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CT诊断在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

时间:2024-07-29

丁玉兰

(浙江省诸暨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 浙江 绍兴 311800)

据相关医学研究数据表示,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在各种类型的损伤中居于首位,或者仅次于四肢骨折,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15%~20%;其中在城市中交通事故占首位(31.7%),其次为外力打击(23.8%),坠落伤占第三位;农村中高空坠落伤占40.7%,为第一位,其次为跌伤(16.6%),交通事故占第三位(15.7%);该疾病常与患者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复合存在,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需要采取有效的疾病诊断方法进行早期的确诊后给予及时的治疗和干预,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因此,本次研究中将选取浙江省诸暨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于2016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结果确诊为颅脑外伤患者102例,给予CT诊断后研究其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研究资料为在浙江省诸暨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结果确诊为颅脑外伤患者102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2月—2020年12月;女性患者占比46:102,男性患者占比56:102;患者的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62.35±6.13)岁;经手术病理证实主要包括:颅骨骨折患者8例、颅脑内血肿患者10例、蛛网下腔出血患者30例、硬膜下积液患者15例、硬膜下血肿患者14例、脑挫裂伤患者25例。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及家属对于此次研究内容表示认可,并进行签字确认。

纳入标准:(1)临床伴有头晕头疼、恶心、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且因交通事故、重物敲击、高空坠跌等原因引起的患者;(2)家属依从性较高的患者;(3)受伤后12 h内来院就诊的患者。

排除标准:(1)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2)患有先天性精神类疾病以及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3)对于此次研究内容拒绝签字确认,或依从性较差、自愿退出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给予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进行CT诊断,即: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身心放松后,检查人员将CT扫描设备(PHILIPS Brilliance16排CT机)的扫描参数中管电流、管电压、层厚、螺距以及扫描时间和延迟时间分别设置为25 mA、120 kV、2.5mm-3.0 mm、1 mm、50 s、50 s后将基线选择听眶线,针对患者的颅底-颅顶进行扫描,输出和输入动脉利用上矢状窦和大脑前动脉作为参照物,获取时间密度曲线,从而获得局部区域脑血流容积对应参数。

1.3 指标观察

分别对102例患者经CT诊断后的诊断准确性、颅脑损伤类型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记录,并作以有效的对比和分析。

(1)诊断准确性:以临床手术病理结果为依据,由院内具有丰富经验的2名权威专家对所有患者的影像图进行分析,存在争议时进行商讨后确定诊断结果;诊断准确性=(颅骨骨折+颅脑内血肿+蛛网下腔出血+硬膜下积液+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总例数×100%[2]。

(2)患者满意度:利用医院自制问卷,不记名方式开展,总分100,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满意率+基本满意率=总体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和(n)表示,χ2值检验,计量资料用±标准差(± s)表示,t值检验,如果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02例颅脑外伤患者的CT诊断结果对比

102例经手术病理结果确诊为颅脑外伤患者中,经CT诊断准确性为98.04%(100/102),(P>0.05);其中包括颅骨骨折、颅脑内血肿、蛛网下腔出血、硬膜下积液、硬膜下血肿及脑挫裂伤患者分别为7例、10例、30例、15例、13例、25例,分别占比87.50%、100.00%、100.00%、100.00%、92.86%、100.00%,见表1。

表1 102例路脑外伤患者的CT诊断结果对比[n(%)]

2.2 102例颅脑外伤患者对CT诊断的满意和认可度

经统计,102例颅脑外伤患者中经CT诊断后的满意和认可度为100.00%(102/102)。

2.3 CT诊断对颅脑外伤患者的分型诊断价值

经CT诊断后的影像学特征分析:7例颅骨骨折患者中,部分患者脑部软组织发生肿胀,影像学特征显示存在线状的透明带征象;10例颅脑内血肿患者中,影像学特征显示脑内存在均匀的高度密影,主要位于前标出,所数呈圆形或是不规则形状,且边界清晰;30例蛛网下腔出血患者中,影像学特征显示受损位置位于侧裂池或是纵裂池,多呈脑池、脑沟高密度影,出血处只有极少部分,表现为中线纵行带状、高密度影,本种形态颅脑损伤中可单独出现,在复合性颅脑损伤中也会发生;15例硬膜下积液患者中,影像学特征显示患者颅骨内板下存在低密度影,呈月牙形状,并且脑回局部存在受压的情况,位置通常较浅;13例硬膜下血肿患者中,影像学特征显示受损位置具有清晰边界,呈现梭形或双凸状高密度影,极少呈新月或是半月形,且多数可见皮质静脉增强并且脑皮质浓染,部分患者存在脑沟消失或移位的情况;25例脑挫裂伤患者中,影像学特征显示脑部存在低密度的脑水肿影,多数为大片状的发散分布,极少呈低密度点状,还有一些出血灶为斑块状高密度。

3 讨论

颅脑外伤是一种临床症状以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生命体征紊乱等为主要特征的创伤性疾病,其主要致病原因包括交通事故、坠落、跌倒、火器伤或自然灾害等[3];如果不能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早期诊断,并采取对症治疗方案,将极容易致使患者出现脑疝、肺部感染、颅内感染、脑积水等相关并发疾病,甚至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4]。传统的临床诊断中,通常给予颅脑外伤患者采用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头颅X线检查的方式进行早期诊断,体格检查中主要对患者伤口的位置、大小、出血情况、形状、深浅以及是否合并感染进行初步了解,对接下来的处理方案以及需要做的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提供大致方向[5];而实验室检查则通过抽血化验,检测患者的出血情况、有无感染等,了解患者的基本身体状况,同时还需进行尿液检查,了解患者的肾脏、肝脏等系统的基本情况,对后期治疗具有指导作用;头颅X线检查具有一定的诊断性,其包括正位、侧位以及创伤部位的切线平片,有助于颅骨骨折、颅内积气、颅内骨片或者异物诊断,但是如果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诊断进一步分析,仍需要探究更加有效的诊断手段。

本次研究结果表示:102例经手术病理结果确诊为颅脑外伤患者中,经CT诊断准确性为98.04%(100/102),组间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02例患者中经CT诊断后的满意和认可度为100.00%(102/102)。CT诊断作为临床中一种较为广泛的诊断方式,其具有操作简便、无创、重复使用等特点,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同时还能够清晰的显示和判断颅内出血、脑损伤及颅骨骨折等情况,遗漏概率较低,对于评定损伤程度、脑挫裂范围、出血量判断等均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102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CT诊断后发现,患者的颅脑损伤类型主要包括颅骨骨折、颅脑内血肿、蛛网下腔出血、硬膜下积液、硬膜下血肿及脑挫裂伤等,且从影像学特征显示其每种类型的表现均所有不同,进而有效的为临床医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有效依据。

由此可见,临床中针对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诊断中应用CT诊断后的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