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钟洪伟,吕俊生,余廷洲,何亚斌
(巴中市通江新区医院放射科 四川 巴中 636700)
原发性肝癌属于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类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位居前五的恶性肿瘤疾病,其致死率较高。我国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发国家,该疾病的发病具有隐秘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因而丧失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因此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及早明确诊断并给予及早治疗意义重大。有研究认为[1],CT和MRI均能够判断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灶大小、邻近血管关系和病灶数量等,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鉴别中应用价值较高。本文将重点探讨CT和MRI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抽取院内自2018年8月起,到2019年6月止诊治的20例存在肝占位性病变患者为回顾分析对象,其中男性14例和女性6例;年龄区间42~86岁,均值(61.4±0.3)岁;占位直径0.42~9.19cm,均值(2.51±0.31)cm。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不痛程度的腹痛腹胀、消瘦、黄疸及下肢浮肿等。
患者均分别接受CT与MRI检查,患者均于接受检查前对其受检部位进行确认,并叮嘱患者摘去身上的饰品及相关物件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1)CT检查:应用我院16排螺旋CT仪,检查过程中患者为仰卧位,参数设置如下:层厚为8mm,层距为10mm,210mA/s,时间为4s,间隔时间2s。患者的CT扫描范围是全肝脏范围,上至纵隔以上缘2cm,下至肝脏下缘2cm,再以高压注射器行前臂静脉碘海醇注射,剂量为80~100ml,速率3ml/s。分别获取患者肝动脉期25s、延迟期240s和静脉期60s的图像。(2)MRI检查:应用我院东芝1.5Tmri扫描,检查过程中患者为仰卧位,选择体部相控振线圈,SE序列的横断面T1、T2和STIR序列进行扫描,参数设置如下:层厚为5~8mm,矩阵为256*385。患者均采取Gd DTPA增强扫描,对比剂0.1mmol/kg以压力注射器进行注射,速度2ml/s,完成注射后以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分别在完成对比剂注射后的25s、65s和180s实施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的扫描。相关扫描参数与CT扫描相同。患者的检查结果均由我院两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影像学医师予以评价,并对病变范围、性质及大小等相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以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判断“金标准”,比较CT、MRI两种检查方式在患者中的诊断准确率。
研究的相关数据均以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通过(±s)描述,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本组20例患者经病理结果确诊,均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结节型5例,巨块型8例,弥漫型7例。MRI在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总检出率为100.00%,显著高于CT检查方式的80.00%(P<0.05),并且MRI在结节型、巨块型、弥漫型三种不同影像学分型中的检出率均高于CT扫描(P<0.05)。
表1 CT、MRI的诊断准确率对比[n(%)]
肿瘤直径<3mm患者共计4例,≥3mm患者共计16例,CT扫描在直径<3mm患者中的肿瘤检出率为50.00%(2/4),MRI为100.00%(4/4)(P<0.05);CT扫描在直径≥3mm患者中的肿瘤检出率为87.50%(14/16),MRI为100.00%(16/16)(P>0.05)。
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通过应用MRI主要是应用造影剂信号具有的强弱高低变化对病变加以判断。有报道指出[2,3],原发性肝癌患者MRI的信号强度受到病灶组织、分化程度、内部微量金属元素、脂肪变性以及细胞坏死等相关因素影响,当当病灶部位同时存在纤维化、脂肪沉积、液化坏死、细胞密度增加等相关病理变化时,通过应用MRI诊断其信号还可产生消退或者增强的变化,因此也对临床诊断有效性产生一定影响。与MRI技术相比CT扫描具有多层次,其成像效果与立体解剖更为接近,有助于提升微小病灶和隐匿病灶的诊断价值。然而由于CT所对应组织敏感,在对于软组织特别是浸润性病变显像方面清晰度相对较差。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通过应用MRI技术在20例肝癌患者诊断中其准确率高于CT扫描,并且在直径小于3㎜的肿瘤检出率显著高于CT,这也进一步证实MRI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诊断MRI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通过运用MRI有助于提升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鉴别和诊断价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