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CT与MRI增强扫描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

时间:2024-07-29

周 盛,傅晓明(通信作者)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江苏 南京 211300)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患者的脊髓和脑实质以及血管或被膜因为受到了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出现的一种神经系统性疾病,包含细菌性脑脊髓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膜炎等多种疾病[1]。在正常情况下,脑组织血脑屏障可发挥保护功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发生率,但当人体受到外来致病菌感染或长期处于劳累状态下,会降低免疫功能,并进一步影响血脑屏障的抵御能力,增加患者患病可能。8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速度的提升以及各类流行疾病肆虐、慢性病发作临床上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均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率。各种病原微生物均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脑膜脊髓等组织结构产生刺激,并使其产生炎症病灶。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产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2],第一为病原体入侵,当致病菌进入患者机体后会释放毒素,这些毒素会对中枢神经组织及其细胞产生损伤影响,导致炎症病灶产生,第二为病原体进入机体后,刺激身体应激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从而导致多种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对神经组织神经细胞产生损伤并诱发病灶产生。依照患者病程,又可将疾病分为急性、慢性与亚急性三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病程进展迅速,对于重症患者而言可在短期内,提高患者病死率。近年来随着病原体类型的丰富以及耐药菌株的增加,也进一步加提高了疾病治疗治疗、控制难度。虽然病原体诊断技术可以有效帮助临床医师了解患者感染情况,但传统检测方法,受仪器、环境等各项客观因素影响,不能较好满足早期诊断、快速诊断调节,容易出现误诊,因此临床上也在寻找其他灵敏准确的检查方法。该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所以早期的明确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节约患者的治疗时间,而且检查数据能够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提高中枢神级系统患者的临床检出率,提高诊断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本文特选取于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进行检查的55例高度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并以病原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通过比较已确诊的52例患者的检出结果、检出率、准确度以及灵敏度,来探讨和分析CT与MRI增强扫描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6月于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进行检查的55例高度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分别给予这55例患者CT检查和MRI增强扫描检查,以病原学诊断结果作为本次研究的金标准。55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0例,年龄为20~50岁,平均年龄(35.32±4.81)岁。55例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检查者中,经病原学诊断确诊的患者有52例,其中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有5例(9.62%),病毒性脑膜炎患者有27例(51.92%),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有13例(25.00%),化脓性脑膜炎患者有7例(13.46%)。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神经病学的相关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标准[3];②患者均存在抽搐、意识障碍和明显的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伴有脑膜刺激征等;③患者病情危急且病情发展迅速;④所选取的患者均为一般资料齐全者,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依从性。

排除标准:①7 d内有过手术史、外伤史、烧伤史和心衰等应激情况者;②一般资料不全者;③临床依从性较差者;④伴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⑤伴有免疫性疾病患者;⑥伴有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患者均进行CT检查和MRI增强扫描检查。

CT检查:采用西门子16层螺旋CT机进行检查,指导患者取仰卧位,进行横断位扫描,期间设置CT扫描参数层间距为1.25 mm,层厚为5 mm,管电流、管电压分别为100 mAs、120 kV,检查矩阵设置为512×512。

MRI检查:选择美国GE MEDICAL SYSTEMS公司的Signa HDxt 1.5T磁共振成像系统。设置矢状位及轴位T1WI;轴位T2WI FLAIR,设置层间距2 mm、层厚度5 mm、FOV为25 cm×25 cm,选择颅脑底部,由上到下开始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

比较CT检查和MRI增强扫描检查已确诊的52例患者的检出结果、检出率、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经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

55例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检查者中,经病原学诊断确诊的患者有52例,其中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有5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有2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有13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有7例;经CT检查共检出38例患者,总检出率为73.08%;经MRI增强扫描检查共检出49例患者,总检出率为94.23%;MRI增强扫描检查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MRI增强扫描检查的检出率与病原诊断结果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89,P>0.05)。

