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郭相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上海 200137)
肺癌是临床中一项具有较高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恶性肿瘤病症,医学界认为,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例如吸烟,饮酒,生活不规律,或是在日常生活中与致癌物质例如聚乙烯长期接触,以及长期受到辐射等因素肺癌产生的关键因素[1]。并且对于肺癌患者而言,其病灶位置的不同,将导致在患者自身的生命体征表现、临床诊断结果、治疗方案的确定存在差异。对于肺癌病症早期患者,其症状表现往往并不显著,甚至对于患者的影响也比较轻微,但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临床症状将越发严重,一些不良症状例如咳嗽、咯血、痰中带血、胸部疼痛、气急胸闷以及声音嘶哑将出现并越来越严重[2]。因此,临床对于疑似肺癌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有助于患者的早期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为了探究分析螺旋CT应用在肺癌诊断中的影像特征及临床效果,本次研究纳入50名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分析观察,过程如下。
本次研究的起止时间分别为2019年5月与2020年5月,从研究期内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50名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肺癌,再对50名患者进行螺旋CT诊断,本次研究涉及的50名肺癌患者中有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者77岁,年龄最小者45岁,平均年龄(62.02±3.48)岁,病程最短0.5年,最长1.2年,平均病程(0.75±0.13)年,病理分期包括癌症一期,共22名患者,癌症二期,共20名患者,癌症三期,共6名患者,癌症四期,共2名患者;所有患者均无严重肾脏功能病变,无肝脏功能衰竭性疾病,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
本次研究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GE LightSpeed VCT)对患者的肺部进行扫描,开始时设定扫描频率为120kV,280mA,5.0mm,调整患者体位为仰卧,根据扫描要求,指导患者保持呼吸平稳,屏气凝神,扫描从患者的肺尖开始,一直至患者的最深一侧肋隔底部,将1.25mm作为扫描的间隔及厚度指标,40HU作为纵膈窗窗位指标,400HU作为窗宽指标,-600HU作为肺窗窗位指标,1200HU作为窗宽指标,并始终该数值,如在扫描过程中患者有可疑病灶出现,则应当立即进行增强扫描。将所得扫描数据收集整理送至医院检验部门,通过计算机软件重建患者的肺部图像,并做好相关记录。由3名医院影像科主治医师对本次研究中涉及的影像学图像特征进行分析。
将螺旋CT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螺旋CT诊断的诊出数量及准确率。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SPSS21.0软件包予以核验,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如果结果显示P<0.05,则可以判定本次实验存在统计学意义。
50名肺癌患者中,经螺旋CT诊断有49名患者被诊出,准确率98.00%,与病理学诊断诊出率结果统计学差异不明显,(χ2=1.0101,P=0.3148)。见表1。
表1 螺旋CT与病理学诊断的诊出率差异比较
肺癌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感染人数最多,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最新数据显示[3]:在导致我国城市人口死亡的恶性肿瘤疾病中,因肺癌致死人数数量排第一位。肺癌患者临床早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部胀痛、痰血、低热以及咳嗽,症状较轻,发病部位也不确定,不易引起患者的察觉与重视,待患者发现时期癌症病期已达中晚期,主要表现为疲乏、体重减轻、食欲下降吸困难、咳嗽以及咯血等症状,治疗难度较大,故大部分肺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很低。基于上述情况,对肺癌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及康复。
随着医学界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螺旋CT诊断技术的不断成熟,通过螺旋CT扫描的方式对肺癌患者进行诊断,能够将所收集的影像学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再通过输入至数据处理站的方式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数据的容积重建,帮助临床医生对患者肺部状况作出判断,便于在临床中降低数据处理分析的时间,提高诊断的效率,帮助临床尽快确诊。此外患者在接受诊断的过程中,螺旋CT扫描技术能够降低患者长期闭气的影响,减少运动伪影的出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对于肺癌患者普遍较明显的分叶征、短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病理特征,螺旋CT诊断技术也能够凭借着其不同的形态表现,例如分叶征患者的肿瘤边缘大部分表现出高低不平的状态,并且呈花瓣形态向外突出,同时突出的部分还会有凹入切痕迹出现,存在肺血管经过迹象,不同的部位,其生长速度也会存在差异,对于患者的血管及支气管而言,其由于胸膜凹陷的存在,在其凹陷位置也会出现分叶;短毛刺征患者其影像学特点为肺癌结节较为毛糙,与周围组织相比,其毛糙程度更佳明显,通过螺旋CT影像学观察,能够明显地看见短毛刺与细毛刺,并且在其肿块及肺实质的交界位置,还能够观察到不同程度的棘状毛刺样突起;最后对于胸膜凹陷患者而言,其影像学表现呈现曲线影,三角形影以及线状影三种形式,出现这类现象,主要是由于患者病灶位置的纤维癜痕组织过度收缩导致[4-5]。血管集束患者其局部四周血管将统一聚集于病灶结节位置,而螺旋CT诊断技术则能够利用影像学扫描将其进行区分,帮助临床高效、快速、准确地判定患者的病理类型,从而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7]。最后对于空泡征结节患者,由于其局部(大部分情况下位于细支气管肺泡癌以及腺癌内)存在部分小灶透明区域,且该区域直径一般在5mm,而细支气管充气主要以直径适中(1mm左右)的细条状形式存在,组成为空气密度影,在肿瘤坏死中心位置存在有大量的钙化征斑片状表现,因此在影像学表现中,应当重点分析该征象的特点,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治疗干预措施,以促进肺癌患者的早期治疗,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8]。
综上,在肺癌患者的诊断中,螺旋CT检测方式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像学特征,能够实现对患者肺部的多角度检查,通过分析肺癌患者的螺旋CT扫描结果身体切面图与冠、矢状位图,能够使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灶部位,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