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刘 萱
(滨州医学院 山东 滨州 264003)
急性脑梗死一般是由血栓形成和栓塞所导致,常见于大脑中动脉。对于急性脑梗死,动脉介入干预是目前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在机械取栓、动脉溶栓之前,借助影像学检查,能够对血栓、责任血管的性状和部位进行明确,对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很有帮助。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8月所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44~78岁。
选用美国GE Discovery 750 3.0T核磁共振设备。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参数:TE为22.9ms、TR为37.5ms,反转角为20°,厚度2mm。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参数:TE为10.5ms、TR为 5280ms。MRA:TE为2.6ms、TR为 22ms,反转角15°。
对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核磁共振图像需由实践经验丰富、具备专业资质的诊断医师进行分析。
应用SPSS20.0处理相关参数,具备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SWAN检查显示大脑中动脉责任血管和血栓55例,CBF伪彩图显示大脑中动脉血流缓慢和瘀滞53例,两种显示结果与超导磁共振检查结果一致,见表。
表 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对急性脑梗死责任血管部位显示阳性率对比(例)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而言,由于其新鲜血栓主要以红细胞为主,所含去氧血红蛋白含量较多,且带有明显的顺磁性。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对于含铁血黄素和脱氧血红蛋白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从而能够精准的显示出血栓的位置和长度。由于新鲜血栓质地松软,不能与动脉管壁进行紧密结合,因此在临床上也能够为血栓清除术提供参考和借鉴。有研究表明,患者预后动脉血管中的血栓长度和发生位置之间具有密切关系[1]。在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检查下,如果发现等低混杂信号,可借此明确血栓发生时期,同时对血栓成分进行反应。在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检查下,血栓的形成可能会对供血动脉产生阻塞,并使责任血管近心端血液产生潴留,同时显示条状信号[2]。
在当前的临床领域中,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应用十分广泛,它能够在无创的前提下,对人脑血管的阻塞部位和狭窄部位进行直观显示,但是,由于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对于慢血流的敏感性较弱,同时也不能对细小动脉进行精准、直观显示,无法对血栓成分、形态等信息进行真实反映,因此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鉴于上述情况,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应运而生,这种检测方法对于新鲜血栓可产生较强的敏感性,通过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和动脉自旋标记成像的联合应用,可大幅度提升对责任血管的显示精准率。但就目前实际发展现状来看,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之处,例如,通常只能对急性期含有铁血黄素的混合及红色血栓或含有去氧血红蛋白的血栓进行显示,但却不能显示那些去氧血红蛋白缺乏的血栓。另外,在检测过程中,对于发生在近端、较大的血栓往往能进行良好显示,而对于那些发生在分支片段、较为细小的血栓,很容易出现检测遗漏问题,且较小的出血病灶、小的静脉也很难被鉴别。大脑表面颅底骨质等,通常会对动脉自旋标记成像、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产生影响,在本次研究中,未能检测磁敏感血管征的患者共计5例,可能就是与上述因素有关。
临床上,对于血管内治疗,主要就是对颅内血管造影术、机械取栓术等进行应用,必要情况下,还可对两种技术进行联合应用。缺血性脑卒中一般常见于老年人群体,由于其身体素质较差,且常与其他疾病合并,因此,在发病期间,病情大多危重,在对外源性对比剂进行高压注射的过程中,相比于正常人群,对老年人所产生的过敏风险更高。通过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和动脉自旋标记成像的联合应用,能够对血栓、血管部位等信息进行精准反应,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同时也能大幅度减少对比剂的应用量,整体的治疗风险较低。
在本次研究中,SWAN检查显示大脑中动脉责任血管和血栓55例,CBF伪彩图显示大脑中动脉血流缓慢和瘀滞53例,两种显示结果与超导磁共振检查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联合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对于急性脑梗死责任血管及血栓显示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能够为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情况的评估提供参考和依据[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