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陈小建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西 钦州 535000)
恶性肿瘤是临床上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有较高的死亡率,预后较差。并且恶性肿瘤的终末期,往往会出现转移的现象,会影响治疗效果[1]。因此对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依照细胞转移规律确定原发病灶有重要意义。CT 是目前最常见和广泛的诊断方式,但是常规的CT 检查对于检查微小病灶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医学的进步,增强CT 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2]。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我院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期间收入的70 例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分别给予其中的35 例CT 检查和35 例增强CT 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价值,报道如下。
选择70 例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均来源于本院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期间收入,分成CT 组和增强CT组,组内均有35 例。CT 组中,女17 例,男18 例,年龄44 ~76 岁,均数为(60.34±4.13)岁。增强CT 组中,女18 例,男17 例,年龄44 ~76 岁,均数为(60.82±4.26)岁。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基本保持相似(P>0.05)。
CT 组:将CT 机的参数设置为:电流250 ~280mAs、电压120 ~140kV、螺距1、层厚5mm、移动速度5.0 ~10.0mm/s、层间距0.8mm。在患者检查之前将造影液配置好,控制碘的含量在3mg 左右,在检查前一小时让患者口服造影液1000ml,在检查前10 分钟再口服500ml。然后协助患者平躺在扫描床上,对腹部进行上下扫描,若患者表现为腹腔粘连,可以进行俯卧位或侧卧位扫描。增强CT 组:扫描体位、方法都和常规CT 检查相同,仅仅是在造影剂上有区别,在患者肘静脉内注射非离子碘型造影剂60ml,注射的速率保持在3 ~4ml/s,在造影剂注射完成之后等25~30s 后连续性的扫描检查患者腹部,然后通过薄层重建将所得的影像学资料上传到工作站,再采用多层平面重建等得到完整的结果。阅片的工作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在有疑问的情况下通过一起谈论最后得出一致的结果。
(1)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2)对比两组诊断结果,包括种植灶宽度、最小种植灶面积、种植灶深度。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s)用于表达计量资料,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其中P<0.05 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增强CT 组诊断准确率为97.14%,显著高于CT 组的80.00%(P<0.05)。见表1。
组别 诊断准确例数(例) 诊断准确率(%)CT 组 28 80.00增强CT 组 34 97.14 χ2 14.510 P 0.001
增强CT 组种植灶宽度、最小种植灶面积、种植灶深度等值均低于CT 组(P<0.05)。见表2。
组别 种植灶宽度(cm)种植灶深度(cm)CT 组 5.19±1.21 2.52±0.81 6.52±1.31增强CT 组 3.18±0.89 1.21±0.38 3.33±1.02 t 7.329 8.020 10.524 P 0.001 0.001 0.001最小种植灶面积(cm2)
腹部肿瘤在发展过程中,最常会出现腹腔转移,由于转移灶的密度比较低,并且腹腔的结构比较复杂,累及到很多脏器,因此治疗的风险和难度比较大[3]。此时有效并且针对性的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措施。
本研究得出增强CT 组诊断准确率为97.14%,显著高于CT 组的80.00%(P<0.05);增强CT 组种植灶宽度、最小种植灶面积、种植灶深度等值均低于CT组(P<0.05)。增强CT 是将常规CT 平扫作为前提,通过观察可疑病灶点,然后向患者肘静脉中注射水溶性的造影剂,并实施重点的扫描。使用水溶性的造影剂,能够使病灶和周围组织见的对比度提高,并且操作简单,达到快速和多时相目标扫描,能够更精准的反映病灶点,使扫描结果得到强化[4]。增强CT 还能涉及到多层面CT 技术和多平面重建技术,不仅能够精准的衡量病灶点、周围血管和组织,还能处理肿瘤分期,对肿瘤的病变进行定型[5]。另外增强CT 还能对小转移灶进行定位,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6]。
综上所述,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诊断中应用增强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和价值高于CT 检查,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