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景 于, 马 永 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 北京 100063)
学科交叉的概念起源于“跨学科”一词,最早公开使用“跨学科”一词的是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伍德沃斯(R.S.Woodworth),他主张促进多个学科共同进行研究。伽·伯格(Guy Berger)指出,国与国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校区与校区之间甚至某一个研究团队的个体之间对“跨学科”现象都存在不同的理解,以至于要进行“跨学科”研究非常困难[1]。交叉学科是由不同学科或不同门类学科领域的理论渗透、相互吸收、有机融合、方法互补等方式形成的新兴学科[2],学科交叉使各种思想相互碰撞,学科交叉点往往成为新的理论起点、新的技术发明、新的科学前沿。对于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而言,学科交叉无疑是撬动自身又好又快向前发展、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有力支点。交叉学科的构建既是谋求科学知识系统整合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建立健全的学科生态体系需要高度重视学科群与交叉学科建设。
学科交叉成为当今世界新兴学科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但是在学科间从相互交叉到交叉学科建设过程,仍存在发展运行不畅、管理机制不明、未来路径不清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学科间的融合发展,甚至导致了一些科研和教学活动处于尴尬境地。这些问题不仅影响高校现实学科建设水平的有效提升,也关乎高校未来综合实力的持久发展,引发我们对这一过程进行系统思考和理论探索。从形成机理的视角出发,这些问题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源自于交叉学科间对彼此的认知及认同,体现为学科领导者、教师队伍和学生等不同个体对交叉学科的心理认同度。各个学科间的认同度越高,代表学科间彼此交叉融合的可能性越高,越有利于新兴学科的建设,提升高校现存学科的建设水平。因此,基于心理认同理论识别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的概念内涵、形成机理,分析学科交叉机制和交叉学科建设对心理认同度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交叉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促进交叉学科的整体互动、协同发展。
学科交叉大约产生于17 世纪中后期。1670年,法国的莱莫瑞首次提出植物化学和矿物化学概念, 创立最初的科学交叉的具体学科名称。奥地利学者埃里克·詹奇(Erich Jantsch)在《跨学科与超学科高校:面向教育和创新的一系列方法》中对“跨学科”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3]。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跨学科关系的认识论》中从认识论和科学内在结构的角度,用发生学观点对多学科、跨学科与超学科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与分析[4]。我国学者蔡澜认为,“学科交叉”本质上是解决问题的活动[5]。人们在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进行观察和实践的过程往往是不受学科限制的,这就形成人们需要通过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科之间在研究对象、理论体系以及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尽管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科交叉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但是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因此,本文将学科交叉定义为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在某一内容或者某些方面的横向有机联系而出现的综合化现象。
如果说学科交叉是为了解决一个单一性的问题,交叉学科就是为了将这个正在解决的或已经解决的单一性的问题系统化、学术化,是从一个需求的解决升华到一个学科建设的高度。
交叉学科是两门及以上学科相互渗透、融合成的一门具有系统性、内在逻辑性的新学科。布鲁尔(Garry D.Brewer) 认为交叉学科是“多种专业知识针对实际问题的合理结合”,克莱恩和纽维恩认为交叉学科是运用多学科的观点和视角对知识进行重组整合,以解决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6]。我国关于跨学科的研究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并相继创立了运筹学、技术经济学等新兴交叉学科[7]。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科学研究著作和论文中相继出现了“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等词汇[8],从而真正兴起了交叉学科研究的高潮。
