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沉没成本效应在银行业的创新应用

时间:2024-04-24

徐冬婷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如果A制药公司的总裁正在从事止痛药的开发项目,已经投资了500万元,还可以投资50万元该产品就可以正式上市。但是突然发现,另一家制药公司刚刚开发和生产了一种新的止痛药,该止痛药的特性和功能与A公司计划的产品几乎相同,并且正在进行营销。因此,无论现有投资如何,如果该项目继续下去,公司很可能又损失500万元(例如约90%),另一方面可能在较小的概率(例如约10%)的情况下会赚2500万元。A公司是继续投资该项目还是放弃?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奚凯元教授使用此示例测试了中国和美国的EMBA学生。事实证明,这些EMBA学生大多数都选择坚持投资。学生们认为,既然已经投资了500万元,那么无论如何都必须坚持下去,也许能够收回成本。但是,学生们没有想到的是,对于已经支付的500万元,他们有90%的机会不仅不会收回成本,还会再亏500万元。知道会亏损但仍然选择继续投资的这种现象通常称为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 effect),已经投资的500万元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

一、沉没成本效应

何谓沉没成本?沉没成本的经济学定义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包括时间、金钱、精力等。根据经济逻辑的法则,沉没成本与制定决策应是不相关的。由定义可以看出,沉没成本是目前无法收回的成本。那么如何处理呢?从时间形式来看,它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进行处理。第一类是事前沉没成本,即在决策过程中可以估计和预期的成本。这是在决策过程中应考虑的一个因素,以避免事后无法对其进行处理。第二类是事后沉没成本。即有必要跟踪事情责任并考虑如何在下一个项目中检索责任。可以看出,沉没成本不仅与决策有关,而且还是决策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高附加值的新经济产业中,它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

那么何谓沉没成本效应?沉没成本效应指的是决策者当前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决策的现象。具体可存在金钱的沉没成本效应、时间的沉没成本效应、精力的沉没成本效应,这些效应的存在让决策者不能理性思考对策,做出不正确的决策,不能及时止损,从而没能实现个人的效用最大化、企业的损失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

二、银行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沉没成本

目前,在银行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沉没成本是不良贷款的存在和创新业务发展的停滞不前。

(一)银行不良贷款

银行不良贷款,是指银行贷款给个人或者企业,企业逾期很长还款或者甚至无偿还能力,导致银行长期回收不了贷款。不良贷款可以说是银行体内的“毒瘤”,侵蚀银行的利润或资本金,严重的还会引发银行破产。这一早期的投资长时间不能收回本金与利息,就相当于损失了金钱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与时间成本。这些收不回的成本就是沉没成本。

(二)银行创新转型可能会遭遇的挑战

当下的银行业面临转型创新,这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成长的过程,当然存在种种风险与未知。可能在业务转型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科技成本、人力资源成本,获得的成效不尽如人意,创新路径遇到重重阻碍,科技制约、人才短缺等因素导致某个转型业务跟不上市场变化,最终导致业务收益不佳甚至亏损,此时银行业面临的是如何应对的问题,是继续在该业务方向投入还是转变投入思路、改变转型思维、开拓新业务或者相关业务。此时之前所有未能带来收益并且可能无法挽回的成本或将成为沉没成本。

三、银行业避免产生沉没成本效应的做法

(一)对于银行不良贷款的防范对策

1.加快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

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应当尽快充分利用“互联网+”和金融科技的力量摆脱传统经营模式的束缚,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并不断开拓渠道去挖掘更多的盈利方式,促进更多的盈利良性增长,为商业银行带来充足的资金保障,抵御信贷风险。此外,商业银行还应当加强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开展,不仅仅可以丰富银行的收入渠道,还能为分散贷款等利息收入带来的坏账风险,为商业银行带来流动的盈利收入,降低风险。

2.充分利用“互联网+”分析往年的不良贷款结构

商业银行要全方位分析现有不良贷款的结构,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目标任务精确化。初期,商业银行可以到线下走访客户,现场仔细分析每笔逾期贷款,研究其原因,与借款人积极沟通,并将政策告知担保人,指导客户正确缴款,差异化为客户纠正不良贷款;针对逾期情况复杂且收款困难的客户,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将法律手段搬上台面,清算逾期贷款。后期,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整合企业信用信息,分析企业与个人的信用特征,防患于未然,为后期的投资和贷款做好充分准备,防止不良贷款再次发生,从而避免不合理的决策产生沉没成本效应。

3.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首先,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完善组织结构,建立专门的风险合规管理部门,配备首席风险官和专职风险管理团队。其次,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充分分析内外部多维数据,将金融科技与风险管理充分融合,例如可以有效为客户交易行为、资产负债、违约记录、行为偏好和关系网络提供风险控制,并使智能风险控制有效助推绩效改善。另外,优化管理流程,实现表内外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合规风险、经营风险、信息技术风险和声誉风险的综合管理。

4.创新探索拓宽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渠道

一是提高技术信息化水平,建设“智慧银行”,转换和升级系统功能,优化审批流程的效率,为业务发展和不良收支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保护。二是积极探索并通过债转股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化解不良贷款的新模式。三是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深入分析成熟的债务结构,将银行不良资产作为促进政府投资和清算债务的重要资源。四是有必要与当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实施各种策略,帮助银行解决不良贷款。这就要求银行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形成良性合作,尤其是企业应当提高自身信用,让银行业的审核难度有所下降,同时自身也能顺利获得资金支撑,实现互利互惠的局面。银行业在升级自身系统的同时要适当借用外力,提升不良贷款的处置效率与处置效果,从而保障自身资金链的良好运行,为企业、政府提供更健康的金融服务。

