜在恶性标准:胃间质瘤直径>5.5 cm,肠间质瘤>4 cm,内部囊变、坏死、出血,符合2 项潜在恶性标准为恶性;否则为良性[6]。
采用WHONET 5.6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行t检验和F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肿瘤最长径<50 mm、形状规则、边界清晰、腔内或腔外生长以及无转移是良性胃间质瘤和小肠间质瘤患者典型多层螺旋CT 征象;肿瘤最长径>50 mm、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晰以及周边器官侵犯达到55.6%是恶性或潜在恶性胃间质瘤和小肠间质瘤患者典型多层螺旋CT 征象。
最长径≥50 mm、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密度不均匀、不均匀强化、转移等CT 征象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见表1。
表1 多层螺旋CT 征象与病理分级的关系分析 单位:例
病理诊断:良性胃、小肠间质瘤40 例,恶性20 例,潜在恶性10 例,多层螺旋CT 对良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7.50%(23/40)、70.00%(14/20)。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s)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充质肿瘤,主要分布于胃、小肠、结肠和胃肠道外。在小肠中的分布约占GIST 病例总数的20%。恶性间质瘤主要转移至肝、腹膜、肺、骨、淋巴结和皮肤,皮下转移相对少见。转移至骨头部均为高危间质瘤。胃肠道间质瘤主要好发于50 岁以上的患者,中位年龄为55 ~65 岁,但无性别偏好。40 岁以下患者的发病率为5%~20%,而儿童的发病率很少。小肠胃肠道间质瘤(SBGISTs)是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一种,约占GISTs 的20%和原发性小肠肿瘤的8%~15%。患者多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或可触及腹部肿块。小肠间质瘤血供高。SBGISTs 的治疗因部位、大小、危险程度不同而异。术前CT 多方位分析可确定病灶来源,影像学特征可辅助临床诊治。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调查小肠间质瘤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特征在其风险程度方面的诊断价值。近年来,胃、小肠间质瘤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临床特征不明显,导致其早期诊断难度较高[7]。因此,临床常采取辅助检查手段以早期诊断胃小肠间质瘤,并鉴别其良恶性,评价其病理分级,以对疾病实施有效针对治疗。目前,影像学检查是临床最常采用的辅助检查手段,常规CT 检查有一定诊断价值。
随着影像学技术不断成熟,有研究指出[8],多层螺旋CT 可增加诊断胃、小肠间质瘤准确性。多层螺旋CT是一种可同时获得多个层面图像数据的成像系统,其已经在颅脑、胸部等检查中广泛应用。本研究将多层螺旋CT 平扫+增强应用于胃间质瘤和小肠间质瘤诊断,观察CT 征象并分析其与病理分级的关系。多层螺旋CT 优势在于扫描快、耗时短、定位精准等,可对肿瘤供血状态、密度及结构等进行真实反映,提示肿瘤钙化、与周围脏器关系等信息。本研究结果显示,肿瘤最长径<50 mm、形状规则、边界清晰、腔内或腔外生长以及无转移是良性胃间质瘤和小肠间质瘤患者典型多层螺旋CT 征象,且最长径≥50 mm、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密度不均匀、不均匀强化、转移等CT 征象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提示临床在观察胃、小肠间质瘤患者CT 图像时,可根据上述指标进行诊断并判断病理分级。钱苏等[9]研究发现SBGISTs 血供丰富,肿瘤生长中可见供血动脉增粗,病灶较小,动脉期强化较其他期明显;因此,动脉期CT强度值越高,增强越均匀,危险程度越低,肿瘤较大时,其强化时间相对延长,动脉期强化较弱,呈逐渐减慢或进行性强化。两组CT 平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到测量值均取自固体成分,所以没有差异结果。分析其原因,多层螺旋CT 可利用三维多层面重建进行图像重建,三维重建可对肿瘤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分析,精准确定其位置,清楚显示其内部结构、生长方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了解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情况,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重建可对肿瘤供血情况进行观察,显示其供血动脉及其与周围血管关系,最终评价肿瘤危险程度[10]。本研究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 对良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7.50%、70.00%,具有显著价值,进一步提示临床可采用多层螺旋CT 进行胃、小肠间质瘤良恶性鉴别,同样得益于多层螺旋CT 具有扫描快、分辨率高、后处理技术强大等优势。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 对胃间质瘤和小肠间质瘤的CT 征象有明显特异性,具有良好诊断价值,可用于判断病理分级、鉴别良恶性,对临床有很好诊断意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