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徐 鲲,石 涛,栾希英(通讯作者)
(1 滨州医学院 山东 滨州 256603)
(2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 滨州 256600)
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影像学检查是确诊关节炎的主要手段,但传统超声检查对患者诊断与区分的效果相对不足。磁共振成像在临床上的应用尚未完全普及,本文对所选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像学诊断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磁共振成像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我院2018年1—12月122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对患者分别进行磁共振成像与超声检查,将磁共振成像作为实验组、超声检查结果作为对比组,患者男65 例,女57 例,年龄49 ~87 岁,平均年龄(68.27±18.73)岁,病程1 ~15 年,平均病程(10.44±4.56)年。患者均在我院通过诊断,同时存在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并未出现其他位置关节炎并发症状,患者均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诊断,观察到评分超过40 分,患者的X 线的分期均≥Ⅱ级,排除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病史,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对患者分别进行磁共振成像与超声检查,两组均由3名及以上丰富经验的医师进行阅片和诊断,需要3 名医生共同认可的诊断结果,方可作为最终诊断结果。
磁共振成像:利用LOGIQ-E9 进行检查,探头频率设置为6 ~15MHz,同时叮嘱患者双侧膝关节伸直躺在检查台上。对患者的双膝进行检查,检查患者是否出现骨侵蚀、滑膜增殖、关节积液等症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腱鞘水肿、肌腱炎,对患者上述位置出现疾病表现的患者进行摄片。
彩色超声检查:叮嘱患者双膝伸直放置在中央线圈上,对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利用SET1、WI、STIR序列进行扫描,扫描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开展成像检查,同时对患者开展摄片,层厚3mm,层距0.5mm。
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诊断满意度。准确率= 确诊例数/ 总数×100%。诊断满意度满分100 分,得分与患者满意度程度呈正比。
数据均采取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诊断满意度,均数± 标准差(±s),t检验,计数资料:率(%),χ2检验,P<0.05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诊断准确率98.36%,诊断满意度(84.27±11.09)分,对比组诊断准确率82.78%,诊断满意度(60.34±5.46)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例)
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与普通关节炎存在较为明显的发病机制差异,患者在发病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存在较为严重的关节结构、组织破坏,最终导致患者关节功能异常,导致患者关节畸形等后果,但由于普通关节炎与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对轻微、且患者的自身感受也十分相似,使得部分患者在就诊时的诊断出现误差,究其原因,与诊断辅助手段的应用不当、临床诊断经验少有关。其中辅助诊断手段的优劣,直接影响了患者的诊断结果,对治疗的指向性作用也不断下降[1]。
彩色超声是目前我国已经广泛普及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患者同时彩色超声诊断,能够观察到患者病灶位置症状,对患者的疾病进程有一定的指向性作用,但由于彩色超声检查时,观察到的症状仅是患者发病后的症状表现,无法表达出较为明确的特异性,使得彩色超声对关节炎的诊断价值较高,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与普通关节炎之间的区分效果相对不足。彩色超声能够对患者的软骨、滑囊腔有较为明确的观察,但对半月板、软骨下软组织、韧带等位置的观察相对不足,导致诊断结果受到影响[2-3]。
磁共振诊断在我国的普及性不强,主要由于磁共振的仪器设备十分精密,设备的购置费用较高,对医疗机构经费的影响较大,同时由于设备费用高,维护、操作均相对昂贵,使得临床对磁共振的诊断费用相对较高,部分患者无法负担检查费用,同时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的资金也无法负担设备购置费用。但磁共振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对半月板、滑囊组织、韧带位置等横截面组织产生较为立体的观察。针对患者关节内难以观察到的位置,能够明确观察,对患者的治疗指向性更强。
本文对所选患者开展磁共振诊断,患者的诊断结果显示,患者利用磁共振检查后,诊断结果得到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对患者诊断信心有显著的提高。
综上所述,对所选患者开展磁共振诊断,较彩色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