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刘丹妮
(柳州市工人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5)
近几十年来,我国起搏器植入数量不断增长,植入适应证也越来越广泛。为了解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及患者的治疗状况,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必须接受定期随访,为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现今用于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心电监测的方法包括24h动态心电图监测(DCG)与常规12导心电图检查(ECG),但两种方法结果存在差异,本文将监测过程与结果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作如下汇报:
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随访患者116例为调查对象,其中男64例,女52例,年龄22~85岁,平均年龄(65.2±7.65)岁。行起搏器植入术的原因有:心房纤颤25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7例、完全性房室阻滞28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心肌病7例。其中起搏器类型有:VVI 46例,AAI 3例,DDD 60例,DDDR 7例。
每例患者均行常规12导心电图检查及24h动态心电图监测。
常规心电图:嘱患者于安静时取仰卧位,用北京麦迪克斯十二导同步心电分析系统,记录同步12导联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用杭州百慧动态心电图记录盒(型号CT-082,CT-083S),开启起搏脉冲标记,对患者行24h持续监测,由专业人员分析判断起搏器起搏及感知功能、特殊功能及对自身心律失常作诊断。
对患者采用不同心电图检查方法对起搏器功能诊断及自身心律失常检出率进行比较。
本次调查所记录的数据值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展开处理,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经χ2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差异。
采用DCG检测下列各项发生率,可检出起搏功能异常6.90%;感知功能异常10.34%,起搏器特殊功能92.24%,室早、室速22.41%,房早、房速37.07%,阵发房颤4.31%。而采用ECG,上述检出率分别为2.59%、1.72%,13.79%、9.48%、12.07、0%。除起搏功能异常外,其余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起搏器起搏功能异常可由起搏器电池耗竭,导线绝缘层破损、导线断裂、导线脱位,电解质紊乱或急性心肌梗死引起暂时性的起搏阈值升高等原因引起[1]。准确判断起搏器起搏异常,并采用相应方式处理,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患者安全。如为电池耗竭需更换起搏器。如为导线问题需更换或重新安装导线。如为暂时性的起搏阈值升高,可将起搏脉冲电压加大,必要时延长起搏脉宽。本研究中8例起搏异常,3例为起搏器电池耗竭,3例为心房电极导线微脱位,2例为一过性的心室起搏阈值升高。患者经相应处理后,起搏功能恢复正常。
表1 DCG与ECG对起搏器功能诊断及心律失常检出率的对比 [n=116,n(%)]
起搏器感知功能异常分为过感知和感知低下。过感知导致起搏功能被抑制或触发不当的心室起搏。感知低下会出现不当的起搏,与自身心律竞争,若落入心房、心室易损期可诱发快速性房性及室性心律失常[2]。本研究中12例感知异常,1例为心室过感知,将心室电极感知极性由单极调至双极后复查DCG,未再发现感知功能异常;3例为起搏器电池耗竭引起心室感知不良;1例为急性心肌梗死导致心室电信号减弱导致心室感知不良,将心室感知灵敏度数值调低后复查,心室感知功能正常;7例为心房感知不良,其中3例为心房电极导线微脱位,另3例将心房感知灵敏度数值调低后感知功能恢复正常,最后2例为阵发房颤患者,因房颤发作时间长而密,将起搏模式由DDD调整至VVI。
起搏器的特殊功能包括频率滞后、频率应答、睡眠(休息)频率、能量输出自动调整、噪音反转、自动模式转换、A-V间期自动调整等。除睡眠(休息)频率、频率滞后外,其他起搏器特殊功能多能在DCG中检测到,而常规心电图较难捕捉。因此需充分了解患者信息,及起搏器的类型、型号、特殊功能设置等,才能对特殊功能的心电图表现有较好的认知,以免将其心电图表现误认为是起搏器故障所致[3]。
本研究发现,DCG较ECG,在起搏器功能判断及自身心律失常的检测,检出率更高,检测更准确。便于在起搏器程控前,全面了解患者心电状况,为起搏器的参数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综上所述,ECG与DCG均可应用于人工心脏起搏术后心电变化的监测,但采用24h动态心电图的监测结果更准确,可及时反映起搏器功能异常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可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临床随访提供更直观依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