尽管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交叉学科进行定义,但是目前交叉学科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明确的界定,目前对于交叉学科涵义的界定。比较常见有两种:一种是认为交叉学科是由多门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综合学科[9];另一种则认为交叉学科是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各学科之间,通过各学科的理论、观念和方法的交叉、共振、融合、吸附和潜入等过程而产生的新兴交叉性学科群[10-11],如图1所示。以上两种说法,前者更接近于从学科交叉发展到交叉学科的迁移过程,而后者从学科群的层面上解读交叉学科,也给予交叉学科一个相对全面的概念。
结合已有观点,本文将交叉学科定义为“两门以上学科的集合、学科之间的逻辑交结点”。作为交叉学科,其本身是建立在两个或者多个学科的基础上,而这些学科都是发展多年并且相对成熟的学科。因此,可
图1 交叉学科的生成区域
以说新兴的交叉学科是在两个或多个成熟学科的基础上建立的,虽然形成时间较晚但并不脆弱。
尽管“认同”被人们广泛地运用在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认同的概念进行探究,但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简金斯(Jenkins)认为,“认同”一词有同一性和独特性两个含义,既包括一致性,也包括差异性[12]。弗洛伊德从行为特征出发,把认同“看作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13]。我国学者聂立清认为认同是主体对他人的自觉自愿的认可、接受、赞同、同意乃至尊崇的一种心理过程[14]。张爱萍将认同定义为自我在情感上或者信念上与他人或其他对象联接为一体的心理过程,简单说可以理解为一种归属感[15]。综上所述,认同的基本内涵即在一定的社会场域中,个体将他人以及群体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内置于固有的思维框架下,经过观照、判断和分析,选择趋向于与自我相同或相似的场域,其本质是一个“同一性”与“个体性”相协调的过程。
心理认同是指个人向另外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情感联系的原始形式[16]。学科的心理认同内涵非常广泛,可以理解为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喜爱程度、对学科价值的认知情况、是否愿意学习本学科的相关知识、是否愿意从事本学科相关的职业等。此外,有学者指出专业认同包括对自己将会拥有或已经拥有某一专业群体成员身份的明确认识,对所学专业、所属群体的态度和情感,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17],这一心理状态可产生肯定性的情感,成为实现客观目标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实际上就是内因的作用。本研究中,我们认为交叉学科的心理认同是指研究人员对某一交叉学科研究者身份具有情感性认可,并且伴随着积极的外在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
学科专业是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发展壮大的。20世纪以来,知识结构不断变化,传统知识被新兴知识取代或补充。学科群就是学科知识高度分化和融合的体现。近25年来,交叉性的合作研究获得诺贝尔奖项的比例已接近一半(占49.07%)[18]。新旧知识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学科结构的变化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在美国,学位统计划分为7大研究领域,除了传统的6个领域之外,2013年归为“其他领域”的博士学位比例高达66.0%,硕士学位比例为25.7%,这反映了美国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情况[19]。
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求构建学科群,促进交叉和新兴学科成长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动态发展、逐步完善的。从国际上看,世界上著名的大学总是与时俱进,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变化的外部需求和自身学科专业发展的内部需要,灵活开放地构建学科群,不断巩固自身特色与优势,积极开拓新的学科领域。
综上所述,交叉学科的形成一般是从传统的单一学科到寻找共同需求、共同目标的交叉点的学科交叉,再到由各传统单一学科为基石、以学科交叉为导向的交叉学科的构建。一方面是由传统学科拓展而导致新兴交叉学科的诞生;另一方面,新兴的交叉学科又反作用于传统学科,可以拓展传统学科的研究范围,在交叉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思维方法,发现创新点,促进传统学科的纵深发展。学科交叉在很大程度上为新兴学科的增长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它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结构,拓展了原有传统的单一学科的发展范围,其交叉的点、融合的面不仅可以诞生新学科,而且可以对交叉的各基础学科即新兴学科的母学科的发展提供更新、更广的发展创新平台。
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不是解决单一性问题的项目导向问题,而是提升到一个新兴学科设置的系统科学性问题。
首先,交叉学科是综合性学科。无论是学科交叉还是交叉学科,其最根本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虽然在学科交叉的阶段这种交叉融合表现在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上,但在交叉学科阶段已经升级到真正融为一体的高度。在这样的高度下,新兴的交叉学科就必然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
