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4-07-29

寇怀伟

(阳谷县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 山东 聊城 252316)

脑卒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一种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给人们的生命造成一定的威胁[1]。人们在生活中也需要对脑卒中进行全新的认识,提高临床上对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做好该病的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并全面性普及。本次研究重点是我院56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以下是具体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56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经诊断均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调查,排除其他脑血管类疾病、意识不清以及不能自愿配合的患者。其中男性41例(73.2%),女性15例(26.8%),年龄在40~79岁,平均年龄为(63.5±2.8)岁,其中合并高血压的42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1例,合并糖尿病10例,其中短暂性脑缺血32例(57.1%),脑梗死17例(30.4),存在缺血症状的7例(12.5%)。

1.2 方法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应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设置超声频率为2MHz,对穿透颅骨较薄的部位进行超声检查,并对脑底动脉血流的多普勒信号进行直接性的记录,详细记录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对脑血管功能的状态进行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采用数字减影机,叮嘱患者造影前禁食3~4h,对肠道进行彻底性的清洗,给其进行碘过敏实验。检查前准备好急救用品,使用镇静剂,并准备好各种仪器。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种诊断方式对血管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并进行组间分析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在软件SPSS19.0中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数据表示为百分数以及检验,若是组间有差异性,则P<0.05。

2 结果

TCD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显著优于DSA,存在明显差异,P<0.05,组间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表 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比较[n(%)]

3 讨论

经颅多普勒超声主要是检查脑血管状态,主要是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穿透颅骨较薄的部位进行超声诊断,对脑血管的血流信号进行直接性的记录,从而得到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脑血管功能的状态进行直接性的体现。血管造影属于介入性检测方式,在血管内注入显影剂,X线片对显影剂无法穿透,而血管造影可借助X线片对血管病变显影后进行诊断。脑卒中指的是颅内动脉狭窄造成局部脑组织血流量灌注不足或者是形成血栓,使患者存在神经系统症状以及相应的体征[2]。脑卒中的临床症状是突然昏迷、口眼歪斜、智力障碍、意识不清、半身不遂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血管性痴呆以及高血压脑病四种,其中缺血性卒中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栓塞以及腔隙性脑梗死,出血性脑卒中包括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脑出血。该病的发病部位在颈内动脉以及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而且现代临床研究发现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是颅内动脉狭窄。而动脉硬化是颅内动脉狭窄的主要病理基础,该病早期发病病死率约为80%。因此,加强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是至关重要的。颅内动脉狭窄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威胁,同时损伤人们的神经系统[3],不利于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但是临床上对该病的诊断手段较为简单,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即可实现。临床上采用TCD对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进行检查基本可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对该病进行初步的诊断以及鉴别,若还不能进行诊断,需要进一步采用DSA诊断[4-6]。本次对我院56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诊断研究,结果显示,TCD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显著优于DSA,存在明显差异,P<0.05,组间有统计学意义。证明颅内动脉狭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可提高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促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综上所述,颅内动脉狭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可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