表1 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率比较[n(%)]

2.2 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结果

55例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检查者中,经病原学诊断确诊的患者有52例,经CT检查共检出29例,其中漏诊患者有16例,漏诊率为30.77%(16/52),误诊患者有2例,误诊率为66.67%(2/3),CT检查的准确度为67.27%,灵敏度为69.23%,特异度为33.33%;经MRI增强扫描检查共检出49例,其中漏诊患者有3例,漏诊率为5.77%(3/52),误诊患者有0例,误诊率为0.00%(0/3),MRI检查的准确度为94.55%,灵敏度为94.23%,特异度为100.00%。MRI增强扫描检查准确度和灵敏度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表2 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结果 单位:例

表3 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对比[%(n/m)]

3 讨论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与病原微生物对中枢神经实质、被膜、血管组织等产生侵犯有关。就近年来临床资料表明,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致病菌较多,如细菌、病毒、螺旋体、衣原体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感染源有细菌与及病毒[4-5]。在我国,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是较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疾病。该疾病具有病势进展快、预后较差、病死率高、后遗症发生率高等特点,且更易在小儿及其婴儿时期发生,因此临床近年来也较为关注该疾病的治疗与诊断研究。疾病一旦形成会直接损伤患者脑组织并产生肢体抽搐、昏迷、肢体功能障碍等各类症状,若不及时给予治疗干预,还会加重脑损伤,提高后遗症发生率,对患者未来正常生活以及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6-7]。研究发现疾病的产生,主要与患者病原体侵入有关。常见感染途径,主要包含以下三种:①血行感染:即病原体在被呼吸道、肠道等带入身体后,直接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并随血液对颅脑器官造成损伤并感染患者脑膜等,最终形成疾病;②逆行感染:主要指病原体通过机体神经干逆行,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感染;③蔓延感染:即患者颅脑内外受伤或邻近结构出现感染性病灶,促使病原体直接向内(外)蔓延,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8]。

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诊断中,影像学检查是非常有效的诊断方式之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式有CT检查和MRI检查。CT检查是一种操作简单,且快捷的诊断技术,但是该检查方式的分辨率较低,对于较小病灶的显示效果较差[9];MRI技术成像序列更加明显,诊断率、准确率和灵敏度也更高,但是价格昂贵且存在一定的禁忌证,临床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广泛应用MRI检查[10]。在本次研究中,MRI增强扫描检查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MRI增强扫描检查的检出率与病原诊断结果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增强扫描检查准确度和灵敏度显著高于CT检查(P<0.05)。CT技术是近年来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诊断技术,但在本次研究中,发现CT技术在小于1 cm病灶检查方面存在缺陷,另外患者脑结构存在骨骼重叠情况也会产生检查伪影,降低临床诊断率。近年来随诊断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也提高了MRI技术的检出率,通过进行增强扫描,可有效提高检查图像质量,帮助医师对患者病灶位置、大小进行评估,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11-12]。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运用MRI技术进行检查,发现若患者存在纤维蛋白性疾病病变,会在检查期间发现T1、T2的长信号;若患者存在肉芽脓性病灶或存在增值性炎性病灶,则会观察到T1、T2信号被延长;若患者病灶中存在钙盐、纤维等组织,则会在检查期间观察到长T1信号,并伴随低信号。虽然MRI技术在脑颅疾病检查中具有较多优势,但其检查费用却相对较高,容易为部分患者产生经济负担,影响其检查意愿[13-14]。本次研究表明,MRI检查对疾病确诊有关键意义,因此在临床中,对于疑似疾病患者应尽早行增强检查,对于疗效欠佳或无典型病变表现患者要求其定期接受复查,即视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提高疾病资料准确性[15]。

综上所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具有病情变化快、预后差的特点,在临床上应尽早进行确诊,给予患者干预。在临床诊断中,MRI增强扫描检查的检出率与病原诊断结果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相对于CT检查而言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