其次,由于交叉学科在学科交叉阶段有一个明显的驱使动力——需求,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并发展,因此,交叉学科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从学科交叉延伸到交叉学科,这种新兴事物无论从其诞生还是发展直至消亡,都源于也依托于问题的解决,即需求的满足。解决问题本身实践性很强,各学科为了解决同一问题,为了共同的目标,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解决问题,也提供了解决此类需求的一个新的方式、方法以及技术支撑,这也是其交叉的根源所在。而学科交叉的提出正是源于社会对一些综合性、高难度、新领域的较为复杂的问题的解决需求,因此,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必须也必然具有实用性。
最后,由于交叉学科往往是原有的传统单一学科无法解决或者不易解决的问题基础上创新出来的。就单一学科来说,无论是提出需求的学科还是其他的辅助性学科,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学科的交叉可能让原有的传统单一学科找到新的发展空间,或者关注到原来并没有关注的领域,从而为其自身的发展拓宽道路。
交叉学科将学科交叉的原有问题解决升级到学科建设的平台上,但是成为交叉学科后会往往会面临一个问题,即这个新兴交叉学科的引领者在原来学科交叉阶段属于哪个领域?属于哪个学科?新兴的交叉学科的建设中会偏向于哪个领域?例如,现在很热门的新兴交叉学科——数字媒体,全国很多高校设立此学科,但是由于其是艺术和技术的融合体,因此,不同的偏向取决于学科的建设者和领导者原先是从事艺术还是技术,然后在这个专业上加个后缀。随之,师资的偏向也因这个后缀而具有明显的特征。同样对于学生,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学分设置都是由此后缀引导,未能有效实现相应的心理认同,在以心理和行为为载体的人才培养和成果输出上无法充分体现交叉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设置并没有体现出艺术和技术两个学科的真正融合,也不适合称之为一个系统规范的交叉学科。
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心理认同构建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如图2所示,交叉学科作为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种要素组成的整体。在这个学科系统中包含驱动学科交叉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单一学科发展瓶颈对学科交叉提出的需求成为外部驱动力,学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也对交叉学科提出新的要求,最终通过学科鉴定与培养形成交叉学科。学科交叉仅仅作为交叉学科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多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交叉学科的实现奠定基础。交叉学科系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过程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将“需求”最终输出为人才和成果。交叉学科系统离不开外部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支撑,正是外部环境提供交叉学科系统存在和演化的必要条件和土壤。此外,交叉学科离不开领导层、教师队伍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通过教学反馈对交叉学科系统进行优化和提升,从心理和行为两方面来提高交叉学科的转化水平和成果输出。
图2 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心理认同的构建
学科和专业有内在的统一性。国内对专业认同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倾向于其对职业的影响,如安芹和贾晓明认为专业认同指个体能否以所学专业来选择自己将来的职业并作为终身发展目标[20];而部分研究者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定义,如王顶明认为专业认同是对所学专业的接受与认可,并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去探究[21];秦攀博认为,专业认同是指大学生在熟悉和了解自己专业后伴随着情感上的接纳和认可,最后主动积极进行相关学习和探究活动[22]。我们可以发现,无论研究者的侧重点是倾向于职业选择还是专业学习,专业认同都有共同性:即他们都是在对职业或者专业认识了解的基础上从心底接纳和喜爱,进而付出行为和努力,它包含了认知、情感、行为和评价4个部分。
目前,对于专业认同的前因变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孙丽璐等通过对“985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得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情感适应的得分最高,其次是环境适应、角色适应和自我适应,且各维度之间具有显著差异[23];Herming认为是个体自身、该职业的专业化程度、劳动报酬和职业定位4个因素影响大学生的专业认同[24];胡志海认为学生个体的人格类型与专业认同存在相关关系[25];安芹认为对于咨询师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是咨询理论、专业训练、是否定期接受督导等[20]。梳理以往研究可以发现,个体专业认同会严重影响个体的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因此对专业认同的结果变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职业发展。如Boyce研究表明,自我认同和专业认同的同一性能够促进个体的职业承诺与职业发展[26];Kristie认为专业认同是影响女大学生成就的最主要因素[27];安芹认为专业认同会影响个人成长、专业热情与学习动机、工作的品质、咨询关系的觉察等等[20]5。