5.强化信贷业务全流程管理

首先,银行需不断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全方位加强贷款各个环节的风险管控,从被动风险应对转变为主动风险管理,从事后风险应对转变为事前和事中风险管理,并从源头上防止新的逾期贷款。其次,银行需调整信贷资产结构,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初衷和定位,扎实做好地方金融工作,紧密围绕本地区和周边开展业务,减少区域外信贷业务。再次,加强授信业务管理,分支机构严格在授权内运营信贷业务,授权外业务由总部统筹组织抓客户营销、储备、准入与审批;加强大额贷款管理,严格防范盲目扩张、过度融资、民间借贷、交叉违约、隐性关联等风险特征客户的准入。最后,应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将全额信用风险资产纳入监测范围,特别应加强对关键风险区域的监控,以实现早发现、早干预和早处置。

(二)银行业创新转型的发展对策

1.以客户为中心,建设创新文化

客户的金融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差异化特征。用户的需求和体验是金融技术发展的引导者,所以商业银行必须根据当前用户的金融需求和变化走向,以用户为中心,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开发用户需要的金融产品。首先,从银行内部推动创新文化。可以在员工内部公开授课培训,帮助员工适应和接受金融科技,了解和认可银行转型对商业银行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寻求外部政策支持。让监管部门了解银行已经充分意识到新兴技术实施会带来风险并且已经具备评估和处理这些风险的能力,让监管部门认同新技术最终会增强银行的运营和财务抗风险能力,从而在政策上支持银行运用金融科技进行创新。

2.实现传统银行准确定位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传统银行必须结合当前的市场经济状况才能准确定位。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竞争优势日益明显。互联网金融不仅可以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而且可以满足客户的心理需求,同时还在不断创新自己的服务理念和技术背景。在转型过程中,传统银行必须整合各种现存的问题,在传统银行已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确保有效利用信贷体系和网络技术的前提下,找出转型的关键点,从而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多种渠道扩展银行自身的客户基础,促进传统银行服务的发展,实现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银行的转型发展目标。

3.加强基础人才及技术建设

首先,商业银行可以从高校及社会引进金融科技人才,或者通过培训现有职员,将他们培养成集金融与科技能力于一身的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其次,通过开展金融科技人才交流会,促进人才间的交流和学习。鼓励金融技术人才跨部门交流工作,使金融科技与业务之间相互渗透。另外,商业银行还要充分利用金融科技等技术,升级和更新银行原有的技术架构,使技术架构标准向金融科技发展要求靠近,为金融科技的运用提供技术支撑。对于计算机科班出身的人才,应当着重培养其金融素养,为以后的金融科技工作奠定牢固的基础,可以使科技在金融业务方面发挥最大效用,这部分人才主要负责开发、维护工作。对于不是计算机科班出身的员工,也应当培养他们的科技素养,将大数据思维运用到日常的业务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银行可以创办自身的数字金融学院,专门培养一批金融科技骨干,支撑行业发展,创造美好未来。

4.加强与科技金融公司合作

科技金融公司对金融科技的掌握和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商业银行可以加强与科技金融公司的合作,利用科技金融公司作为转型的跳板。在与科技金融公司合作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一方面可以近距离学习其发展金融科技的经验,引进先进的金融技术,另一方面可以在合作的过程中,通过金融科技公司掌握的供应链或产业链数据,对借款人进行更全面的信用评估,创新发展信贷业务,从而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转型。

5.发展自金融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银行业要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自身原有的客户优势、资源优势、线下网点优势等挖掘自身更多可能性。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吸纳更多的金融科技人才成立金融科技部,行内投入资金运营,动用自身资源打造更好的金融科技的技术支撑。对于自身平台不够支撑发展金融科技的银行,可寻求可靠的科技资源进行合作创新,打造联动经营,为行内发展提供可靠稳固的技术支持,保障银行的风险控制。在发展自金融的同时,银行必须秉持初心,不忘本,注重提高自身的服务标准,并扩大服务内容。满足更多的客户需求,争取做到差异化服务,对待客户是千人千款服务,现在银行的服务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业绩,更多的是为了维持客户关系,打造长久的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互利共赢,达到很好的拓客、黏客效果。

四、小结

在银行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沉没成本是不良贷款的存在和创新业务的发展停滞不前。对于银行不良贷款,利用“互联网+”技术做好全面的信用评估,完善风险监管机制,及时止损;对于银行业创新转型,为转型做好充分的准备,发展金融科技,加大转型成功率,减少沉没成本产生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产生沉没成本效应的风险。不管是不良贷款的存在,还是创新转型遇到阻碍,当银行业遇到沉没成本,只要理性对待,充分认识自身业务特点,利用金融科技的力量,及时调整对策,做出新的决策,就能够有效避免沉没成本效应的产生,从而不会带来更多的损失;此外,理性决策的实施,可以填补之前的沉没成本,创新的发展让银行业更好地开拓业务,用心服务客户,降低不良贷款率,收获更多的利润收益,奉献社会,保障经济社会的稳健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