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核磁共振成像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4-07-29

史 纲

(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 青海 西宁 810000)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是指患者位于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病变,从而导致血管闭塞,从而形成了较小的梗死灶[1]。这种脑梗死的发病率较高,根据相关研究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的人数占据了脑梗死的20%到30%[2]。为提高本院对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本文选择8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我收治的8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时间为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收集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将其中的CT检查资料作为对照组,将其中的核磁共振检查资料作为观察组。这些患者均是同时进行了CT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并且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这些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在45岁到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49±5.41)岁,所有患者均是通过相关检查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

1.2 方法

收集整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临床资料中的CT检查资料和核磁共振检查资料挑选出来,并对其进行乱序编号,并将其中的患者信息进行隐藏。选择两名专业的影像学诊断医生,先对其进行CT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中对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要求和方法。再让两名人员对挑选出的检查资料进行诊断。当两名检查人员的对同一份检查资料的诊断结果相同时,此诊断结果则为该资料的实验诊断结果,当两名检查人员的诊断结果不同时,则有另外一名检查人员对此资料进行确诊。

1.3 评价方法

收集整理两名检查人员对于相应检查资料的诊断结果,并将其和患者的真实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当实验诊断结果和患者的真实诊断结果相同时,则表明实验诊断正确,不同则表示不正确。计算两组资料的诊断正确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检查方式的诊断正确率比较

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并计算两组的诊断正确率,其对比结果为观察组的检查资料的诊断正确率更高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

表 两组检查方式的诊断正确率对比[n(%)]

3 讨论

腔隙性脑梗死较为常见的发病位置有壳核、尾状核、内囊、丘脑及脑桥等,发生在这些位置的血管大多都是一些较小的支脉[3]。当这些血管发生阻塞时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病变的范围较小,大多都是直径在0.2mm到15mm之间的囊性病灶,由于这种情况所影响的范围较小所以其危害性没有其他的主血管病变所引发的脑梗死大[4]。

在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中,传统的诊断方法为临床、病理及CT扫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诊断,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核磁共振检查慢慢的成为了影像学检查的主要检查方式[5]。核磁共振成像是对患者的病变区域进行多面呈现,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通过对患者的核磁共振资料进行检查诊断,其诊断的正确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于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变位置较为隐秘,且范围较小,使得周围组织会对检查产生一定的干扰。在CT成像中,其对于干扰较多的情况检查精度不高容易在早期腔隙性脑梗死出现漏诊,而核磁共振成像是对检查位置进行多方位的展示,可以有效的屏蔽干扰,增加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可以在对患者的诊断中起到良好的应用价值。通过核磁共振成像,可以让医生全面的了解患者的脑部情况,增加医生对于疾病的诊断效果,让患者可以在早期就进行确诊并进行治疗,降低疾病对患者的伤害,在有条件的基础上推广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使用核磁共振检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