基于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交叉学科心理认同度指标筛选,国内学者在这个领域有一定研究成果。聂立清指出意识形态之所以能被认同是因为它的合理性,之所以会被认同则是因为它的价值性,意识形态认同的本质是价值认同[14]5。张爱萍从大学生认同的视角探讨提升教育者素养的途径:强化认同,注重构建;组织实施;督促检查;评估处理等[15]5。郝琦认为应通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唤醒学生的本质力量、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同时认为心理认同需要经过3个阶段:服从阶段、同化阶段和内化阶段,经过心理认同的这3个阶段,才能建立起个体最稳定的价值体系[16]5。Qin和Jia选取7所高校的8名辅导员进行焦点组访谈,研究发现职业认同主要包括内部身份认同和外部身份认同,两者相互关联,而内部身份对职业认同产生决定性的作用[17]5。权国政等认为学科交叉专业的设置涉及教师个体差异、学生个体差异、设计环境、社会需求、专业培养目标等多种因素[28]。闫晓天等对开展交叉学科建设的认知情况、总体学缘结构、开展交叉学科的内部机制与环境、外部环境进行整体分析,识别出学缘结构、内外部机制对学科交叉产生重要影响[29]。高磊从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的参与者——研究生、导师和管理人员等不同视角出发,得出交叉学科研究质量受到科学研究、学位论文、资源配置、招生方式、培养目标、学科文化、导师指导、考核评价、学术交流和课程教学等要素的显著影响[30]。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将专业认同度中的个体差异影响、学科交叉机制和交叉学科构建环境作为一级指标。以3个一级指标为维度,在已有文献研究以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研究所需要的数据。设计开放性问卷,收集问卷后,进行编码,筛选出34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作为认同度影响因素。在预调研基础上,提取文献筛选出的高频次评价因子,通过德尔菲法,每个题项(观测变量)采用Likert5级量表来测量分值,1代表完全不同意,5代表完全同意。经过聚类分析,提取出11个二级指标,分别为专业特点、个体特征、学习成果、外界认可度、职业发展;知识融合、沟通合作,组织优化;要素环境、文化环境、政策环境,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交叉学科心理认同度指标体系
交叉学科的心理认同总得分为GE;各一级指标得分为Gi,计算方法为:
其中,n为二级指标的数量。由于各专业特点不同,其对各指标权重的要求和重视程度不同。本文提出二级指标的专业权重α,用以体现各指标对不同专业的重要影响程度。α由学科专家根据行业特征得出。心理认同度总分GE的计算方法为:
对每份回收的权重意见采用特征值法判断其最终权重,所使用统计分析软件为R语言程序软件,5名专家对于二级指标的意见见表2。
采取问卷调查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问卷发放对象为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7份。其中问卷有效98份,有效问卷率81.67%。其中,80份回收数据作为模型拟合的训练数据,18份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对相关性判定标准可知,皮尔森系数在0.70~0.99之间表示两个变量之间高度相关,0.40~0.69之间表示中度相关,0.10~0.39之间为低度相关[26]。由表3可以看出,对心理认同总分评价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学科交叉机制和交叉学科构建环境两方面因素,个体差异因素次之。在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拟合时,将3者选为模型参数,综合考量对于心理认同的影响关系。由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个体差异、交叉机制和构建环境3个变量也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考虑到自变量可能存在多重共线问题是在进行数据处理时无法避免的,在实际分析中可以通过考察方差膨胀因子(VIF)来进一步判断自变量之间的共线问题是否严重影响模型的有效性。
使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2 二级指标权重分析表
表3 皮尔森相关分析
表4 模型系数分析
图3 P-P图
由显著性分析结果(图3)可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能够解释87.7%的变异,且VIF值均在0至10之间,表示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经过F检验和t检验,个体差异、交叉机制和构建环境的系数显著,模型显著性良好。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心理认同度进行拟合,回归方程为:
Y=22.342+6.273*X1+5.212*X2+4.490*X3
