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陈华文
(浙江师范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浙江 金华 321004)
我们知道,人的一生实际上机会很多,但能抓住并且改变命运的大概只有两次。不能把民俗学比作人生,但抓住特别时期的机遇,对民俗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就需要民俗学学科所有同仁尤其是学科当中的重要学者共同努力,因为他们的影响力巨大。
很多时候,我们都非常关注现实的政治层面的东西。我们知道,优秀传统文化的面是非常广的,这里主要举与非遗相关的例子,说明党和政府重视并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曾多次为非遗项目和制成品点赞。这些非遗项目,我选取的都是跟民俗(广义的民俗概念)相关的案例,包括民间文学。
2016年5月24日,***在黑龙江同江市八岔村参观赫哲族民俗展,赞扬渔猎技术高超、图案艺术精美、伊玛堪说唱很有意味。2017年9月3日,***在厦门与普京会见后,参观闽南非遗展,介绍影雕工艺:“这些工艺师现在做的事情就跟绣花一样,但她们绣花是在石头上而不是在丝绸上。” 2017年12月12日,***在江苏徐州马庄村考察,买了王秀英的中药香包,说“我买一个,捧捧场”。 2018年2月12日,***来到成都唐昌街道战旗村,在“唐昌布鞋”展示台前,说“我花钱买一双”。 2019年7月15日,***在内蒙古赤峰博物馆接见格萨尔史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并在观看演出后指出:“你们的演唱让我们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56个民族不断交流交融,形成了多元一统的中华民族。我们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我们今天来看你们,就是要表明党中央是支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2019年9月16日,***在河南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接待中心为两名花鼓戏演员鼓掌。2020年3月31日,***来到杭州西溪湿地公园,途经本地特色文化产品摊位时,鼓励摊主要把传统手工艺传承好。至于总书记用中国茶招待外国来宾,更是长期在各种报道中可以见到。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党对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俗类是非常重视的。
党和政府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还体现在一系列政策法规上。
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立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十六字方针。今天,《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依然适用。
2009年7月5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出台。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该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2015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该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把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还有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也包括民俗)的重视,这对民俗学学科建设和民俗学研究是不可多得的机遇。
从2005年开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式开始。国内展开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持续并且不断深化这一工作,基本上是在民俗学(包括民间文学)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它的学理研究,项目程序的理论、历史和现实意义,价值功能跟生活的关联以及影响认同,等等,都与民俗学研究有着亲缘关系。
目前,非遗保护的国家级项目民间文学类有251项,民俗学类有492项。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我国有34项,其中18项与民俗学有直接关系。急需保护的名录有7项,绝大部分与民俗学有关。优秀实践名册只有1项,跟民俗学是正相关的。所以,绝大部分的人类非遗实际上是民俗或与民俗学研究相关联的。
当然,非遗保护,包括人类非遗名录以及国家各级非遗名录中的民间文学类、民俗类项目,并不能等同于民间文学或民俗。
非遗保护的项目制形式、民俗内容、叙事结构、仪式完整性以及项目确认过程中的一些特殊要求和规定,限制或影响了民俗存续期间的相关形式、内容或叙事,非遗项目更注重民俗的表演性或呈现方式,但有大量的民俗是与家庭生活相关联,以群体认同、个体实践的方式完成的,不具备表演或呈现的条件。所以,有很多民俗实际上没有进入非遗保护的项目范畴。
不可否认,非遗保护从根本上改变了民众和社会对民俗的认知,它从下层的世俗的一跃成为传统的民族的,甚至是独特的优秀的文化,在地方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民俗学研究成为国家政治、社会、地方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民俗学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
这一话题有很多关键词:“改革开放”“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还有“城市化”“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文化一体化”,等等。这些都为在传统农耕文化、游牧文化等基础上形成的民俗带来了巨大改变,国民会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传统。从改革开放到今天,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穿衣到饮食,从居住到出行,从语言到思维,从人际关系到沟通方式,从行为到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切促使人们去思考:“我是谁?我的民族文化是什么?我的国家与其他国家有什么不同?”这种回望和审视给民俗学的研究和学科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契机,“新文科”实际上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提出的。
2001年,钟敬文先生敏锐地意识到社会发展给民俗学带来的契机,在北师大召开了民俗学学科建设会议。当时的与会者是钟先生亲自提名或审定的,讨论也形成了非常丰硕的成果。可是,一个多月之后,先生与世长辞。20年之后回到原点,又在北师大召开民俗学学科建设会议,这让我们感慨良多。当年民俗学研究已经相对非常强大,今天民俗学研究成果更加丰硕,学科也在不断向前推进,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出现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民俗学领域有巨大影响力的学者,他们在各自的大学、研究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在社会学博士学位的授权高校,据不完全统计,我看到的资料是28所,民族学15所。28所当中多数高校实际上因为一级学科的原因,都有民俗学学位授权的权利,民族学里面也有这个内容,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可能更多。当然,现在我们实行的是一级学位点的形式,不管是博士学位还是硕士学位,都是一级学科的授权方式,这方面的工作确实需要推进。博士学位授权点跟硕士学位授权点的数量非常多,从事民俗学教学研究工作的人员数量更是巨大。这些学者,他们在大学或研究机构中,一方面培养适应教学研究需求的科研和教育工作者,另一方面也参与社会治理、非遗保护各个层级的工作,包括保护研究、评审、咨询、政策制定,等等。我们要利用好这些学者的影响力并形成合力,推动民俗学学科建设更上一个台阶。
2001年,我们曾设想将民俗学建设成一级学科,更有学者提出民俗学是当之无愧的一级学科。钟先生提出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目前,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来看,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在非遗学学科建设的同时,将民俗学这一具有非遗底色、特色的根基性学科建设成一级学科,包含民俗学、民间文学、非遗保护学、各民族民俗学、各民族民间文学五个二级学科,这样就可以构建起真正的民俗学学科,在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完成蜕变和华丽转身。这是历史的机遇,也是民俗学学者顺应时代发展的选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