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螺旋CT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腹痛的价值体会

时间:2024-07-29

张 晶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2200)

在临床上急性腹痛属于常见疾病,此疾病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特征,因此精准的诊断对患者临床治疗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在临床急性腹痛诊断通常采用B超、X线等检查方法,但是诊断精准率并不十分理想,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的事件发生,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1]。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螺旋CT应用越来越普遍,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急性腹痛鉴别诊断的创新与发展,有利于促进鉴别诊断精准率的提升。为了进一步评价分析螺旋CT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腹痛的应用价值,将选择我院门诊在2018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腹痛患者共计72例作为研究主体,以期为急性腹痛临床诊断与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现将研究过程与结果进行以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门诊在2018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腹痛患者共计72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6例。其中,实验组男性与女性患者予以相比结果为19:17,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46.52±2.63)岁;参照组男性与女性患者予以相比结果为18:18,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年龄(49.27±2.74)岁。经统计学对本文所选取患者一般资料展开对比,差异大P>0.05,可比性较高[2]。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主要应用传统B超方法进行诊断鉴别,实验组患者主要采用螺旋CT方法进行诊断鉴别,其螺旋CT设备为东芝16排CT与飞利浦128层CT为主,进行平面扫描与增强扫描,CT扫描参数分别为120千伏,180安培为标准,扫描层厚约为3~5毫米,螺距1.2~1.5之间,扫描范围由第三腰椎水平直至盆腔上部位置,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必要时可以扫描至盆腔下部直至耻骨联合部位,结合患者的病情状况在肛门口注入500~1500毫升的气体[3]。

1.3 评价标准

针对两组患者的扫描结果,回顾分析临床诊断,计算诊断精准率。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数据与患者基本资料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型号规格:21.0。基础数据应用χ2检验展开对比,用[n(%)]表示,P值<0.05,说明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实验组患者的诊断精准率达到97.22%,参照组患者的诊断精准率达到83.33%,两组两组实验组诊断精准率更高,组间对比P<0.05,证实差异性存在,见表。

表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诊断精准率(例)

3 讨论

在急性腹痛临床诊断中,采用螺旋CT诊断方法的根本原理是利用二维与三维重建处理技术手段,可以在图像中针对患者肠壁的厚度、肠壁外侧肿块部位以及脂肪层状况等内容进行判断,也可以对患者的脏器与组织是否存在侵犯或者转移症状加以诊断,从而快速找出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疼痛位置,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4]。

通过观察螺旋CT图像可以清晰的看到阑尾炎患者阑尾增粗的情况,其官腔直径大于6毫米,同时具有扩张发展趋势特点,在阑尾边缘区位置成像较为模糊,针对阑尾并发附近脓肿疾病患者,其不规则的软组织团块可以通过螺旋CT进行查看,针对回盲肠的轮廓并不十分清晰。针对阑尾粘液囊肿患者,螺旋CT图像可以观察到患者阑尾位置存有椭圆形囊状性密度影像,其形态大小约为7厘米×8厘米×14厘米左右,边缘影像较为清晰,肠管受到压迫使其出现位移现象。针对盲肠憩室炎患者,螺旋CT图像可以观察到盲肠肠壁增厚以及回肠肠壁增厚现象,且二者边缘并不十分清晰,在盲肠部位可以观察到多线条封隔小气泡形状。针对盲肠结肠患者,螺旋CT图像可以观察到肠壁增厚症状,且增厚幅度超过3.2厘米,同时可以观察到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像。针对卵巢平滑肌患者,螺旋CT图像可以清晰的看到患者右下腹部位卵圆形状的肿块影像,形态大小约为14厘米×9厘米×15厘米左右[5]。针对卵巢纤维瘤患者,螺旋CT图像可以显示其右下腹盆腔部位的软组织块状影像,形态大小约为15例×9厘米×12厘米左右。此次研究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诊断精准率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诊断精准率达到97.22%,参照组患者的诊断精准率达到83.33%,两组两组实验组诊断精准率更高,组间对比P<0.05,证实差异性存在。由此可见,在急性腹痛临床诊断中采用螺旋CT诊断方法,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肠道肠壁的厚度以及壁外肿块部位、形态等基本特征,以此作为诊断依据进行科学判断,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精准率,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