(1)
在(1)式中,Y代表心理认同度总分,它分别受到X1(个体差异)、X2(交叉机制)、X3(构建环境)3者的共同影响。
基于实证结果,交叉学科的心理认同度受到个体差异、交叉机制和构建环境的综合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交叉学科构建过程中对个体差异越重视,越有利于交叉学科的心理认同度的提升;同理,交叉学科建设过程中对交叉机制越重视,越有利于交叉学科的开展,易于研究人员心理认同的形成;交叉学科建设过程中越注重环境建设,越能够对学科交叉心理认同度的提升有正向促进作用。
通过对交叉学科的心理认同度的多元线性回归可以发现,个体差异对交叉学科心理认同的影响程度最大。其中,外界认可度在个体差异中所占比重最高;交叉机制对交叉学科心里认同的影响次之,在其二级指标中,组织优化占比最高;对交叉学科心理认同影响程度最小的是构建环境,而文化环境是构建环境中影响最大的因素。因此,在交叉学科的多层次影响因素中,个体差异应优先得到教育研究人员的关注;其次,要提高交叉学科的心理认同度,还要关注学科交叉机制的构建,以确保交叉学科建设的基本运行;最后,教育机构要营造一个较好的构建环境,促进交叉学科的建设。
通过对测试数据观察发现,虽然个体差异、交叉机制以及构建环境对于交叉学科心理认同度存在不同的影响,但唯有3者协调发展,才能够促进交叉学科建设过程中研究人员的心理认同形成。因此,教育机构在交叉学科建设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个体差异、交叉机制和环境,统筹兼顾,3者协调发展才是交叉学科稳定发展的核心所在。
交叉学科是社会的未来重要发展方向,建设融合各学科所长的真正意义的交叉学科是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是现有的很多交叉学科,无论从领导者、教师队伍还是学生等各个层面都存在着心理认同问题,从而影响到交叉学科的招生、培养、就业等各个环节,有的交叉学科一定程度上逐渐地演变回原有的传统学科,或者处于没有归属的一种尴尬境地。为提升心理认同度,交叉学科的建设应注重以下几点:
教学工作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增强学生对所学交叉学科心理认同的主要途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心理认同就要首先从课程设置、学习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交叉学科是多种学科融合成的综合学科,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交叉学科的发展史,了解科学的本质。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体现各个领域知识理论的融合,课程之间要实现多元互补,既不能忽视综合课程的建设,也不能忽视分科课程的发展,要注重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相辅相成,实现交叉学科教学方面质的飞跃。此外,还要注重学习环境的改善,加强学校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资源保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认同感,在生源入口、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就业方向等各个环节系统地进行整合,增进师生的认同感、归属感。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组织模式是按学科进行院系划分,实行院-系-专业的纵向学科管理模式,但对于交叉学科的研究来看,这种体制将束缚学科之间的合作,阻碍学科之间的交流。高校要建立有利于促进交叉学科发展的机制,形成既有纵向垂直管理体系,又有横向的项目团队的管理模式,注重对交叉学科的综合管理。
国家应出台支持交叉学科发展的专门政策,设立专项科研基金,为高校师生参与跨学科、有潜力的交叉学科前沿研究提供充分的资金和设备支持。要整合全校范围内的资源平台,进一步促进高校不同学科的研究平台、设备的共享,建立跨学科公共研发平台,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推动科研体制创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提高科研产出和人才培养质量。在绩效考核方面,要充分考虑交叉学科的特点,实行“周期评估”与“过程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根据综合考评结果,对优秀研究人员进行奖励,调动全体研究人员的积极性。真正形成一个有自己生命力、发展力的新兴学科,促进其长远的发展。
交叉学科是两个及以上的学科融合而成的综合性学科,需要紧密的团队合作。因此,在培养环节上应该培养学生适应多学科交叉合作的团队合作模式。其一,这样的融合型团队中应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担任指导教师;其二,这样的融合性团队中应该有不同学科基础的学生参与;其三,团队中应该有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这种多学科多层次的合作团队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合作沟通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积累职业经验,提高学生对该学科的认知水平,进而增强对学科的认同度。
在一个较高的交叉学科心理认同度中,个体差异、交叉机制和构建环境3者必然相辅相成、彼此依托。首先,要重视个体差异,重点提高外界对于交叉学科的认可度,以科学有效的交叉体制重视专业特点和职业发展;其次,关注交叉机制,将组织优化和沟通协作作为重点,为提高交叉学科心理认同度提供制度保障;最后,要建立良好的交叉学科构建环境,注重对文化和政策环境的合理利用,营造良好的交叉学科构建环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