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刘 红
(蒲城县中医医院 陕西 渭南 715500)
后循环具体是指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循环,日常工作是为脑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由基底动脉、椎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等形成。后循环缺血是临床发病率很高的一种脑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发病后经常会感受到眩晕、头痛,行走或者运动时不能站稳,甚至出现意识消失[1]。该病症的主要发病群体是中老年人群,目前临床通常使用CT和MRI等影像学技术进行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脑梗死的诊断,为了寻找到更加科学合理的诊断方式,我院对CT和MRI扫描展开了对照研究,现将具体内容整理如下。
将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的135例设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5例,女性60例,年龄在34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57.43±3.16)岁。
患者首先要接受CT扫描,选用德国制造的双源CT机,工作电压设置为115kV,电流为220mA,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仰卧位,和听毗线相垂直,从眉弓上方3厘米一直扫描到下颌骨下方3厘米处,接受完CT扫描后还要接着进行MRI检查,同样选用德国制造的核磁共振成像仪,采取3D-TOF法序列检查后循环颅内段,扫描结束后还要与颅脑平扫图像相结合完成最终的诊断[2]。
根据相关诊断标准和本次扫描得到的结果,我们对图像进行分析所依据的原则如下:若CT检查显示为阴性,则说明患者不存在脑梗死病变;若CT检查显示为阳性则说明患者存在脑梗死病变。若MRI检查显示为阴性,说明患者不存在脑梗死病变,若MRI检查为阳性,说明患者存在脑梗死病变。此外仔细观察颅内段和颅脑图像,我们可以判断珠样发生改变,脉血液供应不足分型,基底动脉管壁不光滑或者增粗的患者为基底动脉A型;而基底动脉出现扩张,走行迂曲不规律为B型;管壁空间狭小,信号与正常相比明显减弱,管内经常有闭塞现象,记为C型[3]。
使用统计软件SPSS22.0处理分析得到的临床数据,组间数据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数据对比,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s)和百分率表示,最终如果P<0.05,则说明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显示CT诊断确诊率显著低于MRI诊断确诊率(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CT以及MRI诊断结果
用同一位患者的2种影像学扫描图像作比较对基底动脉分型进行观察,其中CT诊断的结果为无异常,MRI检查的结果为小脑和脑干具有缺血病灶,结合3D-TOF法序列观察基底动脉能够发现所有患者当中有43条A型,3条B型,3条C型,而且还有3条A型合并B型改变,1条无异常。这一结果能够充分说明MRI扫描的诊断更加准确,显示出的病灶信息更多,不管是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变类型还是早期急性梗死病灶都能清楚的呈现在医生面前。
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主要原因,一旦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管就有很大风险出现阻塞,不加以疏通或者给予治疗就有可能引起局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后循环缺血会使得脑干和小脑区域的血液分布降低[4],前庭神经功能发生障碍,因此就会长时间伴随恶心和眩晕呕吐的症状。在基底动脉系统当中,不论是小脑上动脉还是小脑前T动脉,只要有任何部位发生病变,那么就极易呈现出缺血性眩晕的现象,而这也成为目前医生诊断后循环缺血的重要依据[5]。综合上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可得,采取CT和MRI诊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临床差异,在诊断率和准确性等方面都是MRI占据较大优势,并且结合磁共振动脉成像还能更清楚的显现出责任血管的异常病变情况,让医生除了观察主要病灶以外,也对周围发生病变的组织器官进行评估,而CT扫描就不具备这样的功能。基于上述结果,建议疑似患有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首选MRI和MRA进行诊断,为自己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采取MRI和MRA诊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着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与CT扫描相比可以更准确的诊断出疾病,给接下来的治疗提供可信依据,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