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伴脊髓病变的MRI表现分析

时间:2024-07-29

孙弋晴,孙胜军(通讯作者)

(1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医学影像科 北京 102401)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0050)

通常对脊髓疾病采用的临床诊断方式为活检,但是并未能够针对脊髓病变全貌加以显示,且为有创性检查。后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创新[1],MRI经临床多项研究证实,可以对正常脊髓组织的具体发育、分布及转换加以观察,同时能够诊断患者的脊髓弥漫性及局部病变,确定造血系统恶性疾病的分期及评价临床疗效[2]。由此本次研究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伴脊髓病变MRI诊断成像表现,探讨MRI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伴脊髓病变的临床诊断及评估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40例经骨髓穿刺及组织学证实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伴脊髓病变患者为观察组,及30名正常受检对照者MRI资料展开研究。在观察组患者中包括25例男,15例女,年龄均为15~71岁,平均年龄为(34.1±2.4)岁,所有纳入本次研究患者均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对照组患者包括16例男,14例女,年龄为18~80岁,平均年龄为(41.1±4.2)岁。

1.2 方法

对比分析观察组脊髓浸润及治疗前后MRI变化、SIR(信号强度比值)变化。所采用的MRI检测设备为GE 1.5T Signa/MRI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其中梯度场为23mT/m,具体检查部位为脊椎部位,主要行脊椎线圈、体线圈分别对受检者的脊髓病变情况加以扫描。MRI扫描序列包括腰椎T1W1(矢状面T1加权图像)、STIR(短时反转回复序列)、脊髓冠状面T1W1以及STIR。完成MRI检查后完成图像分析处理,由具备临床多年诊断经验医师进行盲读后对脊髓信号改变加以描述,采用SIR值定量诊断MRI。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采用医学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针对观察组患者化疗前后脊髓病变SIR值变化情况采用t检验,以P<0.05判断是否具有临床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脊髓MRI表现 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腰椎脊髓病灶在T1W1上呈弥漫性低信号及不均匀低信号;在STIR上呈弥漫性高信号及不均匀高信号。所有观察组患者中包括29例患者行脊髓冠状位MRI,患者的脊髓浸润分布提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见表)。其中有6例白血病患者经化疗后复查脊髓MRI,发现4例缓解者相较化疗前在脊髓T1W1信号呈升高趋势,STIR则呈降低趋势,相较对照组腰椎脊髓SIR值并无显著差异(P>0.05),见图1。

表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伴脊髓浸润程度分级

图1 观察组患者脊髓MRI表现

3 讨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作为累及造血干细胞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在病发过程中患者脊髓中原本异常存在的病灶开始大量增殖,后浸润器官,抑制机体正常造血机能。由于白血病浸润病变最初好发于骨髓,在病情进一步发展后从而逐步发生脊髓浸润。经临床相关研究发现脊髓浸润范围可以有小至大逐步划分为五级[3],本次研究发现所有观察组患者中包括29例患者行脊髓冠状位MRI,患者的脊髓浸润分布提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

综上所述,通过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伴脊髓病变的患者,行MRI可以达到临床无创检查,临床操作简单易行,且能够更好的帮助医生实现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伴脊髓病变的诊断及疗效评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